还看今朝(校对)第8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2/895

  孙韶华的表现他也注意到了,中原新区前两年毫无动静,他曾经和杨天诚也交换过意见,但是始终没有一个结果,薛一行这个市委常委的心思都放在了中州经开区上去了,认为中原新区还不具备全面启动的时机,但是当这个中原新区转到孙韶华手中之后短短几个月里就大为改观,这固然有沙正阳的全力支持,但是也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沙正阳的意思周建川也清楚,希望孙韶华进入市委常委,那也意味着薛一行需要调整。
  沙正阳对薛一行的表现很不满意,这在薛一行交出中原新区主导权之后工作表现依然如故,经开区的表现并没有太大改观,或者说更多的还是依赖于市里边拿下的几个招商引资大项目带来的坐享其中,经开区自身的招商引资成果泛善可陈,几乎没有多少值得一顾的东西,这也让沙正阳颇为不悦,也和杨天诚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分歧和争议。
  中州市委班子调整不比其他地市,市委书记杨天诚是省委常委,而且资历颇深,即便是省里主要领导也要考虑杨天诚的态度意见,周建川当然也要考虑杨天诚的想法。
  “老杨的意见呢?”周建川皱起眉头。
  “我和杨书记交换过意见,他没有明确表态,但他也认同孙韶华同志的表现,也认为中原新区未来分量会越来越重,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沙正阳没有隐讳什么,有意见分歧也很正常,事无不可对人言,当着杨天诚他也可以这么说。
  “嗯,这个情况我知道了,其他呢?”周建川进一步问道。
  沙正阳略感吃惊,看了周建川一眼,见对方面无表情,目光只是看着前方,这才思考了一下道:“三川县去年表现尤为突出,这有赖于县委县府两位主要领导的工作得力,另外高新区的发展也很快,比起前两年犹如换了一套班子,积极性调动起来之后表现也不一般了,……”
  “正阳,我基本上没有听到你对你们市区几个区的评价啊,这可有点儿不正常。”周建川沉声道:“金河、永和、济城这几个区我印象中九十年代发展还是不错的,但这几年,包括去年,好像都很平淡啊,什么原因?”
  “周书记,原因还是多方面的,但还是和班子老化固话有很大关系,一些班子领导思维还停留在九十年代,缺乏突破性创新性的思维,我觉得这个老城区的繁荣反而成为了他们的一种桎梏和约束,也不知道我这种看法是不是有些偏激了,……”
  周建川算是沙正阳道平原省工作之后一个比较谈得来的领导,也许是因为周建川对经济工作也有比较深厚的感情,所以很多话题上大家都有共同看法。
  “唔,季子安这个同志的表现如何?”周建川突然又岔开话题问道。
  沙正阳一愣,怎么又说到季子安身上去了?
  “子安书记还是表现很优秀的,几项专项工作在手上都干得很出色,尤其是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全靠他扛着干,离了他,我很多工作都得要捉襟见肘,呃,周书记,您突然问这个干什么?”
  沙正阳觉得怎么周建川现在的思维如此跳跃了呢?自己的思路简直有些赶不上趟了啊。
  莫非这一次周建川来找自己谈话,也就是要对市里边班子做调整之前的一个了解?
