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2006

  召来楼桑长乐隐,道出心中所想。乐隐闻言,便长出一口气。伏地行礼道:若逆清溪西延,可建民宅千座。如此便能纳民过万。可解楼桑地窄之困!
  楼桑最大的民情,便是人多地窄。若能西延,民情自当疏解。楼桑长乐隐,岂能不如释重负。
  这便找来苏伯,将想法和盘托出。
  苏伯笑称:可也。
  与顺阳卫‘桥楼归市’一样。桥楼横跨的溪水两岸,必成热闹街市。
第079章
十里楼桑
  名人必有典故。
  没有典故,又岂能青史留名?
  望梅止渴,得陇望蜀。三顾茅庐,髀肉复生。诸如此类。
  赛马场眼看便要完工。能工良匠,岂能空闲。只看少君侯日进斗金,却不见少君侯花钱如流水。百里临乡,数座城邑,皆平地建起。单单靠售卖盐渍木,便成辽东巨富的田氏,可见一斑。如今已有大小船只,一万丈。实在是富可敌国。
  为使百石商船能从桥楼下穿过,驶抵清溪港口。桥楼势必要稍稍架高。
  清溪上游水路,可行百石商船。再大,则力有不逮。故而溪谷桥楼下穿,只需令百石商船通行便可。
  这都不难。
  桥楼延伸,轨路便也跟着延长。刘备索性将轨路直接连到西林,与西林轨路相接。四匹骡马拉行的舫车,也如同车轮舟一般,改成在底层车厢安装一部卧式轮机。由蒙上双眼的骡马绕行驱动。
  刹车制动,也有所变化。主驾刹车。杠杆介入,止住传动齿轮,又将驱动齿轮推离。如此一来,轮机舱内骡马即便仍在绕行,齿轮只会空转,不会驱动舫车。副驾同时拉动扳手,车尾便有石砣落下。石砣如船锚,以锁链拖拽,可助刹车。
  待今冬第一场雪悄然而下时。十里长街已初具规模。
  史涣麾下游侠,皆来自沛国。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光武帝封其子刘辅为沛王,立沛王国。治相县。领二十一县:相县、萧县、杼秋、丰县、沛县、临睢,太丘、建平、鄼县、谯县、郸县、铚县、竹邑、蕲县、符离、谷阳、洨县、虹县、向县、龙亢、公丘。
  沛国,前为沛郡,故秦泗水郡。
  泗水多豪侠。史涣为首的百余豪侠,皆是虎贲。豪侠与宿贼不同就在于,一正一邪。
  蔡邕与家属髡钳徙朔方。阳球接连派出刺客,一路追杀。所遣刺客皆为蔡邕的大义所感动,不肯从命。其中,史涣出力甚伟。抗命不遵,已坏规矩。如今投靠刘备,亦有辟祸之意。
  于是百余泗水豪侠,六百里去信沛国家中。家人纷纷迁来楼桑定居。
  事不宜迟。不等溪谷桥楼建好,这便有亲族迁来楼桑。刘备又让田韶大船,入淮接济。顺流出海,再入涞水逆流而进,泊在白湖水榭。
  如此不等大雪封路,已迁来千余户。百余豪侠,九族齐聚。千余户实属平常。
  桥楼巍峨高耸,自不用说。便是前后两座附楼,亦颇多气派。比起沛国老家,有过之无不及。楼桑的水洗、水暖、水淋设施完备。生活富足安逸,出入舒适便利,闻所未闻。
  且户户分美田五十亩。前后附楼,再租为商肆,家中亦领薪俸。本以为举族逃难,不料活成天上人间。
  个中滋味,先苦后甜。
  当初,为防水患,刘备不惜工本,用青石筑堤。大堤下宽上窄,方才牢固。故而外侧坡地一直延伸到田边。最宽处,约莫六七丈。最高处上下落差,约莫二、三丈。
  若堤上铺轨路,堤面便需拓宽。干栏式重楼,正当其用。
  靠近田埂的洼地,夯下防腐桩柱。桩柱高度与堤面齐平。上架横梁,再覆青石板。将堤面拓宽一丈。供行人往来。排建立起的桩柱,十分牢固。别说走人,便是行车也可。然而,为防微杜渐,刘备还是只做行人道。
