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6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9/2006

  曹太保最后陈辞:“陈王宠,胁众谋逆之事,‘天下莫不,拭目倾耳’。‘夫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jié),为恶肆其凶(功劳得不到奖赏,那么为善之人便会失望;奸邪之徒得不到惩罚,那么为恶之人便会越发猖狂)’。故曰:‘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朝廷都甄,人望初聚。陛下,不可不察。”
  毕竟,众目昭彰。若“雷声大而雨点小”。谋逆大罪,亦草草了事。必为天下所轻。尤其天下三分,群雄并起。赏罚不明,如何服众。不能服众,天下必乱。
  曹太保一席话,振聋发聩,掷地有声。且字字,切中要害。无可反驳。
  董侯欣然点头:“太保,所言极是。”
  遂公议其罪。曹党,众口一词。皆言,当治诸国相,阿党之罪:免官削爵,不得仕宦。
  “太师以为如何?”董侯当有此问。
  “老臣,附议。”王太师肃容下拜。
  闻此言,殿中曹党,无不欣喜若狂。王太师,终归弃车保帅。不得不割肉止损。
  “众卿以为如何?”董侯又问。
  “臣等,附议。”百官同声。
  “如此,便定阿党之罪。七国相,免官削爵,不得仕宦。”董侯正欲定罪。
  不料忽听不其侯伏完,高声奏报:“启禀陛下,徐州四相,欲‘金作赎刑’。”
  此言一出,百官哗然。
  所谓“赎刑”,便是以财物赎罪。此刑,始于上古。《尚书·舜典》:“金作赎刑。”疏曰:“古之赎罪者,皆用铜,汉始改用黄金。”
  历代皆有赎刑,却不尽相同。大体而言,五刑之中,上自死刑,下到杖、笞,皆可赎。赎金多寡,皆有明文规定。赎罪财物,上古用铜,前汉用金,今汉用缣,魏晋以后,多用绢。隋代复古,又改铜。唐、宋沿隋制。元用钞,明清用铜钱。
  诚然。历朝历代,皆可用钱。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自言:“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身受宫刑。可见赎刑,得益者,多为勋贵高官,并豪强世家子。
  再深思。时太史公,若有人相助,补足罚铜,便可抵罪。故太史公亦在《报任安书》中慨叹:“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言归正传。
  话说,史上北伐三杰,大败而归。便各自罚铜抵罪,贬为庶人。
  试想,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尚可免死。诸相不过免为阿党之罪。实则无非匡正不利,未曾监管长淮马会。如何不能罚铜抵罪。
  不料堂堂王子师。竟学脑满肥肠,混吃等死,无能之辈。行此等,下作之举。
  曹太保,怒极反笑:“不知四相,欲罚铜几何?”
  “太保,少安。一观,便知。”
  不其侯伏完,早有准备。乃由黄门令左丰,亲自捧盘入内。
  “匣中何物?”董侯遂问。
  黄门令左丰,亲自开启:“请陛下过目。”
  待漆木匣,当殿开启。
  一时神光大作。
  董侯脱口而出:“可是‘夜日昼星’,‘隋侯珠’是也。”
  “正是。”
  隋侯珠,乃春秋战国时,随国至宝。亦称为“隋珠”,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隋珠和璧”或“隋和”。
  《搜神记》言其:“径盈寸,纯白而夜光,可以烛室。”《淮南子》又曰:“隋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至汉时,称“悬珠”、“垂棘”、“明月珠”等。
  《拾遗记·卷六》:“(郭况)错杂宝以饰台榭,县(悬)明珠于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里语曰:‘洛阳多钱郭氏室,夜日昼星富无比。’”
  便是后世所说,夜明珠。
  咕咚!
