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0/2006

  “如此,甚好。”何苗环视阳渠,又问道:“可知从何处落水。”
  “不知也。”周异摇头:“洛阳城,北有谷水,余下东、南、西,三面皆为阳渠环绕。外郭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南临洛水,北达邙山,东至上东门外七里桥,西至上西门外长分桥。凡有水路,或皆是落水之处。”
  “好。有劳明庭。”何苗一声干笑。
  前永巷令徐奉如何亡故,何苗岂会关心。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先前与皇后约定,只需寻着徐奉下落,便可为河南尹。如今徐奉下落已然找到,这便急冲冲前去复命不提。
  入上东门,忽闻步广里和永和里道,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这便醒悟。昨日,悬而未决的的剿灭黄巾封赏,终于颁发。
  平乱四将,度辽将军臧旻、捕虏将军田晏、虎牙将军夏育、轻车将军董卓,升前、后、左、右,四将军,赐县侯爵。左右中郎将,皇甫嵩、朱儁,升左右车骑将军,亦为县侯。
  副将宗员,将升光禄勋。骑都尉公孙瓒升度辽将军。骑都尉曹操升轻车将军。使匈奴中郎将张修升虎牙将军。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升捕虏将军,以上诸人,皆为乡侯。董重仍为骠骑将军,封万户侯。加之先前已受封为五官中郎将的江东猛虎孙坚,此次封赏,总算是尘埃落定。
  步广里和永和里,豪宅又换新主。升官进爵,自当好好庆贺一番。这几日,百官往来赴宴,高朋满座,喜气洋洋。
  本朝有功必赏,尤重战功。先前平乱诸将各自提刀与蛾贼拼杀,血染官袍。眼红无用。何苗瞥了瞥嘴角,快马加鞭,直奔北宫。我乃外戚,自当与旁人不同。
  皇后居长秋宫,并以宫名为号,仍称“中宫”。
  陛下多在西园,北宫内,唯有长秋宫,还算有些生气。通禀之后,小黄门这便领何苗入偏殿相见。
  须臾,何后自入垂帘后端坐。
  “参见皇后。”何苗大喜下拜。
  “见越骑校尉满面春风,可有喜事?”何后问道。
  “回禀皇后,正有一事,前来禀报。”何苗谄媚一笑,又急忙收敛:“先前皇后命我去寻前永巷令徐奉下落,今已找到。”
  何后眸中一亮:“人在哪。”
  “人在七里桥下。”何苗答道。
  何后一愣,这便醒悟:“人已被灭口。”
  “洛阳令言,并无外创,乃是溺毙。”何苗再答。
  “溺毙?”何后一声冷笑:“徐奉善水,内宮皆知。如何能在一条渠道里溺毙。”
  “这……”何苗灵机一动:“或许全家被诛,走头无路。故生无所恋,自投水中。也,未可知。”
  “也未可知。”何后又岂能对如此模棱两可的答案满意:“徐奉乃太平道宫中内应。除他之外,还有何人私通妖贼,犹未可知也。若是自寻死路也就罢了。若是被人灭口,宫中必仍有黄巾余孽!”
  “皇后息怒。”何苗立刻苦下脸来:“待臣再去细查。”
  “算了。让洛阳令去办吧。”何后暗自吁了口气,又换和颜悦色:“二兄累日忙碌,辛苦了。你我有言在先,明日我便去为你讨要河南尹一职。定让二兄如愿。”
  “谢皇后!”何苗大喜而拜。
  洛阳西郭,延熹里。大内官程璜府邸。
  收到口讯,程夫人这便出宫与养父相见。
  “徐奉死了。”程璜开门见山。
  “如何亡故。”程夫人问道。
  “溺毙。”
  程夫人一声轻笑:“善水之人却溺毙。若非自寻死路,便是被人谋害。”
  程璜仔细端详养女表情,见并无异样,这才问道:“依我儿之见,究竟是何种死法?”
  “自是被谋害居多。”程夫人曾与徐奉结对食,对其秉性,当知之甚详。
  “吾儿言下之意,宫中还有徐奉同党?”程璜微微一笑。
  程夫人心中一颤:“阿父又想如何?”
  “吾儿可知,前些日,王豫州上疏,揭发张让暗通太平道。铁证如山,张让被陛下当面斥责。罚钱一千万四出文钱,这才免罪。”
  程夫人先是点头,随之醒悟:“阿父想祸水东引,将矛头指向张常侍?”
