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2006

  “然也。”苏越轻轻顿首:“机关阵,亦属军阵。无非是将阵中兵马,换成机关诸器。兵士、武器,皆藏于机关器内,以此杀敌。”
  皇甫嵩一点就透:“只需冲破阵心,毁掉‘枢机’,此阵不攻自破。”
  “正是如此。”
  沉思片刻,皇甫嵩又道:“敢问长吏,如何寻找‘枢机’。”
  苏越言道:“将军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
  “此机关阵,遍布邺城之中。说是机关城亦不为过。贼人一个冬日,将城内存铁消耗一空,便是为铸造‘轨路’及‘机关诸器’。行走于轨路上的机关器,乃分为五大类:攻、守、陷、障、惑。与之相对应:楼、墙、阙、杂、门。所谓居高下射,凡望楼、角楼、仓楼、诸如此类,皆暗藏杀机,是为‘攻器’。凡墙、垣、藩、篱,皆为‘守器’。凡见两侧立有高阙楼,周围必伏重兵,乃是设陷之处,故称‘陷器’。凡遇辎重、木箱、麻袋、柴堆,杂货,诸如此类,阻拦通路,皆是‘障器’。凡遇宅门、里门、闾门、市门、巷门,皆莫入,此乃‘惑器’,入之方向全失,方寸必乱。”
  “攻、守、陷、障、惑;楼、墙、阙、杂、门。”皇甫嵩铭记在心,便又追问:“然‘枢机’究竟藏于何处?”
  苏越轻轻点头:“所谓令行禁止,‘枢机’乃为居中调度,发号施令。如此,阵中机关诸器,方能运转得当,不出差错。类比军阵,传达号令者,或为令旗,或为号角。诸如鸣镝、狼烟,终归逃不出‘声光’二字。将军不妨稍作回想,那日冲入城内,可曾听闻奇异之声,亦或是看见异常光亮?”
  皇甫嵩摇头:“未曾听闻,亦未曾得见。”
  “此便是我等百思不得其解之处。”苏越皱眉道:“如此大的一座机关阵,彼此之间如何传递消息,做到辗转腾挪,如臂指使,天衣无缝?”
  沉思间,忽有一校尉开口道:“回禀将军,卑下倒是断断续续,听到一些不成调的琴瑟之声。”
  “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苏越急问:“果真听到琴瑟之声?”
  “断不会错。”校尉言道:“吾家小妹颇通音律,耳濡目染,亦略知一二。只是那日在城中所闻,皆断断续续,不成曲调。”
  “如此说来,卑下等亦有听闻。”几位校尉纷纷言道。
  细细回想,皇甫嵩亦点头:“确有琴声。如众人所言,断断续续,皆不成曲。故未曾细听。”
  “原来如此。”苏越笑道:“难怪城中无令旗、铜镜、鸣镝,诸如此类。贼人乃用‘同类相动’传讯耳!”
  “何为‘同类相动’?”
  “‘同类相动’,又称‘同律相和’。”苏越正要细说,却忽地卖了个关子:“此城可破也!”
  “愿闻其详。”皇甫嵩急忙抱拳。
  “将军只需如此如此……”
  计出蓟国长吏,皇甫嵩焉能不信:“多谢长史倾力相助。破城必当重谢。”
  苏越肃容回礼:“皆为我大汉国祚,下官不敢言谢。”
  事不宜迟,皇甫嵩这便去整兵备战。
  苏越唤来典韦,附耳道:“明日,我等且与左中郎将相伴入城。中郎将在明,我等在暗。趁黄巾贼与左中郎将厮杀正酣,无暇他顾。我等乔装成一队黄巾贼兵,在城中寻觅‘枢机’之所在。此乃声东击西,擒贼擒王之策。”
  “嗯!”典韦粗声点头:“找寻‘枢机’劳烦苏公。斩杀贼酋,交给某便是!”
  “好。”苏越欣然笑道。
  是夜,又有几辆水陆两栖机关舫车,从港口登岸。被牛马拉入瓮城。
  翌日一大早。
  积满贼人血肉的门闸,徐徐升起。皇甫嵩人马具甲,手持盾牌。引三河骑士护佑数辆机关舫车,鱼贯而出。
  “击鼓!”皇甫嵩一声令下,舫车内军士立刻搬动机簧。
  车上战鼓隆隆作响。此车名曰:“战鼓舫车”。源自记里鼓车。只不过比起“一里敲鼓,十里鸣铃”的记里鼓车,“战鼓舫车”车轮每转一圈,便可击鼓一次,由车内畜力驱动,可擂鼓鸣金,终日不歇。
  数辆舫车,同时擂响。一时鼓声震天,震耳欲聋。邺城内外,皆可听闻。
  如此喧闹,城内却一片死寂。
  “攻守陷障惑,楼墙阙杂门。”皇甫嵩默念十字口诀,挥剑一指:“杀!”
