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8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6/2006

  若效史侯筑堤截流,引水倒灌南阳,逐合肥侯南下。下邳坚城,旦夕可破。便可瓮中捉鳖。将城中徐州文武,百官家小,一网打尽。吕布麾下八健将,悉知家小被擒,必携众而反。自缚营前,唯恐不及。徐州,可定矣。
  若假下邳大水,托言乘舟救人。当可免,抗命不遵之大不敬罪。且江淮梅雨,天下皆知。时有大水,亦见惯不怪。更何况,下邳地卑。凡破堤,必遭漫灌。城中积水及腰,轻舟可至城下。积水没顶,斗舰既入护城河。遭大水浸泡,必有城墙垮塌。不战而胜也。
  其利之大,无怪曹孟德动心。
  俯瞰沛泽,淫雨霏霏。曹孟德,一时举棋不定。
  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陈宫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岂能,虚空下邳,为我所乘。
  唯恐错失良机。曹孟德遂命船队扎营。速遣人传书甄都,问计荀彧、程昱。
  “且慢。”曹孟德忽又,改弦更张:“只传仲德,不必多言。”
  “喏。”信使领命自去。
  恰逢,曹孟德将将发兵。尚未过夜,手书已入程昱府。
  程昱过目,付之一炬。
  略作腹稿,提笔一蹴而就。
  信使不敢怠慢,连夜折返。呈报曹孟德当面。
  “明公当‘制天命而用之’。”
  仅此一句,足令曹孟德安心。若果有天命,曹孟德自当制而用之。
  一夜无话。翌日拔营。
  盖海顺下淮泗,穿州过郡,驶入徐州。徐州水军,出广陵,共击淮南。且徐州上下,早已笃定,翥凤乱入,盖海不出。故亦失防备。被兖州水军,乘风破浪,日行千里。冲入腹地。
  虽遇零星抵抗,不过螳臂当车,不堪一击。盖海之利,所向披靡。虽以卵击石,不可与敌。徐州守军,却也抵挡一时,拖缓兖州行军。
  三日后,抵达下邳。
  远眺下邳雄城,狼烟四起。曹孟德不疾不徐:“传语军士,高呼:‘泰山共击,不入下邳。’”
  “喏。”
  须臾。三军齐呼,不入下邳。声震云霄,远近可闻。
  一旁樊陵,惊疑不定:“司空……”
  “我自有计较,切勿多言。”曹孟德,不置可否。
  “喏。”樊陵唯唯诺诺。偷窥曹孟德面色,一时脑筋急转。这便灵光一现。沂泗二水,环绕下邳。正如淮淝二水,环抱寿春:沂水于下邳县北,西流分为二水,一水于城北西南入泗,一水径城东屈从县南,亦注泗,谓之小沂水。
  兖州水军,自西北,顺下东南。即便绕城而过,亦可经大小沂水,往来迂回。行反戈一击。
  此乃,虚虚实实之计也。
  此时此刻,下邳城头。
  守将张超,乃八厨张邈之弟。兄弟具有声名。为吕布倚重。先前留守陈国大营,后奉命归于小沛。率陈国三千弩士,今为镇东中郎将。位列八健将之上。
  “曹军何所言?”闻城外河道,三军雷动。张超遂问。
  “言,不入下邳。”便有军士来报。
  “嘶——”张超不由语塞。莫非,曹孟德当真汉室忠臣。一心奉主,别无二心。
  话说,陈公台出征前,暗授机宜。待曹孟德兵临城下,当如何施为。张超默记于心,日夜不离。今日,斥候来报,果见盖海踪迹。不料,曹孟德,竟路过不攻。
  莫非,军师智者千虑,百密一疏?
  张超一时,惊疑不定。
  “将军?”眼看,巨舰迫近。便有心腹,抱拳求问。
  “听令行事。”张超答曰。
  “喏。”
  盖海爵室,曹孟德远眺下邳。
  下邳为古“邳”旧地。《左传·定公元年》:“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北为上,南为下。薛城在北,称上邳,邳在南,故称下邳。
  时为下邳国。
  一国之都,必是雄城。依山傍水,水陆两便。城高墙厚,固若金汤。无怪吕布,迁州治于此。然观其地势,确与寿春,诸多相似。曹孟德目测,掘内外环渠,足可火石攻城。
  奈何,天子有命,共击泰山。
  若假道灭虢。虽可完胜,却难免,落人口实。受万夫所指,智者不为。此时曹孟德,尚无“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枭雄之姿。且初掌朝政,万众瞩目。当爱惜羽毛。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然若,袭取此城。吕奉先,必不战而降。徐州四国一郡,悉归我有。再灭刘表,袁术,一统关东。汉室可兴乎?
