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9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8/2006

  皇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正因,人皆向好。亲眼所见,高下立判。上行下效,远甚刀剑。女王出嫁,贵胄折服。民众归顺,无生反意。
  不出数载,扶南国人,悉为宁州民。
  便有包藏祸心,暗怀不轨。明察秋毫,足智多谋,宁州牧周瑜治下,又有何所为。
  礼毕。扶南民众,拥挤岸边,五体投地。恭送女王远嫁季汉。女王已出王命,扶南归治季汉。国人自当,奉命行事。
  金乌远去,了无痕迹。
  民众载歌载舞,簇拥宁州牧周瑜,入王城治政,不提。
第246章
善善之者
  郑门三千,为蓟吏之基。天下法蓟,乃季汉之基。
  如儒宗所言,季汉者,蓟汉也。苍、幽、冀、并、凉、司、雍、丰、宁,九州之治,皆出蓟吏。放之四海而皆准。关东、江东,虽负隅顽抗,然时日无多矣。
  待宁州七郡得安,皇上有意,再并山南方国,以丽水并枝扈黎大江为界,另立黎州。为季汉第二十州。如丽水上游达光国、中游骠国、下游狼牙修国,并央恰布藏布江流域,车离、汉越、竹隅诸方国,皆并入黎州,以临江城为治。
  唯一所患,骠国素有敌意,尚未归顺。然丽水沿线,上有达光,下有狼牙修,二国皆已附汉。骠国首尾受敌,如何能挡季汉,横海舰队。
  先前,唯恐骠国与扶南,结攻守同盟。故皇上先灭扶南。今扶南立为宁州,狼牙修亦不为其羁縻之属。骠国已无退路。
  时不我待。皇上已命左右绥南将军,二路兵分,与达光并狼牙修,夹攻骠国。横海舰队先出,扫荡水路,攻占港津。又命达光玛展王,并狼牙修王,出兵合击。此战必胜。
  如此,丰、黎、宁,三州并列。南州俱为汉土。山南方国,立方国都尉领护,悉归赐支都护府所辖。至于究不事、徐狼等国,皆可立为七郡属国,悉归宁州所辖。骠国所据丽水河谷平原,汉人称之为“丽川”。亦是千里三登沃壤,鱼米之乡。其丽水航道,又为大秦道要冲。航运之便,不下鱼米之利。立为黎州,名副其实。
  丰宁二州,民生安定,民人驯服。吏治深入,向化加速。毋需囤积十万重兵。皇上有意。令左右绥南将军,各领五万联军,分驻丰、宁二州,兼顾黎州。如此,南洲无忧矣。
  至于中天竺百乘王朝,贱种外流,已难久持。不战而降,几无悬念。南天竺泰米尔三国,朱罗,哲罗,潘地亚,亦不逞多让。试想,南天竺半岛,商贸繁盛,向海而生。耳濡目染,久沐汉风。举家避入城港,客庸得食者,不计其数。平生所愿,为季汉之民。
  皇上威天下,从不以兵革之利。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王母名言,中夏地薄。皇上深以为然。试想,蓟国千里稻作,一季一熟。三南之南,丰、黎、宁三州,皆一季三登。更有甚者,民人驯服,反意不生。略施仁政,感激涕零。奴性深入骨髓。
  岂如我汉人这般。君以我为草芥,必报之以仇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饥寒交迫,一呼百应。苍天已死,竞相揭竿。
  行人署,鸾栖馆。
  心牵皇上君流之事。报馆丞陈琳,遂邀好友小酌。
  “闻,甄都天子,欲赦主上君流之罪。”陈琳求问:“不知,然否?”
