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6/2006

  时党锢之祸。(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李)笃引(毛)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毛钦)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
  舒邵,字仲应(一作仲膺),陈留人,与兄长舒伯膺,俱为名士。曾为其兄,手刃仇人。事发,兄弟争死,并得免刑,海内称义。后任沛相。时天旱,岁大荒。士民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袁术以米十万斛,与(之)为军粮,舒邵却将军粮,悉散饥民。袁术闻之大怒,陈兵将斩之。舒邵言:“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袁术深受感动,下马牵之曰:“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遂免其罪,除为阜陵长。
  更有孔融一门争义。
  信手拈来,笔笔皆是。
  足见时人重名,惜名。
  吕布自成名,并无劣迹。更加曾手刃贼臣董卓,屈身从贼,反成忍辱负重。究其原因,未曾祸害百姓。如董卓杀尽二月社众,曹孟德屠徐州五县。皆是毕生污迹,难以涤清。
  万幸,自蓟王横空出世,取代袁本初,虎踞河北。乃至历史发生偏转。曹父曹嵩一家,侥幸得存。奈何却“老而不死是为贼”。仗子权势,分儿大功。位列上公,三独坐得其二,犹不知足。今欲取王太师而代之。贪心如斯,甄都若为其一言堂,其后果可想而知。
  曹孟德内忧外困,恐不下陶恭祖。
  趁河海冻结,千里冰封。更加蓟国一季稻作毕。天下遂兴多事之冬。关东大地,鏖战不休,江东二郡,亦多次攻守。
  蜀中亦不太平。
  十月初,有犍为太守任岐及校尉贾龙,在史侯遣使游说下,起兵讨(刘)焉。汉中诸将,奉命兵进,欲里应外合,攻占益州。却因贾龙等兵败被杀,刘焉谨守雄关,无奈撤军。
  稍后细问究竟。方知,二人之所以速败,只因被东州兵所击。
  时黄巾大乱,南阳、三辅民,数万家避地入蜀。焉恣饶之,引为党与(羽),号“东州士”。东州兵首领,名唤张任。
  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仕州为武猛从事。领东州兵,并刘璝所将青羌与战,破犍为太守任岐私兵,阵斩校尉贾龙。
  一战成名。
  汉中,南郑离宫。
  “贾龙素有重名,乃蜀中良将,何以速败?”史侯面色,可想而知。
  “闻刘焉遣武猛从事张任,领东州兵,并都尉刘璝,所将青羌。二支雄兵,一战破之。”尚书令阎圃答曰。阎圃才智,当与刘巴相若。巴蜀、关东,各得良才,足可保境安民。二家亦各有强兵。巴蜀有賨兵、叟兵、青羌兵等,江东有山越、蛮兵、夷兵等。不一而足。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史侯颇多“偷鸡不成蚀把米”,追悔莫及。本欲一举攻占益州,岂料不等兵临城下,内应已灭。若当真速灭,便也罢了。奈何不早不晚,待汉中大军扣关时,二人覆灭。“覆水难收”。既已挥兵来攻,又如何能自圆其说。
  “当可遣使入蜀。以为安抚,并稍加提及‘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刘焉当无异心。”尚书令阎圃进言道。
  “也好。”思前想后,亦只能如此。
  “徐州战事如何。”史侯又问。
  “闻,吕布辕门射戟,解二家兵斗。淮南已兵退,吕布移屯小沛。得徐州粮草接济,收拢四野流民。声势复起。”
  “吕奉先,有万夫不当之勇。又得陈宫为谋主,张邈为心腹。虽暂居一县,却不可小觑。”史侯转而问道:“荆州牧刘表,何所为?”
