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8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1/2006

  破除世家经学垄断之男子科举,正继往开来,应运而生。譬如蓟王一贯行事。娶长姐,焉不聘少女。女子既可考,男子有何不可?
  话说,五经者,《诗》、《书》、《礼》、《易》、《春秋》。然五经博士,前汉宣帝时,有十二人:《易》为施、孟、梁丘;《书》为欧阳,大、小夏侯;《诗》为齐、鲁、韩;《礼》为后氏;《春秋》为公羊、谷梁。
  今汉初年,又增至十四人。《易》四:施、孟、梁邱、京氏。《尚书》三:欧阳、大、小夏侯氏。《诗》三:鲁、齐、韩氏。《礼》二:大、小戴氏。《春秋公羊》二:严、颜氏。由此至汉末,博士人数无所增损。
  何也?
  正因门派林立,众说纷纭。此时行科举,贻笑大方。徒劳无功,愚不可及。
  蓟王远瞩高瞻。以儒宗为首,集百家之精要,去伪存真,合为《蓟国大百科全书》。成(书)部,已交蓟国五学门生,学为天下先。
  蓟国莘莘学子,早已学有所成。
  正待,科考举士。
第058章
三食吏治
  正因科举,牵扯巨大。故蓟王先易后难,徐徐图之。自立国之初,便安车徵辟儒宗,并三千弟子。悉迁国中安居。亦早编撰《蓟国大百科全书》。尊万石国老,立五帝之学。多措并举,齐头并进,暗中谋划久矣。
  譬如,蓟王少时,与神上宗师对弈天下棋局。神上宗师,落子关东腹地,百万黄巾,播乱八州。欲一呼百应,席卷天下。反观蓟王落子,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海角天隅,化外之地。然待厚积薄发,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内圣外王,十面埋伏之计成矣。
  《韩非子·七术》:“大臣无重,则兵弱于外;父兄犯法,则政乱于内。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也。”
  饶是如此,蓟王亦多慎重。置察举与科举,双轨并行。正如家国同构,郡国并行。亦如幕府与封国,各司其职。
  如何驾驭两种制度,蓟人早已轻车熟路。
  国吏、幕僚,虽泾渭分明,却皆以蓟王家臣,内通彼此。蓟国三食吏治,非亲临不可知其妙也。
  蓟王所欲,国中大儒,早有预料。五学科举,势在必行。
  与先举后察,反其道而行。科举,行先科再举。殊途同归。皆举为备吏或守令。若力有未逮,不能胜任,再酌情贬免。如前所言,门下署南閤祭酒,便掌官吏考评。所考条目,皆有上计署,数据支撑。断然不会造假。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儒宗曾言,门下三千弟子,乃蓟国吏治之本。浩然正气,蔚然成风。蓟王深以为然。再加,上至王宫,下至百姓,白纸黑字,众目昭彰。监督体系健全。另有蓟王,和光同尘,明以照奸。言体系崩坏,为时尚远。
  虽不至,“筚路褴缕,以启山林”。然蓟王,终归白手起家,布衣为王。创业不可谓,不艰。
  仲夏,月初大朝。蓟王冠冕上殿,拜才女蔡琬为二千石高官。稍后,又于南宫披香殿,设宫宴。二宫太皇,三王太后,蓟王三后,皆冠冕出席。六百石沉月博士百人,千石披香博士九人,二千石瑞麟博士一人。并南宫女官,悉数列席。女博士,身披朝服。“皎若日升朝霞,灼若芙蕖渌波”。
  二宫太皇,居高下瞰,眸生异彩。三王太后,一览无余,如数家珍。
