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566

  “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吧!”
  欧阳烁一脸凝重道:“回禀殿下,我等的衣冠冢都准备好了,只是这样不能入祖坟,着实有些遗憾……”
  “你们这样就有点过了,孤又不要你们把尸体都献出来,该入祖坟还是要入的。好了,进来吧,孤给你们看看你们将要做的事情。”
  随着李承乾一声令下,包围了宜秋宫的太子亲率队伍,横刀出鞘,立刻警惕了起来。
  今日的东宫没有宫女和宦官留下,都被李承乾撵到了外面。
  段云志的汗毛都要立起来了,他清楚,太子整的越是郑重其事,事情就越重要。只是一天一夜的时间,他还是没想出什么武器比八牛弩还要可怕。
  宜秋宫宫殿里还是那样的破败,为了保密,李承乾甚至没有叫人过来清扫一下。
  众人带着一丝渴望和一丝恐惧的,跟着李承乾来到了一张巨大的桌子前。
  桌子上摆放了很多东西,都是这段时间李承乾让方胜采购回东宫的。不过,除了三种东西以外,其余的都是幌子。
  “今天孤要教授你们制作的一种东西,名为火药,看这堆颗粒状的,就是成品。这东西只要引燃,就能产生大量的烟和热量,不过,它只是基础,真正让它产生杀伤力的,还是密闭的环境。比如,当咱们把火药塞到一个瓶子里,瓶口再用砂土垫一层,抹上水泥完成彻底的密封……”
  说完,李承乾又拿出了一个成品。
  这是一个陶瓷的瓶子,只有巴掌大,但是上面连着的引信,却足足有几米长。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李承乾虽然知道火药的配方,但是不知道引信怎么制作,只能用麻绳搓火药弄成引信。在不确定点燃后燃烧速度的情况下,他还是希望保守一点。
  “殿下,这就是您说的东西?火药能产生烟雾和热量,这在作战的时候,没什么用处吧?”
  段云志发出了自己的提问,不只是他,工匠们也觉得自己被太子坑了,就这玩意儿,值得他们把自由都舍弃的学习?还不如原来的滑轮组来得给力。
  “没听孤说嘛,这玩意儿在密封的情况下,就是另一回事了。正好,孤这里有个成品,先给你们看看威力。”
  说完,李承乾就走到大殿的一角。
  这里有他吩咐将作监的工匠制造出来的防护木板,一层层的木板围成了八卦图一样的圆圈,能够很好的防护四周,至于上面,没这个必要,巴掌大的一个,还不至于炸穿屋顶。
  穿过层层木板,将瓷瓶子放到地面,段云志则帮着把引信拉扯出来。
  “谁想点火,就去殿外那个火折子进来。”
  工匠们面面相觑,段云志毫不犹豫的走了出去,跟门口的于泰要来了火折子。
  吹着火折子,他毫不犹豫的点燃了引信。
  在这里的没有蠢人,用不着跟他们讲引信的作用。
  见引信嗤嗤的冒着火星开始燃烧,李承乾立刻躲到了一根柱子后,还把头盔戴上。
  看到太子这么害怕,几人只是担心了一下,就无所谓了。一个巴掌大的小东西,能有多大威力?
  看出了几人的轻视,李承乾并没有提醒他们张嘴捂耳朵。
  别看这个瓷瓶子小,但是里面塞满了火药,为了不让水泥弄湿火药,他还往里面填了一些沙土。再加上瓶壁足够厚,这玩意儿的威力赶上手雷,他都不意外。
  引信慢慢的烧到了防护木板里面,等了半天都没等到什么异常的段云志就回过头,说:“殿下,卑职知道您有心改善军械,可是这么个东西,如何能跟八牛弩比较?这件事卑职会帮您遮掩的,等……”
  轰!
  一声剧烈的轰鸣声,直接打断了段云志的话,让他不由自主的把手捂到了耳朵上。
  那些木板只是用支脚支在地面上,在冲击波面前只能四散纷飞。不过还好,外围的木板只是晃了晃,没有倒下来。
  段云志之前的话就当没听见,李承乾走到防护木板附近,将它们一一的推开,露出了内圈的样子。
  当看到好多木板上都有陶瓷碎片镶嵌在上面,甚至有两块木板被洞穿后,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嗯,威力还不错,怎么样,看到密封状态下的火药,威力如何了吧。你们想想,这玩意儿如果在敌阵炸裂,会是什么样的?如果把陶瓷的瓶子换成铁皮的,又会是什么样子?至于孤说八牛弩还有点用,其实就是为了为它的发射提供动力,你们想想,要是八牛弩的箭矢掏空,装上这东西,啧啧啧,一发就能让敌人喊妈妈~”
  想象了一下这个画面,众人不寒而栗。这太可怕了,木板都被穿透,恐怕寻常的铠甲都挡不住,就是明光铠,恐怕也不能完全拦住。这东西一出,大唐的敌人还有活路吗?
