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8/2006

  共入金堂,宾主落座。
  由东郭延年,道明来意。
  “既为小妹,宜当自决。”李八百笑道:“二位稍待。”
  见其唇喉微动。少顷,便有一女仙,翩然坠下。
  果然幼挺仙姿,风骨英伟。二人见之,不敢正视。
  “甘后,何许人也。”兄长已用传音术,告知原委。李真多,不答先问。
  “乃贫道义女,西宫太后也。”甘始道破天机。
  “麟子果真种出蓟王。”李真多笑中别有意味。
  “然也。”真人面前,不说假话。
  “可是黄金台,四方馆,群仙会时。麻姑盗采麒麟之菁,行千里投怀乎?”李真多早有所料。
  “正是。”甘始已从甘后口中,得知来龙去脉。
  “无怪当夜……”李真多却未说破,转而言道:
  “蓟王宫中,女仙何其多。前有巫山神女,共赴云雨。后有协辰夫人,自荐枕席。天下仙门,不请自来。今为甘后媵从,又何须劳我?”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东郭延年答曰:“‘善生善死’者,是为‘善始善终’也。”
  “好一个善始善终。”李真多心有戚戚:“我辈中人,皆求长生不老,有始无终。实则大谬矣。善始善终,顺其自然。”
  “仙姑,明见。”东郭延年肃容下拜。
  “蓟王何所求?”李真多忽笑。
  “天地一;大同异。”甘始掷地有声。
  “‘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言罢,李真多冲李八百,盈盈下拜:“妹,去也。”
  楼桑,太学坛。后院精舍。
  “先生在否?”廊下所立,正是新任高阳令徐干。
  “伟长自入。”儒宗隔窗答曰。
  “喏。”徐干除鞋入室,见太学博士王烈,今为南閣主簿,赫然在列。急忙上前见礼。
  礼毕落座。
  王烈笑道:“伟长此来,必与我同。”
  “敢问主簿,所为何来?”徐干求问。
  “乃为‘南橘北枳’也。”王烈答曰。
  徐干慨叹:“正是此意。”
  王烈言道:“伟长当知,祭酒许攸,乃我上官。今为主簿,共事黄閣。恐政见不合,久为其所害。故来相问,该当若何。”
  徐干肃容求问:“先生,何所答。”
  王烈答曰:“私欲无损公义。公私分明,真,豪杰也。”
第049章
以道御术
  “许子远自奉我主,恪尽职守,万无一失。与先前判若鸿沟,是为‘南橘北枳’也。”儒宗言道:“既能公私分明,何患之有?”
  “学生,受教。”徐干幡然醒悟。
  儒宗循循善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然何为‘道’?公道也。管子曰:‘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乃‘私术’,而非‘公道’。”徐干拜服。儒宗之意,“官治”亦或是“吏治”,当以“公道”为准绳,而非绳之以“私术”。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以道御术也。”儒宗言尽于此。
  二人拜服。
  之所以有此疑虑。只因未分道与术,不辨公与私。
  公道如何量化?
  王法。
  蓟王宫,灵辉殿。
  累日来,蓟王专开朝会,处理十县并入事宜。
  左国令黄承彦,持芴先奏:“将作寺上报,无虑县东北,大辽水畔,另有大泽,广袤万里,不下雍奴薮。”
  “竟有此事。”蓟王大喜。径三百余里之大泽,毗邻大辽水,若能圩田,其利之大,可想而知。
  “此泽何名?”
  “亦称辽泽。”
  蓟王这便醒悟:“凡境内泽薮,皆唤此名。”
  “主公明见。”
  蓟王这便定计:“可称大辽泽。”
  “喏。”稍后,只需命人于图上标注即可。
  “此泽何处所有。”蓟王又问。
  “当属前辽东属国。”
  “如此甚好。”蓟王言道:“乌桓初改农牧,不习稻作。两处泽薮,需国中青壮、健妇,客庸。奋威校尉韩当,驻守扶黎,恐难兼顾。宜当再遣一校佐之。”
  “扬武校尉高览,可佐之。”王傅黄忠,持芴进言。
  “可也。”蓟王言道:“海岸阔长,当兴船运之利。”
  “唐就水至徒河(县)入海。”左国令黄承彦进言道:“河口处可立港津,以输徒河。”
  “此港,可名唐就港。”
  “白狼水又东北,径昌黎城西,东流,分为二水,右水名渝(水),即‘医无虑山之水’也,东南迳一故城东,俗曰女罗城,又南迳营丘城西,东南入海。(左水)白狼水,又东南过房县西,注于辽水。(辽水)又东过安市县西南,于辽口入海。”黄承彦将各县水网,娓娓道来。
  蓟王心领神会:“当建渝口津、通辽港(辽口)、昌黎港、房港、险渎港。沿岸旧城,悉数重筑。安置徙民。”
  “喏。”
  如前所说,要富余,先通渠。
  在轨路无法大规模普及的时下。水运必为首选。
  无虑山东麓,大辽水西岸。一上一下,两处大泽。下泽径二百里,上泽径三百里。循雍奴、文安先例,足可各筑新城数十。再分十县。
  东境地利之丰膏,始料未及。
  沼泽之外,皆是优良草场。遍植苜蓿,建马邑、牛牢、羊圈。青储饲料,源源贩来。不出数载,东境大治。
  具体事宜,无需蓟王操心。王治吏,吏治民。治大国如烹小鲜。国主万勿轻动。
  都水署、都船署、将作寺、市舶寺等,署寺联动。再由上计署统筹,门下署协调,武库、太仓,一致协同。何愁东境不兴。
  国事繁杂。幕府亦不逞多让。
  兼督四州,近四百城邑。长令少吏,升迁贬免,备吏补足。政务之繁忙,可想而知。知微见著。幕府封国并立,蓟王先见之明。
  “八月按比,分户析产,当迁东境新郡。”蓟王言道:“上计署,需先行谋划,切莫有失。”
  “臣,领命。”上计令陈逸,持芴跽奏。
  “各港津,当在七月末,先行筑毕,用以转运辎重劳力。”
  “臣,领命。”将作令苏伯持芴奏对。
  “命扬武校尉高览,驻守无虑,立无虑营。并扶黎营,扼医无虑,东西山麓。监护二归义侯。”
  “喏。”王傅领命。
  “仲夏将至。国中稻作,亦不可有失。”蓟王又道:“海外寄田,还需补足。若新谷不足支取,蓟钞恐遭弃用。”
  “喏。”右相耿雍,持芴称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