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2006

  忽想起一事。登车前,杨赐又问道:“蓟王为何不上表伐贼?”
  恩师答道:“冀州流民数百万,拖家带口,皆奔蓟国而去。蓟王自顾不暇,有心无力。”
  “太平妖贼为一己之私而不惜生灵涂炭。”杨赐顿首叹气:“万物之内,生灵寡而禽兽何其多也。”
第106章
万民饥流
  大利匠人城。
  在城长苏越的率领下,数艘新造百丈机关船,护送一座机关船坞工坊,起锚解缆,顺流而下,驶往涞水入海口。
  遵二位国相之命,苏越要在涞水入海口附近,择址修建一座拦河水砦。并就地建起流民舟船营地,以防海上流民船队乱入涞水,冲突蓟国航道。
  “巨马水于(东)平舒城北,南入于滹沱(水),而同归于海也。”
  张教主用两枚弃子,张举、张纯兄弟,行投石问路之计。二贼不过驱百万民众逃入蓟国。如今北地尽知,蓟国兵强马壮,善待流民。试想,贼兵压境,大难临头之时,大河南北、淮泗一带,长江两岸民众,会作何选择?
  自当或沿官道北上,或沿水路取渤海逆入涞水。贼乱之地,民众皆投蓟国而来。蓟国虽富足,却也不过是六县之地,如何能活天下百姓。即便是冀州近六百万人口,亦难以支撑。此毒计,不啻于驱赶百姓攻城。
  凡落子天下棋局上的每一颗棋子。张教主皆无所不用其极,定要生吞活剥,榨尽最后一丝血肉。连骨头都不吐。
  张举、张纯二贼之乱。无论计成与否,张教主皆稳操胜券。
  计成,刘备功高震主,被陛下所忌惮。必然被处处设计陷害,不得好死。
  不成,刘备忠君爱民,为万民所景仰。必然受流民交口相赞,不得安宁。
  落子处,便是一个“仁义”。你不是忠君爱民,王道治国吗?先前,百万流民拖家带口,白吃白喝白住足足一月有余。如今,五百万流民扶老携幼,不绝于道,饥肠辘辘,嗷嗷待哺。蓟国又该如何?
  仁君难做啊。
  环视殿中文武,刘备这便言道:“传令。”
  先前长吁短叹,一筹莫展的各城令,纷纷正襟危坐。
  “将先前冀州六国流民名册集薄,抄录各城。因地制宜,以百户、千户或万户为限,暂且安置各城。户户可‘租赁’宅院一座,良田一顷,令其自食其力。‘赁资’与蓟国百姓相若,赋税亦等同。若客庸蓟国,亦同工同酬,不得有差。”
  电光火石间,各城令、长幡然醒悟。
  所谓客庸。在蓟国人看来,便是落籍的前奏啊!莫非……
  诸如桑邱城、徐城、敌城、武遂邑、三台等,南部诸城,多是空城一座。用来吸纳流民,正当时宜。
  “启禀王上。宅院有匠人修造,可户户一顷之美田,从何而来?”楼桑令乐隐这便起身问道。楼桑已无立锥之地。若要扩建,唯有再向西林。
  “自然是各家各户自行圩田。工钱亦与国民等同。”刘备早已想好。连抄三家海贼王,蓟国钱粮虽堆积如山,却也不足以支撑数百万人流民的吃喝。今季田赋加官粮,共入谷千二百万石。能养壮劳力四十万。以一家老小计,能活百万口。再多,恐难久持。
  眼看大雪封路,待雪化路开,已是五个月之后。再加战事所耗,或许一、二年内,流民都无法返乡。难不成一直空养着。这对蓟国上下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之重。
  一年平定黄巾军,四大府丞已是足够乐观的预计。
  刘备总感觉,此次黄巾军的战略会有所不同。
  为长久计,尽早让流民自食其力,才是上上之选。
  冀州六国国王,国土饱受荼毒,国民皆逃难,食俸大减。本想择日返回封国,重整河山。岂料二贼刚灭,黄巾贼又起。所幸,二张逆乱后,先已将家眷接来临乡。此次黄巾贼势更大。六国皆被贼兵所破。甘陵相冯巡,更是惨遭黄巾军毒手。贼人本欲挟持诸王,岂料诸王及家眷皆入蓟国,未能得逞。真乃不幸中之大幸。
  六国国君及家眷、宫女、内官,人数众多,岂能全挤在赛马场。刘备这便将紫渊别馆,改造成六国馆,供六国君与家人暂居。
  楼桑正南六十里,有紫渊。碧水环带如练,两岸芦苇尽吐紫缨。风景甚是秀丽。刘备曾命人在此修建紫渊别馆。冬浴温泉,夏沐紫渊。两处别馆乃临乡出游圣地。其内亭台馆舍众多,只需稍作改造,足可安置诸王家小。且距离楼桑亦近,想要赛马采买,乘车片刻可达。再遣军士护佑,安全自当无虞。