  看了看那几块满是疮痍的中心木板,段云志毫不犹豫的单膝跪倒在地:“殿下,属下鲁莽,竟然不信殿下,稍后就会回百骑司自请处罚。只是,这等威力的武器,还是由百骑司来保管比较好,所以还请殿下准许百骑司入驻东宫。”
  欧阳烁等工匠,也毫不犹豫的跪倒在地,不只是因为怀疑,这样的武器,殿下将要教授他们制作方法,是极度的信任。至于失去的自由,他们反而没那么怜惜了。他们很清楚,只要他们学会制作这样的武器,一生都会被管控起来,但同时,也能斩获无与伦比的功勋,难怪殿下有信心让他们自身,甚至后代能改匠做官了!
  李承乾毫不犹豫的一脚踹到了段云志的身上:“滚蛋,忘了孤命你找个隐蔽的地方了?大规模制造的话,怎么可能在东宫里?一个不小心点着了的话,不知情的还以为皇家干了什么缺德事儿,被老天惩罚了呢。你别告诉孤,你没把孤的吩咐放在心上。”
  段云志的脸立刻红了:“回禀殿下,属下确实是想着今天看看事情的始末,再决定要不要按照您说的话去做的。不过您放心,属下这就去安排!”
  说完,段云志顾不得仪表,跑着出了宫殿。他知道,就算自己是百骑司的首领,也只能监管这些匠人,根本不能知晓火药到底是怎么制作的。沾染上这东西,才是真正一个不小心就全家不保啊!
  见段云志走了,李承乾就走到方桌前,坐在椅子上对欧阳烁等人说:“看到了?这就是孤要教你们制作的东西,现在你们要是觉得难堪重任,还是有机会回去的,只要保证不把今天的所见传出去就好,真的答应下来,恐怕你们的孙子孙女,都记不住你们的名字了啊!”
  欧阳烁毫不犹豫的单膝跪地:“谢殿下信任,我等愿意为殿下效劳!”
  一个黑胡子的工匠也单膝跪地说:“殿下放心,我等已经安排好了家事,也心甘情愿为此等神器献身。”
  有他们两个带头,剩下的工匠都单膝跪地,表明意愿。
  李承乾点了点头:“很好,你们既然有这样的觉悟,孤就教给你们。记住了,火药的配方其实很简单,就是木炭、硫磺,还有重中之重的硝石。将它们以二比一比七的份数掺杂,再加入鸡蛋清,筛成颗粒,晾晒干,就成了成品。不过,引信,就是那个燃烧的绳索用的火药,跟这个配方是不同的,孤就尝试了几次,真正弄出成品还要靠你们自己摸索。
  火药的制作工坊,必须隔断火源,任何明火都不能出现,铁器等容易产生火花的也不能出现。不能让储存的仓库在日光下暴晒。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就把它当你们家刚出生的孩子来对待。孤现在跟你们说好了,要是以后出了岔子,把自己害死了,可别怪到孤的身上。”
  欧阳烁等人自然是连连点头,会写字的,甚至还一条一条的记了下来。见识到了火药的威力,他们可不想用身体去尝试一下。
  “需要叮嘱你们的就这么多,关于火药的用法,孤也只是想到了这么多,以后怎么发展,就看你们脑袋是不是灵光了。另外,采购货物的时候,记得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买一些,掩人耳目。而且,过段时间,这三样主材料的制作,孤也会找出合适的人手自己进行。”
  欧阳烁点点头,他也觉得这等神器,不能泄露出去。
  “殿下,既然我等已经知道了配方,就从今天起受百骑司的管控吧。至于家中亲人,还请您派人多多照看。”
  李承乾自然是答应了下来,跟他们付出的相比,这点要求,真的不过分。
  指指桌子上自己制作的成品和材料,李承乾说:“在你们搬到新地方之前,先在宜秋宫住两天。等你们建造好作坊以后,立刻开始大批量的制作出一些武器来。孤要装备太子亲率,做一件大事。”
  把场地让给了搓着手迫不及待的几人,李承乾起身出了宜秋宫,吩咐外面等候的张赟,给他们准备一些饭菜和被褥、蚊帐。
  段云志去得快,回来的也快。当他回来复命的时候,李承乾正在吃午饭。
  “吃点?”