  “刘表无为。”阎圃言道:“荆州治政民情,居关东之首。江夏一郡,足可当袁公路分兵。荆襄八郡,除南阳毁于大水,余下郡县,皆称富庶。只需据城自守,作壁上观。待淮南粮尽兵退。不战而胜。”
  “好一个,作壁上观,不战而胜。”史侯忽问:“荆州可为朕所用乎?”荆州富庶,若得益、荆二州,史侯足可与叔侄兄弟,一争高低。
  “这……”阎圃斟酌答曰:“刘表心向甄都,恐难为陛下所用。”
  “众人皆言,徐州乃四战之地。荆州又何尝不是。”史侯不置可否:“若二袁各领一军,上下夹攻。甄都曹孟德,又与吕布鏖战不休。荆州孤立无援,未尝不可为朕所用。”
  “陛下明见。”不料史侯竟有此大局观,阎圃拜服。
  史侯言道:“刘表疏通汉水,重筑樊城,迁州治于襄阳。上通汉中之意,朕焉能不知。自先帝崩后,短短数年,已历三帝。究竟何人天命所归,又岂是刘表能知?”言下之意,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刘表牧守大汉心腹要地,又岂能“一根绳上吊死”,“一条道走到黑”。
  阎圃心中慨叹。史侯虽未元服,然论知晓世态人心,饶是与国师张鲁相比,亦不逞多让。不愧是仙门出身。这便收拾心情,肃容跽奏:“敢问陛下,荆州之事,当做何为?”
  “遣使入荆,商讨通商事宜。”史侯早有定计:“择上庸各城,筑汉水港津。与荆州互通有无。”
  “喏。”阎圃这便领命。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先通商再联盟,便是先利而后益。
  岁末将至。公卿罢朝,俱贺岁。史侯问政,却从未中断。今日亦不例外。汉中无相,政令所出,皆由尚书台。尚书令阎圃,于一众群臣中,出类拔萃。深得史侯信赖。诸如西凉诸将,乃至国师张鲁麾下,皆无治政之才。
  汉中虽大,亦不过一郡之地。
  内政外交,交由阎圃,绰绰有余。
  稍后,史侯移驾后宫,赶去与唐姬相会。
第214章
后生翘楚
  多事之冬,乱战不休。
  吕布屯兵小沛,史侯阴袭蜀中。更有二袁东征西讨。为江东争郡夺州。
  袁术才大志疏。二路兵分,一事无成。江东大将军袁绍却旗开得胜。携麾下群雄,攻克郁林、苍梧二郡。降苍梧太守吴臣(吴巨),逐交州刺史赖恭。
  “(吴臣)武夫轻悍”,常与交州刺史赖恭不和。闻袁绍领十万大军,数路兵分,直取郁林、苍梧。实力悬殊,不可力敌。唯开城纳降。袁绍大喜,仍表其为苍梧太守。
  交州刺史,零陵赖恭,乃荆州牧刘表所立。刚直忠义,“为人才器不凡”。袁绍大军压境,为吴臣所逼,见事不可为,遂弃官返乡。辅汉大将军幕府,治粟都尉朱治,慕名而来。促膝长谈,相见恨晚。本欲辟为属吏,后举荐于蓟王当面。
  蓟王知人善用,仍授其治粟中丞之职。秩二千石。主钱谷,客庸,营建等诸事。先前交州刺史,不过六百石官。今转投蓟王,得享二千石俸。赖恭焉能不感激涕零,効之以命。
  世人皆知。蓟王无小事,蓟王更无难事。大汉十三州,凡番邦属国,四夷部众,皆归幕府所辖。两汉以来,四裔内迁向化,乃既定国策。凡有四裔聚落,小者乡亭,广者数县。皆为幕府治下。尤其幽、凉、并、益、荆、交、扬。部落众多。除五大都护府外,领护中郎将,属国都尉等,亦由幕府所辖。换言之,除岭南都护外,治粟并水衡二都尉,亦与交州刺史部,多有重叠。
  赖恭前为交州刺史。今为治粟中丞,正当其用。
  三分天下,叔侄相争。蓟王虎踞河北。自成一系。其辅汉大将军,并二宫太皇太后,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足令叔侄三人,深以为忌。
  正因如此。三人虽共分大汉皇权,却丝毫不敢对总王权之极的蓟王,颐指气使,不假辞色。皆敬畏有加。执政安民,亦不敢有一日之疏。生怕稍有恣意,授人以柄。蓟王上表二宫太皇,再行传檄天下,顷刻间,满腔心血,付之东流。乃至前功尽弃,大位不保。
  二宫太皇太后,与王太后,姐妹相称。虽未义结金兰,却也相处融洽。蓟王早晚问安,四时奉献。极尽礼遇。再加蓟王宫一里之回,如春四季。二宫太皇,心无旁骛,颐养天年。更有御医署,四时进补,驻颜有术。风姿尤胜先前。
  话说。蓟王宫中,有少容者,有其岂止太皇二人。
