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7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3/2006

  “哦?”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观祢衡非口出狂言。刘表遂求问:“敢问先生,危从何来。”
  “祸水东来。”祢衡附耳言道。
  刘表略作思量,便又问道:“淮南袁术。”
  “另有江东袁绍。”祢衡索性明言。
  “如先生所言,二袁入寇之心不死。然今,曹吕相争。徐州精兵尽出。二袁何不,顺击广陵?”不出所料,荆州上下,皆如此想。
  “‘其强易弱,能反其道’也。”祢衡一语道破天机。
  “何以知之?”刘表必有此问。
  “明公可知,曹贼,因何不用区区?”祢衡不答反问。
  “人言,不能容也。”刘表答曰。
  “此其一也。”祢衡又附耳言道:“亦因,窥其私也。”
  “愿闻其详。”刘表求问。
  “陈王之死,乃出曹、袁合谋。欲分荆襄七郡也。”祢衡言道。
  “吕布檄文,皆真?”刘表追问。
  “然也。”
  刘表亦知事大。先按下不表。待罢筵,同返襄阳。遂开府议。
  悉知内情。长史蒯良,起身谏言:“二袁若反其道,必攻江夏。可先令黄祖谨守水砦。二命荆州水军待命。三使护南蛮校尉刘磐后发。”
  别驾蒯越,亦言道:“四军合力,可败二袁。”
  “善。”刘表这便定计。
  果不其然。
  不出数日,二袁同发,直扑江夏。江夏黄祖,早有准备。严防死守,稳扎稳打。二袁不能速决。遂陷入苦战。稍后,原本驻守七郡四境,荆州水军,齐来驰援。更有南蛮校尉部,焚烧港津,背后一击。
  消息传来,刘表遂拜祢衡为军师祭酒,参掌戎律。对其青睐有加。“文章言议,非衡不定”。
  “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刘表曾与诸文人,共草拟表奏,诸人极尽所能,书录成表。时祢衡正好外出,回来后,见所拟奏章,言辞不密,遂撕毁扔于地上。刘表为之大骇。祢衡求笔纸,立刻写成,言辞、语义可观。刘表大悦,更加器重)”。
  楚都寿春,江东车骑将军,袁术府邸。
  久攻不下,损兵折将。袁术将邸报,愤而掷地:“刘表老儿!”
第257章
口出狂言
  长史杨弘,气急败坏:“老贼必有先备。”
  别驾韩胤,亦试言道:“莫非,老贼已先知。”言下之意,二袁行事不密,被刘表先知。
  袁术怒发冲冠,心乱如麻,如何还是深思熟虑。恼怒之后,心中又起羞愤。想我四世三公,袁公路。竟屡战屡败,为天下人耻笑。如何位列六雄之一,又如何并立群雄之中。
  淮南群臣,亦谨小慎微,屏气噤声。唯恐稍有不慎,触怒袁术。身死族灭,满门无存。
  “报——”便在此时,忽有亲卫入殿:“荆州密书。”
  “速呈来。”袁术喝道。
  “喏。”
  由长史杨弘接过,察验无误。遂转呈袁术。
  竹筒封泥完好,正是淮南细作密报。袁术拆封一观。怒不可遏,切齿言道:“背盟弃友,曹阿瞒!”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荆州之事,与曹孟德何干。
  不等群僚来问。袁术掷书座前:“一观便知。”
  长史杨弘、别驾韩胤、主簿阎象,各自传阅。
  原来,荆州得存,祢衡首功。祢衡自恃有功,时与刘景升相戏。每在席,直呼刘表小字,曰:“公不得我,荆州不保也。”刘表笑曰:“卿言是也。”
  传阅密报,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刘表之所以有备。乃因祢衡暗中告密。并言及,曹操与袁术,暗中苟且。欲分荆襄七郡。刘表焉能无备。
  此等隐秘,必不入三人之耳。岂料祢衡,狂妄如斯。竟酒后吐真言,不打自招。试想,高朋满座,悉数知晓。如何能瞒过城中,淮南细作。
