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6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1/2006

  史侯了然于胸:“尚书令。”
  “臣在。”尚书令阎圃,乃汉中智囊。其才智足可与江东尚书令刘巴,相提并论。
  “‘三分天下应二刘’乎?”
  “臣,附议。”阎圃持芴跽奏。
  “为除二袁之祸,朕,当做何为。”
  “臣,窃以为,可与甄都结好。兄弟勠力,共御外侮。”
  阎圃进言,正中下怀。史侯展颜一笑:“何人为使?”
  “臣,愿往。”
  群臣闻声观望,乃出光禄勋李历。
  李历,字季子。南郑人,司空李郃从子,名臣李固从弟。清白有节,博学,好方术,广交游,与郑玄、陈纪等相善。史侯入汉中,先拜南郑令,无为以治。今官至光禄勋,位列九卿之一。
  国师张鲁,掐指一算:“光禄勋此去,‘应天所相,不可与争’也。”
  “卿为正使。益州别驾张松佐之。”史侯趁热打铁。
  “喏。”李历欣然领命。
  兄弟结盟,迫在眉睫。长幼有序。史侯为兄,理应先行。
  南郑客舍。
  张松、彭羕,齐来与蒯良相见。
  “事,成矣。”张松喜形于色。
  蒯良言道:“奉将军之命,当与二位同行。”此去甄都,顺下汉水,先入襄阳。刘镇南,自当尽地主之谊。
  “妙极。”张松抚掌而笑。
  见大势已定,又无旁人。彭羕遂耳语相问:“敢问子柔,此连环计,究竟出自何人。”
  “哦?”蒯良不置可否:“永年,何有此问。”
  “非我小觑。此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非我辈,所能及也。”以己度人,彭羕有感而发。
  见张松亦含笑不语。蒯良这便了然。亦附耳言道:“永年既早知,何必多此一问。”
  “嘶——”电光石火,灌顶醍醐。张松并彭羕,皆倒吸一口凉气。
  稍后长吁短叹,心有戚戚焉。
  绵竹都亭。
  镇西将军府长史张肃,为荆州别驾蒯越饯行。
  蒯良、蒯越此行,必天下扬名。兄弟结盟,诸刘合纵。巴蜀并关东,合力以抗江东之势成。先前天下三分,各自为战。今,诸刘战二袁、斗曹吕。“汉室宗亲”与“异姓群雄”之争,初见端倪。
  非刘不王,非功不侯。
  蓟王虽远征在外。然天下并未分崩。
  目送蒯越车驾远去,张肃徐徐直立。一时山青水绿,春风洋溢。
  淮南寿春,车骑将军府。
  “刘景升,烧我水砦,杀我士卒。‘是可忍,孰不可忍’。天子却命我,陈兵不动。”得合肥侯敕令,袁术面色,阴晴不定:“何解?”
  长史杨弘答曰:“卑下,窃以为。二刘齐攻,癣疥之疾;兄弟同盟,心腹大害。”
  “‘三分天下应二刘’。”袁术一语中的。若无史侯并董侯默许。益州刘焉,并荆州刘表,岂能同日兴兵,攻略江东。
  “将军,明见。”杨弘再拜。
  “若二侯同盟,当作何解?”袁术又问。
  别驾韩胤答曰:“当如天子诏命,陈兵不动,从壁上观。”
  “也罢。”袁术一声冷笑:“焉、表二人,桀逆放恣,所为不轨,郊祭天地,拟仪社稷;私造舆服,图窃神器。昏僭恶极,罪不容诛。自以为宗室,应代汉之箴(代汉者,宗王也)。我,必尽诛之!”
  “将军天威。”群僚拜服。
第079章
无拒王谋
  襄阳,镇南将军府。
  闻合肥侯命二袁,“陈兵不动”。刘表累日忧心,终得释然。
  先遣使汉中,便为解二袁合击之危。后出荆州水军,焚袁术水砦,亦是此因。
  如今,合肥侯命二袁陈兵,荆州无忧矣。
  得蒯良密报,言史侯遣使赴甄都,商讨兄弟联盟事宜。刘表更是喜从天降。乱世之中,兵马称雄。至于所谓汉室正朔,真龙天子,并非至关紧要。待一统九州,继承大统。天下又有谁人,敢不遵天命乎?
