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0/1807

  
第1505章
怎么选?
  这晚,王叔郑亲王作东。
  除了福临,还有春风得意的安郡王岳乐之外,人还是那么几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济尔哈朗令人上茶,稍作歇息。
  “诸公,陛下执意建新军十万,拦怕是拦不住了,与其忤逆惹皇上震怒,不如顺水推舟,巩固皇权……诸公意下如何?”
  范文程忧虑道:“朝廷骤失扬州、淮安等赋税重地,使得本以捉襟见肘的财力更为窘迫,囊中羞涩之际,要建十万大军谈何容易?”
  洪承畴面无表情地道:“银子还是其次,洪某最担心的是,建十万新军的银子,最后有一半以上去了杭州府……叔王、诸位大人,皇上或许不清楚,可咱们心里得明白一件事,银子可以赚,却不能砸了咱们吃饭的锅啊。”
  陈名夏沉默不语。
  而钱谦益点头道:“洪大学士所言极是,两国和谈,为得就是平衡和对峙,穷我朝之全部,资敌养敌,与自寻死路别无二致……别人不晓得,可咱们清楚,以八大皇商为首的晋商与南面的勾连,几乎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陈名夏皱眉,冲钱谦益怼道:“据陈某所知,钱大人没少入股江南商会吧?”
  钱谦益面不改色道:“钱某不否认入股江南商会……可陈大人与汤若望、卫匡国暗中勾结,以江南军工坊所造火枪、火炮冒充红番火器充填军器监,也不是什么秘密吧?”
  这二人的互怼,让济尔哈朗、范文程、洪承畴三人脸色铁青。
  洪承畴厉声道:“国难当头,朝政不堪,你二人还在相互撕咬……想内讧吗?”
  范文程也道:“都是一根绳上栓着的蚂蚱,跑不了你也跑不了我……咱们得想清楚了,真要大清亡了,谁也落不着好!”
  济尔哈朗突然仰头打了个哈哈,“诸公,咱们得先定下一件事,那就是十万新军如何编,不足的银子从何来?按皇上的意思,真要抄没所有犯官家产,势必引发动荡,也让你我五人陷入世人口诛笔伐之中……依本王的意思,选几个不识趣的应应景……也就是了。”
  范文程道:“范某同意。”
  洪承畴想了想道:“我也赞同。”
  钱谦益瞪了陈名夏一眼道:“叔王所言极是。”
  陈名夏回瞪了钱谦益一眼,问道:“叔王所说选几个不识趣的应应景……敢问王爷,该如何选?依陈某之见,广东将军李成栋养兵自重、勾结朝臣,谋反之意路人皆知,如此逆臣、三姓家奴若不惩治,以何服众,又如何激励闽粤将士?”
  济尔哈朗眯眼看着陈名夏,再转头扫了洪、范二人一眼,“二位大学士意下如何?”
  洪承畴目光一闪,道:“陈大人所言在理,只是……李成栋远在广东,往日就是听调不听宣,想要惩治,谈何容易?”
  范文程突然一笑道:“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洪承畴随即捧哏道:“敢问范大学士有何良策?”
  “长汀一役,大西军攻汀州之势已经被金华卫迟滞,何不传令李成栋前往福州,同时传话给吴争,由金华卫代扣李成栋,再转送京城,杀鸡儆猴!”
  “这……”洪承畴沉吟道,“可毕竟敌酋李定国送女至杭州府,吴争未必肯哪?”
  范文程哂然道:“我的亨九先生,莫要忘记了,金华卫已经与大西军在长汀激战……再说了,皇上要建十万新军,这火枪火炮还不得找他购买?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以此换扣押李成栋,不过是区区举手之劳罢了。”
  洪承畴想了想道:“可方才不是说,这是资敌养敌吗?”
  范文程呵呵一声,“敢问亨九先生,东藩海战,番人联合舰队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反倒让吴争收编了郑家水师,皇上的十万新军所需枪炮,岂是红番短期内供给得上的?”
  洪承畴听完,为之一怔。
  范文程继续道:“既然皇上建新军主意已定,那就算明知资敌,也不得不为啊……范某此时反而担心的是,吴争应该能猜到这点,坐地起价亦不可知啊。”
  这话让所有人都沉默起来。
  钱谦益突然道:“要不……羊毛出在羊身上,冲江南商会下手?”
  这话一出,连济尔哈朗也大摇其头,连声道:“不妥,不妥……”
  范文程、洪承畴更是阴沉着脸道:“钱大人这是项庄剑哪?”
  这不开玩笑嘛,要知道,不说范文程、洪承畴各自向江南商会入股二、三百万之数,就说济尔哈朗,他可是将五百万两押在了江南商会。
  两朝国战,打归打,银子照样赚,这就是现状。
  钱谦益岂会去触这个眉头,他自己都入了三十万之数,见几人都误会了他的意思,钱谦益忙解释道:“叔王、诸公误会了,钱某的意思是,借整治江南商会之际,核查八大皇商与南面勾结之事……”
  “荒唐!”一直不说话的陈名夏出声了,“晋商历来有资助朝廷之举,且如今朝廷与建新朝订下和约,商贸往来并不违法……敢问钱大人,有何名目核查八大皇商,再定其罪?”