  段云志摇了摇头:“卑职不敢,殿下,卑职将百骑司的一个秘密据点,划分给这些工匠。那里虽然荒僻,但是经由百骑司的整改,交通却很便利,探子想要刺探地址,断然会被外围的警哨发现。”
  李承乾点点头:“这样的安排确实不错,等他们搬过去后,就能开始制作了。老段啊,这件事,你上报给父皇了吗?”
  “老段”的称呼,让段云志一愣,随即坦白道:“这样的大事,卑职必定会通知陛下,不知殿下有意瞒着陛下,意欲如何?”
  李承乾不好意思的笑笑,只能往嘴里扒拉饭掩盖窘迫。
  有些事情,只有在皇帝不在的时候,才好去做。皇帝要是因为这件事回来的话,啧啧,再想做估计腿会被打瘸。
第二百五十七章
禄东赞的凌乱
  大概是李承乾的祈祷产生了效果,如今人已经离开长安县的皇帝,在收到百骑司的急信后,虽然心里痒的像猫爪子挠一样,可最终还是选择不回去。
  他知道,这一次的出来,已经是自己动用皇帝威严的结果了。这话说起来有些好笑,他堂堂一个皇帝,想要做点什么事情还要看朝臣的脸色。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皇帝与大臣的关系,更像是彼此帮助、彼此制衡,皇帝需要主持朝堂上的争斗,限制权倾朝野人物的出现,而大臣,则要限制皇权,不能让皇帝太胡来。其实历史上好多昏君暴君出现的时候,除了皇帝的自我修养差,还有皇权膨胀,没有魏征这样的人物抵制的原因。而皇权旁落,大臣的权力膨胀到没边,一个朝代距离结束也就没多长时间了。
  如何把握这个度,是皇帝跟大臣都要头疼的事情。
  巡幸岐州只是为以后的出行打个前站,对自己以后的旅游计划,李世民实在是不抱希望了。看样子,魏征这个老混蛋,真的不打算让自己好过。
  见皇帝唉声叹气的,长孙就走过来帮他按摩,边按边问:“可是长安出了什么事儿?”
  指指奏折,李世民说:“也不算是出事儿,承乾又发现了一种武器,按照百骑司的说法,称之为神雷毫不为过。有了它,八牛弩都要稍逊一筹,如今承乾找了军器监的一些工匠,开始尝试大规模的制作。而且,这小子很清楚自己鼓捣出来的东西有多危险,让那些工匠签了卖身契,并被百骑司的探子全天候监视。到这样的程度,不会出岔子。皇后啊,你说承乾这小子的脑袋是怎么长的?道士拿硫磺等东西炼丹,结果他从中研究出了武器。”
  长孙笑了一声后才说:“聪明一点不好吗?承乾这段时间主持朝政,虽说大唐除了黄河改道有些麻烦,别的地方没有什么大事,可是能让房玄龄等人挑不出毛病,已经很不错了。再加上这孩子也是有上进心的,守成之君是一定的,继承您的事业发扬光大,也可以预期啊!”
  李世民笑了笑,撕碎密信,闭上眼睛开始享受皇后的按摩。
  既然当上了皇帝,那么储君是谁,那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他当初最担心的就是太子行差踏错,不适合继承皇位,这样的话,他就不得不将皇位传给李泰,甚至李恪。长子不是太子,这种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也就是了,可千万不要发生在他的孩子身上。
  皇帝的出行是愉快的,一刹那之间没有了政务的牵绊,他一整颗心都想飞翔。
  这些年来轻徭薄赋还是有成果的,百姓们并不抵制朝廷,反而对朝廷、对皇帝赞誉有加。
  皇帝在旅游,李承乾却要上班。
  打从皇帝走后,他每天都要开一场大朝会,回到东宫以后还有很多的奏折需要批阅,批阅完奏折以后还要看看李泰和欧阳烁那里的回信。
  水力巨锤的出现,对锻造业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不单单是箭矢,李泰带领工匠制作出来的铁皮手雷壳儿,也很不错。
  看了样品以后,李承乾就决定制作一下铁皮的手雷试一试。
  黑火药的性能虽然比不上TNT等烈性炸药,但是按照最严格的流程制作出来,还是有很大杀伤力的。陶瓷的手雷,毁伤半径达到三四米不是问题,铁皮的手雷,估计要更强一点。更重要的是,有弓箭和八牛弩在,将箭杆的中央填上火药,还能将火药射出去,直接就解决了火炮无法制作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