  诞下四子的碧儿姐,与诞下五子的黎儿姐,所做胎梦皆与西域有关。
  碧儿姐曾多次梦见,生有鸟翼之天神,从天而降,矗立在屋脊上高声歌唱。神人生有一双圆圆大大,灵活有神的双眼。嘴唇微合、鼻子修长,鼻头略有钩状,光头居中留有发髻,身着浅圆领套头胡衫。
  鸟翼神人,其实出自西域都护府墙上的一幅壁画。乃是佛教众神中的“迦陵频伽”。
  迦陵频伽,原为鸟类,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故叫美音鸟。传说,佛在祗园精舍供养日时,迦陵频伽前来献舞。迦陵频伽的美妙声音,还象征佛之法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百八十一卷:世尊梵音词韵弘雅,随众多少无不等闻,其声洪震犹如天鼓,发音婉约如频迦音。迦陵频伽,又是极乐净土之鸟。
  西域都护府,与迦陵频伽画壁,遥遥相对的东墙上,一幅“鱼车出行图”,乃是黎儿姐常做的胎梦。
  画像右上部为一鱼车。车轮由漩涡状云气幻化,其上有驭者、乘者各一人。驭者身形瘦削、肩生羽翼。乘者头戴鱼形冠,当为仙人。鱼车下有一龙车,车上有建鼓和怪神。其左有一人持钩骑象。画像左侧另有一人持鞭而立,其下还有一人双手各持一瓶,正从云端倾泻甘霖。其右亦有一人持角(又称吹金,形似喇叭)状物,作吹气状。吹气者之下还有一人,拖五连鼓。以上人物,为风雨雷电诸神:吹气者为风伯,拖鼓者为雷公,持瓶倾泻者为雨师,持鞭者所持应为电鞭。鱼车出行图,即是描绘风雨雷电诸神行雷降雨的场景。
  好家伙。一个是佛教迦陵频伽美音鸟,一个是原生风雨雷电诸神。
  二子必然不同凡响。
  于是。刘备为四子取名:韺(yīng)。本意为,上古“三皇五帝”时,帝喾(kù)之神曲。“古音命韶韺。”“五韺,帝俈乐。”
  风雨雷电诸神,鱼车出行,乃主天象。于是刘备为五子取名:勨(xiàng),意为宽免。“繇缓也”,“勉也。”
  刘封、刘昂、刘渚、刘韺、刘勨。五子皆已取名。
第107章
铸造新币
  数月前,刘备上表回国。临行前,陛下赐予“四出文五铢钱铜母范”,授以新币铸造之权。
  刘备一直无暇他顾。如今,五路贼兵尽退,又逢黄巾逆乱,南北交通日益断绝。这便想铸钱备用。
  郡国铸币亦非陛下首创。
  前汉时,郡国皆有铸币权。
  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郡国五铢”,或“元狩五铢”。因其材料改用紫铜,又有“紫绀钱”之称。
  但因各国技术水平不同,铜矿成分亦有差,故而所铸五铢钱亦千差万别。且偷工减料严重,多不足五铢重,且越铸越轻,越铸越粗劣。武帝遂于元鼎二年,收回各郡国铸币权。改由朝廷统一铸造,统一发行,防止恶币泛滥。
  开铸于元鼎二年初的钟官五铢,因币材多用赤铜。色红(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以一当五行用,世称“赤仄五铢”。
  “赤仄钱,以赤铜为其郭,钱紺色也。”
  赤仄五铢以赤铜为质,精磨之后郭边尽赤。“赤仄(侧)”,意为将外郭锉平之意,此亦为赤仄(侧)钱名之由来。赤仄五铢周郭深圆而磨滤精湛,穿径方正,工艺精整。铜色殷赤纯净,色呈黑漆古,钱面无瘢垢瑕疵之弊。
  刘备此次铸币,所用便是赤铜。
  奈何铜矿价高。即便刘备手握铸币之权,然从各地铜官处贩来足量铜矿石,原料价值已远超五铢钱币值。得不偿失。
  刘备便想到了自己开采铜矿,以求尽可能减少成本。一问方知,原来时下采矿业已十分发达。
  “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
