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2/2006

  关城百姓,万人空巷。焚香于道,跪拜送行。回想当年,初入牢营,人心浮动,束手束脚。今各自安居,鲜活民生。慧妃择此时东归,反令百姓心安。唯恐分居两地,久被蓟王疏远。
  羌汉和亲,羊大为美。
  蓟王家规,不收百钱之礼。又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汉人常言,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车队一路行来,路旁羌妇绣女,遂将亲手所织大华毡,系于车上。
  “(羌)女披大华毡为盛饰”。寓意慧妃,衣锦荣归。
  帘内慧妃,不禁泪目。
  钟存古羌,焚尽莽荒。蓟王善待,居功至伟。回忆当年,将百万钟存,举族托付。蓟王一力承担,百折无悔。遂成今日之盛貌。
  不出数代,羌汉一家,再无区分。华夷之辩,可休矣。
  婚姻,互为最高等级的人质。尤其蓟王与慧妃。质押的是百万羌人与汉人的存续。故对王者而言,婚姻从来不是私事。时人常言,门当户对。所求,无非是“对等的质押”。三族齐聚,凡有不轨,身死族灭。如何能不慎重。
  慧妃又岂能为一己之私,弃百万族人于不顾。换言之,慧妃选择,极其有限。
  “易求无价宝,难觅有情郎。”得夫如此,妇复何求。
  知慧妃东归,途经洛阳。何后,少帝,不敢怠慢。纷纷遣使问候。慧妃有礼有节,未曾有失。待三足踆乌号抵达阳港,慧妃遂返蓟国不提。
  孟夏初,慧妃一行已入南港。
  由中书令赵娥并中书仆射荀采,迎入王宫。与蓟王、王妃相见。再同去拜见太妃、义太妃。沐浴更衣,送入北宫,新晋改筑之常宁殿。云霞美人,除当素,当昔外。钟瑷、骆晹、卢暒、翟姜等,皆入灵辉正殿,与观天阁女仙相伴。仍号“云霞”。
  三殿美人,并三百云霞卫齐聚,再加少府女官,蓟王宫终破千人。
  泱泱上邦之风。为人津津乐道。
  人多方能势众。
  三日后。慧妃靡颜腻理,佚貌仙姿。与罗马皇后于常宁殿相见。早在陇右大震关时,慧妃便与罗马皇后鲁琪拉,金兰相交。知慧妃归国,鲁琪拉第一时间前来相见。
  自入宫门,鲁琪拉一行,便左盼右顾。横竖一里宫城,壮阔华美,远超想象。亭台楼阁,轩榭廊舫。汇聚与“回字四里”长檐之下。当真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左右交差,上下错落。足有七重之巨。
  甚至还有悬溜飞瀑,花鸟鱼虫。如何做到的?
  宾主落座。
  鲁琪拉遂将心中疑问道出。
  慧妃笑道:“泮池下藏涌泉,引水入中枢。驱动天车,举水屋脊。顺流而下,遂成飞瀑。”涌泉之力,便是动力之源。
  “原来如此。”鲁琪拉轻轻颔首:“只为一观乎?”
  “非也。”慧妃笑道:“屋脊排设沟槽,待夏日炎炎,清泉飞坠,遂成水帘,用于避暑。”
  “果然鬼斧神工。”鲁琪拉惊叹。
  “西陆工匠,亦不可小觑。”慧妃意味深长:“王宫车驾,新式‘止车盘’,便来自西陆。如今,便是轨路舫车,亦弃用止车石。知微见著,合则两利。夫君言‘东西合璧’。”止车盘的原理,与后世刹车盘类似。摩擦制动。方便迅捷,其制动效果,远超自车尾抛落止车石。
  鲁琪拉,听者有意:“诚如慧妃所言,合则两利。”
  “妾与夫君,分属羌汉。今为一家。大汉,罗马,兄弟邦也。闻皇后孤孀久已,大汉妇人再嫁,由来已久,实属平常。若配我家夫君,皇后以为如何?”
