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801

  高声呼和,兵刃相撞,时不时传来的马蹄声,斥候带着长长调子急奔回营,让营地里一片沸腾。
  如此大雾天气,让斥候的探查极为困难,也极大的增加了风险系数,两三艘渔船往西探查,结果十多人遭倭寇群箭,只回来了一艘,隔岸上虞县城派出的斥候被数十倭寇追杀,最终只有两人跳江幸存。
  “不急。”郑若曾轻声道:“徐海率主力贸然南下,已入彀中,只要戚元敬能及时赶到……”
  “如若徐海立起大军,全力猛攻,试图摧毁此处营地、上虞县城,纵然戚元敬赶到又如何?”钱渊毫不客气的笑道:“总督大人亲赴前线,率军对峙倭寇,大败,上虞失陷……”
  茅坤偏头看了眼胡宗宪的脸色,上虞失陷并不重要,但关键是,不能在总督胡宗宪已至的情况下失陷……那些科道言官连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当年茅坤自己就是吃了这种亏才致仕归乡。
  郑若曾摇头道:“此营设置姚江岸边,戚继美麾下士卒多有战功,昨日又大败倭寇,先声夺人……”
  钱渊继续说:“好吧,营地难攻,如若徐海以偏军对峙,另遣倭寇攻陷上虞县城呢?”
  这下郑若曾也没话了,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他瞄了眼钱渊,事实上两人心里都有数,这是徐海最有可能采用的招数,急攻上虞,自己亲率主力在后,堂堂正正击溃援军,短时间内官军将那他毫无办法。
  想想也是,毕竟直到昨日徐海主力才大战旗鼓的出现在绍兴府腹地,能及时来援的只有刘显,只要击溃刘显,宁波的戚继光,萧山的吴百朋短时间内都难以相援,更何况这几处也不是没有倭寇出没。
  总的来说,胡宗宪的信心来自于,有心算无心,所以才在徐海主力现身后,立即赶赴上虞。
  但胡宗宪没有想到的是,钱渊居然下令在姚江对岸安营扎寨,而不是率军入城……如果是入城,上虞小县有千余守军,再加上胡宗宪带来的数百亲兵,必能守住上虞,从容等着戚继光率军来援。
  而现在,胡宗宪就要冒着,自己亲赴前线,而上虞县可能失守的窘状。
  其他人心里猜不出,但胡宗宪本人、钱渊、郑若曾、茅坤四人是心里有数的。
  从战局整体来说,官军已经占据了主动,接下来就要看戚继光、刘显能不能击败徐海。
  但从胡宗宪本人来说,他难以忍受上虞失守的可能性。
  亲自前去查探的彭峰跳下马,“倭寇分兵,即使是望远镜也看不清,但确定分兵,大部在姚江对岸,小部对着营地方向。”
  钱渊没说话,只偏头看了眼戚继美,后者立即下令将江面上的渔船往上游聚拢,拆掉以小型渔船粗略搭建的桥梁。
  “慢!”