  蓟王三后,爱屋及乌,粉黛六宫。蓟王刘备,正襟危坐,居中守正。
  正因有海内大儒戏言,才女采女,混为一谈。故蓟王端坐,满席女宾之殿,颇多拘谨。如此盛会,蓟王又不可或缺。故曰,勉为其难。
  “素纱三衣”,早已风靡北地,并天下贵女。素足周旋,微露红尖;玉笋轻云,我见犹怜。
  尤其入宫面君,需先兰汤沐浴。再入南宫凤梧馆,薰香傅粉,换内外朝服。期间,还有侍医录入诊籍。交由少府留案。必要时,由六宫之主,详加甄选。
  循例。女官诊籍,蓟王毋需御览。此亦是男女大防,君臣有别。
  一场春闱,择才女百余。除入少府为官,亦外放五百城港,为女校博士。先前,多有女校生,出为百石记佐。常驻各城港,为门下报馆采风。中书令荀采谏言,朝闻日报,可否另辟版面,专为女博士答言。
  蓟王笑答,不无不可。
  今左伯纸,足有余量。扩版亦是势在必行。先由女博士专栏开篇,亦不失风雅。
  大开宫宴,乃为明示天下人。谓“抛砖引玉”。春闱女科,已连开三载。秋闱又当如何。国人皆拭目以待。
  话说,遥想当年。蓟王十里少年。数百宗人,数千流民,家臣不出十人。如今家大业大,五百城港,并江表十港,海外荒洲,女官吏制,足可分润。
  更加蓟吏为名产,广输河北五州。国中属吏之缺,经年未解。察举之外,再行科举,亦事出有因。譬如曹孟德,唯才是举令。亦是不得已而为之。
  河北士林所争论,乃出科举制,长短利弊。且大汉士人,多文武双全。提笔安邦,捉刀定国。只课文,不考武。是否有失公允。诸如此类。
  更加“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何立判高下,亦是时难。
  即便科举,困难重重。蓟王亦断不会轻弃。尤其对寒门单家子而言。封建时代,科举乃绝无仅有,且行之有效,最为公平正义:报国之门,进身之阶。
  蓟王深信不疑。
  然凡事,皆有轻重缓急。顺势而为,循序渐进。面面俱到,从容不迫。方为人君南面之术。
  蓟王种田二十载。终有大成。如今年方而立,春秋鼎盛。过犹不及,有百害而无一利。
  润物细无声。不断蓄势待发,乃至势不可挡。螳臂当车,一己之力。如何可比涓滴成海,举国而为。一言蔽之。蓟国上下,于科举,皆有万全之备。
  地分三国,人有六雄。为何蓟王超然绝伦,乃天下雄主。
  恩师一语中的。天下皆反,蓟王不乱。
  用后世话言:在不造反的前提下,善加利用现有规则体系,达成家国天下,实现人生最大价值。再革除旧弊,施以新政,完善现有体系。
  何言,毋需造反。因就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而言。现有封建体制,已足可匹配。
  放眼天下。汉家文明(封建时代)一骑绝尘,领先一个世代(奴隶时代)。四海文明,无可参照。唯有“以自为方”。
  一场天灾人祸,南阳大水。万舟并发,百万救回。将蓟国先进,展现淋漓。彼时,天下有识之士尽知,蓟王三兴,不可阻逆。试问天下,还有何处可比,“蓟人民贵”。
  诚然。蓟王所兴之新汉,与光武中兴之今汉。于世家而言,新汉许不如今汉。后世必有士林,为今汉著书立传,歌功颂德。然于千万百姓而言,俱往无出新汉之右者。
  新汉帝国,孕育而生。
  蓟王稳坐,何惧积恶余殃。
  才华横溢,秀色可餐。难得腹中满经纶,出口有诗篇。
  蓟王不敢久居。
  君臣尽欢,蓟王起身罢筵。
  是夜,女博士入住凤梧馆。
  南宫少府,难得堆光如昼,星河灿烂。
第059章
北海武牧
  仲夏夜半,人静蝉噪。