  “三分天下应二刘”之说,甚嚣尘上。史侯、董侯,种出先帝。与合肥侯分属二枝。兄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汉中与关东联盟,背靠河北,与江东隔江抗衡。胜算大增。即便断难速决,亦足可立,不败之地。
  府议达成共识。刘表欣然下令:礼遇汉中使节。
  时,蓟王曾亲临武都,下辩除石。疏通水路。造汉阳梯田,武都茶山。金城、陇西各郡,大肆圩田牧马。蓟王又广造牢城,安置羌氐诸胡,并零散汉民。陇右大地,挥金如土,更助丝路流金,聚八方财气。顺下西汉水航道,一泻千里。
  后,史侯入主汉中。广募陇右能工巧匠。疏通东汉水航道。如今,东西水路通达。更续接刘表所通,汉水下游夏水航道。经夏口(沔口)入长江。便可畅游四渎八流,内外循环水路。
  辅汉大将军幕府所辖,水衡都尉部并治粟都尉部,领护内外水路。四海船商,九州诸侯,皆畅通无阻。正因蓟王行事,不偏不倚。故水衡并治粟,旗船所至,无人拦阻。便有零星海贼,亦望风远遁。
  襄阳城,东门外,呼鹰台。
  《襄阳耆旧记》有载:“刘表为荆州刺史,筑呼鹰台,作《野鹰来》曲。”《水经注》亦载:“(沔)水南有层台,号曰‘景升台’。盖刘表治襄阳之所筑也。言表盛游于此,常所止憩。表性好鹰,尝登此台,歌《野鹰来》曲,其声韵似孟达《堵上吟(上堵吟)》矣。”
  《襄沔记》又载:“(呼鹰台)高三丈,周七十丈。”
  因是刘表命人所筑,故又称“景升台”。
  春夏之交,荆州大地,桃红柳绿,莺啼燕语。刘表携荆州文武、四方名士,置酒高会,歌《野鹰来》曲。
  后世言刘表“表性好鹰,尝登此台”,多有穿凿附会之嫌。此台,乃刘表效仿蓟王重筑黄金台,招揽四方高士所建。其《野鹰来》曲,未尝无有,招揽四方“野士”之意。
  事实,却也如此。
  史称刘表,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干数。(刘)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毋闿、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后定》。
  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毋闿等,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三百有余人。
  数载之间,得学士千人,故老三百有余。足见荆州文风之盛。
  今日设宴鹰台,亦为汉中使者,接风洗尘。
  东西学士,耆德故老,荆州文武,悉数在列。刘表高居主座,意气风发。
  更加汉中使者李历。出身名门,名臣世家。清白有节,博学善交。与郑玄、陈纪等相善。名重一时。
  可谓深得刘表所好。自当大宴宾客,隆礼重节。
  “请(李)公,满饮此杯。”
  “谢将军。”李历好黄老,喜方术。无为而治,举手投足,洋溢古风。
  相较李历,深受礼遇。副使张松,必遭冷落。今日大宴,竟无从登台。
  好在,有长史蒯良,书佐彭羕,二友作陪。乘青雀舫,泛舟鸭湖。饱览湖光山色,悠然自得。
  “檀溪水,出(襄阳)县西柳子山下,东为鸭湖,湖之北渠溪水所导”。又“鸭湖皆山水所汇,曝则成陆,潦则成湖”。即此湖。
  话说。史上先主,乘的卢马,出襄阳西门奔南漳。马走檀溪时,不幸陷入沼中,先主高呼:“的卢可努力”,神马奋力一拔,一跃三丈跨过檀溪。便是后人广为传诵之“马跃檀溪”。便是此水。
  之所以择此湖。除去风景秀丽,亦因四野无人。孤舟之上,尽可直抒胸臆。毋需顾忌,隔墙有耳。
  “此计,果出郭奉孝乎?”彭羕求问。
  “然也。”身入故土,蒯良自也毋需隐瞒。
  “子柔,何以识郭奉孝。”自知为副使,出使甄都。又知凤凰于飞,果真计出郭奉孝。张松临来时,便将《西蜀地形图》暗缝袍襟之下。有备无患。
  “时洛阳贵公子宋奇,为金市子钱家所募,身佩五县主印,为长公主取食。”蒯良这便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后与郭奉孝,道中相遇。引为知己,同车南下。才有郭奉孝设奇谋,助蓟王平定岭南。今居门下西曹掾高位,与东曹掾徐庶,并著于世。宋奇亦因功拜鲁相。”东孝西直,天下知名。
  “莫非,子柔乃经鲁相,与郭奉孝相识。”张松闻弦歌而知雅意。
  “正是。”蒯良答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