  “此时入城应该还来得及。”一个容貌俊雅的中年人慌忙道:“总督大人当坐镇城中……”
  戚继美住了嘴,回头看了眼,又看了看胡宗宪和钱渊。
  这次不用钱渊发话,胡宗宪狠狠盯了眼这厮,冲着戚继美扬扬下巴示意。
  这种事用屁股想想就知道了,钱渊、戚继美率军驻扎城外,而胡宗宪一到,就要躲入城内……要知道胡宗宪是来抢功的,脸皮再厚也做不出这种事。
  更何况胡宗宪非常怀疑自己能不能指挥得了戚继美……这一军共六哨,其中四个把总都是钱家护卫出身,半数士卒都经历过长水镇、桐乡两场大捷,数十个钱家护卫担任正副队长,不夸张的说,这几乎算得上钱家军了。
  最重要的是,胡宗宪相信,自己躲入城中,一旦此战大胜,钱渊必然不会说好话……而钱渊不管是从浙江巡按的身份还是简在帝心的身份,都是有能力将奏折或书信直接递到嘉靖帝面前的。
  已经有斥候渡江去通报,上虞县城头响起零零星星的鼓声,远远看见有人朝这边挥手。
  又过了半响,更多的军报送来。
  “倭寇分兵千余……”郑若曾咂咂嘴,“营地只有八九百士卒,主动出击……”
  “不可能。”钱渊立即否决,“谁知道倭寇有没有伏兵,再说了,依营而守,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从嘉靖三十三年起一直维持到现在的钱家护卫阵列虽然杀倭颇多,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灵活性非常差。
  一队三十人,很难保持完整的队列前进,一个不好就是阵脚松动……所以钱家护卫,戚继美麾下对敌,往往是先稳守阵型,才会适时出击。
  这一点钱渊早在去年就感觉到了,去年在嘉兴府,两次都是松江兵侧翼出击,侯继高、吴成器身先士卒不顾生死,才换来两次大捷,但也伤亡惨重。
  所以钱渊在年初和戚继美、侯继高密谈的时候,才会建议每一哨设一亲兵队,必要的时候集中起来做为机动力量或预备队,但这和军中总体战术是不符合的,总的来说,戚继美麾下大军是很难像鸳鸯阵一样既能坚守,也能灵活进击的。
  “粽子。”钱渊懒得让护卫剥,捡起个快手快脚剥了三两口吞下去,突然骂道:“梁生,娘的你小心点,不会骑马就别骑,丢人现眼!”
  不远处传来一阵哄笑声,被战马摔下来的梁生气急败坏的对着周围破口大骂,悻悻快步过来,“少爷,倭寇速度挺快的,千步开外驻足。”
  “仔细说说。”
  “最前面有百来个真倭,那模样一看就知道了。”梁生接过钱渊递来的剥好的粽子,一边啃一边说:“算是盯上了,怕咱们渡河呗。”
  虽然渔船粗略搭建的桥梁已经被拆了,但姚江这一段江面很窄,想迅速搭建并不难,再说了,东南人大都熟知水性,游过去也不难。
  “这是军对军,炮对炮,盯死了啊。”钱渊丢下粽叶,“对面呢?”
  “看不清,但最前面的都抬着云梯呢,估摸要攻城。”梁生偏头瞄了眼上虞县城,“张三还在里面呢。”
  昨日张三率一哨入城协助鲁鹏守城,加上原先守军、乡勇、衙役等一共约莫五百人……郑若曾昨晚就提出了,入城的援军有点少,如果徐海猛攻,未必守得住。
  前面交代完了的戚继美大步回来,让人在地上铺上简略的地图,这是钱家护卫昨日探查周边后,钱渊亲自动笔绘制的。
  “以姚江为界,约莫千五倭寇在前,抬着云梯,应该是攻城主力,徐海大旗在后四五里外……”
  “多少人?”
  “除了几面大旗外没什么旗帜。”戚继美摇摇头,这个时代计算敌军兵力一般是以旗帜为计量单位的,他想了想,低声道:“不少于三千。”
  众人都默默点头,驻守余姚的刘显麾下四千多士卒,徐海想一战击溃,手头可用的兵力不会太少,在后四五里外,也给援军到达后,倭寇整军冲锋留出了必要的空间。
  钱渊冷笑道:“徐海此僚还真有信心啊!”
  “放在两年前,即使徐海聚拢大股倭寇,也从不敢堂堂正正……”郑若曾叹道:“和汪直开战,倒让徐海练出以支强军。”
  钱渊正要反驳,这个锅可不能让父亲钱锐去背……这时候外头梁生探头过来低声道:“倭寇攻城了。”
第496章
后手
  张三左手持盾恰好挡住一支不知从哪儿射来的冷箭,右手长刀隔开对面倭寇劈下的刀刃,身后的士卒长枪突刺将倭寇捅下城头。
  “干得好!”张三只来得及吼了声,马不停蹄的扑向左侧,盾牌在先猛冲过去将两个倭寇合身撞翻。
  驻守的两个士卒都来不及刀枪齐下,又有两个倭寇已经爬上城头。
  张三从绑腿上摸出短刀捅死一个,但另一个倭寇身强体壮死命两拳在张三脸上开了个酱油铺,两人在城头上搂搂抱抱滚成一团。
  还是孙丕扬赶过来,眼疾手快一刀劈在倭寇腿上将两人分开,另一个士卒长枪捅进倭寇胸膛。
  满脸血污的张三咧嘴一笑,正要赞一句……当年崇德城头,少爷一刀劈下来,自己和倭寇同时捂大腿,但连赞一句的时间都没有,孙丕扬已经赶往其他处,张三一个骨碌爬起来,捡起长刀奔过去。
  “这边交给我!”张三定睛一看,立即高吼道:“拿狼牙筅来!”