  汉式楼阁,重檐高脊,避暑遮阴。尤其环绕碧水,清凉水汽。毋需燃博山熏炉。香樟大木,足可驱蚊。自蓟王立象林苑。南州大木,源源不断,输入国中。便是普通爵民之家,亦多用樟、楠、梓、桐等,上等木料,营造楼宇。
  《西都赋》云:“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而纳光。”
  便是所谓,飞檐翘角,激景纳光(檐角上翘,可多纳日光美景)。
  更加蓟王营城之初,便于城中,遍开苑囿,广植花木。迭石缶景,随处可见。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琉璃暖阁,自入春腊二赐,便深受百官所喜。檐廊及平座,皆改用琉璃画壁。美轮美奂,光怪陆离。
  譬如楼桑。蓟王营城时,皆用统一模式。所造宅院,造型大小,皆一般同。稍后,待民人迁入。自行改造,另行搭建。遂成千姿百态,无有雷同。蓟国五百城港,皆循此例。蓟王都临乡城,亦无有例外。尤其临乡城,爵民聚居。户户多为二进院落。王都,内中外三郭。三进、四进,高官府邸,亦兼有之。五重楼台,飞阁架空。一墙内外,绿树浓荫,繁花似锦。车行街巷,身沁余香。
  横九竖十,足有八十九衢。环抱一里之回,九重错落,蓟王城。四十里帆满环渠之外,便是碧水青禾,一望无垠。
  稻田湿地,环抱城池。气候宜人,可想而知。更加城中大木余香,蚊蝇绝迹。更宜人居。
  冰镇消暑,日渐兴起。虽不比王宫,专设凌室,主藏冰之政。然因半岛珠串,可至漠北冰原。便有坚冰,整船贩来。百姓亦得享用。蓟王遂命将作寺,造“大凌舡”。专为采冰。于是便有蓟商,遣大凌舡,经苍海郡,北乌稽港,北上鲜卑利亚冰海。凿冰广输蓟国五百城港。
  因大凌舡聚集。又于是乎,北冰海,大凌港(海参崴),日渐兴盛。冰原高车部落,亦常入大凌港,与蓟商,以物易物。
  不料北冰洋不冻港,竟因采冰而兴。倒让蓟王始料不及。故蓟王远征北天竺时,便有蓟国豪商田韶,上疏求立港长以领护。
  王太后,欣然应允。灵辉殿问政百官,遂将大凌港,划归漠北都护府所辖。传命漠北长史窦宾,遣官吏守备。漠北从事,“五子三明”之田畴,专掌此事。田畴,蓟王重臣。携宗人悉迁漠北,为国戍边,厥功至伟。月初大朝,左相进言,当加光禄大夫以嘉许。蓟王颇有此意。右相进言,待督造大凌港等诸事毕,再酌情封赏,不迟。
  蓟王言善。
  与北海冬宫,一水之隔(叶尼塞河),便是先秦时,鬲昆旧地。鬲昆,今汉称“坚昆”。
  《汉书·匈奴传》载:“(坚昆)东去单于庭七千里,南去车师五千里。”东与丁零为邻,西与乌孙、塞种毗邻,南与匈奴相接。汉初时,为匈奴冒顿单于所灭。汉将李陵降匈奴,单于任其为右校王,掌坚昆旧地。李陵子孙,多入坚昆种。亦有昭君后人混其种。今羁縻于没鹿回部。
  《魏略·西戎传》称:“坚昆随畜牧,亦多貂,有好马。”金发碧眼,胜兵三万。多有族人,客庸蓟国。彼时称,毛人。今多改称坚昆。
  年初,漠北上表,求扩建北海冬宫。为漠北都护府城。王太后万里传书,询问蓟王。
  蓟王从谏如流。取名:武牧(乌兰乌德)。意指,乃苏武牧羊地。
  前汉时,漠北匈奴旧城,茏城、赵信城等。蓟王亦命人原址重筑。
  茏城乃前汉时,匈奴王庭。《史记·匈奴列传》载,汉元光五年(前130年),车骑将军卫青击匈奴,“出谷,至茏城”。即此。
  赵信城,乃前汉时,汉将赵信(本匈奴人降汉者),复降匈奴后所筑,位于漠北郅居水(色楞格河)之南。《史记·匈奴列传》:“(汉兵)行斩捕匈奴首虏万九千级,北至阗颜山赵信城而还。”即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