  主簿阎象,起身进言:“卑下闻,祢衡乃一介狂士耳。数犯曹孟德,故不为其所容。命其出使荆州,亦为嫁祸刘表也。”
  袁术一声冷笑:“不料此人,狂妄如斯。竟乘酒醉,道破隐秘。”
  若换成旁人。大庭广众,自揭老底。如袁术等人,必不肯轻信。唯恐中反间之计。奈何祢衡一贯狂妄。众目睽睽,裸露身体,堂而皇之,坐骂营门。甄都早已传遍。狂病发作,不辨六亲。故酒醉之后,狂病大发,口无遮拦,亦是理所应当。
  一言蔽之。语出祢衡之口,天下无人见疑。
  无怪曹孟德,敬而远之。眼不见,心不烦。送于刘表。未尝没有,借刀杀人之意。奈何荆州上下,却奉为上宾。祢衡因而“小人得志”。得意忘形,终将祸从口出。
  江夏太守黄祖,正值壮年。又出荆州豪族,雄霸一方。部将张硕、陈就,善水良才。麾下水军,悍勇善战。以蓟式机关巨舰,横亘沔口(夏口),阻断水路。又于两侧崖顶设伏。滚木礌石,机关连弩。打得淮南水军,头破血流,溃不成军。
  鏖战正酣。护南蛮校尉刘磐,背后一击。乘东南风便,火船破敌。二袁联军,虽有蓟式楼船,横亘水砦。然四面火起,亦动摇军心。急忙鸣金收兵,固守水砦不提。
  来日再战。
  沔口楼船,忽然冲出。荆州水军,由蔡瑁、张允,二将统领。顺下沔水,赶来驰援。
  双方投石呼啸,箭如飞蝗。樯倾楫摧,舟毁人亡。长江血染。
  一场恶战。二袁联军,水砦被破。舰船多有损毁。不得已,退出战场。江夏得以保全。
  黄祖其人,不可小觑。
  “为今之计,该当何为?”袁术居高下问。
  唯恐被主簿阎象抢先。长史杨弘,斗胆进言道:“下击广陵,可乎?”
  “不可。”袁术亦有所虑:“‘朝三而暮四’,必为群雄耻笑。”兵者,国之大事。岂如儿戏。
  “何不遣使甄都,且听曹孟德,何所言。”别驾韩胤,进言道。
  “于战无益。”袁术毕竟出身名门。耳濡目染,尔虞我诈,轻车熟路。又所谓“远水不解近渴”。如何攻取江夏,乃是至关紧要。更何况,吕布入寇,曹孟德自顾不暇。
  然,不告而攻,又无功而返。来去匆匆,必为刘表所轻。
  二袁联军,一时进退两难。
  襄阳,镇南将军兼领荆州牧,刘表府邸。
  “罢兵休卒?”闻军师祭酒祢衡进言,满堂哗然。
  “然也。”祢衡举重若轻。
  军师祭酒,乃刘表效徐州军师中郎将所立。乃诸参军之首,亦或是谋士之首。重在出谋划策,参议军事。不比军师中郎将,可领兵出战,拥统兵大权。
  “祭酒当知,二袁兵败而士衰。何不一鼓作气,毙敌于江上。”从事中郎韩嵩,求问。
  “二袁小败,无伤根本。荆州虽小胜,然丰墙峭阯,不筑则崩。”祢衡出口成章:“北有曹吕之争,南有二袁齐攻。荆州七郡,为大江分割。关东摇荡,不可乱矣。”
  言下之意。境外动荡不安,内部更要维稳。否则内忧外患,覆灭在即。
  “祭酒所言极是。”治中刘先,仍有心结:“然,二袁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此来入寇,若不小胜,何肯退兵。”
  “治中深知二袁也。”祢衡笑道:“馈二袁,各百万斛米,此战可休矣。”
  “这……”群僚面面相觑。二袁入寇在先,战不能胜,反要馈其百万斛米。岂非欺人太甚。
  “可。”不料刘表,欣然应允。
  “明公,明见。”祢衡下拜。
  府议毕。群僚车驾出府。
  治中刘先,从事中郎韩嵩,双双赶来相问:“祭酒留步。”
  三人廊前见礼。
  治中刘先求问:“何以馈米二袁?”
  祢衡笑答:“明公非惧二袁,乃忧汉中史侯也。”
  “原来如此。”二人幡然醒悟。襄阳扼断沔水,上游汉水,直通南郑。若趁荆州水军尽出,鏖战江夏。汉中大军,突袭襄阳。荆州不保。此,才是刘表,心腹大患。
  祢衡,顾全大局,我等不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