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2006

  熔模铸造,又称失蜡法。
  乃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法。通常做法为:先用蜂蜡塑成铸件模型内范,再填充泥芯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其内浇灌金属熔液,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玲珑剔透,有镂空之效果。
  简言之。先用蜂蜡精心制作出铸模内范,再用泥芯敷成外范,加热令蜡模熔化流失。铸模遂成。
  此时,众人亦在用“失蜡法”,铸造人伦重器。
  伸出青葱玉指,戳破薄薄一层凝固的蜡膜。试了试蜡温,已无伤人体。高等女祭司柔声说道:“主人,可以吗?”
  “来吧。”刘备轻轻点头。
  高等女祭司这便轻轻捧起灯盏。在众美人屏气凝神的注目下,缓缓倾倒。
  受此一激,狰狞毕露。霸气尤胜先前。
  滚落下滴的蜡液,被一只只玉手合力捧住,均匀涂抹在背处。
  边倾倒,边涂抹。不久,刘备专属的“触器”蜡模,便被众美合力塑造完毕。
  待半透明的蜡模,即将凝固而又未彻底冷却变白时,趁热打铁。骆晹用未开刃的“铜削(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此刀削之)”,将蜡模一剖成二。轻轻揭去,再小心拼合,取油灯灯焰烘烤裂缝,待两半蜡模重新融合成一体。触器内范,即被塑成。
  “成了。”高等女祭长出一口气。
  慧妃媚笑:“夫君强势如斯,妾等拼尽全力,亦不能与敌。不出数合,便一溃千里,何须此物相助?”
  满手残蜡的钟瑷,亦媚笑道:“夫君向来周全,造此物以备不虞。”
  见众美人各自掩口娇笑,花枝乱颤,不能自已。刘备遂道出原委:“华大夫曾言,只需温度适宜,阳髓玉露可存数日之久。然若一次多孕,为夫鞭长莫及。故想将‘涌余’搜集,借用此物,代为受孕。”
  “原来如此。”众美人纷纷醒悟。
  美妇卢暒,却言道:“夫君厚积薄发,一发而不可收拾。听闻我派房中术中,有控精之法。若‘薄发’可随心所欲,以夫君之强势,一次当可受十数人孕。”
  “果有此法?”刘备大喜。
  同出天师一脉的骆晹亦点头:“确有此法。何不问计四海馆长,乌角先生左慈。”
  “如此,待回去再说。”刘备欣然点头。
  若“一发”可控。不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精耕细作,确可为多人受孕。
  除去亚欧大陆。时下,整个地球,诸如美洲、东南亚、大洋洲等,多处于蛮荒时代。既已打造拓荒车队,拓荒船队自也在刘备的计划之中。
  刘备已想好。待诸子长成,每人分领一支超级船队,去开拓新世界。如此,不等工业革命,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布种全球。刘备已领先二千年前,布种四海。试想,刘备生百子,百子各生百子,百子之百子再各生百子……不出数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如此远交近攻。
  以汉人之融会贯通,海纳百川。但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又岂是一句虚言。
  有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挖坑,后人填土。”想我煌煌天汉,吹过的牛逼,定要实现。
  那时,世界当会是另一番模样。
  集全世界之力,打造的新帝国,也一定非同凡响。
  想想都兴奋啊。
  性情所致,不吐不快。刘备这便与众美人含苞吐萼,共赴巫山不提。
  大震关城,升平里。
  安玄骑都尉府前。
  拓荒车队,整装待发。门下督郑泰带回的“常山之蛇”:杨秋、梁兴、张横、成宜、田乐、伍习、阳逵、成公英,亦在队中。此非刻意为之,乃杨秋等人毛遂自荐。
  陇右羌乱皆平,若要立功,开疆辟土,便是大功一件。几人商量后,便向门下督进言。郑泰又上报左丞荀攸,终令得偿所愿。
  骑都尉安玄,甲骑具装。整装待发。其胡人相貌,在大震关中颇多亲切自然。无半分突兀。
  围观人群,山呼海啸,人声鼎沸。足见一斑。
  左丞荀攸,领长史盖勋,左右从事中郎毛玠、傅燮,及一众属吏,前来送行。亦足见使命之重。
  饮罢送行酒,安玄抱拳行礼。翻身上马,领浩浩荡荡的拓荒车队,出肩关而去。
