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566

  安上归安上,上任是完全不可能的。谁不是娇妻美妾一大群的要养活?上任了跟贬谪有什么区别?在这个所有人都把皇帝的分封当成空气的现在,谁要是当真,可就真是得罪所有人了。
  不过……
  李承乾捂住肚子,弯腰道:“赶回登州的路上,孤为了速度快些,半路上就吃了干粮,没想到吃坏了肚子,房相、杜相、舅舅,孤失礼了,先行告退!”
  说完,李承乾捂着肚子丝丝的喘息着,脚下却一点儿也不慢,一溜烟儿的就跑掉了。就连才送茶过来的张赟,都拽着一起去正殿。
  看着李承乾落荒而逃的背影,三人互相对视一眼,都无可奈何的笑了。
  回到正殿,把张赟刚泡好的茶给放到窗口降温,坐在椅子上,李承乾对着来的方向伸出了中指。
  “三个老混蛋啊,在这件事上,孤就算反对皇帝老爹,难道还能帮你们说话不成?要斗你们接着斗,孤才不掺和!这家伙的,孤从长安逃出来都不消停,你们还带着问题追上来,该死的!”
  毫无疑问,房玄龄、杜如晦三人说这话的目的,还是想把李承乾拉拢到他们那边去。只要他这个太子为朝臣们说上一句话,皇帝细想一下这里面的道道,肯定会选择妥协。现在两方都憋着一口气对峙,互有输赢。而太子的加入,代表着朝臣们的撂挑子,皇帝不想离心离德,就只能妥协。
  可但是,但可是,皇帝是那么容易妥协的?太子代表大臣团体向皇帝发起挑战,是多好玩的事儿?
  “夫君,您干嘛对着偏殿的方向伸中指啊,小心有人说您对陛下娘娘不敬。”
  一把把秀秀拽到怀里,李承乾笑道:“不会的,除了你们三个,别的人谁知道伸中指是什么意思啊。再说了,我这是在鄙视梁国公他们几个,一个个的不长胡子就长心眼,总是想着把我拖到坑里面!”
  苏媛和阿史那雪也走了过来,阿史那雪笑着说:“那要不就这样?”
  说完,她也对那边伸出了中指。
  李承乾哈哈大笑,说:“对,就是这样,来,媛媛,秀秀,你们也一起,咱们四个人,每个人两只手,就是十根中指。”
  苏媛无奈至极,夫君有的时候,总是显得格外的幼稚。
  无可奈何的伸出两根中指,苏媛纠正道:“不是十根,是八根,您还有两只手不成?”
  李承乾朝着身下撇撇嘴,苏媛好奇的看过去,只见李承乾的两只脚也抬着……
  皇帝到底不是为了抖威风而来到登州的,所以登州州府紧张几天的时间以后,就恢复了平常,虽然进出州府变得格外严格,但至少不至于扰民了。
  这一次难得朝中大佬倾巢出动,在处理完了路上积压的政务后,房玄龄等人就三五成团的开始走访乡间。
  长孙无忌自然是在意税务和人口,房玄龄和杜如晦则是对赵毅治理盐碱地的手段感兴趣,唐俭根本就没留,一路跑到了张俭那边。这俩人在对付高丽这件事上,很有共同话题,鸿胪寺使节出使高丽的时候,可不知道往高丽散布了多少的探子。鸿胪寺,从来不是简单的外交部门。
  至于皇帝,则是命张亮召集了东海水师,让他演示一下水战。
  作为陆地将军,李世民对水战基本没什么了解,少有的几次河道作战,也没有亲自指挥。更何况,海上作战跟河道作战又不一样,对于海上作战这个未知的领域,皇帝充满了好奇。
  更何况,东海水师不属于常备兵力,平常都是寓兵于渔,就算他是皇帝,对东海水师的了解,都是在公文和百骑司密奏纸面上见到的。
  “……海上作战就是这样,远距离拼的是弓箭的犀利,靠近以后拼的是投石机的准头,船靠近了,就要拼船体的坚固了,等演变到跳帮作战,靠的就是士兵的血气之勇,这就是海上的三段式作战。
  说实话,微臣对太子殿下那一句‘将敌人消灭在进攻的途中’,很是喜欢。海上作战不同于陆上,战况最激烈的情况下,可不是两败俱伤那么简单,恐怕就是同归于尽了,哪怕一方在人头上取到了绝对的优势。”
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子号首秀
  海上作战就是这样,就算一方全存一方全灭,可是船要是打烂了,全存的一方也没有好下场。
  别看渤海湾从地图上看没多大,一旦在其间迷失了方向,在没有淡水的情况下,也只有成为海上的孤魂。
  张亮自己就曾经历过一次航路迷失,最终虽然克服洋流回到了陆地上,但是却到的是百济人的地界。不过好在百济不像高丽一样张狂,他们客客气气的给张亮送上了补给,还派遣船队护送了一段距离。
  “这要是高丽人,恐怕微臣的脑袋早就没了啊。当时朝中诸公都斥责微臣误期,甚至还有微臣叛逃的消息传出来,陛下,实在是微臣有苦说不出啊!”