  “杀——”三河骑士高举盾牌,杀奔而上。
  见汉军扑来,与城内建筑融成一体的机关器,立刻射出乱箭。却被骑士手中盾牌及身上具装所挡。
  “纵火!”皇甫嵩怒吼一声。人借马速,将手中油瓮奋力掷出。
  骑士纷纷效仿。伪装成市楼的机关器,随即溅满油液。
  火箭后发而至,机关器顿时燃起大火。
  正如苏越所说。为减轻重量,机关器多用木质。正适纵火。而短短一个冬季,贼人也无法在百忙之中,锻造出足够的搪瓷甲片,用来抵挡火箭。
  转眼间,五层市楼便烧成一座大火炬。浓烟滚滚,藏在其中的黄巾力士,浑身燃火。鬼哭狼嚎,从楼顶纵身跳下。四分五裂,脑浆迸裂而亡者,比比皆是。还有许多未及逃出,便被浓烟呛毙。
  城内宅院和机关物,有真有假。互相拼接,组成一体,无从分辨。
  却也不可能整座宅院,一条街巷,皆是机关诸器。必然是一堵墙、一座楼、一扇门,诸如此类的小部件,被改造成了机关器。
  然如何区分,却是难题。
  凭借苏越的十字口诀,皇甫嵩得以成功区分真假机关器。做到每出必中,有的放矢。便是战胜之关键。
  当然。四面点火,将整座城市付之一炬也可达成。问题是,若纵火焚城,令满城百姓与黄巾贼一同葬身火海。不分青红皂白,与乱贼何异!皇甫嵩必遭口诛笔伐,战后非但自身以死谢罪,还累及麾下兵士同受军法。
  可话说回来。若皇甫嵩真担得起“屠夫”恶名,举火焚城。将邺城百姓尽数烧成灰炭。或再攻城时,会容易很多。得知邺城百姓下场,城内百姓必不敢再与黄巾贼沆瀣一气,坐以待毙。
  闻官军围城,定会蜂拥逃难不提。
  如今,即便不学人屠,皇甫嵩亦进展极快。
  一座又一座,伪装成城内建筑的机关器,被汉军纵火焚毁。黄巾力士哭爹喊娘,烧成人形火球,四面跳落,血崩而亡。
  半边城市,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却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群黄巾贼,正着向耸立在街角的一座仓楼,悄悄摸去。
第148章
暗语弦音
  这座仓楼与城内仓楼并无不同。然参照距离最近的一处井栏,便知位置相差离谱。
  谁人会把自家仓楼,建在墙垣之外?
  这座独立在院墙之外的仓楼,显然是由机关器伪装。遮挡它的“墙垣机关器”、“门楼机关器”已先行移走,去封堵三河骑士前进道路。独留这座仓楼扼守原处。之所以未能同步移动,或因被鼓声所扰,亦未可知。
  潜行靠近。
  白毦卫取雁翎刀在手,蓄力一刺。钢刃入木三分。轻轻一刮,灰落如雨。不过是在板墙之外,涂抹泥浆,粉饰白垩,伪装成仓楼模样。内里仍是木质。
  典韦仰头看了看仓上楼阁。将油瓶掷入不难。
  “切莫强袭,找到入口。”被白毦精卒护在阵心的苏越,低声言道。
  “嗯。”典韦使了个眼色,白毦精卒随即围绕仓楼,上下搜寻。
  须臾,便有一白毦卫发现入口。入口与周遭的白垩涂层,有一个明显的裂缝。显然是开关门时挣破。远处不可见,抵近却一目了然。钢刀插入裂缝,拨开关牡,白毦精卒用钢刀微微挑开条缝。侧身一看,正与一黄巾力士,四目相对。
  不等黄巾力士开口质问,白毦精卒已飞身扑入。
  雁翎刀横扫一片。门后惨叫连连。既已开战,何需藏私!白毦精卒接连扑入,从下而上,将仓楼内黄巾贼尽数屠尽。
  见刀下黄巾力士,似死不瞑目。低头一看身上黄巾装束,这才咧嘴一笑:“呔,忘了我等也是黄巾!”
  “速搬去尸体。”舱内血腥刺鼻,苏越掩口说道。
  白毦精卒遂将尸骸搬出,请苏越及一众良匠入内。
  果如蓟国战车楼。机关仓楼,亦分四层。底层未设畜力转轮,而是全靠十几个黄巾力士合力推动。中层藏兵一什,上层辟有箭窗,埋伏有强弩手一伍。皆被白毦精卒乱刀劈杀。
  整个机关器,极其简陋。唯一例外,在顶阁。顶阁原本内设斥候一员。四面嵌入“去节竹管”。竹管长短不一,类似竽上三十六根竽管。区别在于:去节竹管两头皆蒙有“拢音薄牛皮”,构成“传音竹筒”。而在顶阁正中,悬有一造型奇特的“七弦器”,是不是乐器,不得而知。
  此时,竹管鼓声隆隆,而悬在头顶的“七弦器”却纹丝不动,未起声响。
  “鼓声果然扰乱了黄巾贼的传音。”苏越这便言道:“且等左中郎将罢兵。”
  “嗯。”典韦遂命人驻守。
  厮杀一日,直到晡时,鼓声渐止。清理出数条环绕瓮城的街巷,左中郎将皇甫嵩遂令兵士源源不断涌入城中扎营。邺城广阔,黄巾贼又死守。巷战非一日之功。稳扎稳打,徐徐推进,亦是正途。皇甫嵩并未被仇恨命蒙蔽双眼,乃世之良将。
  待鼓声渐不可闻,琴音又起。琴声尖啸,甚是急促。将将停下的“传音竹筒”再次鼓动。这次,“七弦器”终于出声。
  七根琴弦中先有三弦依次发生,后有二弦同响。如此反复。
  此,便是黄巾贼的“暗语”。
  所用原理,其实极其简单:“共振现象”,或叫“共鸣效应”。
  古人对共鸣现象,发现很早。《庄子·徐无鬼》便记载有调瑟共振:“为之调瑟,废于一堂,废于一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