第105章
不必纠结
  “没什么,子安是省里下来的干部,我了解一下他在市里的工作表现,前两年他好像比较沉寂,去年才活跃了一些吧?”周建川随口道。
  沙正阳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又不能不回答:“子安书记对‘三农’工作一直很重视很关注,我来之后也和我交换过几次意见,后来我们还是在关于如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问题上形成了共识,当然他的一些观点和对农民的感情还是很令人心折的,……”
  周建川瞟了一眼沙正阳,这家伙倒是挺会说话,他周建川还能不了解季子安这家伙,以前在一起就共事过几年,季子安的头铁那不是一般化的,杨天诚都拿他没辙,没想到倒是沙正阳这个家伙来倒是把季子安给用活了。
  “老杨也和我谈过,中州市的班子还是固化比较厉害,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还是主张班子还是要多流动,这样才能激发起活力和创造力,大家都长期呆在一个位置上,既不利于干部的综合成长,也对工作打开新思路无益。”周建川沉吟着道:“但班子调整和建设一定要秉着有利于工作,既要结合当前,也要着眼长远,市级班子是如此,你们区县班子也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才行。”
  “建川书记,这一点我和天诚书记也已经研究过几次,有一些想法,是打算年后再来具体上常委会研究的。”沙正阳点点头,“不过我也考虑到市里和区县班子一起动肯定不合适,也希望省里能尽早考虑,以便于市里边能合理安排。”
  周建川摇摇头,没说话。
  他不信沙正阳没听到一些风声,但沙正阳的态度又让他不好深说。
  实际上他现在也只是听到一些风声,具体会不会动,如何动,还是要看中央。
  不过他也的确听说汉川那边有意让沙正阳回任汉都市长,而中央那边也有一些想法让沙正阳部委里边去锻炼一下,不过沙正阳在中州这一年太耀眼了,省里两位主要领导都非常舍不得,省委内部也对中央的这个意图不太认可,而且从周建川的角度来说,他也希望沙正阳能留下来,中州崛起的势头刚刚起来,2004年会是极其关键的一年,在周建川看来甚至可能会决定未来几年里中州在内陆几个竞争的大都市中地位和命运,一旦沙正阳在这个时候离开,必定会极大的影响到中州的持续发展。
  所以省里主要领导也在和中央进行沟通,希望让沙正阳继续留下来工作,当然也有可能会让沙正阳的工作职位有些变化,比如让其接任杨天诚的市委书记一职。
  至于说杨天诚往哪里去那倒是简单,无论是留在省里还是其他,都很正常,杨天诚一直在平原工作,所以离开平原可能性更大一些。
  当然,这一切都最终要由中央来决定,何去何从,都是不是平原或者汉川能够决定的,顶多也就是做出一些反映和建议罢了。
  ……
  沙正阳是初三才回的汉都,初一初二,他作为市长,都得要值班,初三开始他可以不值班休息,也专门给省里边和市委那边请了假。
  今年春节比较早,1月22就是春节了,沙正阳回到汉都时,是沙正刚开车来接的。
  “雷霆哥和子材哥都回来了,晚上安排了一顿在乾峰山庄,知道你肯定不太喜欢吃大鱼大肉了,就吃点儿野菌汤,清淡着呢。”沙正刚亲自驾车,一辆很普通的奥迪A6,倒是很低调。
  “哟,才子难得回来啊。”沙正阳知道冯子材现在很少回汉川了,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燕京,现在公司那边生意忙得飞起,连带着联系都少了起来。
  “嗯,子材哥也说现在的确大家都忙,都是瞎忙,要说抽几天时间休息,谁抽不出来?但大家都下意识的不想将就别人,就这么别扭着,所以你们开个同学会都开不起来了,他说但主要还是你。”沙正刚乐呵呵的开着车,迅速驶上高速。
  “倒是挺会倒打一耙啊,我忙?我在汉都时,也没见他回来一趟啊?我到中州才几天?”沙正阳不屑一顾,“这个家伙挣了几个钱了,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雷霆那么大个儿,也没他那么矫情吧?”
  的确,沙正阳也意识到了,随着各自道路的越走越远,位置越走越高,好像大家都有那么一点儿矫情了,包括自己,爱来就来,能聚就聚,你不来谁也不会求着你来,人不求人一般高,这话还真的有道理。
  当然敢沙正阳也知道冯子材还不至于变成那种人,只不过大家都过于看重自己的事业,所以有意无意的把原来那份同学情就淡化了,几个走得近的,电话也一样可以联系交流,未必非要在一起,但却不知道这种隔空交流往往少了许多情感。
  刚回到家,就接到了朱凤厚的电话。
  沙正阳是真心不想出门,但是面对朱凤厚的电话相招,他真的无法拒绝。
  “凤厚主任,看您的气色简直是比上一次还好啊。”沙正阳握着朱凤厚的大手,上下打量,满脸都是笑容,“任重道远,国资委的工作看来还真的挺适合您啊。”
  “哎,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到了国资委才知道国有企业现在面临的挑战和难处啊。”朱凤厚连连摇头,“一言难尽,一言难尽,别看我精神抖擞,那都得要绷着啊,不能你出门见客都是一脸萎靡不振,那不是给咱们国资委丢脸么?”
  “康哥也要过来?”沙正阳问道。
  “嗯,他可能稍微晚一点儿,家里有点儿事。”朱凤厚也不见外,“他陪老婆去岳父岳母家了,可以理解。”
  “哦,还在两地分居?”沙正阳也很惊讶。
  “快了吧,这种事情也要等到伦康在京里安顿好了才能说吧。”朱凤厚摇摇头,然后才盯住沙正阳:“你不是要回汉都了,我听伦康说还在为中州找北汽福田的项目和康明斯那边的投资意向?”
  “谁说的?”沙正阳吓了一大跳,“这谣言也太厉害了吧,连您那里都听到了?”
