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9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0/2006

  太上公卿,及比二千石以上,悉数与会。
  灵辉大殿,蓟国“千里江山缶景”,居中陈列。山川大泽,五百城港,栩栩如生,历历在目。观者无不,心旷神怡。闻皇上已命能工巧匠,于长安明光宫正殿之中,下陈季汉“万里江山缶景”,上置赤金陨琉璃铺地。百官列席,垂首可见。
  “臣窃以为,开羌中道,当无损国力。”上计令陈逸,持芴跽奏。
第250章
富有七海
  上计署,执掌太上帝廷,历年案比。分门别类,翔实可信。尤其,券钞通行天下。凡皇上立港开市之处,皆有季汉赀库。或与海市楼船相伴,或与开拓车队同行。百姓与皇上约定价值。既解铜重之苦,又除缺铜之困。
  譬如陇右牢城大建。筑路通渠,营城圩田,齐头并进。百万乃至千万羌氐,日赚二百大钱。彼时,饶是后汉灵帝,亦心惊胆战,唯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岂料,皇上威信天下,羌人并无挤兑。于是,风平浪静,化险为夷。待券钞,取代铜钱。财货往来,皆经账户。皇上纵富有七海,亦笔笔皆可计数。上计署,威力初显。
  语出上计令之口。殿中君臣,当可信之。
  “‘遏障之於邪,开道之於善,而民乡方矣’。”太师郑玄,持芴奏曰:“开羌中道,利于社稷。”
  儒宗所谓开道,含义有二。本意开辟道路,引申为教化育人。
  除去,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还需置烽堠亭舍,遣属吏值守。如前所言,道路乃汉家文明之承载。羌中道开,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烽堠障壁,不一而足。唯有如此,方能护道周全。
  故于西海郡之西,另立婼羌郡,及婼羌属国。亦为保全羌中道。
  “当如何施为?”皇上这便定计。
  “禀主上,当效牢城羌氐。引大盐泽中婼羌,日二百钞客庸。”右太宰,持芴跽奏。
  “可。”皇上言道:“何人可守婼羌。”
  举贤任能,右太宰,责无旁贷:“臣,举丰县令张既。”
  “其,何所人也?”皇上笑问。
  “张既,字德容,左冯翊高陵人,举茂才出仕,授京兆新丰县令,治绩为三辅第一。”
  京兆新丰县,位于长安城东,北临渭水、南依骊山,市舶要冲,兵家必争。境内五路:函谷道,栎阳道,骊山北间道,登骊(山)古道,渭水并漕渠水道。
  “何人佐之?”皇上笑问。治绩既为三辅第一,张德容足可守羌中道。
  “左冯翊功曹游殷。”右太宰笑答。
  “此,又是何许人也?”皇上必有此问。
  “游殷,字幼齐,武威姑臧人……”右太宰遂将“游殷托子”之事,娓娓道来。
  “先见为明。”皇上欣然言道:“当可佐之。”左冯翊池阳人吉华,字伯房;郭晊,字公休,与游殷为同岁为官,且彼此交好。稍后一同迁官婼羌。历经数载,凿穿羌中。
  “改大震关城,号震旦。立为西都。改长安,号中都。”皇上再出帝命。
  “喏。”群臣下拜。至此,五都立定。北都临乡,东都洛阳,西都震旦,南都建业,中都长安。
  “敢问少师,震旦何意?”群臣出殿,便有薮东守乐隐,躬身求问。
  “震旦,‘即神州之号也’。乃丰州天竺语曰。”蔡少师,自然博学。
  “谢少师。”乐隐心满意足。
  如此西依陇山之险,东据崤函之固。八百里秦川,居中守正,江山永固也。更有甚者,西域、赐支二大都护,为诸夏藩屏。只需循序渐进,再续汉祚二百年,葱岭以东,再无华夷之分。二百年后,“寰宇皆汉土,王出季汉门”。
  丝路流金,汉风循进。文明之火,重燃河西。
  如河西四郡,先前毁于战火,两汉所立旧县,悉数复辟。引域外胡商,争相定居。自开客籍编户,西域都护百城,口破千万之巨。经由河西走廊,往来诸夏者,不绝于道。或履任,或求学,或经商客庸,或投亲访友,不一而足。雍州大兴,当可预见:“(河西)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以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陇右、赐支,并西域,足可补四郡人口之缺。
  皇上改长安为中都。不出三日,天下尽知。且新筑六爻南斗城,周回百二十里,六百闾里中都城,尽显季汉三兴。
  汉人以高为美,以高为贵。大宗伯兼领京兆尹,酒雄刘陶,历经十载。所筑季汉宫室,皆需增筑至九重。如何,深厉浅揭,因地制宜。将作寺能工巧匠,自当驾轻就熟,随机应变。
  百丈高台,再筑九重大殿。天空之城,实至名归。六百闾里,鳞次栉比。七重、五重、三重,楼台错落,高阁林立。辅以轨路、天梯,并机关诸器。待蒸汽大兴,朋克至矣。
