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8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0/2006

  守史侯,乃西凉残部并天师道余众。前为外镇之首,后为仙门之首。
  可谓各方势力云集。
  于蓟王而言。天下棋局,子落无悔。
  于史家而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于说书人而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于看客而言。好一幕,波澜壮阔,汉末大戏。
  书归正传。
  话说,二龙葬于蓟北王陵,蓟王之所以未曾亲往。亦因蓟北王宫,北天竺诸王暂居。劳师动众,非一日可返。遣门下主簿孙乾,亦不失礼节。蓟王位高权重,干系重大。国人尚知轻重,汉室宗亲又岂不体恤。
  先前三家争锋,尚能恪守古礼。长涂二龙兵败受戮,意为撕破脸皮。试想,稍后三家再战。即便战事不利,稍处下风。又岂有轻易弃刀认输之理。人皆如此。往后再战,便是不死不休。
  曹孟德自降身段,多番遣使,欲与吕奉先化干戈为玉帛。亦有此因。
  如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关乎身家性命,岂能妄动刀兵。再不可如少年时。一言不合,捉刀相向。面红耳赤,只为意气之争。
  一言蔽之。处世之道,皆变矣。即便是位列六雄,亦需应时权变。否则,身首异处如二龙。
  天下皆反,蓟王不乱。
  车驾回宫,洗漱更衣入西宫。叩见二宫太皇,拜见三王太后。再入北宫瑞麟阁理政。稍得闲暇,入妃嫔寝宫,探视麟儿母子。足月之前,皆暂养于母妃身侧。待满月。则迁入东宫育婴室。交由侍医,日夜看护。上元、云华二妃,母凭子贵。羡煞身旁女仙。
  诸王子,年岁渐长。陆续入王子馆学。王子馆中,饮食起居,寻医问药,堪比东宫。诸王子,大事小情,皆有起居注,详细书录,呈报少府。凡有不妥,必实时上报蓟王。事急从权,可先行处置。为何,少府中书令,中书仆射,及各署寺女官长,并披香博士。皆出刘氏宗亲,乃至国老重臣之女。甚至致仕后,还当以贵妃之礼,嫁入蓟王家门。正因爱屋及乌,视如己出。
  家国天下。蓟王子、公主,及笄为县主,及冠为国君。且美人只得一子,贵妃可得二子,王后方产三子。珍贵如斯,如何能不慎重。
  于是乎,天下妇孺皆知。除函园、云霞二姬。蓟王后宫,唯少府女官,向阳花木。
  蓟王天下豪杰,明主无双。蓟国少女,岂不怀春?
  历代春闱,竞争激烈,盛况空前。
  饶是蓟王出征北天竺,满载而归。亦不忘附加命题:千里镜何以远望?
  有北海相孔融之女,以海市蜃楼破题。言,乃云气如镜,如水下“游鱼虚近(浅)”,故可望远。
  如前所言,附加题不求正解。只求触类旁通,言之有物。
  孔融之女,春闱第一。如愿拜为千石披香博士,入选南宫少府。
  孔文举,闻之大喜。数日连饮,毫不掩饰。自鸣得意。
  孔北海,犹不能免俗。可想而知,天下贵女,齐投蓟国之风,有增无减。
  或曰,为何用投,不用奔?
  《礼记·内则》:“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吾门贵女,岂能用奔。
  嫁入蓟王家,获利之大。普天之下,又人几人能免。
  今年春闱,更盛去年。
  入闱女子,人数众多。且往年落榜,亦不误再试。年年累加,旧人未老,又添新人。如此反复堆叠,遂成蓟国奇观。
  乃至于。初试便耗时许多。如此,一推再推,顺延再延。乃至今日,亦未能决出胜负。
  蓟王不禁慨叹。古往今来,女子多难。
  平心而论,蓟王并无半分,男尊女卑之念。奈何女子不为宫官,若与男子同仕州郡。又难免有男女大防之嫌。礼法森严。蓟王亦不敢,孤身越雷池。
第057章
另有乾坤
  循例。春闱三场,初试、复试、殿试。
  立春后,先于五百城港,各女校,统一初试。择优入各郡复试。优中择优,入披香殿试。
  课试内容为:文章摘句,名篇解意,乐府诗文,国策政论,另有杂谭博论。
  三场课试,各有侧重。初试,多文章摘句,名篇解意。复试加乐府诗文,国策政论。殿试另加杂谭博论。
  杂谭博论,皆出蓟王。此次女科杂谭,蓟王命题:“浮天凝地”。
  其题引述曰:“‘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至共工氏战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既轻清而上浮,何以倾其西北乎?又未知轻清之外,还是何物?’”