  每年,有十万余人去“攻山取铜铁”,所凿矿井深达“数百丈”。武帝时,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盐、铁官所在地即是重要的钢铁冶炼基地。时较有名的五十四个采矿点广泛分布于三十一个郡国之内。开采的矿石种类,亦有所增加。以铜为例,汉以前开采的铜矿石主要是孔雀石、自然铜、赤铜矿和蓝铜矿。前汉时又增加了硫化铜。矿井中,运输矿石的工具亦有显著进步,出现了和后世手工煤窑用的四轮小斗车类似的铁轮矿车。
  距离最近的一处铜矿,位于右北平郡俊靡县,燕山山麓。南距临乡约六百里。前汉时此地矿业兴盛,两汉之交,随鲜卑强盛,乌桓内迁,今已废弃。乃右北平乌桓天然牧场。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称汗鲁王,受封单于。与刘备有通家之好。
  真是天助我也。
  刘备这便去信大舅哥。言,欲遣工匠前往燕山开矿,请乌延出兵护佑。乌延爽快答应,可也。
  工匠很快便在燕山山麓,找到了埋没于荒草间的前汉矿区。细细查看后,上报刘备,只需稍加修缮,便可复采。
  因是右北平乌桓所辖,刘备便又去信大舅哥。言道,可否将此矿山周围百里,划归长公主刘萌,为其“汤沐邑”。
  “汤沐邑”始见于周代,乃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汉时,多为皇后、公主等女贵族的食邑。
  “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今代汤沐邑,常赐给公主等。与诸侯国类似。汤沐邑虽是封地,但受封之人却无行政权,仍由朝廷派官吏管辖。但因有汤沐邑之名,行政级别上要比普通城邑尊贵。汤沐邑即使面积不大,人口很少,但管辖官吏品秩,亦比普通县高。
  比如,先帝时,以汝南郡阳安县封给长公主刘华为汤沐邑,该邑长称令。公主薨后,阳安令复降为阳安长。
  副伏罗氏孕时,曾梦见立于老宅五丈桑下。五丈桑枝繁叶茂,群鸟争鸣。待她仰望树冠时,百鸟齐冲,绕身飞舞,遂被惊醒。刘备问过娄圭等人,皆说百鸟绕身,必生贵女。果不其然。母亲请大儒陈寔,取名‘萌’。草木萌发,欣欣向荣也。其后大宴宾客,举国欢庆。
  草原神鹿庇护的蓟国长公主刘萌,自然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乃刘备掌上明珠。
  蓟王子嗣渐多,且多见男丁。所谓“母凭子贵”。见蓟国日益强盛,冠绝北地。蓟王有问鼎天下之姿。生怕生了女儿的王妹乌莲,不受待见。久而久之,遂成乌延最大心结。今刘备欲为长公主讨要汤沐邑,乌莲所生二公主,又岂能例外!
  心念至此,乌延这便颁下王命,将铜矿百里之土,后世鹰手营子、寿王坟两大矿区,皆划归为长公主刘萌的汤沐邑。
  采矿利润,何止百倍。且不限时令,四季皆宜。
  因汤沐邑在燕山主峰之一,伏凌山东麓,刘备取名东凌邑。因“凌”与“灵”音近,故又被称为:东灵邑。
  “伏凌山(雾灵山)甚高峻,严障寒深。阴崖积雪,凝冰夏结,故世人因以名山也。”
  首任东凌令。出人意表,刘备授予了与华大夫等人并称“蓟国四奇”的杜夔,杜公良。杜夔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
  事实上。时下一个“善钟律”的乐师,必然精通于青铜铸造。因为所有的编钟,皆是青铜铸就。想要准确掌控编钟的音律,对铸造技艺的掌握,尤其是火候、铜锡配比等,近乎苛求。杜夔自是其中翘楚。铸造“音列四声,七声齐备,移宫换调”的国乐编钟,皆得心应手。铸造小小一枚钱币,还不手到擒来。再说,此去不铸币,而是先把铸币所需铜矿,炼成赤铜锭,再运回临乡。铸造成四出五铢,亦是后世口口相传的“角钱”。
  先时,杜夔已受拜为蓟国太学坛博士祭酒,传授音律。今又为东凌令,深得蓟王器重。这便择日出发,领其弟子邵登、张泰、桑馥、陈顽等,并良工千人,乘机关船沿浭水入灅水,绕无终山,过石门峡,北上右北平郡俊靡县。再寻路北上燕山,修路架桥,开山筑城,为蓟国长公主修造汤沐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