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7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3/1807

  宋安一愣,他有些回过味来,“马大人的意思是……咱们要找的那些人在暗处……可这和重金悬赏又有何关系,这明明形同……咳……”
  “抢劫”二字,宋安终究没有说出口,这是给马士英留了面子。
  马士英的重金悬赏,确实形同抢劫。
  清军南下直至江南,大半国土沦丧,数千万百姓都活在清廷统治之下,若是细究起来,怕是人人可称为“汉奸”。
  可若真这么去划分,那天下还有多少不是汉奸之人?
  百姓无力反抗,选择忍气吞声,这自然不能划为汉奸。
  在顺天府光复之后,吴争选择了最大怀柔的政策,因为这是北伐成功的标志,既然已经北伐成功,何必争一朝一夕,慢慢地甄别、清肃便是,何必闹得满城风雨?
  再加上,如今朝廷已经决意二次北伐,那么顺天府已经成为战争前沿,安定尚来不及呢,岂可引发民乱?
  所以,宋安说的话,是对的,这同样也是吴争在他们出发前,一而再再而三叮嘱的。
  
第2325章
定都之争(十)
  “宋大人说得好啊!”马士英呵呵笑道,“不过,这些人未必全在暗处……宋大人应该知道,其实北人中真正能倾巨银购入松江府土地的,也就那么一伙人、一群人、一堆人!”
  “马大人的意思是……?”
  “譬如说清廷皇族,很显然,在我军大胜之前,咱们是无法逼迫他们让出手中土地的了,对吧?”马士英笑道,“再有就是前朝我族的世家豪门……可这些人,咱们还不能撕破脸去逼迫他们,因为万一真惹出了命案……怕会伤了朝廷信誉,甚至会连累到陛下清名,对吧?”
  宋安点头认同。
  马士英嘿嘿一乐,“除去这两种人,能让咱们动手的,就剩下一种人了……那就是曾经投清、眼下又归附的那堆人,他们既然没有随清军退出关外,就说明他们在清廷的份量不重,或者家大业大,丢舍不起!”
  宋安思忖道:“马大人是……已经了有这些人的名单?”
  马士英摇摇头道:“如果有,陛下何须令你我北上。”
  “那马大人为何要重金悬赏……?”
  马士英缓缓道,“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何意?”
  “事关定都,陛下给咱们的时间不多……既然无法慢慢去找这些人,那就逼他们主动跳出来!这些人皆有投清之实,只要稍加威慑,就会惶惶不可终日,到时予取予求,岂不易哉?”
  宋安这才醒悟过来,笑赞道:“马大人高明啊……那这堆民众所呈的供状怎么处置?”
  马士英笑道:“先留着吧,待正事办完之后,由陛下定夺……若陛下要清肃,自然会交给刑部或按察司,若不想动静太大……那就一把火烧了呗。”
  宋安古怪地看了马士英一眼,口中赞道:“高明,确实高明……可我还是不解,马大人为何如此肯定,这些人会领悟马大人的意图呢?”
  这话问到点子上了,那些人就算心中忐忑,愿意花钱消灾,可他们怎知马士英要的不是银子而是松江府土地呢?
  马士英神秘一笑,从袖口里取出两卷纸来,递给宋安,“那就需要劳烦宋大人了,请宋大人将他们拘来,接下去的关键就在他们二人身上……”
  宋安疑惑地打开一看,“……胡统虞……黄机……这二人罪大恶极吗?”
  马士英哈哈笑道:“非也,若是与那些汉奸相比,这二人算是正人君子了……崇祯十六年癸未科进士,时为翰林院庶吉士,原本是想赋闲不出的,后来被范文程强行征辟,这才入了清,被授国子监祭酒、秘书院学士……而黄机此人,更是家学渊源,也是被清廷征辟,授职礼部侍郎……这二人,至今未闻有助纣为虐之举。”
  “那马大人为何要让我去拘他们来?”
  “杀鸡儆猴呗!”马士英咧了咧嘴角,“顺天府内,能逃的全随清廷逃至关外了,不能逃的,也就这二人最具代表性……如今咱们在明,那些人在暗,咱们的一举一动,皆在他人目中,那么,此时将这二人拘来……宋大人以为,那些人会如此揣度?”
  宋安想了想道:“或许他们会想……连胡统虞、黄机都被抓捕,那么,他们必在劫在逃了。”
  “正是如此!”马士英抚掌道,“那若是让胡统虞、黄机交出松江府土地,然后被释放……宋大人认为那些人会如何揣度?”
  宋安这下全明白过来了,指着马士英笑道:“马大人果然高明……咦,不对,马大人如何确认这二人手中有松江府土地?”
  马士英象看一傻子一般地看着宋安,“要他们有,自然就有了!”
  宋安愕然。
  ……
  马士英的手段,果然立竿见影。
  将胡统虞、黄机抓捕之后,仅一个晚上,次日就释放了胡统虞、黄机。
  于是胡统虞、黄机二人府上,人满为患,府外拜访之人车,更是延绵数里。
  再一日,招抚使行辕之外,无数人头拥簇。
  人人哭着喊着,要献地。
  于是,马士英乐呵呵地令人写了一张张白条儿,上面书写着“予以兑关外土地若干亩”诸如此类的,换取了这些人献上的地契、房契。
  按理说,这事马士英算是圆满办成了。
  可惜,临了马士英与宋安一统计,所得之地,仅三万多亩,这与松江府半数地的差距还是很大。
  马士英与宋安一合计,知道余下的地契、房契,定已随清廷出关时被那些人带走了,而这,已经不是他们眼下可办成的了。
  但二人确实发了一笔巨财,那些献地的人,哪个不是精心准备厚礼前来的?
  这厚礼是真的厚,那都是以板车拉来的,金银财货、丝绸锦缎、玉石古玩……啧啧,应有尽有。
  最后粗略一算,单就金银就有七、八百万两之巨。
  宋安当时眼珠子是瞪得跟牛眼一样,他在吴争身边这么多年,也算是有见识、开过眼的,可今日,宋安算是服了。
  甚至宋安还对马士英私下讲,连一个人都没杀,就能逼出这么多,那要是再逼狠些,朝廷国库岂不是要满了?那皇帝还须为没银子发愁吗?
  马士英当时苦笑不已,换个人,马士英听了也就一笑而过。
  可面对着宋安,马士英只能耐心解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大人啊,陛下乃九五之尊,岂能做此等……此等……宵小之事……再则说了,若陛下做下这等……咳,事来,上行下效,这天下还如何安生?”
  宋安皱眉思忖了许久,问道,“那就是说……陛下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这帮汉奸继续好生活着?”
  马士英仰头,轻轻叹息一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自古至今皆如此……但凡人还有私欲,便不可能言行公正……陛下虽天纵之才,恐怕,亦无法将天下治理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吧!”
  宋安愣了许久,瞪着马士英道:“我不信……我觉得,陛下定能做到!”
  马士英闻听,不禁莞尔,而后悠悠道:“与君同愿……马某,满心期待!”
  
