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7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3/2006

  落杯后,蓟王才问军情:“安息兵情如何?”
  “回禀王上,安息大军对垒康居西境。臣等来时,尚难分胜负。”程普抱拳作答。
  “贵霜虽占上风,然与百乘之战,断难速决。料想,年内当班师。”蓟王言道。
  程普亦是宿将:“闻安息王,沉疴难返,恐命不久矣。安息大军,亦起归心。”
  一切皆不出蓟王所料。趁此难得间隙。贵霜王夺天竺西海岸并固守中部台地。尤其得蓟国攻城兵器相助,连破数座贸易城港,抄掠得财,足可为帝国续命。且固守孔坎海岸(贡根平原),续接蓟王西行商道,贵霜王亦不虚此行。
  如前所言,天竺半岛,宛如利刃入海。横栏在东西海路之间。左右分割海域,蓟王取名东西天竺海。贵霜西部总督区,有多座贸易港,横穿安息海(阿拉伯海)。距海西大秦,只剩一步之遥。须知,蓟式楼船,拥有时下无可匹敌之掠海远航能力。可不沿海岸,不循近海航线。牵星过海,远涉重洋。换言之,若蓟王不欲。经东天竺海沿岸港口,如发行港,多摩梨港,甚至殑伽港,便可直达安息帝国(阿拉伯半岛)。无需途径西天竺海岸,停靠安息西域总督区所辖,各西岸港口。
  更加,蓟王有意,向沿线诸国,如黄支国、已程不国等,大肆贩卖木兰大舡。亦可掠海航行。
  天竺中、南诸国,与贵霜西部总督区,共享半岛。物产相似,无利可图。彼此间贸易往来,并不频繁。唯有东西航线,一本万利。百乘王朝,三面受敌,又失出海口,羁縻臣服在即。待兼并中天竺,如何处理西部总督区,蓟王需早做打算。中部百乘王朝若灭,南天竺诸国,亦无从幸免。
  话说,北天竺广袤千五百万里,有千五百万民。蓟王立为丰州,实过于庞大。
  循大汉州郡旧例。五千万民,析分十三州。每州不过三、四百万众。北天竺足可分四州。
  故于宴上,蓟王举杯豪言。诸位当勠力同心,固守汉土,向化汉民。十载之间,再开数州。凿穿冰原与西南。
  绥南右将军程普,新任丰州牧万震,携百官慷慨应诺。
  此时,便看出大汉一藩,上邦之势。
  通常而言。时下占领别国,多置总督统领军、政,另设中高级军官及属吏。余下大量少吏,多为本国归化者出任。可想而知,其吏治体系,必有上下鸿沟。且政令往往难以深入执行。
  能如蓟王这般,自上而下,将吏治体系,整体替换。普天之下,维我天汉。一万都护府属吏,均分百城。一城不过取,百人而已。
  再加蓟王将整个鄙视链上层,悉数铲除。旧有秩序,悉被打破。再加择十五万户,汉人迁入,为伍长、什长。潜移默化,大汉风仪。不出数代,当可彻底清除,种姓毒瘤。
  宴后三日。万名蓟吏,分驻各城。全面接管,吏治民生。立大汉丰州。
第170章
三代为人
  吏治体系,架构完成。乃是向化其一。
  北天竺千五百万民,十人一户。还需迁入十五万户汉民,为伍长、什长,不一而足,是向化其二。而后衣、食、住、行,健、知、安、娱,全面代入汉家文明,为向化其三。
  余下先不论。先吏治完备,上下勠力。编户为民,分田择宅,轻车熟路,已全面展开。民心瞬时得安。拥有自家田宅,本是奴隶们,梦寐以求,可望而不可即。如今户户授田五十亩,分得城中良宅一栋。牛、马六畜,不一而足。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虎衣明王,如何不是佛之化身。
  出脱于汉家文明,被蓟国应运而生,发扬光大之种种明政,多措并举,逐一施为。马鸣菩萨并僧侣团,悉数入法眼。一言蔽之,“均地田,废种姓”。自令虎衣明王,如日中天。然又何尝不是,佛门大兴之始。
