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7/2006

  “远至鲜卑利亚。”张姜子忽生慨叹。
  “蓟国多奇术。革膜暖帐、琉璃暖阁,石炭锅炉、龙窑陶管,便是隆冬时节,滴水成冰,亦温暖如春。另有机关橇车等,便利通行。北上冰原,再辟疆土,实属寻常。”李真多笑道。
  “北有蓟,莫纵缰”。幽州边郡皆因而受益。以外线长城为界,前汉旧县,纷纷重置。
  为平衡临近郡县,涿郡、上谷、广阳、渔阳、右北平等,皆已重分郡境。涿郡分上谷雊瞀。上谷重开女祁、夷舆、茹、造阳四县。广阳分上谷重开之夷舆、渔阳之安乐。渔阳重开滑盐、要阳、白檀三县。右北平重开平刚、石成、廷陵、白狼、夕阳、昌城、骊成、广成、聚阳、平明十县,新增百柳(赤峰),易(鬼)方(围场),计十二县,安置高车十二归义侯国。右北平郡治,亦北迁平刚。
  高车十二归义侯国,听命于使高车中郎将(治白檀),隶属辅汉大幕府。白海之滨,另有高车王庭。新任高车归义王,乃蓟王元舅,副伏罗妃长兄。
  故诸郡重置县,虽沿用前汉旧名,然地望已大有不同。
  以此类推。辽西、辽东、玄菟等郡,皆扩至外长城沿线,前汉郡界悉数光复。更加重开半岛真番郡、临屯,并苍海郡。幽州虽并入蓟国诸县,然此消彼长,仍远胜先前。
  稳坐“大汉(第)一州”。
第088章
母行子效
  外长城沿线。自西而东:造阳、易方、百柳、永银(敖汉旗)、侯水(北票)、且虑(阜新)、高显(铁岭)。列城皆为蓟王上表增筑。
  或为高车、或为乌桓、或为扶余驻地。扼守外长城沿线。
  凡东胡归义之地,皆为幕府所辖。吏治武备,皆听命漠北都护府。官吏人事,皆出南閤任命。蓟王将漠北都护府治,立于北海之滨,可谓高瞻远瞩。
  若立足北海。环顾四野,大漠南北,广袤何止万里。蓟王有意,将漠北六氏高车,立为北高车。与南高车分治。并立王庭于意辛山之没鹿回部,拱卫北海冬宫。
  六氏高车并没鹿回部,城邑皆已筑毕。初改游牧行国为农牧番国。先前,漠北往来蓟国,多借道苍海郡,经北乌稽港,顺下半岛。今蓟国郡境延长,直抵大辽水岸。蓟王有意疏通大辽水,并上游饶乐水等,塞外诸流。如千里蓟国渠,连成纵横水网。
  督造港津,城邑。引牧人常驻。
  今春伊始,本欲提上日程。奈何先兼督四州,又并辽东属国。更加国中稻作,不可或缺。蓟王唯暂且搁置。从长计议。
  北海离宫,内外三郭。称“北宫城”。城中六氏高车并没鹿回部,进献蓟王之部众,皆以北宫为姓。与蓟国互通有无,日渐便利富足。引鲜卑利亚冰原野民,纷纷南迁。冰原之地,渐起生机。
  正如都尉玄年年率开拓车队南下。蓟王亦有意,于北宫城,置开拓车队,挺进鲜卑利亚广袤冰原。
  种种举措,皆在蓟王心中,分属“有生之年”。究竟能否实现,且走着看。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即便愚公移山,蓟王螽斯衍庆,众多子嗣。终可达成所愿。
  蓟王窃以为,凭借大汉领先千年之文明,蓟国远超时代之人口基数。布种寰宇,何其容易。余下诸种,恐再无机会。
  就是这么安逸。
  蓟南尹,高阳,辅南将军大营。
  先前,蓟王封赏有功。周仓、裴继,皆入辅汉大将军营。分于辅南将军,蓟王二弟关羽帐下。周仓为别部司马,裴继为别部假司马。麾下别帅,皆为军候、队率,不一而足。
  四辅将军营,亦各领五部,置前后左中右五校尉,分掌兵马。
  时军门都尉华雄,分去三千兵马。归国后,已抽掉精锐补全。周仓,裴继麾下数千博望义贼,遂自成一部。号“博望卒”。
  自随蓟王就国。幕府五将,戍守四境,操练兵马。不曾有一日之疏。逢大小朝会,节日假期。亦相约小酌。蓟王亦常设家宴,与诸将并四义弟,把酒言欢,闲话家常。
  所谓英雄同契。母亲义结金兰。刘备结义桃园。母行子效,蔚然家风。蓟王起于微末,举止言行,无处不汉风。为国人津津乐道。一言蔽之,汉人便当如此。
  昨日散朝。蓟王又开家宴。关羽、张飞、太史慈、黄叙,并门下五吏作陪。殿中皆心腹,左右皆手足,酒逢知己千杯少。众人皆醉,无有独醒。
  车驾回府,一夜酣睡,今日始归。
  与史上杀人逃狱,辗转他乡迥异。关羽位高身贵,年少成名。此时,虽不敢言“威震华夏”。却也天下知名,“关刀莫敌”。又喜读春秋,礼贤下士,蓟王义弟。“兄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xiù)如兰”。