第2326章
定都之争(十一)
  “啊嚏……”
  奉天殿中,端坐在龙椅上的吴争,无端地打了个喷嚏。
  冒襄急道:“陛下千万要保重龙体……要不要传太医……?”
  吴争摇摇手道:“不必……或许是有人在背后骂朕吧!”
  冒襄等人一时接不上话来,只能尬笑几声糊弄过去。
  也对,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江南怕是不会有人不在心里骂皇帝的。
  随着马士英、宋安二人在顺天府“胡作非为”的消息被传回来,聪明人由此推算出皇帝看来已经下定决心整治北直隶了。
  聪明人更是由此推断,如今战事紧张的情况下,皇帝还冒着巨大的风险整治北直隶,那么,定都顺天府之意,便呼之欲出。
  当然,这些聪明人肯定不是普通民众,普通民众哪有这般聪明劲?
  这些人自然是今时社会菁英,上层人是也!
  但正因为有这些聪明人的存在,松江府地价瞬间应声而落,从七、八百两一亩,直接按死于五百两以下。
  于是乎,江南哀声一片,坊间对此,可谓是“痛不欲生”啊!
  这坊间,那还真是包括民众在内。
  道理在很简单,如今江南遍地工坊的兴起,民众能有钱建工坊吗?
  建工坊雇工的,还是那些菁英们,民众也就只是受雇打点工,趁着这些工坊主们赚得盆满钵满之时,水涨船高,喝点汤水罢了。
  可眼下,仅半月功夫,原本奇货可居的松江府土地,突然间腰斩至五百两以下,试问,有几个能迅速逃生、全身而退?
  按理说,象这等关乎“社稷存亡”的大事,岂能不经过朝廷、不经过内阁?
  只要经过朝廷、内阁,那就有转圆的余地,就算朝廷、内阁最后还得屈服于皇权,那脱身的时间也有了。
  可惜,太快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3/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