  钱谦益不慌不忙地道:“朝廷与建新朝订下和约不假,可从未撤除对矿石等原料的禁令……以此核查,有何不可?”
  这话一出,让陈名夏无言以对。
  确实,第二次江北战役,多尔衮确实下了商贸禁令,随着战局扭转,双方方和休兵,虽说商贸已经恢复如常,可实际上,朝廷禁令一直未撤除。
  原因是,这禁令从一开始就被商人抵触,特别是晋商,还为此在皇城门外聚众请愿。
  而当时连多尔衮也抗不住这压力,不得不提早南下发起进攻,随之,他的禁令就名存实亡了。
  所以,到两朝和谈时,这禁令早就不被执行,也就根本不在谈判之列,况且,北方的粮食、丝绸等日常所需,皆须从扬州、淮安等府北运,特别是枪炮和江南织造司的“汉袍”等新鲜玩意,更是北方急需,也就不存在什么封锁了。
  可事实归事实,禁令归禁令,真要当真起来,还就象钱谦益说的,有名目可循。
  济尔哈朗扫了洪、范二人一眼,“二位大学士意下如何?”
  洪、范对视一眼,齐声道:“此计……或可一试。”
  
第1506章
同道,未必同心
  钱宅。
  此时的钱宅,已经不是当初占地数顷的豪宅,仅仅是一座四合院。
  正屋、东西厢房、后院,这做为一个贵为礼部汉尚书的宅子来说,尤显得寒酸了。
  要不是府门前那块镶铜“尚书府”的牌匾,怕是没人相信,这是一任尚书令的府邸。
  不过,此时的钱谦益,显然已经不在乎这些身家之物了。
  正如此时他说的,“短短一年间,钱某遭受丧妻亡女之痛,若非心中尚存一丝复仇之心,就该悬梁自尽……寻她母女俩去……”
  说罢,以袖遮脸,掩面而泣,声不可谓不悲。
  话是这么说,说得悲中带壮。
  可陈名夏、沈文奎二人是不信的。
  这是一种第六感觉,虽然二人根本不知道第六感是何物。
  钱谦益抽泣完了之后,遂咬牙切齿地道:“多尔衮那狗贼已死,可满族还窃居汉人江山!好在如今满清大势已衰,只要吴王北伐,定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钱某是真不明白,为何二位大人要怂恿皇上建十万新军,难道是嫌吴王北伐太易吗?”
  陈名夏微微摇头,悠悠道:“欲速则不达……与其让吴王此时独力北伐功成,不如待明室中兴之日,天下王师、义军一同北伐……钱大人莫非,也有拥立从龙之心?”
  钱谦益脸色一变。
  沈文奎突然道:“吴王若想自立,怕不用等到此时吧?陈大人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陈名夏冷冷道:“陈某不比沈大人,沈大人与吴王有同乡之谊,吴王登上大宝之日,自然不会委屈了沈大人……”
  沈文奎愠怒道:“夏虫不可语冰,沈某今日已过半百之年,经历国朝剧变、生灵涂炭,一切事都看透彻了,人生苦短,沈某此时只想复我汉人江山,之后回到上虞故地,做个田舍翁,耕田打渔,足矣!”
  钱谦益赶紧打圆场道:“都是自己人,二位何必为片言只语伤了和气?今日我等需商议荐何人襄助汤若望,前往南面向红番商谈购买火器事宜……”
  陈名夏有些不耐烦地道:“什么红番?谁不知道,这两年来,汤若望与卫匡国暗中勾结,将松江军工坊所产火器运出海,再从东藩启运至大沽口?”
  沈文奎冷冷道:“既然陈大人如此清楚,何不出首弹劾?”
  “你……!”
  钱谦益急道:“你们今日这是怎么了,哪还有往日和睦之情份?”
  沈文奎没好气地道:“有人垂涎此次购买火器的好处呗……沈某今日说句明白话,这种好处,沈某没有兴趣!”
  陈名夏嗤声道:“沈大人前为淮扬漕运总督、后督陕西粮道,自然最不缺的就是银子……可是真佛面前不烧假香,桥归桥路归路,既然有心弃暗投明、投效吴王,这清廷的银子,不赚白不赚……钱大人以为呢?”
  钱谦益想了想道:“咱们三人如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旦事发,跑不了你也跑不了我……说起来,谁也别嫌弃谁,谁也不比谁高尚,这样,我出个主意……不管是谁去江南,所得银子皆一分为三,各占一份,也少了相互猜忌,如何?”
  陈名夏哼道:“我本就这意思……奈何有人要扮正人君子,倒象是圣人转世……”
  沈文奎怒道:“沈某虽不是圣人转世,可从无取过不该取之财,更是多有资助贫困之举……原本沈某是想提议,如今南面大将军府财政窘迫,此次去江南购买枪炮,若有额外所得,可捐献于吴王,也好稍稍洗清身上罪孽……罢了,既然二位有异议,就只捐沈某一份便是了。”
  钱谦益、陈名夏脸色古怪地相视一眼,沉默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