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6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1157

  而其他一起没见识过极北严冬的厉害,而不小心被冻掉身上物件,甚至是命根子的倒霉鬼,也是不乏其人的。
  一想到这里,他身上某些涂过海狗油和鲸脂药膏的部位,又有些麻痒刺痛难耐起来。
  都怪自己不小心上了贼船,他在前在广府的时候,就已经被一个姓宇文的女孩儿给恐吓和胁迫了,拿捏住把柄不得不去参与了一些冒着风险的事情;
  结果好容易苦尽甘来,随着投资对象的军队到了淮东之后,却又被自己的投机对象,给驱使的疲于奔命,难道是上辈子欠他们的。
  或者说,还是他骨子里,传承自那位颇具冒险精神,而从极西的法兰克王国,寻根溯祖漫游无数的国家,而抵达遥远的东土大唐;最终在东西大陆之间扎根下来,被称为“巴格达战神”“伟大旅者赛特”的先祖血脉在作祟。
  让他在对各种新领域的探索和冒险生涯,既煎熬又是享受的格外乐此不疲。
  毕竟,他从小就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神职人员和传承者。
  这时候,他等待已久的召见,终于送达了,也让他摆脱了这些烦恼和纠结。
  私下会见的书房内,小孔特里诺亚的声调不由自主的高起来。
  “什么。”
  “您让我私下另起名目,以南海社为潜在的防患对象?……”
  他有些瞠目结舌的道。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伺机打击和劫夺……”
  “这这这,又是怎么回事……”
  他只觉得自己,好容易摆脱了大夏的那些烦扰,却又陷入另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当中。
  “只是防患于未然的手段而已……”
  对方仍旧是不紧不慢的道。
  “别人都与国中牵扯过深,容易引起对方的警惕和觉察……”
  “也只有你的域外背景,最是合适了……”
  “当然,你也可以籍此,向对方卖个好价钱……”
  听到这句话,肥孔脑门上的油汗,又不免冒了出来。
  ……
  广府,上城,归元街,大名鼎鼎的贵春苑。
  那些身价千金的当红女伎和乐工优伶们,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满桌狼藉的杯盏,和若干座对愁肠的官人,半醉半醒的长吁短叹,相互交换着消息。
  “司农寺丞李崇年在家上吊了……”
  “少府寺的主簿邓玉琪突然急病死了……”
  “三司使下的都转运司判官杨文龙……弃职潜逃……”
  “铸印司和钞局都已经封衙清档了……”
  “掌管三司的计相朱荣吉,以及告病在家……”
  “监国这是逼人太甚……”
  其中最年轻的一位,突然忿声发做起来。
  “慎言……慎言……”
  旁边的人忙不住的劝说道。
  “真当自己已经是国朝当主了么……”
  “北伐之憾,数十万将士埋骨异乡……畿内畿外,不知道多少人家家带孝……”
  “君上不思自省,反倒是一味指示那些阿奉之徒,对国朝仅存这些的栋梁,穷就不放……”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官不聊生了……”
  “小心说话,四海卫和武德司……都不是省事的主……”
  另一人左右顾盼着,努力按着他的肩膀安抚道。
  “你还年轻的很,没必要拿自家的前程,去逞一时意气啊……”
  “放心……放心……”
  年轻的官人醉醺醺的道。
  “四海卫如今全付对应岭外的局势,无暇他顾这里了……”
  “武德司也被狠狠折腾了几次,眼下顾不得我辈这个层面……”
  “唯一所虑,也不过时内枢五房的那些眼线而已……”
  “说不定,就在我等之间呢……”
  其余众人不由滞声了片刻,才重新堆笑起来。