  “非也。”程璜笑道:“张让之事,陛下已然知晓,且又罚钱免灾。再构陷亦是徒劳。此事,当换个人选。”
  “赵忠。”程夫人幡然醒悟:“张让,赵忠,位列十常侍之首,权势滔天,阿父切莫引火烧身。”
  “权势滔天?”程璜一声冷笑:“不经历几次刀斧加身,生死两难,如何敢称权、势、滔、天。”
  见养父如此狠绝,程夫人亦狠下心来:“阿父要如何行事?”
  “且附耳上来……”
  陇山,大震关首,云霞殿。
  又一阵酸痛袭来,酣睡中的女豪微微蹙眉,终是清醒。
  浑身如散架一般,无处不酸痛难耐。微微侧看,折腾了她一整晚的枕边人已不在。帷幄密不透光,也不知是何时辰。试着动了动麻木的双唇,一声轻唤:“……来人。”
  须臾,便有女侍医掀开帷幕:“奴婢在。”
  “是何时辰。”
  “已是日中。”女侍医答道。
  “天哪……”
  女豪挣扎欲起,却听女侍医言道:“王上已下令,陇山并无长辈,慧妃无需早起行礼。”
  “万幸。”女豪名“慧”,因是偏妃,故称‘慧妃’。
  “慧妃切勿轻动,待奴婢来清洗包扎。”女侍医柔声道。
  “也罢。”昨夜痴缠历历在目。纵情极乐,亦不过如此吧。心有所想,女豪不由粉腮腾火,羞涩难当。
第133章
强者之姿
  “如何?”女豪问道。
  “除去破壁之伤,并无新创。”女侍医答道:“无需缝合亦无需包扎。休养数日便好。慧妃请安心。”
  “是么。”女豪有些难以置信。夫君撑霆裂月,势大而沉。竟未受创,怎么可能。
  然,身体不会说谎。
  女侍医清洗之后,便悄悄退下。
  昨夜,床榻未添新人。蓟王颇多呵护,浅尝辄止,亦未恣意。故除去贞血洒落,并无新伤。
  恢复些气力,女豪又道:“来人。”
  “在。”答话之人,乃许师钟瑷。昨晚钟瑷、当素、当昔等媵妾,皆在内室休息。未曾入帐。
  “盥洗梳妆。”女豪言道。
  “喏。”钟瑷何曾如此温婉可人。
  自收到蓟王来信,认许女为“假子”,许师最后一丝心结,涣然冰释。从此心无旁骛。
  再者说来。作为陪嫁媵妾,自当与女豪同心共契。究其原因,正出于身份的悄然转换。先前二人皆在西倾山中,所谓“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寒暑易节,不过是井底之蛙。待出山共嫁蓟王,方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汉羌融合,大势所趋。许师先前心怀宿怨,一意孤行。不过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身中奇毒,肉刑加身。日夜交替,乐极生悲,终是臣服。如今平心静气,再无执念。才智重归,自当晓以利害。蓟王嫔妃众多。我等羌女此时若不抱团取暖,更待何时。
  那句话怎么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先前只为争夺钟存部落大权。如今,能争的实在有太多太多……
  蓟王新婚燕尔。诸事勿扰。升平里的长史府,便是治政之所。陇右一切皆上正轨。无需谋主坐镇。有幕府长史盖勋及左右从事中郎毛玠、傅燮三人,及一众属吏足以。此外还有凉州刺史府鼎力协助,自当全无问题。
  故而,刘备只在升平里兴建了长史府。几位谋主,皆暂居于左右肩关城楼内,未曾令置官舍。
  参完蓟王婚礼,新任新昌令司马直这便动身,奔赴蓟国上任。除去至亲一路随行,宗人已先行迁徙。乘船抵达蓟国后,自有人妥善安置。
  刘备授予门下督郑泰自行徵辟之权。郑泰感恩之余,却慎而又慎,不曾动用分毫。话说,河内温县,另有司马芳、司马防兄弟二人,皆在洛阳就官,并不在家。司马直,确也保举同姓一人。但非同乡,而是,颍川阳翟人,司马徽,字德操。
  此人莫非是……水镜先生。
  待有时间,可徵辟一试。
  比照蓟国惯例。七日之内,蓟王当不会离巢别居,只专宠女豪一人。女豪初创未愈,刘备亦未强幸。二人床头夜话,说了许多逸闻野趣,光怪陆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有夫妻之实,再有夫妻之情,滋生漫溢。
  女豪还说了许多西倾山中各种奇异。及雪山更深处的古羌部落。刘备这才想起,麦积山的悬棺古墓。询问女豪,可知高原深处,有哪个古羌善驯野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