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8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8/2006

  便有斗舰,顺下沂水。舰上所载,赤马革船,充气放下。满载兵士,逼近下邳。且士卒登船前,纷纷自解兵甲,轻装上阵。
  泰山,南武阳。
  军情送到,陈宫大喜:“曹孟德,中计矣!”
  吕布忙问:“下邳,如何?”
  “泗水决坏,大水溃出。下邳城中,积水没膝。”陈公台,语速飞快。
  吕布不禁迟疑:“下邳地卑,恐为南阳之祸。”
  “将军,毋虑。卑下,早有计较。”一切尽在陈公台,算计之中。
  吕布深赖陈宫之谋。闻言遂心安:“为今之计,该当何为?”
  “大水溃出,沂泗水浅,不能浮盖海。曹孟德,必困于船上。”陈宫字字杀机:“待陈元龙班师,可一战而胜也。”
  吕布幡然醒悟:“中渎水,通淮泗。”
  “然也。”陈宫抚掌而笑,掷地有声:“将军速上表甄都,劾奏曹孟德,假道灭虢,水淹下邳。大不敬之罪。位列三公,却行贼臣之事。大逆无道,乞天下共击之。”
  “善。”吕布从谏如流。
第037章
解兵救急
  甄都。淫雨霏霏,累日无晴。
  本就濒临大河,水气丰沛。似亦被江淮梅雨早发所累。淅淅沥沥,时断时续。初夏时节,诗情画意。春风未消,酷暑未临。百花犹香,绿树成荫。
  然朝中,暗流涌动。风雨欲来,明争暗斗。太师殉节,王党四散。蓟王中庐授官,王党复起河北。或为一国之相,一郡之守,或为侯国之相,上县之令。先前,散布河北五州,声势不显。如今,稳居官位,为蓟吏一员。得享高薪养廉,更加河北悉归,蓟王治下。幕府、封国,辅车相依。
  以太师长子,前彭城相,今中山相王盖。并前下邳相,今安平相王宏;前琅邪相,今甘陵相宋翼;前东海相,今常山相士孙瑞。冀州四相为首。联络甄都,太师门生故吏。又与司徒伏完,尚书令桓典,互为表里。不可小觑。
  不等吕布表奏入朝。司空司直程昱,已先得曹孟德手书。
  知晓详情,不敢怠慢。连夜拜访荀彧。
  “泗水决坏,大水溃出。下邳城中,积水没膝。”程昱,开门见山:“适会(恰逢),盖海通行。”
  “此,必出陈公台之谋也。”荀彧一语中的。
  “我亦如此想。”程昱问计:“却不知,泗水决坏,乃出天咎,亦或是人祸。”
  “‘不达人事而相国,非有天咎必有人祸’。”荀彧言道:“昔陶恭祖主徐,以陈元龙为典农校尉。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户口百万。今虽梅雨早发,却未闻大水。下邳纵地卑,岂有溃出之危?”
  “文若之意,乃出人祸。”程昱心领神会。
  “此乃陈公台,反·假道灭虢之计也。”荀彧早已窥破:“明公,何为?”
  “明公已命水军,解兵救急。”程昱答曰。
  闻此言,荀彧涣然冰释:“明公,此战胜矣。”
  “何以知之。”程昱求问。
  荀彧答曰:“解兵救急,凛然高义。陈公台虽设奇谋,然陈元龙必不应也。”
  “嘶——”闻此言,程昱倒吸一口凉气。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才悉知陈公台,前后连环二计。
  时下,徐州水军,正与淮南袁术,“鏖战正酣”。
  如前所知。吕布与袁术,暗结盟约。此番四家合击,徐州水军,虽不尽全力。然亦不便,轻易脱离。悉知下邳大水,孟德决堤。必趁机退兵。顺下大江,经中渎,入泗水。奇袭下邳。
  试想,曹孟德,若中陈公台之计。假水大堤溃,讬言救民之急。率众攻城,欲尽掠百官家小为质。陈元龙,必效广陵战时,奇袭破敌。授人以柄,有悖道义,此战危矣。
  不料,曹孟德,竟命麾下将士,解兵救急。再想,舟至城下。俯见曹军将士,赤手空拳。便是城头守军,又岂能痛下杀手。更何况,众目睽睽。城外还有千舫女伎,未定惊魂。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下邳城下之事,必广为流传。反助曹孟德显名。
  下邳守将张超,立功心切,也好。军师中郎将陈公台,急以求成,也罢。终归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如樊陵所思。大小沂水,环绕下邳。即便错过,亦可迂回。曹孟德虽命人高呼,“泰山共击,不入下邳”,更似疑兵之计也。若是陈公台守城,必不轻易中计。然换成张超,目视盖海绕城,追之不及。唯恐曹孟德逃脱,于是先发制人。不料反中,曹孟德诱敌先发之计。
  果然,“不可错过曹孟德”。
  公马未至,母马先出。露相矣。
  窃以为。下邳守军,若能按兵不动。待穿城而过,曹孟德必引军绕回。奈何,开弓无有回头箭。论乘伪行诈,陈公台尚稍逊一筹。何况张超,庸人之辈,如何与曹孟德为敌。此才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之真意。宁我诈人,毋人欺我。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曹孟德是否为汉室忠臣,还需盖棺定论。
  荀彧一声叹息:“陈公台,先失公义。徐州,将相离心。‘人有畔志(叛心)’矣。”
  荀彧此语,别有深意。
  程昱尚未料及。陈公台,反·假道灭虢之计,本欲离间曹孟德并荀文若。不料,事与愿违。反离间吕奉先并陈元龙。
  “何以知,元龙不攻?”程昱必有此问。
  “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且‘养耆育孤,视民如伤(赞官吏极其顾恤民众疾苦,将百姓当作病患一般,悉心照料)’。”荀彧言道:“见明公,解兵救急。又岂忍,挥戈相击。”
  一言蔽之。陈元龙,豪杰是也。
  程昱这便信服。转而又道:“明日朝堂,必有表奏,诬劾明公。当做何为?”