  安玄,汉末居士。据《高僧传》卷一载,原安息国人。灵帝末年,来洛阳经商,渐谙汉语,常与沙门论佛。以有功受封号“骑都尉”,世称“都尉玄”。与沙门严佛调共译《法镜经》。
  然自与刘备相遇,命运已大不同。虽亦被时人尊称“都尉玄”,却非与沙门论佛而得,乃因功受封。今亲领拓荒车队南下,寻觅“越隽羌”。事成,足可名著青史。
  刘备甚至想。若能寻到路径,穿越喜马拉雅,与身毒(印度)相通。而无需翻越葱岭。如此,再遣一支远征舰队出合浦、比景。二路大军,齐头并进,东西合围。印巴次大陆、东南亚次大陆,唾手可得。若论种田,又岂能少了此二地。
  不急。
  帝国内乱与南亚次大陆开拓。当可齐头并进。
  只需陇右屯田大成,羌人归附。再逆上高原,寻址筑城,种青稞麦以屯守。待日暖路开,便出车队,四处开拓。寻找穿山隘口,终可南下身毒。
  华夏历代,讲究居于定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文明中。唯大汉最具开拓精神。若大汉无法达成,后世便再无人能成。
  原因简单至极。
  国力强盛是其一,领先千年是其二,人口众多足够布种是其三。
  如此天赐良机,刘备又岂能错过。
  再试想。陇右与西域又有何不同。西域联军已建,五十五国结姻亲之盟。毕生之年,刘备定要翻越葱岭,会一会罗马与安息。
  事戒不虞曰知备。
  蓟王多管齐下。
  早已提前谋划天下,布局宇内。
第160章
何处称雄
  大汉的道义,后世再无比拟。
  广义上的“人道主义”,或可相比。却远非我大汉之道。“人道主义”只突出了人的本身价值,却未能将“人类个体”置身于社会属性的诸多框架之下。
  一言蔽之,家国天下。
  居家当如何,就国又当如何。为人子当如何。为人父又当如何。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大汉不禁刀剑弓弩。然何人该杀,何人不该杀。何人能杀,何人不能杀。心中皆有道义。所以会有诸如“杀之不祥”、“杀之不义”、“杀之不仁”、“杀之不孝”等,义理的支撑。
  正如汉人文治武功,未有偏颇。法理和义理,并行于世。这便是我煌煌天汉,国祚绵延,存世大道。
  亦是后世所谓“主流价值观”。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故动众兴师,必应义理,出则祠兵,入则振旅,以闲习之。”
  少年时,母亲言: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刘备咧嘴一笑:且走着看。
  时过境迁,每每回想,颇多感悟。毕其一生,当不负所望。
  家国天下。于公于私,于人于己,于国于家,皆不可有一日之疏。即是蜜月,自当蜜里调油,亲密无间。以求珠胎暗结,“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二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
  洞密自需贯微,含深方可孕大(几率大)。如此方能上下畅达,二气通泰。白乐天不愧祆教传人。通晓二元论。话说祆教自输入华夏,与景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并称为“三夷教”。影响还是有的。
  然为何那些后世瓜分世界的几大宗教,皆未能在华夏实现政教同体,拥有强大的世俗之力。究其原因,乃是我们从盘古开天辟地始,便形成的沉浸式信仰传承。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
  一生万物,万法归宗。周而复始,相生相克。我们的信仰,是一个完美闭合的“环”。没有缺陷。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汉代五行说:金、木、水、火、土。与古希腊四元素说:土、气、水、火。
  五行相生相克,组成一个完美的“闭合环”。而四元素,土、气相克,水、火相克。没有相生,故破绽极大。
  正因无法自圆其说的“闭合”,所以,西方主流的价值体系中,缺少“和”的概念。
  不同文明之间,多是不断替换,缺少融合共生。
  再举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岛上种族,屈指可数,然各说各话,至今未能融合。还有现在的欧洲,情况也是一样。
  积极一面是开放。消极一面是脑残。
  从神话时代始,便如影随形的先天缺陷,至今无法补全。
  更何况,在大汉的星空下。我们的文明,正一骑绝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