  已经有几十个倭寇攀爬上城头,并横向扫荡出一块地盘,张三不用往下探头看,就知道肯定有大批倭寇在下面聚集,准备以此为突破口一举破城。
  总的来说,倭寇不比其他反贼,攻城的手段比较少,只能以蚁附的方式攀爬城头,这对于守军来说,只要在一定的强度内,解决难度不高。
  “放!”
  厉喝声中,十几支鸟铳同时开火,将最外围的七八个倭寇打成马蜂窝,两头手持狼牙筅、盾牌的士卒大步往前,身后的长矛手紧紧跟随。
  姚江对岸,郑若曾双手拿着望远镜紧盯不放,手腕上青筋毕露,好一会儿才放下望远镜,低声道:“太险了!”
  钱渊也眉头紧锁,这是他没预计到的状况,徐海虽是让散兵游勇攻城,但却是从一开始就全力猛攻。
  拿过望远镜看了眼,攻城倭寇中间或看得到一面旗帜,钱渊猜测是应该是前日大败的那批倭寇戴罪立功……特么你是倭寇诶,这么乖,这么听话干毛!
  钱渊悻悻的转了个方向,离城两三里外,数百手持长刀的倭寇正虎视眈眈……这不是徐海准备破城后的预备兵力,而是督战兵,而且还是真倭,只要看到有逃窜的倭寇立即就是一刀,身边已经丢了十七八个脑袋了。
  再转了方向,几里外的千余倭寇不往前也不往后,只顾盯着戚继美。
  戚继美已经试过两次,这边以渔船输送兵丁渡江,这股倭寇立即警觉的前压,而戚继美一旦派出兵丁往前试图迎战,这股倭寇立即退开,但官军回营,倭寇又会压上来,像牛皮糖似的。
  钱渊放下望远镜,抬头看了眼天色,离正午还有个把时辰呢,上虞县已经三次被倭寇攻上城头了,这时候他也后悔派入城的援军有点少……但如果派的多了,营地这边风险也会增大。
  “展才?”戚继美低声道:“差不多了吧,张三顶不住了。”
  钱渊点点头,“可以开始了。”
  看着梁文离去的声音,再偏头看了眼不远处的胡宗宪,这厮脸色难看的紧……用钱渊的阴暗心思来揣测,如果胡宗宪没有亲赴前线,才懒得管上虞县会不会失陷,只要能大败倭寇,必要的损失,那就损失吧。
  不过钱渊自己不会这么想,其他的不说,张三还在城中,孙丕扬还是同年,上虞县内还有不少世家大户都龟缩城中。
  攻城的倭寇终于暂歇,营地内响起一片紧张后放松的喘息声,郑若曾摇头道:“无援兵,上虞县两个时辰内必破。”
  茅坤看向钱渊,“三日前,展才率兵援上虞,若上虞城破,展才也……”
  这话说到一半,茅坤就在钱渊嘲讽的目光中住了嘴……现在有胡宗宪来扛锅,轮不到我!
  沈明臣低声道:“昨日,戚元敬率兵从车厩山启程,黄昏抵达余姚,今日晨间启程沿姚江西进,午时左右才能抵达。”
  胡宗宪身边的中年人指手画脚道:“如若戚把总不敢,可搜集渔船,让总督府兵丁渡江援城。”
  虽然手掌千余战力出众的大军,但戚继美还只是个把总,不过就算是胡宗宪、钱渊也不会称呼戚继美为“戚把总”,这话一出就招致众人皱眉。
  “难。”茅坤嘴角微撇,“不说徐海分兵千余就是为了遏制援军渡江,而且倭寇攻城,靠近姚江这一侧的城墙都舍弃不攻,就是为了留出空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