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1/2006

  蓟国五学,一骑绝尘。
  未来可期。
第190章
半载之期
  猛虎搏兔,亦用全力。何况攻灭身毒列国。蓟王分河西五郡立雍州。新开赐支都护府,皆为此而谋。羌身毒道,乃成败关键。凿穿是其一。整修道路,增筑置驿,皆非一日之功。故通商乃其次。大军先行,奇袭身毒,方是胜战之道。
  不出意外,来年春季,蓟王当兴兵南下。
  灵辉殿,观天阁。
  蓟王乘夜而来,女仙受宠若惊。勤修苦练,通宵达旦。鸡鸣时分,众女仙多力竭而眠。唯剩上元,仍伴驾修炼。
  不愧师出名门。
  待六神归位,万籁俱静。上元柔声问道:“夫君欲攻身毒乎?”
  “然也。”蓟王身心俱爽,吐气出声。
  “何不亲上昆仑,求王母授玄素术。”上元言道。
  “也好。”反正顺路。登昆仑墉宫,赴瑶池仙会。求得益寿延年之术,亦是人生一大裨益。
  闻夫君有意。上元喜极。先前唯恐蓟王大开方便之门,引佛东来,灭尽仙门。如今蓟王却要灭身毒佛国。先前种种担忧,一朝风吹云散。如何能不‘吞刀吐火,云雾杳冥’。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蓟王窃以为,神仙术,并无长生不死,白骨生肌之大神通。然却极利养生,求得延年益寿,老当益壮,当可期待。
  何况蓟王三十而立。如日正中,何必言老。寿长几何,终归人各有命,不可强求。
  布路沙布逻,贵霜王城。待贵霜国使再回,入宫密告详情。
  胡毗色伽二世遂乔装出宫。入国宾馆,与西域使节相见。
  “下臣,拜见大王。”西域来使,正是它乾丞杨阜。
  “贵使免礼。”胡毗色伽二世,口出精纯西州汉话:“请坐。”
  如先前所言。大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后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贵霜承大月氏国,不忘祁连故国。
  “谢大王。”杨阜称谢落座。
  胡毗色伽二世已知杨阜身份,乃西域都护府雄城,它乾丞。它乾横竖十里,周回四十余里。加四面瓮城,计一百单八衢。高楼广厦,鳞次栉比。八门洞开,川流不息。凡大宗贸易,皆经城中八市往来。辖民百万,日进斗金。首屈一指,西域中枢。
  尤其百万巨城,便是安息国都,亦远远不及。
  胡毗色伽二世,虽未曾亲见。然往来商旅,歌谣不断。溢美之词,直令人浮想联翩。无有皮鞭,绝无桎梏。男欢女爱,一日三餐。
  平民竟可一日三餐。好比丰年多禾,酿酒外贩。何其奢侈。
  于贵霜民人而言。举国三餐,足见殷富。一切皆不谈。道旁牧童问:遥远绿洲,有何神奇?
  商贾笑答:一日三餐。
  于餐风露宿,一饭难求之人而言。日日三餐,便是可以想象的,一切美好的极限。
  更有甚者。西域都护府治下百城,六百万众,皆如此。可想而知。天朝上邦,西域来使,贵霜王如何能不持重。
  “蓟国今季,稻收几何?”贵霜王先有此问。
  “回禀大王,约八亿石。”杨阜答曰。
  “无怪一日三餐。”贵霜王慨叹。
  “谚日:‘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然自东西商道,南北水路,皆通。鄙国新谷,贩运四海,远至徼外。西域诸国,亦得其利。”杨阜对曰。
  “西域屯田,可自给乎?”贵霜王又问。
  “尚不能自给。”杨阜答曰:“还需陇右并国中输粮。然不出数载,当可自足。”究其原因,西域诸国“地沙卤,少田”。且种田十倍利,经商利百倍。西域各国,亦无心耕种。故若将西域五十五国除外。西域都护府百城,当可自足。
  “甚好。”贵霜王笑道:“世人皆言,中夏地薄。贵国却季季大熟,广济天下。蓟王,必有神助也。”
  “我主天生。乃为天下三兴。”杨阜毫无遮掩。
  “和亲可乎?”贵霜王开门见山。
  “未尝不可。”杨阜话锋一转:“然‘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且若知二家和亲,安息必有所备。大事难成矣。”
  贵霜王轻轻颔首。若知贵霜与蓟国和亲。安息必生警觉。此时再令北匈奴西遁扰敌,安息必不会倾巢而出,大兵压境。唯有神鬼不知,方能一战功成。
  “待事成,和亲可乎?”贵霜王仍不死心。
  “待回禀主公,自有定论。”杨阜亦不敢越俎代庖。
  “如此,也罢。”贵霜王问出心声:“安息虎踞于背,恐为其所伤。贵使可有良策。”
  “大王安心,半载之内,当见分晓。”杨阜虽未明言,却也足可令贵霜王意动。
  “莫非,蓟王已有破敌之策。”
  “正是。”杨阜答曰。
  “半载之期?”贵霜王振聋发聩。
  “半载为期。”杨奉掷地有声。
  “国书何在?”贵霜王再无疑虑。
  “国书在此。”杨奉果有准备。
  贵霜王,细看无疑。遂取刀割腕,印血为证。
  “烦请贵使,传语蓟王。春夏之交,当起十万铁骑,下攻身毒。”
  “下臣,敢不从命。”杨奉肃容下拜,起身后又言道:“我主有命,当奉新谷百万石,以助大王。”
  “善。”贵霜王当仁不让。百万石新谷,作价三亿钞。换言之,此乃蓟国所付军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即便不取粮谷,折成蓟钞。亦是一笔横财。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更何况,蓟王赫赫威名。贵霜王岂敢阳奉阴违。得钱不办事。求死乎?