  皇上梦寐以求。工业文明,当如期而至。唯一所憾,科技树偏。火药未能造出,酒精替代能源。不及。酒精乃清洁能源,四海无闲田,一季三登谷。足可令酒精,大行其道。待日新月异,厚积薄发。火药必不远矣。若以百岁计,五十载必出。
  酒精配火药,想想便兴奋。
  诸皇子,开辟之旅。定十足有趣。
  “夫君?”见皇上神游天外,士贵太妃,柔声轻唤。
  “何事条陈?”皇上一笑扬眉,果未能入耳。
  “光禄大夫,函园令鲁肃上疏。言,北天竺诸国主,乞马鸣大士上洛。”士贵太妃笑言。
  马鸣大士,醉心兴建南港大佛寺。与四海令左慈,一见如故。常坐而论道,引百姓围观。北天竺诸国主,安居洛阳离宫别苑。坐享荣华富贵,心生不安。故求马鸣大士,佛法化解。
  鲁肃言下之意,生活安逸,心生惴惴。唯恐,乐极生悲。故求佛庇护。此亦是人之常情。
  “马鸣大士,何所言?”皇上笑问。
  “大士言,大佛乃成,当赴东都。”士贵太妃答曰。既名大佛寺,必有大佛像。此乃北都奇观之一。庇护季汉,国祚绵延。正因兹事体大,故不可轻动。
  “善。”皇上又道:“遣使上洛,抚慰诸王。”
  “喏。”此乃皇上一贯行事。
  “河南尹司马芳,洛阳令司马防上疏。欲造千秋琉璃观。”马贵太妃,再报条陈。
  “欲改千秋观乎?”王上闻弦歌而知雅意。灵帝起四百尺观,于阿亭道。取名“千秋”。引诸夏仙门入住。以护京师。
  今季汉三兴,各地祥瑞频出。饶是京师二司马,亦不能免俗。
第251章
从容中道
  “将作寺可建全模?”皇上笑问。
  “将作寺已制‘琉璃千秋观’模。”马贵太妃,遂命人将模型取来。
  琉璃宝顶、琉璃画壁、琉璃窗格、琉璃地板。辅以琉璃枝灯,八面琉璃镜,日光所照,五光十色。月下枝灯高悬,夜放豪光。微缩模型,虽不过指掌之间,然却惟妙惟肖,知微见著。
  四百尺观,光耀东都。
  天下奇观,美名流传。
  清钢陨琉璃,技艺大成。造型各异之阿拉比亚陨琉璃,被七岛商会大量收购,贩运诸夏。经由将作寺,银炭高炉,淬火熔炼。遂成清钢陨琉璃。充作内甲,可御汽弩连击。函园、云霞诸姬,皆量身定做。分,水绿、天青、浮金三色。
  水绿,多为民用。天青,为爵民专用。浮金,唯见玲珑天宫。
  千秋观所用,正是浮金色。专为汉室祥瑞。
  四百尺观,乃后汉筑成。只需稍加改造,无需大费周章。且清钢琉璃,皆用于紧要处,寻常装饰,普通清钢琉璃,乃至琉璃画壁即可。
  所需,无非工本而已。
  北都立大佛寺。东都造琉璃塔。必是仙门不甘其后也。
  仙佛之争,斗而不破。皇上这便言道:“可。”
  “喏。”马贵太妃,遂命女学事史,素手批注。
  九州遣使,各陈要务。司州亦不例外。司州,本是后汉司隶校尉部。下辖河南尹、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计七郡。皇上欲携千万蓟人,迁都关中,填塞七郡。季汉关中,亦非两汉所指。乃陇山以东,嵩岳(嵩山)以西。由大震并虎牢二关所夹。洛阳有八关锁固。长安六塞险阻。更有大河天险。当可保关中,万无一失。
  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地也。
  出东都,顺下大河,可通江达海。经四渎八流,遍及关东、河北,远及东瀛。洛阳东都,权且可治,青帝之政。亦如北都,权作玄帝之都。待各自开疆辟土,亦如太上皇帝,居中守正,另筑雄城,再行迁都,不迟。天下五帝,皆出季汉家门。此事,早有定论。
  诸皇子之中,何人可居其一。有识之士,众说纷纭。正如太上帝廷,四神四凶,早有定论。然“五凤”,究竟几人,街头巷尾,争论不休。亦如谋主、兵主,閤上鶆虎,终有定论。稍后卧龙雏凤,足可继之。然周郎又当与何人并著于世。朝野虽有风闻,却终无定论。
  少宰徐庶,曾笑言,“东孝西直,和合为(法)正”。徐庶言指,郭奉孝、徐元直,二人表字相加,正是法正表字“孝直”。言外之意,郭、徐二人联手,方能与法正比肩。
  此乃自卑而尊人,君子礼遇。虽多过誉,然论足智多谋,法正足可与东孝西直并列。法正尚未及冠,皇上早有断言,法正当可与小师弟周公瑾,比肩。
  周瑜一战功成,领宁州牧。稍后,豪取千里丽川,三登沃土。皇上便有意,拜法正为参军,辅佐绥南将军部,并方国联军,攻灭骠国。效扶南,另立黎州。
  法正若能如周公瑾,举重若轻,不战而屈人之兵。二千及冠,指日可待。周公瑾守宁州,法孝直守黎州。南州向化,计日功成。
  “大司徒上表,欲重凿‘回中道’,以通萧关。”安贵太妃,再行条陈。
  “善。”皇上亦有此意。
  回中道,乃关中至陇东,交通要道。南起汧水河谷,北出萧关,因途经回中而得名。前汉元鼎五年(前112年),武帝“始巡郡国”,北出萧关,猎于“新秦中”,随从“数万骑”。后汉建武八年(32年),来歙与祭遵,“伐山开道,从番须(今陇县西北)、回中,径至略阳,斩(隗)嚣守将金梁”,并即此。
  汉武大帝,更六出萧关。乐府饶歌,《鼓吹曲》歌曰:“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