  蓟王是家主。西域属吏,虽无宫职,然刺青为契,皆蓟王家臣无疑。换言之。被贵霜、安息等域外大国,唤做“绿洲自由民”之都护府民,皆归属蓟王。所有“自由”,皆是蓟王授予。便是都护府民自身,亦如此想。千百年来,奴隶烙印,已深入人心。身体枷锁,除之易。心灵桎梏,除尽难。
  无妨。正如天竺种姓制度。只需循序渐进,假以时日,三代之内,必能根除。此与“三代出贵族”,道理相通。先有三代不为奴,再有三代为贵族。三代洗尽奴隶烙印,三代为爵民。
  蓟国二十等爵,唯我蓟人可享有。
  “丰州民”,远非汉人,更非蓟人。
  便有丰州牧万震上疏。待麾下属吏求问,丰州民是否纹身。
  蓟王答曰,毋需。
  万震等,欣然领命。赤鹿焰角,乃王家印记。亦是绿洲自由民,身份象征。不可轻易授之旁人。
  蓟王得闻,一笑了之。此便是“奴性未除”。
  “自信”与“旁信”。一字之差,判若云泥。需要“高等文明”,亦或是“高等族群”来证明自身。皆是民族自信心匮乏之表征。其根源,便是奴性犹存。于是,举国上下,“恨”意丛生。恨不能将一切美好,窃据为己有。金玉其表,粉饰太平,已遮内心溃烂卑劣,无所依归。身体枷锁,虽已去除。然心灵仍被锁链禁锢。唯一区别,无非锁链尽头,换了个主人而已。
  在『薪王』、『传火者』、『防火女』、『活尸』的世界中。皆是些,不知种出何处,魂归何地之行尸走肉。即便身披人皮,刻画出美丽外衣,亦难掩来自灵魂的恶臭。无人传火,无人奉火,覆灭在即。
  一言蔽之,种姓制度,遗祸万年。
  正如信奉神灭无鬼之王学门徒。谁能想到。二千年前,便有华夏英杰,登高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依北天竺各国,划分郡、县、乡、亭、里。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设置属吏。养护道路,安顿旅人,猎杀蟊贼走兽。而后分兵驻守各处要津,及各大城港。尤其诸国王城,皆临枝扈黎大江。蓟国机关巨舰,巡弋水路。只需确保水路通畅,丰州便无大患。
  与海外荒洲最大不同。天竺亦是古文明。尤其北天竺各国,分分合合,犬牙交错,据险而守。要津相持,关塞棋峙。蓟王舰砲轰城,攻占王都。兵不血刃,得北天竺全境。各处设施完好无损。只需稍作改造,安置城防机关器,遣兵卒屯守即可。
  便是各王都大城,亦十存八九。
  如前所言,天竺计程单位,称“由延”。“套一次牛车,所行路程”。并无恒定长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夫数量之称,谓‘踰缮那’。旧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踰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踰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惟十六里。”
  蓟王遂废弃不用。“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幸赖始皇帝陛下,不世之功。蓟王尽可萧规曹随。一切皆出汉制。
  一万幕府属吏,各就各位。积压幕府案头,繁杂政务,顿时化去大半。
  累日来,蓟王携幕僚,正商讨迁户政策。
  循例,凡蓟吏外放,皆秩升一等至三等。迁汉民远赴万里之外,入籍丰州。田宅是否亦数倍予之。一众幕僚,各执一词,并无定论。
