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1016

  说实话,罗兴也不知为何要去菱刈郡,但这是郎君吩咐的,他又能如何?
  随后,几百位卸岭都的伙计们,也随同来到了菱刈郡,开始了他们的探矿寻矿生涯。
  荒山野岭的,众人都没有信心千里迢迢在这寻到矿产,但唯独妙石道人一脸的自信。
  也由不得他不自信,卸岭都这些时日以来,所找寻的大矿,基本上都是按照李都督府指示来办的,而并非探寻。
  这次来到日本也是一般,这些功劳就是信手拈来。
  对于菱刈金矿,李嘉却是印象深刻,尤其是他在起点看日本战国小说太多了,那些大名们靠金矿发达,日本金银太多,于是就百度了一下,结果就搜出了菱刈金矿。
  始于1750年的菱刈金矿床,位于日本九州南部鹿儿岛市北北东约45km处,北萨地区东北部,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勘定发现的世界级金矿床之一。
  菱刈金矿含金量日本历史最高,二十三年,开采了165吨的黄金,年产金矿7至10吨,哪怕以现在的技术,一年一吨,也有两万多两黄金,这对于李嘉实现金银铜币而言,是极为有力的,更能有效的缓解铜荒。
第一百九十三章
目光聚焦
  夏收之后,整个朝廷上下等于是缓了一口气,松懈了不少,李嘉的精神却放松不下来,刚安排养马和金矿,他又开始督促起转运使。
  之前派往各地各州的转运使们,在夏收一事上,显露出各自本事,成功的有之,失败者有的,毕竟各州县的官吏,已经是老狐狸了,岂能轻易地被把控。
  三分之一的州县转运使,没有完成目标。
  没关系,李嘉本来就没有企图一下子就能完成所有的目标,优胜劣汰,不行的人下去,然后继续让其他人上任,就像是磨刀石,不断地为都督府培养人才。
  编户齐民是件要紧的事情,李嘉特地交待,要慢慢来,温水煮青蛙,主要是把税收抓好,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之前的食盐短缺问题,在徐闻盐场的大力开发之下,番禺的盐价也在不断的回落,这下就让李嘉空出手,开始大力地调控。
  各大盐场全都撸个空,一个个盐铁使抄家贬官,也算是罪有应得。
  这些官缺,都是位卑而权重,富得流油的那种,哪怕是正经人,一年也有好几千贯钱,李嘉慎重考虑,基本上只对自己人开放,表现好的,才有肉吃。
  这种好缺,也不能太独,隔两三年就得换一波,才能雨露均沾,平衡一下。
  比如,看到某位大臣办事得力,为人又比较清廉,就让他去盐场干两年,家资就丰盈了,人家干活越有劲。
  抄家是个技术话,古今亦然,射声司对这个尤其热衷,这十几个盐使下来,抄了上百万贯,包括一些田宅等,数目也算是庞大了。
  分肉而食,大家都满意了。
  前番巡视军队,也大都精力充裕,训练的也是很好,儋州的铁矿源源不断地送到番禺,军械司利用水利锻造,花费了数个月的时间,给近半都禁军换了装,武器也打磨到发亮。
  显然,之间新的奖励措施颁发下去后,有了很大的反响,对于打仗,各个都是翘首以盼,一个人头就有一亩地,着实划算了些。
  吃了没事干,李嘉心思又闲下来了,看着自己画的地图,仔细思量。
  打小他就喜欢看地图,小时候是父母教,犹记得小时人贩子太多,父母又在外地打工,过年时候,天天教他背号码,住址,不时地指着地图教他认省、市、县等。
  到了初中,他看着地理书的首页,那里是世界地图,每天中午就摊开,数着国家,来进行睡觉。
  所以,对于中国的地图,他是再理解不过了。
  这副由他进行阐述,再加上前唐时的天下州县图作样子,大半个中国都画了出来。
  辽国,犹如一个庞然大物一般,趴在最上面,燕云十六州就是个宝盆,源源不断地给予它营养,从而向南方贪婪地伸出爪子。
  后周依旧是东亚最强大的国家,虽然地方比辽国下,但都是肥沃之地,六百万的人口,让它有恃无恐,南征北战的数十万禁军,捍卫着它那繁华的首都。
  其下,曾经南国一霸的南唐,被后周揍了一顿后,家产被抢走一半,防盗门都被打坏一半,于是就委委屈屈地抵着大门,借着酒水,苟活着。
  想征服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南汉还不够体量。
  吴越,则是一个小有家产的富姐,没啥野心,就想找个高富帅嫁了,可以中原的高富帅都不长久,嫁妆都预备好了,人却没了。
  显然,她对南汉这个暴发富一点也看不上。
  湖南的武平军号称楚国,但只是关门成一统,凝聚力很强,占了它,等于是直接面对强国了,不妥;闽国只有泉、漳两州,但却在吴越和南唐的鼻子底下,稍微一碰,就是一场大战,不可。
  西南,后蜀就像是衣衫半露的富婆,依仗着自家的防盗门坚固,不断地刷存在感,诱惑着门外一批又一批的流氓,自鸣得意。
  李嘉思量着自家的爪牙,非崩断不可,况且千里迢迢,也不接壤,还是不行。
  大理国,地方千里,比现在的云南大了一倍,就他么的是个女汉子,家属个顶个的蛮,不花钱还哄不好的那种,把大唐二十万大军整得死去活来,满是沟壑,刁蛮任性,虽说最近信仰了佛教,性格好了一些。
  但,关键的是,太穷了,打下来没有好处,唐朝跟人打,是为了保护蜀地,去惹一个刁蛮又穷的女汉子,不值当。
  那么,与南汉接壤,国力又不行的,又好勾搭的,只有一个了——安南。
  安南就像是一个离家出走的,想要获得所谓的自由的少妇,凭借着从大唐前夫带的一些家产,就随意的浪,浪着浪着,心思就野了,虽然穷,但却眷恋着自由。
  这种女人,李嘉就一个字,就是打,直接对着她脸打,然后把她洗刷干净。
  安南之下,就是占城都护府,解决了安南,也更能支援好占城。
  静极思动,安生了快半年了,李嘉颇有些心动。
  越南好征服吗?如果用后来的目光来看,很难,元朝的三大征,明朝的永乐南下,乾隆,美国人,都没有征服下来,凭什么南汉能征服下来?