  行人道旁边,便是高栏重楼。这些重楼,除正前一边靠与河堤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全靠桩柱支撑。利用坡堤和田头的野地,即不挤占水田,且无需夯平地基。所有防腐桩柱,皆外包方形砖筒。坚固耐用。
  所谓砖筒,便是一种外方内圆的空心砖。内部圆柱体空心,用来插入防腐桩柱。厚厚的砖壁,用来保护桩柱不受外力伤害。如此一块块的堆高成方柱。砖筒外还有画像花纹,十分瑰丽。从外面看,支撑重楼的好似一根完整的砖柱。实则,只为保护内部的坚木桩柱,而一块块嵌套的砖筒。
  此乃良工巧匠在造督亢城时所创。桩柱皆是盐渍木,防火、防裂、防蛀。却易遭鼠患。所立桩柱,多被啃食。有蛮人长者说,野鼠乃是为舔食木中积盐。为防鼠患,故在桩柱外包砖。
  有老鼠?
  这还了得。
  不知道楼桑作价八百钱的寝垫,乃是用鼠胶粘粘。捕鼠人纷纷前往督亢。捕捉野鼠。话说督亢本是水中孤岛。如何会有老鼠?
  原来,老鼠也会游泳。
  督亢城仓更是如临大敌。刘备急命人制造捕鼠器具,放置毒饵。万幸,城仓地基皆是青石夯土,便是有些许的缝隙,老鼠也无法咬穿青石板。
  捕鼠人一出,鼠患绝迹。为了防止感染鼠疫。刘备还专门设计了捕鼠装。呼吸面具更是必备。
  各种大疫,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恐怖。灭鼠乃是第一要务。
  随着溪谷地附近的桥楼和两岸田边的干栏重楼,拔地而起。楼桑东西已长达十里。待泗水百姓和滞留邑中的流民迁入新居,楼桑计四千一百八十三户,五万七千六百九十余口。
  横长竖短。不利防守。尤其是西林。虽有密林和水田护佑,刘备还是不放心。好在西边还有西林邑。藏身野林的西林邑本为了安置胡人,如今却成了拱卫楼桑西侧,乃至整个临乡西北边境的桥头堡。
  一千西乌铁骑,一千西林骁骑。已足够防御。一千南下的鲜卑王骑,刘备想了想,还是让乌莲全部招募入西乌铁骑。三千铁骑驻扎在赛马场内。巡游西林边境。可保西北无虞。
  林内空地草甸,皆被撒上苜蓿良种。尤其是沿清溪上游,以及几条蜿蜒交错的支水沿岸,皆种上苜蓿。待花开,两岸一片姹紫。放眼望去,到处是绚烂浓密的紫色。日光炙烤,水汽升腾。映衬花海,缥缈如紫气高升。美景令人心醉。
  刘备又命工匠辟出数条马道,供骑兵往来巡弋。
  西林邑日渐繁华。轨路一旦通连,两城百姓便可自由往来。西林牧民东去感受楼桑的繁华,或是楼桑百姓想西去看一场赛马,都十分的便利。如此日积月累,汉胡关系自当愈发融洽。
  遇纷争亦不可怕。
  帮理不帮亲。只此一句,足以化解。
  自打客居楼桑,蔡邕一直闭门不出。不少名士高官慕名而来,皆吃了闭门羹。刘备深知清流大儒秉性。并未打扰,一切顺其自然。
  冬至刚过。蔡邕忽托人请刘备精舍相见。
  刘备不敢怠慢,这便如约而至。
第080章
西邸卖官
  母亲听闻蔡邕请刘备前去相见。亦上楼来,为刘备整理仪容。
  又叮嘱刘备,一切随缘,切勿强求。
  刘备笑着点头。
  溪谷大建,并未影响邑中。楼桑依旧太平盛景。史涣携百余泗水豪侠来投,让临乡绣衣吏人手充足。足可保治下平安。蟊贼自有刺奸、贼捕。宿贼交由绣衣吏。若遇大股流寇,麾下数千虎贲枕戈以待。
  刘备自能高枕。
  为防不测,刘备多乘车出行。御赐安车经过侯府良匠多次改造,内外已不可同日而语。
  学坛守卫见是侯府安车,不曾阻拦,升闸放行。沿林荫道,穿学坛,自抵后院,停在精舍门前。刘备下车,整理衣袍,命人上前通报。
  蔡邕亲出相迎,刘备急忙在阶下行礼。
  蔡邕亦执礼走到阶下。请刘备入内。
  脱鞋入室,宾主落座。蔡邕枯坐许久,才开口道:少君侯可知西邸之事?