  将这段经历讲出来以后,张亮毫不犹豫的开始诉苦。当时没人知道海上航行的艰苦,都以为他是在找借口。如今就在海边,这可是难得的翻案机会。
  看了看一望无垠的海面,李世民长舒一口气,在张亮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说:“爱卿的辛苦,朕知晓了,这些年来,朝廷一直没有对东海水师投入过,东海水师却固守大唐海域,十年如一日,真是辛苦了。传朕旨意,命户部兵部重新核算东海水师人数和船只,拨款给他们也换装备!”
  随着皇帝的吩咐,长孙无忌和侯君集都走出来,拱手领命。
  一直旁观的李承乾,看着海面上行驶的破烂战船,哭笑不得。
  张亮这厮,把后世职场的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如今展示在皇帝面前的战船,是他们早就淘汰的船只,就是上面的投石机,都是在展示之前安装上去的。就在他们的秘密船港,十艘坚固的战船,都处于隐藏状态。
  东海水师,绝对不穷!
  李承乾也是在抵达登州以后,才了解到其中的道道。作为海港城市,登州其实不怎么得唐人商人的喜欢,因为没人愿意航行到登州再进入内河。但是,对于高丽、新罗、百济乃至于倭国人而言,登州可是好地方,走水路的话,登州靠岸是首选。
  而东海水师作为大唐东海的防护力量,对外国的商人又岂会手软?别看就是几公里“护送”的距离,张亮下手可不白,这也就是为什么新罗百济前些年抗议高丽阻碍他们朝觐大唐道路,想要打开陆地商道的原因。
  不过,因为高丽人的狂妄,这件事上,虽然大唐予以谴责,但他们只是口头上答应,并不改过。陆路走不了,新罗百济的商人只好顶着高昂的“保护费”,继续走登州。
  虽然张亮的行为很混蛋,但是李承乾却没有问责他的意思。据他所知,张亮并没有从中捞多少,黑心钱主要用在给东海水师建造战船和维持武器消耗的时候,就不再是黑心钱了。
  出于对张亮的尊敬,李承乾觉得还是帮他一把。现在他兵行险招跟皇帝哭穷,事后一旦暴露,可是欺君之罪啊。
  上前几步,李承乾笑着对李世民说:“父皇,东海水师既然要重新装备,不如就由儿臣的造船厂接手吧,现在造船厂还有好多的材料,如果以三个铁甲战舰作为首舰,再打造出一些辅助舰,东海水师的舰船就足够了。
  儿臣跟两个弟弟打造的舰船,其实就是为了好玩,等我们过足了瘾,事后,还是要交给东海水师,作为大唐水上力量发挥作用的。还有造船厂,最好也是交给东海水师。现在造船厂好多的工匠已经在本地招收学徒,很快登州就能作为一个海港城市和造船城市,在沿海城市中脱颖而出。”
  李世民微笑着看向李承乾,他也知道那三艘船迟早会归属东海水师,如今李承乾主动说出来,倒是免得他主动开口了。
  听到太子的话,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也大喜过望,如今太子既然已经将底子打好了,那么他们就不必帮着张亮张罗了,只要把钱给太子就行。这期间,不知道省了多少事。更何况,太子的船作为“二手货”,肯定不会卖太高的价格,这样一来,户部还不知道要省多少。
  匆匆几步走到李承乾身边,长孙无忌笑道:“太子殿下,既然您舍得割爱,微臣也就不客气了,十万贯,买下三艘船和造船厂,殿下觉得如何?”
  侯君集也走过来,对长孙无忌道:“长孙铁公鸡无礼!殿下不知道帮我们省了多少事,十万贯怎么够?”
  说完,侯君集像是忘记了两人之间的过节,满脸的讨好之色:“殿下,十五万贯,如何?”
  “十……十五万?”
  看到李承乾惊讶的表情,长孙无忌和侯君集大喜过望,这事儿能成了!