  “然也。”无上九卿之大司勋许子远答曰:“主上,圣意已决,恐难转圜。”
  比起许子远,智者千虑。陈琳心中忐忑,唯恐三载之期,变生肘腋:“子远可知,昔大司士因何当车?”乃问鞠城兵乱,迁居永乐宫之窦太后,欲远赴漠北。却被贾文和,单车拦下。若窦太后北上,陈年旧事,无人得知矣。
  “唉——”此何尝不是,许子远心中所憾:“知我主者,大司士也。”
  “子远,何出此言?”陈琳求问。
  “我主,‘和其光;同其尘’。‘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譬如首谋曹节先亡,从众皆罪加一等。若窦太后远走漠北,董太后又被害洛阳。我主自罪,亦加一等矣。”许子远道破天机。
  换言之,正因窦妙、董姝,俱得以保全。故皇上才君流十万里。若二人俱亡,皇上难辞其咎。更难堵悠悠众口。唯《罪己诏》退位,以谢天下。
  正因深知皇上为人。故贾文和力保不失。料想,君流之罪,亦在贾文和意料之中。
  此时此刻。陈琳方知,前因后果:“大司士,真乃神人也。”
  “主上讨伐四海,皆出谋主之策。譬如,灭长城马贼,驱北匈奴西归。据条支七城,立丰宁二州,恐皆为君流清道也。”许子远喟然长叹:“主上并右国令,‘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大司士,‘营惑窘乏兮,无令诈出;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
  许子远所引,乃出马融《围棋赋》。言下之意,皇上与神上宗师,对弈天下棋局。众谋主,虽观棋不语,然智计百出。早已暗中左右局势。
  季汉家国天下。皇上东征西讨,南征北伐。既为家中子嗣,分封之地。又为季汉家国,拓土开疆。更为自己君流十万里,扫清障碍。于己于人,于家于国,皆有大利。
  何为,明隐双线。
  少时,二位家丞,为刘备立下进位之路:少复祖爵,立功封侯,并土封王,三兴炎汉。此为明线。
  另有神上宗师,与太平道张角兄弟,假太平道之力,起黄巾之乱,欲行代汉。皇上与之对弈天下棋局,便是隐线。双线并行,归于一统。父子称帝,季汉三兴。
  此便唤作:明隐『双线叙事』。看似一条主线,实则不然。字里行间,皆有明隐双线,齐头并进,推波助澜(有时间,再从头看一遍,章章大略如此,便是章节取名,亦多有明隐双意)(换言之,五百万字篇幅,其实有一千万字剧情)。
  许子远亦是后知后觉。何况陈孔璋:“我主果然天生。”
  “孔璋,所言是也。”许子远举杯相邀,当浮一大白。
  二人满饮此杯,心有戚戚。
  陈孔璋落杯言道:“可成书乎?”
  乃问,若为皇上著书立传。内中隐情,是否书录。
  “有何不可?”许子远,亦知皇上真性情。
  略作思量,陈琳这便言道:“当为《季汉英主(本)纪》。”
  “此名大善。”许子远,抚掌笑道:“我主必‘欣欣然’。”
  稍后,陈孔璋穷尽毕生之力。为皇上著书立传。书成,轰动海内,千载流芳。
  此皆是,后话不提。
第247章
女国合并
  玲珑天宫,七海馆。
  先前,天宫增筑九重。皇上新筑四馆。
  云霞姬,迁迎风馆。函园姬,入相思馆。希俄斯姐妹,居七海馆。珠樱馆,暂且空置。云霞姬,十月怀胎,呱呱坠地。希俄斯姐妹,亦日渐显怀。闻皇上君流十万里,乃东迁族人沿途伴驾。希俄斯姐妹,心中急迫,可想而知。
  自开条支七城,立诸商会。木兰先锋,劈波斩浪,日夜三千里。又得护火贞女,私贩罗马。七海珍货,汇聚希俄斯岛。西女国,因而兴盛。且书信往来,不绝于道。地中海内外诸事,希俄斯姐妹,无所不知。便是《朝闻日报》,亦设专栏,言及西陆风闻。季汉所言“寰宇之内”,与两汉所言,断不可同日而语。
  如前所知,西女国,其俗与东女略同,种皆女子。多珍货,附拂君长,岁遣男子配焉。
  季汉三兴,西陆皆知。皇上尊太上皇帝,加无上将军。以为天下共主。且秦后鲁琪拉,为皇上所诞麟儿,号“白帝子”。许将为罗马皇帝。东迁部族,所生子嗣,子为封君,女为县主。其利之大,无可计数。季汉家国,内中详情,希俄斯姐妹,尽书告西女王。试想,血沙蝎母,星昴·赛拉娅,乃西女王,一母同胞。亲笔所书,西女王自当深信不疑。何况,惊闻皇上曾凭一人之力,七日礼赞百姬。可谓彪炳。
  试想,与其乞,罗马皇帝,“岁遣男子配焉”。不若,分批送来季汉。美其名曰,侍寝皇上。既解族人燃眉之急,焚心之渴。又暗度季汉龙种,母凭子贵。不费吹灰之力,分得一县、一国。譬如绿洲熔炉,西女国拓土千里。毋需困守孤岛。仰人鼻息。
  何况,季汉为避外戚之祸。皇上又宠溺亚马逊无以复加。各取所需,兼得大利,何乐而不为。
  西女王,正欲成其事。不料皇上自罪,君流十万里。更惊闻,不走海路,避难就易。竟欲反其道而行之。横穿穷发之地,跋涉极北冰原。此道,从未有人涉足。
  沿途多徼外野人,艰难险阻,细思恐极。虽言三载归期。若泥足深陷,裹足不前,蹉跎十年,又当如何?