  更有甚者,从何处移民,亦无定论。若论风土气候。岭南最佳。毕竟地处维度相似。四季无冬,潮湿多雨,瘴气频发。唯一所患,岭南汉人,本就稀少。若再外迁十五万户。恐岭南失血,难以自养。若迁蓟人,又恐水土不服。罹患病症,乃至十室九空。
  军正沮授进言,蓟人天南海北,包罗万种。便偶有水土不服之症,良医亦可治愈。不如从客庸之家,择客籍满五载,不及十载者。十万户,迁入丰州,编户为民。再择岭南五万户,一并迁入。万余都护属吏之家,亦同迁来安居。再补八种西羌,四氏云霞各万户,共计二十万户。并约定,迁居丰州满五载,可为蓟人。毋论世代定居,亦或是举家迁回蓟国,但凭所愿。
  如此,不出数载,丰州当归于王治。
  便有幕僚求问:若五载之后,编户皆迁回国中,又当如何。
  沮授答曰:无妨,再择五载客籍,十万户,迁入丰州继之。
  以五载为限。汉人不断,汉风不减。不出三代,丰州归汉。
  此策大妙。
  蓟王轻轻颔首:田宅又当如何授予。
  沮授答曰:丰州一季三登。一顷,便作三顷也。免客税。或行三十税一,或免五载赋税。必有客籍,举家迁往,甘之如饴。
  免客税,入蓟籍。再除五载赋税。更有三登一季。
  正如沮授所料。必有客籍,蜂拥而来。
  倍思前后,蓟王欣然言善。
  王命,迁国中客籍十万户,岭南汉人五万户,四氏云霞各万户,都护府吏家眷一万户,齐来丰州。
第171章
魅力满百
  如前所说。种姓鄙视链自上而下,无穷无尽。便是同一种姓之间,还有上下差异。更相互交叉,繁衍出诸多亚种。为彻底阻断鄙视链。蓟王需安插足够多之“不传花人”。二十万户徙民,可筑万里长城。
  五载为限。三登美田,赋税全免。五载之后,去留自定。来去自由。若迁回国中,编户为民。一切便利与蓟人无异。若长居丰州,亦有诸多便利。终归幕府治下,与封国并立。殊途同归,王治天下。
  且丰州迁户,足需客庸蓟国满五载。蓟国上邦风貌,早已深入人心。迁来丰州,方有余力,向化北天竺人。
  更有甚者,汉人允文允武。如八种西羌,云霞四氏。多孔武之辈。迁入丰州,或为伍长、或为什长,家中子弟,皆为备吏。足可震慑宵小。
  丰州别驾人选,亦是重中之重。
  晋庾亮《答郭逊书》:“别驾,旧典与刺史别乘,周流宣化于万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安可任非其人。”
  蓟王想到一人。
  正是前陈国主簿,今门下属吏梁习。
  “子虞,可堪大用。”沮授赞道。
  梁习乃真国士。先前代主行不义之事在前,事毕欲饮鸩以谢天下。被蓟王命人暗中调换鸩毒而救下一命。至此,与陈王宠,恩断义绝。蓟王一纸书信,向陈王索来。为门下属吏至今。
  今陈王遇害。梁习上疏,欲去职守孝三载。主簿孙乾劝道,今为人臣,岂侍二主。
  梁习这才作罢。
  蓟王有意远调丰州,亦有全护之意。
  “丰州地广人丰。假以时日,可中分二州。”蓟王已有定计:“万震、梁习,各牧其一。待万事皆备,再分四州不迟。”
  “主公明见。”沮授言道:“丰州与山南诸国徼界(汉时,以木栅为蛮夷界,叫边徼,又称徼界),广有旷野。皆可圩成良田。”
  沮授所言,便是央恰布藏布江下游,东西两岸洪泛区。
  只需筑堤锁水,纵横枝津,圩田大成,则无惧水患。
  “善。”蓟王欣然言道。
  沮授之意,乃以临江城并江曲港为始,据央恰布藏布江两岸。与山南诸国,尽早确定边界。省得日后,纠缠不清。
  与海外荒洲,不毛之地迥异。丰州城池完备,道路通达。只需按部就班,分割田宅,编户安居即可。所携匠人,正好用来治水。比起千里蓟国渠,复杂水情。央恰布藏布江下游,土地平整,河汊密集。只需锁定主水,便可顺流筑堤。尤其蓟国大舡,皆置船吊。转运石笼,迅捷无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