  “怎么会,你实在是喝多了……”
  只是当这场私宴草草散去之后,那个最年轻的官人,却是最晚一个走了出来,脸上却不复先前的醉意熏然。
  他凭栏目送着远去的车马,然后转头对着身边一名随从道。
  “回去转呈公相……”
  “要我做的事情已经有八成了,风声也放出去了……”
  “就看对方的下一步应手了……”
第615章
怅怀(十)
  打发走满肚子心思的肥孔,我也回到了公事厅内,将注意力重新放在,正在西边发生的战事上。
  前方又有新的消息传回来,第二兵马使张立铮所率的一路人马,已经攻垒拔寨,打到了北朝淮西节度使的治所——兴仁府的广济军,腹心之地的定陶城附近。
  这一次临时发起的武力侦察和试探性质的秋末攻势,用后方部队向前递进轮替的方式。
  从徐州境内调集出动了一个满编(正辅四营)的分路兵马使,外加三个巡守粮道、镇压后路的防戍营,一个负责建设沿途粮台、兵站的,建生军下辖工程营和若干数目短期征发的民夫。
  虽然是临时起意的行动,但这也是对于淮东前线,相应战备和动员体制的一次检验,因此,从青州益都发出指令和军符印信,再到徐州境内完成相应准备和调集;最终只用了五天时间时间,动用了上万规模的人员,及其所需的相关物资。
  还不算同样的时间内,后方部队向前移防和重新部署的调动人次。这个效率放在国朝的大多数军序里,也是聊以自豪的超水准发挥了。
  不过,我还不算是特别满意,因为这其中还有前沿的各州境内,现成的运河网路和车船所提供的效率加成。
  以及建立在徐州前沿的各处臂扳信号塔,所提供的通讯优势。
  相比之下是敌方迟钝的反应和仓促的应对措施。
  虽然有众多费时费力营造的据点作为预警和缓冲,但在张立铮带领的先头,打穿了一片破败的毫州而杀入宋州之后,才遇到第一股主动应战的敌人;
  到目前为止,这支人马已经打穿四州之境,共计破城有七,而拔垒焚寨数十处。不过因为似乎是敌人保全实力而消极避战的缘故,相对于攻城拔寨的战果,歼敌数目就有些泛善可陈了。
  除了击退和打散了若干,化整为零以小规模多批次,进行往复骚扰和短暂接战的北朝骑兵之外。更多则是在打破大大小小的城垒之后,所俘获的各种土团、乡勇民壮之类的对方武装,不过累积起来也已经有数千人被往后押解了。
  相比之下,盘踞在邻近地区的那些番胡势力,一如既往在相对安全的心理距离外,继续保持某种警惕和戒惧的态度坐视观望着。
  只有零散的游骑探马,在远远的尾随大队行军一段之后,就不见了踪影。
  经过了数轮试探性的骚扰与冲突的交手之后,对方终于放弃了分兵威胁粮道和迂回包抄后路的尝试。
  以节度使杨可世为首的北军,一路放弃了若干残损或是过于局促,而不适合据守的城邑,带着一直在避免野战的数只人马,收缩兵力退守进了定陶,这座城高墙厚的老窝之中。
  做出一副打算长期坚守和对抗下去,的相应态度和动向,而任凭淮东的人马,在附近攻杀烧掠,将来不及退走的人口和物资,抄掠一空也无动于衷,坚决不应战也不理会。
  似乎铁了心就此等待其他路人马的策应和援护。
  作为长期对峙和交手之下,相对熟悉的老对手。据我军掌握的情形,光是在淮西节度使的旗号下,最多时就编列有多达八九个军号和资序。
  不过,这是因为自从北伐之后,北朝的军序编成和具列,也有些放任浮滥起来。
  特别是在洛都解围之后,在短短的大半年间,几乎是来者不拒的和收编和吸纳了大量的地方土团、豪强武装。借此又大量在地方上的卖官鬻爵,售卖职衔来资助国用。
  各种杂号将军、中郎将、兵马使、团练使、守捉的头衔也是满地分发起来。以至于一个散授的都尉已经贱价到了,只要捐三十万钱或是五百石栗米,就可以轻易拿到手。
  通过大量赐给的空白诰身,各种名不符其实的将官,更是在地方上泛滥成灾。
  因此,除了那位淮西节度使直领的两只老牌军序,或许尚称精壮果敢之外,其他都是水分多多的新军序,从上千人到数千人不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