  “谣言如果变成现实,那就不是谣言,就是先见之明了。”朱凤厚笑了笑,“看来你也听到了,看样子还有点儿受到影响了,不过,我觉得倒是你都听到了,这种可能性说不定就小了。”
  “哦,您这个观点倒是挺新奇啊。”沙正阳也笑了起来,朱凤厚是过来人,对这些问题自然有他独到的见解,这个春节曹清泰和林春鸣都不会回汉都,在电话里这种话题也不可能像面对面那样深谈,所以朱凤厚倒真的成了自己的一个开解心结的同道中人了。
  “汉川省里的确希望你回来,但是中央肯定有通盘考虑,当然我也承认汉川的一些理由还是很充分的,只不过还是要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来看问题,你在中州和你在汉都当市长,对汉都对中州都有一样的重要性,你在中州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中央不太可能让你回汉川,最起码不会让你回汉都。”
  朱凤厚的话让沙正阳忍不住深思。
  不得不承认,这个观点的确有些道理,汉都重要,中州难道就不重要?再说了自己才到中州一年,就因为要让自己回汉都而调整,显然有些草率了。
  而且现在从平原省到中州市,甚至上升到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来说,中州的分量都越来越重,可以说,除非自己上调中央,否则离开平原离开中州到其他地方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而到中央的可能性真的很小,除了发改委外,其他部委沙正阳也不愿意去。
  见沙正阳凝神沉思,朱凤厚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得出来这事儿肯定还是给了沙正阳不少困扰。
  朱凤厚很羡慕这种困扰,无论是到哪里,还是留在原地不动,都意味着沙正阳的影响力已经到了让各方都无法忽视的地步了。
  “正阳,其实真没必要想那么多,坐观其变,做好你手上的事情就行了。”朱凤厚悠悠的道:“你越坦然,越泰然,越安然,嗯,越能证明自己。”
  是啊,现在自己不是该心无旁骛的该干啥干啥么?成天为这些空穴来风的东西所困扰,也说明自己的修行还真的不到家,还需要进一步打磨自己。
  还真别说,和朱凤厚这顿茶喝下来,还真的让沙正阳患得患失的心情丢开了许多。
  既然无论如何都只有好与更好的结果,自己还那么纠结干啥?踏踏实实休息好这个春节,然后回去继续埋头苦干就行了。
  心境一通达,沙正阳心情都变得好了许多,甚至连汉都有些阴沉的天空似乎都明朗了许多。
  无论哪一步,只要能踏出去,天地都会为之一宽,这对于自己来说,都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自我开始。
  不必纠结。
第106章
人才战略计划
  春节假期结束上班第一天,沙正阳就去了杨天诚办公室。
  下午市政府这边会有一个收心会。
  都是老套路,但是老套路也要走,得让大家从心理上开始接受,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大家都得要绷紧精神,准备快马加鞭在一开年就要把工作抓起来了。
  杨天诚十点半要开省委常委会,所以沙正阳要提前去和杨天诚先就有些工作敲定一下,未来两三天里两个人恐怕各种会议都不少,所以碰头时间不多,这一拖可能就要拖到正月十五过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等不得。
  看着沙正阳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来,杨天诚一时间有些失神,但旋即就恢复了过来,完全看不出异常。
  这个春节对杨天诚来说也是颇有意义的,也许会是自己在中州的最后一个春节。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但他却知道既然已经连自己都知道了,说明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也已经有不少人知晓了,他不相信沙正阳一无所知。
  当然,知道归知道,却没有人会在正式场合下谈这些,这不合规矩,共产党的干部只能按照原则来,一切都要等待组织正式下文才知道最终结果。
  杨天诚并不介意离开中州或者平原,他也清楚自己一直在平原工作,按照现在的原则,这种异地交流任职的情况会越来越多,甚至会逐渐形成一种制度,自己在平原省工作几十年,除非自己到人大政协去任职,那么还要有所寸进,那么基本上就意味着要离开平原的可能性很大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遗憾,他原本以为自己还可以在中州干一年,等到2004年这一年结出硕果的一年之后在离开,但现在看来不太可能了。
  对把中州交给沙正阳,杨天诚还是比较放心的,这个同志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却一点儿不差,而且表现出来的政治觉悟和大局观也相当出众,唯一稍微欠缺一点儿的就是对方到中州工作时间太短了一些,如果能够再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来帮助沙正阳更好的熟悉中州,杨天诚相信情况会更好。
  “正阳,这个春节过得怎么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