  事不宜迟。趁雪大封山前,杨奉原路返回。西域长史杜畿不敢怠慢,遂六百里传书国中。告知详情。
  万事俱备,只待羌身毒道,凿通之日。
  汉中,南郑行宫。
  闻史门弟子密报,史侯面沉如水,一时无言。
  史夫人从旁进言道:“闻,刘益州为太常时,有侍中董扶,私谓之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刘益州,信其言,遂意属西川。自陛下迁都,巴蜀既定,民心得安。刘益州日渐骄横,年前,‘造作乘舆车具千乘’。今又‘有似子夏在西河,疑(似)圣人之论’。不可不防。”
第191章
阴图异计
  “代汉者,宗王也。”史侯口出谶言。
  史夫人言道:“莫非,刘益州,欲求封王乎?”言下之意,刘焉自恃迎史侯入汉中,有从龙大功。区区益州牧,并阳城侯,已不足以彰其功。故先“造作乘舆车具千乘”,今又“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为己造势。逼迫史侯,封王以行安抚。
  史夫人之意,史侯焉能不知。然面色如常,不置可否:“天下三分,无有忠良。”
  史侯当有此叹。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汉气数将尽,人心思乱。除我蓟王,再无纯臣。
  “刘益州之事,该当如何?”知子莫若(养)母,史夫人求问。
  “闻益州亦出《抑兼并令》。州中豪强大姓,可有怨声四起。”史侯不答反问。
  “先前。益州反贼,马相、赵祗,自号‘黄巾’,合聚疲役之民数千人,先杀绵竹令李升,进攻雒县,杀益州刺史郗俭,又击蜀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自称‘天子’,众至十余万人,遣兵破巴郡,杀郡守赵部。时益州从事贾龙,领兵数百屯犍为,遂纠合吏人攻(马)相,破之,(贾)龙乃遣吏卒迎(刘)焉。(刘)焉到,以(贾)龙为校尉,徙居绵竹。(刘)焉欲立威刑以自尊大,乃托以《抑兼并令》,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以立威刑。士民皆怨。”史夫人答曰:“妾闻,有犍为太守任岐,数次上疏,直谏无果。任岐,恨刘焉不纳忠言,或可为我所用。”
  “益州从事贾龙,其人如何?”史侯又问。
  “为人豪勇,素怀忠义。”史夫人所言非虚。
  “如此,当可为朕所用。”史侯这便定计:“将刘焉‘阴图异计’,枉为人臣之事,暗中告知二人。说其举兵,迎王师入蜀。”
  “喏。”史夫人心领神会。
  史侯绝非孤家寡人。乃携西州诸将,共入汉中。麾下西凉兵马,重整武备,与五斗米鬼卒力士,共组成军。号“飞熊兵”。战力不容小觑。若得任岐、贾龙,举兵为内应。外合里应,扣关而入,长驱绵竹,兴师问罪。益州旦夕可定。
  更有甚者。合肥侯,遣江东大将军袁绍,兵进交州,光复旧郡。刘焉已急令州中精锐,南下驰援。兵力捉襟见肘,乃至郡县守备空虚。内忧外困,恐难保全。
  史侯,若将益州收为己用,当可与关东、江左,相抗衡。待觅得良机,迁都洛阳,亦非痴人说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