  现在的安南,地方分裂,十二州都不服从中央,征服起来,也是极为容易。
  从东汉马援,到明朝,这千年时间,南下平叛的,就没有一个没把安南给揍趴下的,唯独我们大宋朝,被堵在河边,进退不得。
  寻着马援故道,直接发兵征服容易,但稳固下来却很难。
  对别人难,对于李嘉而言,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由于近在腋下,直接移民过去了,顺便将当地的土豪都迁徙到海南去,正好互补。
  北有建武镇,南有占城都护府,安南若是不稳,镇压起来是非常方便的。
  为什么要弄安南?
  这是因为高祖刘岩时期失去了安南,而李嘉收复了,相当于收复失地,这与后周收复燕云十六州是一样性质的,绝对的提升威望。
  提高威望做什么?还能做什么?当皇帝呗!
  李嘉迫切地想稳固统治,然后先于赵匡胤……
第一百九十四章
长白山畔
  辽东,卑沙城。
  自去年李嘉来到此地,并当地城守达成了协议以来,岭南的汉商就像是寻到了味一般,源源不断地跟随而来,倾受了大量的商货,完全损害了李氏商会的利益。
  这种竞争是恶性的竞争,李嘉当然不允许出现这种自相残杀的情况,到头来平白让契丹人得了利处。
  所以,李氏商会成为了仲裁者,每种商品来到了卑沙城,都会有底价,同样,收购的商品也有底价。
  不过有一样很特殊,契丹马,只有李氏商会才能收购,或者说,那些契丹贵族们只相信李氏商会。
  哪怕如此,每个月李氏商会收购的契丹马,也不过两百匹,挑挑选选,适合做战马的不过一百来匹,还有给予高丽五百匹作为通行费。
  再加上前一阵子郭荣北伐,契丹贵族也不是傻子,匹马不可南下,也就是说,这一年多来,到岭南的契丹战马,也不过两千匹。
  这自然满足不了李嘉的需求,再加上快960年了,时间耽误不得,随即加大了对契丹马的收购力度。
  卑沙城的最繁华的地段,莫过于城主府附近了,而李氏商会,就在城主府旁边,建立个一个李氏会馆,规模宏大,来往的商贾贵族数不胜数,路上的行人见了,也是满脸的羡慕之色。
  听闻这李氏会馆,日进斗金,门前无白丁,羡慕得紧啊!
  收拢起衣袖,行人的脚步更加匆匆了。
  “大掌柜,都督府最近要求我们尽量多弄些强壮的种马!”
  会馆中,账房先生早就啪啪啪地打起了算盘,计算今日的毛利,一旁,负责卑沙城的大掌柜,则片刻不停地登记在账簿中,额头上已满是细汗。
  “谁说这这契丹蛮子脑子僵?就是比豆腐还要滑不溜手!”大掌柜将毛笔轻轻放下,对着前来报信的小伙计苦笑了一声,说道:
  “这几个月来,所获的契丹马,大半都是母马,为数不多的公马,又阉割了大半,好不容易挑捡出两个,就送到了济州岛,怎能再多?”
  “哎!掌柜的所言甚是!”一旁的账房先生补充道:
  “咱们欠高丽的五百匹马也不能少,不然生意得减过半,都督府的江小娘子,又得给我们脸色看,难啊——”
  “话是这么说,但都督府的命令,也不得不听啊……”小伙计怯怯地说道,对于这两位主事人,他不敢再多言语。
  “你退下吧!”掌柜的挥了挥手,思量道。
  “难咯——”掌柜的名叫张世海,四十多岁,以前在李府,负责海外的生意,如今被派遣到卑沙城,负责与契丹、高丽,以及渤海人做生意,人很消瘦,但十分精神,双目炯炯有神,流露出生意人的本性。
  “契丹人不见兔子不撒鹰,若是有马,也成,不过得多加一倍的价钱,这样咱们不就亏了吗?咱啥时候做过亏本的生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