  此乃蓟王有意为之。
  本以为,书谓无解之题。必能难住名门贵女。故蓟王有意相试。且看后世说书人,诚不欺孤否?
  披香殿中,入闱十女。略作思量,提笔一蹴而就。
  杂谭前后二问。亦作先后二答。
  其一,以《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之句破题。天地初开,生于混沌。故有轻重浊清之分。待“万物负阴而抱阳”,“分时化育,以成万物”。五行轮转,生生不息。始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寒暑易节,四季交替,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是故天地虽大,五行化其均也。
  假五行之说,言天地均衡。混沌化开,无有轻重清浊之分。既无有轻重,何以不倾其西北乎?
  其二,以《荀子·天论》:“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入题。
  直言,陨星天坠,便是轻清之外物也。反驳,若轻清者上浮而为天,“星陨至地,则石也”何解(轻飘飘的天上哪来石头呢)?以证先己之言,“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而令“其化均也”。
  如若不然,则乾坤之外,别有乾坤也。
  国中才女,叹为观止。
  世人皆知。凡入闱殿试,皆授六百石沉月博士。其中佼佼者,出仕南宫少府,秩千石披香博士。万中之一者,入蓟王后宫,拜为二千石瑞麟博士。
  话说,去年春闱,蓟王万里出题,千里镜何以远望。孔融女,孔萤,“游鱼虚近”之说,乃首开女科,蓟王命题:“天圆地方”。
  时有金州港令,琅邪诸葛珪次女诸葛婵,以叉鱼比喻。言及“鱼在其形上”,故渔夫叉鱼下。立意类同。故孔萤虽春闱第一,却未能如惊为天人蔡昭姬,授二千石瑞麟博士。只授千石披香博士。
  蓟王本以为,再无人能与蔡琰比肩。不料又出,万中之一。
  “何人答卷?”蓟王悄问中书令荀采。
  见娟秀字迹,略带三分飞白。荀采柔声答曰:“必是蔡少师次女。”
  谓“三分飞白”,便是蔡少师所创飞白书。后世释其意:“取其若发丝处谓之白,其势若飞举者谓之飞。”
  蔡少师次女,名琬,字贞姬。闺名皆有出处。谓“垂绥琬琰”。《注》曰:“桀伐岷山,得女二人,曰‘琬’曰‘琰’。桀爱二女,斲其名于苕华之上,苕是琬,华是琰也。”
  蔡氏二女,皆有高才。继长姐蔡琰之后,为殿试第一。
  凡殿试答卷,皆由《朝闻日报》,一字不漏,公之于众。
  观者如云,无不叹服。
  话说,蓟王乃,五百年方兴之不世明主。杂谭所出,本就惊世骇俗。不料,国中才女,更各有高见,精彩绝伦。
  所谓事出有因。因必有果。正因有兼济天下之明主。方有博学广识之高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女,大约及笄之年。便有此华彩。人生不可限量也。
  蔡少师膝下无子。然会宾客大宴,自谓曰:得二女,平生足矣。
  满座高朋,无不心有戚戚。
  二女才貌俱全,贤良淑德。王太后甚喜。传命,督造苕华殿,为蓟宫二十三殿。王太后此举,自有深意。“苕是琬,华是琰”。苕华殿,乃先为蔡氏二女所造也。
  蓟王略显迟疑。问过母亲:儿今已而立,蔡女初乎及笄。相差十数岁,似有不妥。
  母亲笑言:我儿年方及冠,取长姐为妻,彼时可有此忧?
  蓟王涣然冰释。后遂以长姐为列,岁差不满二十载,皆百无禁忌。蓟王行事,表里相同,前后如一。
  甚善。
  月初大朝。蓟王冠冕上殿。
  封蔡琬为二千石瑞麟博士。殿试九女,为千石披香博士。另择复试才女前百,授为六百石沉月博士。
  先前,蓟王专修东宫温德观,以存“百子贺帖”。又新设温德博士,与披香博士秩同。多由后宫妃嫔兼领。诸王子,未入王子馆前,皆于此处,研读百官帖启蒙。自此,少府女官与后宫妃嫔,各领披香、温德二博士。行泾渭分明。
  春闱才女,先声夺人。连续三载,盛况空前。
  时,春闱初开。天下皆以为,蓟王乃为甄选宫妃。故有海内名士戏言,才女者,采女也。颇多不以为意。此,亦是蓟王所乐见。正如先除外患,再灭家贼。蓟王行事,先易后难。
  女子科举,遂成惯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