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2/2006

  “今叔侄三人,各自称帝。九州决裂,天下三分。窃以为,关东当为曹孟德所据。二袁或顺下江左,挟合肥侯割据江东。”庞德公,早有预见:“刘景升,自险胜孙坚,稳坐荆州七郡。渐为荆州名门所裹挟,久必生据土之心。益州刘焉,亦难久居人下。群雄并起之势,成矣。合肥侯、史侯、董侯,皆为人质也。恐难善终。”
  “于我主,是利是弊。”儒宗求问。
  “利弊各半。”庞德公答曰:“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合纵连横,同仇敌忾。蓟王纵披甲者百万,然绝非一日之功。尤其关东豪强,江东宗贼。断难俯首。”
  “诛人易,诛心难。”儒宗一语中的。
  “少时,王上,一金已知人心也。”庞德公语透深意:“天下大势,不可逆也。”
  “三兴汉室,必为我主。”儒宗深以为然。
  自鸣钟响。
  “起——”诸生起身下拜,恭送五经博士离堂。
  不出意外。落座后,孙策继续奋笔疾书。
  见三人走来,庞统急忙言道:“伯符且顿笔。”
  孙策闻声抬头。见有三人,高矮各异,年岁不同。自前向后,联袂而来。
  “此何人也?”莫非来者不善。孙策这便落笔起身。
  待三人抵近。庞统这才为众人引荐:“郑公门徒,江东孙伯符。”
  “吴郡孙策。”孙策先礼。
  三人回礼:
  “庐江周瑜。”
  “河内司马懿。”
  “琅琊诸葛亮。”
  周瑜年纪最长,与孙策同岁。年十六(虚岁),远未及冠。表字公瑾。司马懿、庞统、诸葛亮,尚未取字。
  三人亦入太学,不入郑学。
  话说。郑玄以山东无兄问者(无人可为师),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将三年疑惑一次问清,问毕既去)。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马融既有此叹。足见郑玄所问“诸疑义”,必有大玄机。
  非常人,能生此疑。亦非常人,能答此疑。
  足见马融、郑玄,皆世之大贤。
  今以关中为界,二京为限。关西马门弟子,纷纷出仕幕府。尤其长安城内,马融门学,蔚然成风。更加滎阳君马氏,嫁入蓟王家。正助马融弟子出仕蓟国。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
  单此一句,便知门学兴盛。
  故,即便蓟王远在河北。西州吏治,亦廉洁清正,不逞多让。
  先前,右相代为进言,擢升幕府品秩,便有褒奖之意。
  孙策得庞统引荐,遂与周瑜等人相识,相知。稍后又结识孟公威、石广元等。寝则对榻,出则联袂。众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众人曰:“君等仕进,可至州牧郡守也。”
  众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见状,孙策笑问:“统,又当如何?”
  亮答曰:“当可与我,运筹帷幄,并驱中原。”
  闻此言,庞统又笑:“周公瑾,又当何如?”
  “可为王上,讨平七海也。”
第054章
汉风不灭
  太学奇才辈出,名师齐聚。借兼容并蓄开明之风,扶摇直上九万里。太学四子,前途不可限量。
  且自蓟王兼督四州,又设《备吏制》。天时地利又人和,三兴汉室有明主。海内大儒,齐奔蓟国。此时不投,悔之不及。
  须知。之于寒门单家而言,“举孝廉”,几是出仕唯一途径。
  察举孝廉,为岁举。即郡国每年皆要向朝廷推荐人才,且有严格的人数限定。
  武帝之后,《察举制》,为入仕正途。按举期分类,察举科目,可分为“岁科(常科)”与“特科(天子订立)”二类。
  岁科有:孝廉、茂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质朴、敦厚、逊让、有行)。
  特科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直言极谏、孝弟(悌)力田、博通经典(童子科)、尤异(政绩突出)、治剧、明经、明法、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等。
  以上科目,岁科为先。岁科又以“孝廉”为重。特科则以“贤良方正”为最。
  鉴于各郡国人口多寡而名额相同,有失公允。故和帝永元之际,又改以人口为准,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三年举孝廉一人。
  对边郡,另订优宽之制。永元十三年诏,幽、并、凉,三州边郡,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五万以下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为防“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亦或是“举孝廉,浊如泥;举良将,怯如鸡”,舞弊之风盛行。
  郡国岁举孝廉,及至京师,还需依科目并被举人所学,由公府分别加以“试课(考试)”。孝廉为:“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公文)”。
  换言之。《察举制》,辅车相依,双轨并行。郡国先举,朝廷后察。合称“察举”。
  话说,汉末涿郡七县,计十万(102218)户,六十三万(633754)口。
  六十万口,年可举孝廉三人。如此算来,七县,两年一轮,尚不足分。
  蓟王父弘,年二十举孝廉。其利之大,不妨参见后世《范进中举》。若非早逝,必为官。先入京为郎官,再出为一县长令,板上钉钉。奈何撒手人寰,家道中落。母亲织席贩履,养育刘备成人,又年十五使游,历经磨难,三分天下有其一。令人唏嘘。
  蓟国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又订《备吏制》。如何能不令天下士人,趋之若鹜。
  或有人言,《科举制》可乎?
  蓟王窃以为,时机未至。若一意孤行,恐弊大于利。
  与后世不同。汉时治学,极重传承。马融、郑玄之事,可见一斑。如王充之说,称“王学”;郑玄之说,称“郑学”。前汉时,下邳人严彭祖与鲁国人颜安乐,同学于眭弘,习《春秋公羊传》,遂有严氏学并颜氏学,传于后世。
  亦如为典籍注释。各家所注,皆有出入。对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的理解,见仁见智。
  便以《春秋公羊传》为例。
  同举孝廉。
  出身严氏学,与出身颜氏学的二人,对《春秋公羊传》的理解,必然有出入。故“诸生试家法”。“家法”的另一层含义,便是“各家之法”。严门学子,考严氏公羊;颜门学子,考颜氏公羊。
  一言蔽之。各有章法,无统一答案。
  若为《科举制》,当如何评判?
  还是那句话。新兴事物的出现,自有其历史必然。后世科举制,并不符合大汉风貌。穿越众,谨记。
  当如何破?
  蓟王已给出答案:《蓟国大百科全书》。只需国典修毕,科举可行。
  如再逆推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用意。是否与蓟王同?
  科考之所以在唐时,能够顺利推行。只因五胡乱华,汉文明,十不存一。争鸣百家,消亡殆尽。“矮子里拔将军”,凑合用吧。
  或又有人问,科举当真不可通行乎?
  如前所说。若在西州开科举,亦无不可。只因西州儒学,多出马融。若大汉十三州皆为一科,则必然大乱。
  汉末科考不可通行的大致证据链如下:
  版本不同(《熹平石经》已修正儒家七经)、门派各异(五胡尚未乱华)、理解参差(各家皆有不同注解)。
  如考寻章摘句,版本不同,各有错漏,乃其一。如考明辨经义,门派各异,各执一词,乃其二。之于考官而言,理解参差,评判标准各有出入,乃其三。
  如何统一标准,统一答案。
  蓟王承上启下。继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集百家所长,修国典《大百科全书》。
  一脉相承也。
  如蓟王所言。再有两百年,汉风不灭,汉魂永存。
  天下碌碌无为,尸位素餐,“以今度之,想当然耳”,鼠辈何其多。
  幸有我蓟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