  “这……”闻此言,鲁琪拉一时竟心如鹿撞。
  不及开口,忽听身后言道:“求之不得。”
  正是伴驾左右之黑夜女王英妮娜。果然皇后不急,女王急。
  黑夜女王,亦负国仇家恨。联姻之心,慧妃意料之中。
  鲁琪拉又惊又喜,羞涩难当。
  “如此。妾当禀报太妃,并夫君。料想,不日便见分晓。”慧妃眸生异彩,笑靥如花。
  毕竟是罗马皇后,虽久疏战阵,却远非常人。更何况,明人当面,亦不必遮掩。这便收拢心神,盈盈下拜:“谢慧妃成全。”
  慧妃以己度人。多年前,蓟王三弟大军压境。百万族人,生死一线。若非自荐枕席,何来云开雾散,花好月圆。
  罗马皇后,身份高贵,然毕竟孤家寡人。被其弟禁锢孤岛。若非蓟王出手相救,早死于毒酒一杯。若能与蓟王和亲。引西域联军,远征罗马边墙。
  知皇后归来。虽不敢说,罗马民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然总有一干人等,暗通曲款。借蓟王之势复起。君临罗马,指日可待。
  罗马皇后眸中。星星野火,正待燎原。
  亦是慧妃所盼。
第132章
七海雄心
  皇后改嫁,非同小可。
  大汉开明之风,养开明之士。然涉及汉室并友邦。尤其乃我赫赫蓟王。故国中上下,皆谨慎以待。虽说家大业大,肉烂在锅里。然添丁进口,终归要分一杯羹。更需谨防“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
  背后牵扯,利益攸关。各方博弈,可想而知。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察。
  正如蓟国所兴『大儒学』,『大幕府』,『大藩国』。与罗马皇后的婚姻,被约定俗成,称之为『大和亲』。
  蓟王应运而生,上根大器。所谓“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博大精深是也。
  是故,泰卦九二爻解:“上下通泰,心志相合,无所畏惧。”
  由浅入深,鞭辟入里:唯有上下通泰,方能心志相合,而后无所畏惧。
  蓟王宫虽满千人。然少府女官十去其三,侍御姬十取其六。余下不足十分之一,才是蓟王妃嫔。
  比起洛阳十万黄门,实不值一提。
  毕竟千里藩国,亦不比煌煌天汉。
  蓟国上下,异口同声。将婚仪,定为“和亲之礼”。仪制先立,仪程随之确立。各项准备,遂有条不絮,稳步推进。
  上表洛阳,少年天子自无有异议。蓟王征讨七海雄心,时人已尽知矣。
  尤其对洛阳天子而言。蓟王虎视于外,内顾无瑕,何其幸也。《平乐会盟》,再到秦汉和亲。一脉相承。西征雄心,人尽皆知。
  先约兄弟之邦,又结秦晋之好。蓟王兵发西陆,为大秦皇后,征讨不臣。理所应当。
  少帝欣欣然,取徼外山川地形图。询问徼外诸国,风土民情。也算忙里偷闲。
  汉使甘英,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出发,西行至疏勒,越葱岭,经大宛、大月氏至安息都城和椟城(番兜城),后历阿蛮、斯宾、于罗,抵条支。终至安息西界,西海沿岸(波斯湾)。海西,便是大秦。欲渡,为安息船人诈言所阻,遂罢西行。
  蓟王早将沿途路线,打探一清二楚。更有甚者,蓟王南北包抄,水陆并进。沿所辟港津珠串,掠海舰队,直抵西海沿岸,罗马边墙行省。
  或许,比起陆上万里征程。扬帆七海,将蓟国科技优势,最大程度放大。远比穿越贵霜、安息,两大帝国容易。
  时下,横行西海的桨帆船,在蓟国横海大舰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单从承载,便可一窥大小。三百桨手,为西陆水军主力。五百桨手,属于旗舰规模。然即便无蓟国将作寺技艺加成,史上东吴所造飞云、盖海二楼船,皆可乘三千兵卒。十倍于西陆水军。
  足见大汉造船技艺之强悍。
  比起短兵相接的陆军。水军更显技术优势。
  灭海贼王一战。海贼被困狭窄水道,叫嚣白刃接舷战。实愚不可及。白刃战的前提,是接舷。顾名思义,接舷便是船舷相连。换言之,两艘船尺寸相差无几,船舷并无绝对高差。
  然蓟国大舡,通高七丈二尺五寸。须知,城墙亦不过高三、四丈。
  仰望巨舰,井底之蛙,如何接舷。
  更有甚者,坚船利炮,铁壁铧嘴。借水运之便,日行千里。既是水上坞堡,又自带辎重粮草。更有船医、百工,从旁协助。
  诸多便利,言之不尽。
  自挥师南下。刘备越发倾向于水陆并进。
  不断督造良港,驯化徼外野人。直至西海。如此,船队掠海而来,可获足量补给。亦无惧粮道被断。
  试想,如何断海上粮道?
  唯有攻灭沿途港津。
  然就时下西陆攻城术而言。如何能破蓟国机关楯墙,破甲强弩。
  更加水军往来,源源不断,输送兵士辎重。“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徼外诸国,有心无力。再者说来,荒洲无人问津。先占先得。徼外诸国,轻启战端,攻伐汉家城池,自寻死路也。
  沿途所设,殑伽港、稽罗港、西顿港、东逊港、象林港、吕宋港。
  由殑伽港西行,可达黄支国。此处,亦是《厄立特利亚航海记(红海环航记)》提到的著名商港波杜克(Podouke)。绕行已程不国(斯里兰卡),顺下身毒,可直入西海。
  若以泉州港为起点,这条直通罗马边墙的海上丝路,蓟王已辟过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