  兵法云:“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如今,途径下邳,城中空虚。击军、攻城、争地,不受君命否?
  有道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君命、汉兴,孰重孰轻?
  “汉室中兴,某为司空。”心念至此,曹孟德似有定计,不禁喃喃:“民为贵,社稷次之。”
  窃听曹司空,自言自语。樊陵脱口补完:“君为轻。”
  曹孟德闻声警觉。眼中戾芒一闪。
  樊陵亦知言多必失。急忙长揖及地。
  下邳城头。
  目送盖海徐徐驶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张超咬牙言道:“来人!”
  “末将在。”便有卑将,捉刀上前。
  “速开水砦。”张超斩钉截铁。
  “喏!”
  少顷,下邳水砦大开。画舫齐出,四散而去。
  画舫多女眷。桃红柳绿,香闻十里。皆是徐州乐伶女伎。
  兖州水军,遂起骚动。便是盖海座舰,亦有兵士喧哗。
  电光石火,曹孟德已想通一切:“陈平纵女。”
  典出《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因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遂入关,收散兵复东。”乃指陈平设声东击西美人计,助汉王逃出重围。
  樊陵亦是饱学之士。略作思量,这便言道:“莫非,百官妻儿,俱在舫中?”
  言下之意。城中守将,惊见兖州水军。唯恐城破之危,于是急中生智。假放女伎四散,暗渡家小出城。
第035章
难辨真伪
  效我家陈丞相。大唐“中兴第一”李光弼,用『美马计』:“(李光弼)悉又尝伏军守河阳,与史思明相持经年。思明有战马千匹,每日洗马于河南,以示其多。光弼乃于诸营检获牝马(母马)五百匹,待思明马至水际,尽驱出之。有驹絷于城中(马驹拴于城中),群牝嘶鸣(母马不舍幼子),无复间断,思明战马,悉浮渡河,光弼尽驱入营。”
  或有人言。我家陈丞相,集二千女兵,环肥燕瘦,高矮不同便也罢了。李光弼检五百产驹母马,亦在情理之中。然,下邳一地,如何能聚拢,女伎千舫。须知,时下女伎,皆出精挑细选。进出王谢堂前,不入黎庶百姓家。
  正因,时下淮泗,商贾聚集。如曹孟德卞夫人,琅邪开阳人,世代为伎,歌舞传家。徐州四国一郡,如东海麋竺,世代豪商,富甲一方。与王侯世家,豢养伶姬,只接待家门贵客不同。中小商贾,无力私养。然家中又常有宴请,故类似倡家,应运而生。凡有喜庆,便出资客庸,一宴或数日。不一而足。此绝非徐州特例。少时,楼桑兴盛,亦有胡姬专事此业。其中佼佼者二人,今栖身军市。传闻,终入蓟家门。
  徐州以此为生,不下千家。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更加军师中郎将陈公台,刻意为之。千船汇聚,蝶舞莺啼。后世李太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诗如其名,好一篇春日醉起言志。当再浮一大白。
  可想而知。画舫出城,必引骚动。
  按陈公台,先前所谋。待曹孟德,行假道灭虢。暗决泗、沂灌城,假水大堤溃,讬言救民之急,尽掠徐州百官家小为质之时。
  先开水砦,放走女伎画舫。譬如陈平纵女,诱兖州水军追逐。引起军中骚动为其一。弱质女流,美色当前,必不忍痛下杀手,验明正身,必悉放离去。不出数日,曹孟德假道灭虢之事,关东尽知是其二。另做疑兵之计,如樊陵所虑,百官妻儿藏身画舫,趁乱出城乃其三也。引兖州水军,围追堵截,城中守军,趁机行事。
  奈何,总有意外。泗、沂二水,尚未决堤。下邳未遭,洪水倒灌。千艘画舫,不能四散而逃,反拥塞护城河中,经二水交口,出泗、沂水路。
  一言蔽之,公马未至,母马先出。
  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守将张超,毫无章法。反令曹孟德,疑虑重重。
  “司空?”眼看错失交臂,樊陵出声询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6/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