  辞别胡氏发妻,跨赤菟神驹,转瞬即至。
  “拜见将军。”入中军大帐,周仓、裴继二人,已恭候多时。
  “何事?”关羽问道。
  “南阳有义贼传书。”周仓黑面虬髯,形容甚伟,两臂有千斤之力,素敬关羽。常有南阳义贼,北上来投。故时与义贼,书信往来。
  “南阳何事。”关羽又问。
  “禀将军,今有兖州豪商,假销赃之名,暗募发丘贼。欲赴芒砀山泽。”
  “哦?”关羽略作思量,这便言道:“芒砀山泽,多有王陵。莫非,此人欲掘王陵乎。”
  “卑下亦如此想。”周仓抱拳答道。
  “兖州豪商。”关羽心中一动:“速备马。”
  “喏。”帐前营士,遂牵来赤菟。
  “你二人,且随我来。”
  “喏。”
  关羽又马不停蹄,重返王都,通禀蓟王。
  灵辉殿。
  蓟王细问情由,心中已有所思。尤其听闻,“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心中已然笃定。
  遂专开朝议。待国都比二千石以上,肱股重臣,悉数就位。
  蓟王居高下问:“诸位以为如何?”
  见无人应答。南閤祭酒许攸,先声夺人:“回禀主公,此必出曹兖州之谋也。”
  “何以见得。”蓟王不动声色。
  “兖州豪商,又挟‘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印。除曹孟德外,臣实无所料,还有何人。”许攸与袁绍、曹操,皆是故交。对其秉性,自当知之甚深。
  右相耿雍言道:“曹孟德《抑兼并令》下,得牛马钱粮无数。先还债,后贩舟。兵精粮足。何必妄行,此等‘非人臣’之事。”
  许攸答曰:“右相当知,兖州尚有甄都。洛阳宗亲齐聚,权贵多如牛毛。内外用度,皆由兖州所支。又闻曹孟德,欲组雄兵。号‘虎豹骑’。人马具装,不下亿万。必有缺铜之困。”
  “许祭酒,言之有理。”中丞贾诩,一闪精光。
  蓟王心领神会:“发丘之财,取之不义。且行事不密,久必外泄。若为天下所知,孟德危矣。”
  “主公明见。”儒宗领群臣下拜。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蓟王又问。
  “曹孟德乃主公好友。”素知蓟王为人行事,右相耿雍遂力排众议,持芴跽奏:“主公宜当自决。”
  “子远。”蓟王当机立断。
  “臣在。”许攸浑身一震。
  “速取五千具装,送往甄都。”蓟王掷地有声:“代孤劝孟德,发丘断不可为。”
  “臣……领命。”许攸心中暗叹。得主如此,无忧此生矣。
  事不宜迟。待武库令苏越,将五千套具装铠,清点装船。许攸即刻出发。朝发夕至,前往河南敖仓港。
  不顾舟车劳顿,夜访好友。
第089章
秉烛夜话
  闻许子远夜访。曹孟德举火张灯,大开中门相迎。
  携手入堂,促膝落座。
  “子远,所为何来?”曹孟德先问。
  “乃为救孟德于危难之间也。”许攸位高权重,掌幕府人事大权。从容养气,与先前籍籍无名,急欲成名之辈。不可同日而语。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何来危难。”曹孟德浑然未觉。关东既定,坞堡悉平。内政外交,一片大好。何故危言耸听。
  “孟德不闻南阳发丘贼乎?”许攸直言相问。
  曹操表情微变。略作思量,这便了然。明人不说暗话:“子远此来,莫非便为此事。”
  “然也。”许攸这便细说原委:“我主义弟,辅南将军关羽麾下,别部司马,本为南阳义贼……”
  “既是商贾所为。与我何干?”曹操强辩。终归未曾露出马脚。
  “‘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亦与孟德无干乎?”许攸反问。
  见曹操无言。许攸遂以心腹之言相劝:“发丘掘冢,不义之财。‘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发丘贼人,重利轻义。行事不密,财必外露。那时,孟德如何自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7/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