  事实上他们私下里也研究过,十五万贯,不仅能把造船厂和三艘船拿下来,还能打发的太子乐乐呵呵的。
  李承乾还没说话,一边在李世民身后装乖儿子的李泰就炸毛了!
  跳出来,李泰愤怒道:“十五万贯?赵国公,潞国公,你们二位是在打发叫花子吗?且不说材料,单单人工,我们就投入了十几万贯,十五万?细算起来,连一艘船的造价都不够,要知道,我们兄弟三个,在造船厂足足投入了六十万贯,而且如今账面已经吃紧,指不定什么时候还要追投,你们十五万贯就想捡便宜?闹呢?”
  “六十万贯?”
  这一次,却轮到长孙无忌和侯君集傻眼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只是一个造船厂和三艘船而已,如何就耗费这么多钱?
  惊讶之余,他们两个,包括大半数的朝臣,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兄弟俩……
  尽管如此,却还是有相信李承乾和李泰的。魏征是如此,他很清楚,魏王别看性子烈,却不会说谎,更别说魏王说话期间,太子并没有纠正的意思。如果说李泰的信誉还不清楚的话,太子的信誉,那可不是仅仅在朝堂出名。
  李道宗也相信,因为他不止一次的核对过造船厂的花费,六十万贯,只少不多。
  李世民也相信自己的两个儿子,见气氛微妙,就拍拍手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要买东西,自然要看看东西怎么样。”
  说完,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太子,既然诸公都不相信,不如就把你的船开过来给大家看看,看看你这一艘船,值不值十五万贯以上。”
  李承乾笑着点头,从怀里拿出令牌,交给张赟,让他去造船厂,命人把太子号开出来。
  如今监管控制太子号的,是太子亲率,没有太子的令牌,他们是不会搭理别人的命令的。
  三艘船里面,完成了铁板装配,并试航完毕的,只有太子号。不过,三艘船是兄弟船,有太子号就足以证明所有了。
  太子号的动力来源还是风力,人力水轮的存在,最多就是辅助而已。接到命令开过来,怎么也要两天的时间。
  两天后,还是同样的海岸边,不仅东海水师的那些破船出现在海面上,完工的太子号,也终于正式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今天跟前几天不一样,不仅朝中大佬都在,就连李靖、程咬金等人都出现在岸边。
  皇帝这一次的出动,基本算是把长安的高层给搬了个大半,自然不会在长安留下太多的不安定因素。李靖虽然一直以来都很老实,但是却依旧被皇帝放到了被提防的列表里。
  看到远看就是个庞然大物的舰船,李靖皱了皱眉,对身边的李承乾说:“虽然老夫不怎么了解海上作战,但是,船体太大,岂不是也增加了受击面积?张亮说过,海上作战最先是彼此的弓箭攻击,虽然你的太子号占据着人数的优势,也居高临下,可是这个问题还是存在的吧。”
  李靖就是李靖,看到太子号的第一眼,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确实,太大的情况下,还会被称呼为傻大个儿。力量、灵敏,在好多时候都是反比例的关系,太子号最大的问题之一,也是不够灵敏。
  但是,对于太子号而言,灵敏这种东西,需要吗?
  李承乾笑了笑,对李靖低声说:“卫公,待会儿会有一场战斗演示,您看看就知道为何太子号会造的这么大了。”
  说完,李承乾离开李靖,走到了李世民身边,拱手道:“父皇,太子号的战斗力太高,恐怕会波及到我等,儿臣觉得还是在远处演示,我们在沙滩上安全一点的观看。另外,既然东海水师的这些战船已经到了使用年限,就算捞上岸,也是当劈柴烧,不如就当作靶船,供太子号攻击吧。”
  李世民点点头,却没有下令,而是看向一边的张亮,等着他的意见。
  只是这个行为,就让张亮心头一片温热,急忙拱手道:“陛下,殿下既然要这么干,就这么干吧,反正东海水师的舰船很快就要换了,毁了也不打紧。”
  直到这时,李世民才说:“既如此,就这么安排吧,朕也想看看,这艘花费巨万的舰船,究竟有多强悍的战力。”
  张亮领命离去,没一会儿,停泊的东海水师十艘战船,就开始拆卸船上一切有用的东西。船体毁灭就毁灭了,但是投石机等好东西可不能陪着葬身大海。
  好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战船其实是东海水师十年以前就换代的,这十年来都是充当打渔船使用。如今,就算再送给渔民当打渔船用,也没人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