  刘备叹了口气:备已尽知。
  是岁,陛下初开西邸卖官。公开出卖官爵,按照官位高低,开价不等。俸禄二千石的官,卖钱二千万,四百石的官卖钱四百万。其中,按德行依次当选的,可出一半的钱。或者至少出三分之一的钱。凡是卖官所得,皆在西园另设钱库贮藏。
  听闻西邸初开,便有人到宫门上书。指定要买某县的县令、长官职。根据每个县的大小、贫富等好坏情况,县令、长的价格亦不等。富者足钱买官,贫者可到任后加倍偿还。皇帝还私令左右出卖三公、九卿等朝廷大臣的官职。诸公卖钱一千万,诸卿卖钱五百万。
  当初,皇帝为侯时,常苦于家境贫困。等做了皇帝,又常叹息桓帝不懂经营家产,没有私钱。所以大肆卖官,聚敛钱财,作为私蓄。
  蔡邕便问道:此乱国之兆呼?
  刘备轻轻点头:此风一开,清流士大夫必耻于为官。朝政被奸佞把持,纲纪败坏,礼坏乐崩。买官之钱,到任后必将十倍百倍搜刮捞回。近年来,灾异不断。本就民怨沸腾,再行盘剥,苦不堪言。长此以往,必出大乱。
  蔡邕叹了口气:先时,少君侯恩师,上陈八事:用良(让州郡核举贤良,随才任用)、原禁(对党锢之人多加赦宥)、御疠(安葬无罪被害的宋皇后的亲属)、备寇(优待侯王之家,以防变乱)、修体(征召如郑玄之类有才德之人)、尊尧(按时对郡守刺史进行考绩)、御下(杜绝设宴请托之类的恶习,责成有司办好荐贤之事)、散利(建议皇帝不蓄私财)。只可惜陛下不纳。如今更是变本加厉,公开卖官鬻爵。让人痛心疾首。
  这段话看似平静,却正如最后无力吐出的四字:‘痛心疾首’。
  刘备深知皇帝秉性。
  之所以拼命捞钱,乃是自小穷怕了。即便身处皇位,万万人之上。亦缺少安全感。恩师说,陛下要以国为家。然而,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是世家大族、刘氏宗亲,还是万千子民,亦或是他刘宏(灵帝)一人之天下?
  朝政如何角力,刘备不得而知。
  想必陛下心中,有自己的答案。
  见刘备不语。蔡邕又问:听闻少君侯圩田百万,皆分与流民。自家未取半亩。不知是否属实?
  刘备答道:家中有美田百余亩。足够吃穿。少时家父久病卧床,家中物什皆被典当一空,一贫如洗。母子三餐不继,常为米粮所困。后得美田百亩,才渐好转。以己度人。行圩田筑城,不过是想让天下母子,不必如我母子这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