  “且从,壁上观。”荀彧云淡风轻。
  “善。”程昱自愧不如。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荀文若和风徐来,举重若轻。得其相助,当真明公之福也。
  心念至此。程昱遂告知以,心腹之言:“可除太师余党乎?”
  言下之意,趁此千载难逢之良机。将司徒伏完、尚书令桓典等,朝堂硕果仅存,太师党羽,悉数铲除。
  荀彧眼中,慧深似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略作思量,程昱这便醒悟:“文若,所言是也。”
  曹吕之争,绝非兖徐二州之事。
  裹挟甄都朝堂,摇荡关东时局。
  不及早朝,吕布上表,已入尚书台。尚书令桓典,匆匆一观,喜忧参半。急忙车驾出宫,入不其侯府。
  与此同时,淮南徐州水军大营。广陵太守兼典农校尉陈登,亦得下邳急报。
  传语四家联军。曹孟德决堤,水淹下邳。十万火急,班师回援。
  长涂二龙,亦是惊慌失措。本以为胜券在握。不料变生肘腋。曹孟德,竟罔顾大义,行假道灭虢。虽百般不愿,却也不敢出言阻拦。唯有放陈登拔营先退。
  闻徐州水军,连夜拔营。寿春城内,欢声雷动。
  此消彼长。联军,军心不稳。恐难久持。
  不出三日。又闻江东袁绍,亲率群雄,入寇荆南。
第038章
元龙不攻
  先前,四家攻袁。陈元龙率徐州水军,自茱萸湾开拔,经中渎水,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未口入淮。而后溯淮而上,与青州翥凤舰队,齐头并进,直逼寿春。
  寿春水军,凿船沉河,层层设防。内外环城港,大小舰船云集。袁术更不惜征调民船,铁索连横。阻断水路。船上船下,水砦内外,机关兵器林立。火石呼啸,往来对射。互有损伤。
  凡有船沉,必梗阻水道。大舰不得通行,四家联军,唯遣轻舟突袭。再以工船,打捞沉船,疏通河道。且战且进。如此,正中淮南守军下怀。轻舟船小,无从加装弩炮、发石车等,机关利器。舟船互抵,白刃肉搏。淮南健儿,以一敌众,不落下风。
  大小十数战,皆未能突破,寿春外环防线。袁公路,果然料敌于先,有备无患。
  话说,曹孟德攻寿春时。寿春淝淮二水环绕,无险可守。更加,淮南舰船多被袁绍,征调过江,守备空虚。这才被曹孟德,掘环渠攻破。今内外环渠,改作环城港。袁术遍置机关重器,严防死守,与先前不可同日而语。纵四家联军,急切间,亦无从攻陷环渠。
  四家围攻,各有损伤。诚然,淮南水军以一敌四,亦倍加伤亡。便在此时,忽见徐州水军,拔营而走。寿春城头,焉不欢呼震天。
  镇南将军麾下,荆州水军主将蔡瑁、张允,急忙入营来见。长涂二龙,遂以徐州军情相告。
  闻曹孟德假道灭虢,水淹下邳。蔡瑁、张允,惊疑不定。莫非,果如传闻,曹孟德与袁公路,暗结同盟。再深思。昔陈王宠被人所刺,恐另有隐情。
  长涂二龙,为求一胜,煞费苦心。今,寿春城近在咫尺。岂能半途而废。于是,好言宽慰蔡瑁、张允二人,稳住军心。三家合围,亦足胜袁术多矣。
  楚都寿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