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566

  “殿下,您要的这东西根本造不出来,这种大型的器件,只能通过浇铸造方制作,然而,只要是浇铸,就难免会出现裂缝和气泡,您要这两样完全不能出现,不现实。”
  抱着万一的可能性,拿出火炮的设计图、询问阎立本后,李承乾就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也罢,那就不想了,阎卿,播种车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说起这件事,阎立本就笑了:“您要那些学生周游大唐推广播种车,他们本来还挺兴奋的,特别是勋贵家的子弟,被家里束缚的太久了,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撒回野。结果,刚出去的时候,他们还兴奋不已,可是操劳了一段时间后,就有不少人气馁了。丢下商队、工匠回京的不是一个两个。”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次他之所以没有对游学的事情叮嘱太多,就是希望通过这件事看看学生的品性。特别是平民家庭的孩子,他们不像勋贵子弟,就算再废物,也有自己的老爹撑腰,人到中年老爹嗝屁以后还能袭爵。
  平民家的子弟,如果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那么就算以后当了官,也会很快的被官场淘汰。向朝堂输出不合格的学生,李承乾是不愿意的。学院当官的学子,怎么也得像样才行。
  所以,那些学生不知道的是,那些跟随他们到处跑的工匠中,至少会有一个识字的,将他们的表现如实的写成信送回长安。
  “这次的学生里有个叫邱海清的不错,推广播种车的时候,他还发现了犁的不同,对耕作的影响,对播种车加以改进了,很不错。这样的苗子,微臣很喜欢,很希望他能到工学院或者将作监任职啊。还有一个叫王玄策的混蛋,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愣是说得一个乡间顽固的家族接受了新式播种车。这样的人,很适合去鸿胪寺啊。”
  见阎立本都挖墙脚了,李承乾不悦道:“滚蛋,孤早就把邱海清内定为东宫的人了。至于王玄策,这个人会有很大的成就的,别看你只是工学院的分院长,学院里你可是少数能上奏的人。既然你觉得他适合去鸿胪寺,就给唐俭推荐一下,估计唐俭会很喜欢这个坏小子。”
  阎立本笑了笑,喝干杯子里的茶水就告辞了。
  如今,他这个将作监的少监算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除了跟将作监要工匠,几乎不管事儿,实际操作的都是他的哥哥阎立德。但是,工学院分院长的身份,比起将作监的监不知道要风光了多少。至少,坐在这个位置上,工部侍郎之流再也不敢对他使脸色,反而得陪着小心交流。
  而且,不用被俗务缠身,只需要钻研工艺、研究一些东西,不要太悠闲。
  等阎立本走了以后,李承乾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将火炮的图纸撕碎,丢进了垃圾桶。
  大唐的铸造能力还是太差,火炮的膛体要是不能保证质量,炸起自己人来可比炸敌人的威力大。
  制造不出来就先不理会,如今有了手雷和会炸的箭矢,已经足够将大唐军队的作战能力提升一个档次了。
  书房门外,于泰推开门走进来,单膝跪倒在地。
  “孤知道,这次给你们发布的任务很艰难,但是还是得去做,一会儿你跟孤去参加酒宴,孤相信,那些军方的将军,不会吝啬的,说到底,太子亲率的出动,除了是因为孤心里不爽,还是为了他们出一口气。”
  于泰笑道:“殿下莫要说这样的话,我等既然为殿下亲兵,主辱臣死,亲率共计两千一百三十一人,皆愿为您赴死!不会有一个人胆怯或者有怨言!”
  听着于泰慷慨激昂的话,李承乾还是挺感动的。
  这是一个你对他好,他就会回报你的时代。没有一个亲率的士兵觉得自己的福利享受的心安理得。草原一战,亲率共计战死五百多人,然而家属没有一个心坏怨恨的,如今亲率队里,不缺哥哥死了,弟弟顶替哥哥位置继续为太子效命的。
  “那就准备准备吧,孤上完朝,就要出宫。”
  于泰领命离去,李承乾收拾妥当以后,就前去太极殿。
  被他训斥一顿后,那些没事儿来上朝的人才回家继续闭门当宅男了,如今朝堂不知道清净了多少。
  才接受了群臣的行礼,李承乾就看到了坐在房玄龄身边的禄东赞,这家伙除了样貌奇异一点,坐在大殿上甚至很像一个官员。
  照例,房玄龄站了出来,说:“殿下,今日有四件事需要商议。第一,是播种车推广一事,微臣觉得,户部很有必要统计一下各道农业的情况,方便对播种车的能力进行评估。第二,一些已经不愁吃穿的地域,也该恢复赋税了。第三,是观风使派遣。第四,还是高丽事件,殿下思虑许久,不知可有章程了?”