  天下皆忙于,多事之冬时。蓟国四百城港,繁华不减,人烟鼎盛。蓟人皆忙于走亲访友,姻婚嫁娶。自立冬前,稻作开镰,至来年二月,河海融冰。足有五月,蓟人居家度日,不曾远行。依靠千里蓟国渠,黄金水路,蓟人往来国中。出行便利如常。
  自刘备少复祖爵,便有四野流民,拖家带口,赶来投奔。如今已满二十载。《二十等爵》,《圩田制》。分户不析产,诸多子嗣,被分到国中四百城港,成家立业。如今亦皆有子嗣。谓亲情难舍。可想而知,每逢佳节,必携家小,与父母团聚。若自幼入学,即便不入太学坛,读书十余载,又岂无同窗好友,散布国中。再待二十及冠,或出仕为官,或中贩经商,亦或是学徒为工,又岂无志同道合,三五至交。如此,人际关系网络,自然而然,初具规模。千六百万蓟人,人网交错,便是所谓“生产关系”。
  据上计署统计。自稻秋毕。正腊假期,国内售贩额,以二十年计。年均递增百分之十五(15%)。大致与人口增长相当。全年售贩总额占比,逐年递增,今季已近十分之二(20%)。
  被商家称为“隆冬季”。须知,此时河海冰封,水陆不畅。绝少对外贸易。单国内售贩额,便可占全年总额,近乎二成。足见蓟人购买力之强盛。
  隆冬季。稻香未散,怒马鲜衣。
  国人齐聚楼桑。西林赛马会。年终总决赛,及七国邀请赛。并由蓟王家出资举办的冠军争霸赛,历代总冠军齐聚。张飞、太史慈、黄叙,蓟王三义弟、马超、张郃、赵云、陈到等,悉数与会。人马如龙,并驾齐驱。赛马场,观者如云,一票难求。
  所得,皆用于存问耆老孤寡,体弱残疾,不能自养者。故又称“义赛”。
  王家争霸赛,尤其万众瞩目。凡入选,皆是历代年度总冠军。如张飞、太史慈、黄叙。一战成名。更有马超,少年得志。马儿开春,年满十五。谓“十五从军征”。王傅黄忠言,乃蓟国“后生翘楚”。
  《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注曰:“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原指高出一般灌木的荆树。后引申为,超群出众,出类拔萃之意。
  “后生翘楚”,遂成典故。蓟国文武齐聚,人才济济。如新一代顺阳卫等,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尤其蓟人崇文尚武。能在强手如林中,位列翘楚。足见马超之强。
  或有人言,学坛四子,何人居首。此乃见仁见智,尚无定论。
  究其原因,“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冠军争霸赛。蓟王必携家小并群臣出席。二宫太皇,三王太后,蓟王三后,七妃,八王子。并国老、国相、谋主、五尹、九守、二十一令,皆与会。
  赛马场五重大平座,已改造成上下二重,琉璃暖阁。二宫太皇,三王太后,蓟王三后,七妃,八王子,皆在二重上阁。刘备携百官,位居一重下阁。如此同观赛马,亦无需置屏或垂帘。有碍观瞻。
  自口出“上宾思下句,急煞后来人”。蔡少师便携长女蔡琰,年年与会。蓟国女校,蔡琰位列前茅,无可争议。王太后甚喜。曾问蔡琰志向。琰曰,愿为中书令。
  王太后又岂不解其意。这便视如己出。
  先入少府为女官,兼行走西宫。待荀采致仕,当由蔡琰继任。
  此次观赛。蔡琰并融漓、麋贞、曹莹。皆列席上阁。
  蔡少师与有荣焉。
第215章
班姑蔡女
  蔡少师之才,不下儒宗。略有参差,不过是火候。
  谓“炉火纯青”,“入化出神”,便是儒宗。遥想当年,蔡少师携百车辎重来投。刘备迎接时慨叹。蔡伯喈,何其富邪?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有典故“学富五车”。而蔡伯喈,却“学富百车”。足见才高,远超群儒。
  久为四少师,位居国老。膝下二女,长女琰,次女琬。皆才貌双全。蔡琰居上阁。蔡琬随父下阁就坐。
  与多年前,蔡琰出口成章时,年纪相若。
  曹子建言。“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谓妖女,智多近妖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6/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