  西女王心中急切,可想而知。遂万里传书,细问详情。希俄斯姐妹,更情不由己,辗转反侧,难以安枕。近日更茶饭不思,俱有愁容。馆中侍医,不敢大意。急忙通禀详情。
  闻姐妹抱恙,皇上百忙之中,入馆探视。
  血沙蝎母,星昴·赛拉娅,携高等女祭司,女王之手·艾蕾蒂娅,并白色女神,雾潮·哈利娅,及迅风·阿特米西娅,朝云·洛狄娅,光辉·阿格莱娅,水沫·塔丽娅,疾帆·伊芙根尼娅,寒汐·艾瓦歌莉娅,圣歌·波林海妮娅,渡鸦·蓬托波瑞娅,礁石·阿克泰娅,洋流·拉俄墨狄娅,远望·普洛诺娅,铅幕·帕特莱娅,天际·尤雷尼娅。
  齐来迎驾:“拜见夫君。”
  “诸妃免礼。”皇上伸手搀扶。姐妹十六人,俱有身孕。腹中麟儿,非富即贵。又谓,母子连心。唯恐有失,皇上焉不慎重。须知,亚马逊所生麟儿,俱无外戚之患。且身强体健,正适辟土开疆。皇上有意,悉分封于海西。共立东罗马帝国。假以时日,兄弟齐力,攻灭西罗马。一统海西。
  夫妇落座。皇上先问:“何故忧思?”
  “妾等,乃忧夫君君流十万里也。”星昴·赛拉娅,柔声答曰。自伴驾东归,居玲珑天宫。希俄斯姐妹,季汉宫仪,纯熟于心。举手投足,无懈可击。
  “寰宇之行,三载而已。”皇上英雄无匹,举重若轻。然终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穷山恶水,不毛之地。纵有漠北、西域,二都护府,左右驰援。总有鞭长莫及。俗语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又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便为避万一之失也。
  “妾等,愿同往。”星昴·赛拉娅,引姐妹伏地请命。
  “不可。”皇上言道:“为夫,十月将行。诸妃,正当大期。如何轻动。”
  “闻将作寺已造君流车驾。当无损大期。”女王之手·艾蕾蒂娅,柔然相告。
  “这……”皇上神色迟疑。
  白色女神,雾潮·哈利娅,亦言道:“既出三载之期,函园诸妃,亦多有子。闻夫君已有万全之备。妾等,何患之有。”
  正如雾潮·哈利娅所言。漫漫长路,车驾起居。函园妃纵避孕侍寝,亦难免珠胎暗结,诞下麟儿。将作寺倾力打造之君流车驾,亦有育婴专属。车厢内,层叠摇篮。内设育婴室。
  大秦圣祭,高等女祭司·安娜塔西娅,精通驱魔。论助产接生,女王之手·艾蕾蒂娅,乃西女国首屈一指。
  如前所知。古希腊神话,助产女神,计有二位。其一便是催产与难产女神,厄勒提亚。且高等女祭司,艾蕾蒂娅之名,便与厄勒提亚同源。高等女祭司,亦司职西女国,生育事宜。
  若携希俄斯姐妹君流,产子无忧矣。
  心念至此,皇上这便定计:“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