  说起这件事,房玄龄就疑惑,按理说,事关高丽,太子就算再聪明,也需要跟自己商讨的,可是从太子应承到现在,都没有找自己。他觉得,是时候提示一下太子了。一个人就算再聪明,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讨论的。
  李承乾想了一会儿才说:“播种车一事,涉及到粮食产量的增长,确实应该重视。不过交给户部就有点为难了,如今司农寺闲散的官员都跟随学院的推广队伍游离在大唐各地,要求他们研评就是了。户部将他们的俸禄,通过驿使送到他们的手里,因为在外时间延长的缘故,给他们的俸禄涨两成,以酬辛苦。”
  户部左侍郎独孤傅站出来,躬身领命。
  这样的安排,确实很妥当。两成增长的俸禄虽然不多,但是对官员来说,这已经算是不错的嘉奖了,估计他们会很愿意接受。
  “至于一些地方赋税重启一事,就跟第三件事一起做吧。郑公,您挑选一些御史台的御史,任命观风使出京巡查吧,如果有免赋的地区不再贫苦,就先恢复正常一半的赋税,如果有地方确实还穷困着,就延长免赋的时间。这个探查要认真,断然不可出现错判乱判的情形,否则严惩不贷!”
  魏征站了出来,拱手道:“微臣领命!”
  直起身后,魏征叹服的回到了座位上。太子的安排确实堪称无懈可击,虽然这么说可能不合适,不过御史作为观风使出京,比别的官员靠谱多了。而且重启赋税只重启一半,事出意外,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对百姓产生太大的影响,虽然谨小慎微,但他很是赞赏。
  “至于高丽一事……”
  看到禄东赞双眼立刻变得精神了,李承乾毫不犹豫站起来说:“既然高丽表面上维持着恭顺的样子,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作为臣下之国,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谦卑,需要敲打一下啊!赵子安何在?孤要出动太子亲率,前往高丽边境讨要一个说法!”
  听到这番话,赵子安的腿都软了。
  几步窜出来,来不及拱手,话就出口了:“殿下,亲率只有两千多人,寻常清缴一下秦岭的野兽也就是了,两国之战,如何能使得?要知道高丽边境足足布置了十万精兵,张俭这么多年都不能寸进,可见其军队之精。两千亲率士兵,去了不外乎以卵击石,这是送死啊!”
  不止赵子安急了,房玄龄也焦急的几步走出来说:“殿下,万万不可,两千多条人命,您怎能如此的糟践?”
  房玄龄都站出来了,今日在殿上的朝臣们都赶紧站出来劝阻太子不要一意孤行。
  李承乾站在桌案后都要气笑了,蠢货啊!一点不知道配合,孤难道不知道人数上太子亲率不占优势?可既然孤说出来了,那就一定是有把握啊!
  得,又让禄东赞看笑场了。
  “勿要多言,孤敢肯定,太子亲率的损伤不会超过两成,但是能够给高丽人一个极其深刻的教训。既然你们不信,不如就跟孤打个赌如何?若是孤估算错误,那就让出这储君之位!”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拿太子的位置打赌?这让人怎么接?再说了,除了您,还有谁能坐上太子的位置?
  时隔许久再想到储君的选择,朝臣们才发现太子的位置如今是如此的坚不可摧。且不说魏王不止一次的表示只会支持哥哥当太子,自己对太子的位置没有一点想法,就是如今太子在百姓心中的声望,也是无与伦比的。
  魏征没有急着表态,他在思量太子这个决定的可行性,可是无论他怎么想,也想不出两千人,能怎么教训高丽人一顿。能够对一国产生“教训”效果的,可不是带人到人家国境线骂几句脏话。
  不过,考虑到太子总能出人意料、行常人所不能及之事,他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说:“殿下既然要赌,不如赌的小一点,拿太子之位来打赌,实在是过了。不如这样,若是殿下赢了,微臣等人到时出城十里迎接亲率凯旋,若是殿下输了,就交出太子亲率,重归兵部统辖如何?”
  魏征此言一出,群臣自然纷纷同意。拿亲率的归属权来打赌,再合适不过了。如今军队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都归属兵部管辖,唯独一个例外,那就是太子亲率。太子手里有这么大一支军队,很可能会发生武德九年同样的事情,真要那样,可就……
  房玄龄叹了一口气,说:“既然殿下一意孤行,微臣等人不是不可以给殿下一个机会,但是殿下必须答应老夫,不得严令亲率勇往直前,事有不谐,当立刻撤退!”