  君臣不约而同,齐吞口涎。
第164章
断蛇衔珠
  古往今来,言和第一宗旨:互相妥协,各取所需。
  王太师出身名门,深谙处世之道。
  淮泗八国,徐豫各半。若寸步不让,悉数保全。曹党必拼死相争,无从妥协。故曰“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唯有“舍鱼而取熊掌”。淮泗八国,何为熊掌,不言自喻。
  徐州四国,引吕奉先为外援。徐州牧陶恭祖,三让徐州之心,昭然若揭。吕布若据徐州,当可与曹孟德,一较高下。
  曹孟德,尽得陈国之利。亦需时间消化。俗语谓“贪多嚼不烂”。“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取其祸也。于是乎,二党,各让三尺,泾渭分明。淮泗八国,各得其半。曹党分得:梁、沛、陈、鲁四国。王党守稳:琅邪、东海、彭城、下邳四国。
  此便是所谓,“互相妥协”,“各取所需”之真谛。
  王太师,以退为进,先礼后兵。
  不惜豪掷海内奇珍异宝。以求反败为胜。
  四颗“夜日昼星”,明月珠一出。
  曹太保,目中不由,泛起血红。以袖遮面,强掩心中贪念。唯恐君前失仪。坐领大不敬之罪。
  御史中丞荀彧,亦不由心生慨叹。此事,已不可强为。
  至于“隋侯珠”之所出,前汉刘向《说苑》,言之凿凿:“昔隋侯行,遇大蛇中断(被居中轧断),疑其灵,使人以药傅之,蛇乃能去。岁余,蛇衔明珠径寸,纯白而有光,因号隋珠。”
  《续汉书·郡国志》亦载,南阳随县“西有断蛇丘”。《搜神记·卷二十》又云:“隋县差水侧,有断蛇丘。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为‘断蛇丘’。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珠径盈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可以烛室,故谓‘隋侯珠’,亦曰‘蛇灵珠’,又曰‘明月珠’。”
  光武帝后郭圣通之弟,郭况,深受宠幸。“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赏赐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郭)况家为‘金穴’。”后以“郭家金穴”喻豪富之家,与“邓氏铜山”,并称于世。
  悬明珠于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
  此亦可佐证,明月珠之珍贵无比。
  世间珍宝。四国相,自无福消受。毋庸置疑,必是蓟王所献。月前,蓟王遣使甄都,散财无数。王允乃当朝太师,又是蓟王外舅。所得奇珍异宝,定不弱天子分毫。
  闻,先前置宝箱于前堂。凡王党徒众,但凭所取。乃至朝堂,无光自亮。天子亦怪之。
  以己度人。正因得明月珠数颗,才对一般财货,弃如敝屣。散于徒众,亦不足惜。
  至于,蓟王献珠几何。则不足为外人道哉。
  “众卿……以为,如何?”少年天子,种出先帝。“河间姹女”、“城上金乌”,血脉相承也。何况,财能通神。
  车骑大将军董重,闻弦歌而知雅意:“回禀陛下,臣窃以为,隋珠,乃灵蛇衔明珠以报。乃天地之至宝也。足可赦‘四相之失’。”
  从“四相之罪”,到“四相之失”。一字之差,判若云泥。
  “车骑大将军之言,深慰朕心。不知,众卿意下如何?”少年天子,一日成长。
  殿中百官,皆窥曹太保。
  曹嵩,须发霜染,无风自动:“老臣,附议。”
  此言既出,尘埃落定。
  两党之争,势均力敌。
  一字长蛇,横亘徐豫之淮泗八国。如灵蛇中断,被一分成二。西归曹党。东归王党。更有甚者,断丘之处,正首当其冲,乃吕奉先客军之孤城小沛。
  亦以此为始。淮泗诸国,再无定鼎神器之野望。
  宗王代汉,究竟谶应何人。日渐明朗。
  汉中,南郑行宫。
  悉知关东诸事,史侯遂问政国师张鲁。
  “今,陈王遇刺。连横中断。淮泗诸国,再无代汉之能。国师以为,‘宗王’者,谁?”
  此乃诛心之问。若张鲁顾左右而言其他。亦或是云山雾罩,言不由衷。必被史侯所疑。
  国师张鲁,早有应对:“臣,夜观天象。‘月入摄提’(星名,属亢宿,共六星。位于‘大角星’两侧,左三星曰‘左摄提’,右三星曰‘右摄提’,故又有‘摄提六星夹大角’之说),圣人受制。一曰谋臣有侧’。又曰:‘月犯蚀大角,强国亡,战不胜。一曰大人忧之,期三年(言指国丧);一曰大角贯月,天子恶之(同为国丧)。’”
  史侯虽出仙门。却对“风角、星筭(算)、六日七分”,知之甚少。这便求问:“此象,吉凶何如?”
  张鲁答曰:“‘月入摄提,大角贯月’。臣窃以为。三年之内,必有‘强国亡,战不胜’;‘大人忧,天子恶’。”
  “莫非……”史侯似有所悟:“此象,正应宗王代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9/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