  房玄龄最怕的就是太子下令给太子亲率让他们玩命,要知道大唐的军队可不是乱世时候的军队,散漫成风,阵前叛变的数不胜数。大唐的军队只要下了命令,就会死不旋踵。
  对于这个,李承乾自然答应了下来。
  兵部左侍郎赵子安见宰相都同意了,只能答应给亲率开出兵部的证明。虽然亲率不归兵部统辖,可是全副武装的两千人出现在长安以外的地方而没有兵部的文书、皇帝的圣旨、引信,地方都督就能最直接带兵剿灭他们。杀错了,都不会有人怪罪。
  商议完亲率出兵高丽的事情,朝会也就结束了。
  眼看着群臣准备离开,太子也整理起桌子上的奏折,禄东赞迷惑不已。
  这里是大唐的朝堂,他知道自己只能听,不能说话。只是听的话,他甚至以为自己的理解错误了。
  两千人?确定不是两万人?不对吧,两万人恐怕也不能对抗高丽这个国家吧?在禄东赞的理解中,高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中原的前隋百万大军都没能攻克,这样的国家,怎么能用两千人对抗?
  带着疑惑,好不容易等到了走出来的太子。
  尽管知道自己询问他国内政很不礼貌,禄东赞还是拱手询问道:“太子殿下,在下的唐话可能还不是很好,您刚刚主持朝政的时候,说了什么?两千人?是两贯铜钱的数量吗?”
  李承乾点了点头:“你没有听错,就是两千人,孤最近制作了一种新的武器,用于军事,堪称无敌,既然高丽冒犯到了大唐的头上,就要承受恶果。以德报怨的那是圣人,孤既然也是一个普通人,自然崇尚的是敌不仁我不义。”
  说完,李承乾溜达着走向太极门,打算从承天门出宫,独留下禄东赞在原地,凌乱不已~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朝会
  力量,只有展现在人前,才叫力量,总是把底牌留在手里,谁知道你有底牌?
  八牛弩不能用于军事的说法,让李承乾不知作何评价,估计火药的威力展现以后,还是会有人评判这东西有伤天和吧。
  正因为如此,李承乾才没有告诉满朝大臣火药的事情。而在房玄龄等人的眼里,太子不过是犯了聪明人都会犯的过错——太自信。如果太子亲率战败,他们就有理由剥夺太子的统兵权力。毕竟,手底下有两千军队的太子,是朝中唯一的一个例外。
  “呵呵,孤会让你们知道,当最强的士兵跟最强的武器结合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嘀咕一声,走出承天门,上了马车,就朝着程家的酒楼出发。
  自从他特令没有职务干事的朝臣不用上朝后,军方的好多人就都继续当起了宅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是大朝会的话,军方有好多的人上了朝,也只是打盹儿而已。杜如晦占着兵部尚书的位置不放,就是皇帝给武将们的一个提示。往后,文臣的发展盖过武将是一定的,只要边境没有战事,想要谋求功绩,只能从政务上下手。
  不过,相对应的,爵位的封赏,也被皇帝取消了。没有军功难以封爵,这就是新的规矩。
  马车很快就抵达了程家的酒楼,亲率士兵已经率先进入,并控制了全场。
  李靖作为邀请人,带着还在京城的将领们在门口迎接。对于亲率士兵搜身的要求,他们没有一点反抗。这都是规矩,邀请皇家的人吃饭喝酒,跟把脑袋挂在风筝上没什么区别。
  “殿下能拨冗前来,微臣感谢至极。”
  看了一眼李靖拱手的姿势,李承乾叹了一口气,回了一礼。
  才进酒楼,李承乾就转过头,对李靖和跟上来的将军们说:“有话就直接说,用得着费这么大的劲?”
  牛进达嘿嘿一笑:“如今我等平日里没有上朝的借口,想要跟您商量事情,只能邀请您出宫了。”
  李靖和牛进达作为李承乾的师傅,今天是主要的说客。
  进入包厢,各自落座以后,李承乾才开门见山的说:“相信你们都知道了,孤会派太子亲率去高丽边境问罪,帮各位出一口气的。”
  “殿下,亲率不过两千多人,还要算上军司马等,两千多人,如何能跟高丽边境的十万兵马对抗?这不行啊,一旦亲率被灭,咳咳,我大唐不是更丢脸了?”
  张公瑾的反应跟朝中的大臣们一个样,作为将军,他很清楚人数的优劣,有的时候并不是装备能够弥补的。虽然大唐的士兵擅长以少胜多,可是当兵力悬殊到这个程度,任何装备、任何阴谋诡计,都没了效果。
  李靖想了一会儿后才说:“亲率也算是老夫训练出来的,精通各种战阵,精通各种阵型变化的亲率,两千人对付一万人已经是极限了,而且会出现很大的损伤。十万,完全不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