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2006

  未知所以恐惧。天圆地方,甚嚣尘上。东临碣石,如何能不望洋兴叹。高山沙海,遂成天堑。
  刘备却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世界真奇妙。
  辽东郡,沓氏县。
  《前汉书·地理志》载:“辽东郡,秦置:属幽州,县十八:襄平、新昌、无虑、望平、房、候城、辽队、辽阳、险读、居就、高显、安市、武闪、平廓、西安平、文、番汉、沓氏”。
  沓氏县,西山南,一处天然避风塘内,正泊满蓟国明轮大船。
  船上横海纛迎风招展。细看正是锦帆校尉甘宁所部。
  未随王傅南下剿灭黑山。自泉州塘沽港解冻,甘宁便扬帆起航,奔赴辽东。寻址督造港城。
  甘宁不愧是无双善水上将。火眼金睛。将后世称为“天然形胜”的旅顺港原址,圈为首选之地。此港地处黄、渤要冲,为北方门户。与山东列岛共扼渤海咽喉,构成幽州天然屏障。
  港口地势险要,周围群山环抱。东临高山,西卧半岛,其间有狭长水道,与外海相通。位置隐蔽,防风息浪。港内水深,可泊大船。乃天然不冻之良港。
  因位于沓氏县南,故取名“南津”。
  作为三拒九锡,与陛下讨价还价的添头。陛下许他开津设港之权。
  自建良港,意义不言而喻。
  借助一个个港口,将势力向内陆深处不断辐射。便是后世殖民者,屡试不爽之良策。港口亦是楔子。钉入一片化外之地,大汉的人、物、文化、技艺,便可源源不断随船舶来。先组拓荒车队,搜集沿途风土民情,再绘详图。待港口扩成港城,便是移民之始。
  驯化土著,与同化四夷别无不同。再行通婚,生诸子诸孙。不出数代,皆为汉土。
  蓟王天家麒麟,胸怀天下。料事于前,敢为人先。先把航线港口,风土图形制备周全。待百子长成,蓟王指图笑问:“吾儿想何处称雄?”
  “孤不学旁人‘开局只给一篷车,五农民’。孤当给一支拓荒舰队,助吾儿开疆辟土,筑城称雄。”
  “敢问父王,谁是‘旁人’,竟如此小器。扩疆聚土,只给‘一车五民’?”诸子问道。
  “旁人何其多也。”蓟王高深一笑:“吾儿切记‘家国天下’。国事虽重,然人伦亦不可废。化为之民,尽取贤良淑德,身强体健,貌美如花者,充实后宫。为我家传宗接代,开枝散叶。待年满五岁,便送入王子馆。自有良师益友,助其成才。”
  “儿……谨记。”
  爽。
  洛阳西邸,万金堂。
  见陛下沉思不语,服侍在旁的王美人亦不敢出声。
  须臾,陛下忽开口:“何后嫁妹之事,美人知否?”
  “此事,后宫早已传遍,贱妾焉能不知。”王美人如实作答。
  陛下轻轻点头,转而又道:“美人又可知,太后嫁姑?”
  “回禀陛下,贱妾亦知也。”
  “何后之妹,与太后之姑,如何能同嫁?”陛下虽想左右逢源,却心忧此举有悖宗法。
  “妾有一语,不知当讲不当讲。”王美人柔声答道。
  “美人但说无妨。”陛下言道。
  王美人言道:“妾窃以为。若论其亲疏,何与晋文公之于子圉乎?又何与孝惠皇后‘亲上加亲’乎?”
  见陛下轻轻颔首,王美人又道:“妾听闻,‘入道后,唯道为务,持斋礼拜,奉戒诵经,烧香燃灯,不杂尘务’。窦氏孤女既已出家修行,便与太后再无瓜葛。”
  “哈哈,美人言之有理,言之有理!”一席话,令陛下茅塞顿开。
  王美人低眉顺目,亦暗中松了口气。
  两块琉璃宝钞,妥妥收入囊中。
  怎叫一个舒爽。
第161章
毕协赏罚
  游牧逐草而居。农耕深耕细作。皆需顺应天时。倚仗地利,讲求人和。
  寒来暑往,一季辛劳。方能换来膘肥体壮,五谷丰登。
  牛羊无法一日出栏,青禾更不可揠苗助长。
  终归是急不来。
  刘备少年屯田,二十载方大成。自然知晓。虽归心似箭,却也稳如泰山。
  入夏之后,去年播下的冬麦,青苗已发。漫山偏野,绿禾如茵。比起初拾锄头的羌人,隐藏心底的惴惴不安。有经验的老农,早已各自心安。
  陇上小麦,因诸葛丞相而天下知名。陇右梯田却为蓟王所创。百万羌人壮劳力,遍及西州。便是河西四郡,也多有羌人牢营进驻。
  百万青壮,日薪二亿大钱。岂止挥金如土。
  薪金多寡,羌人懒得再算。只因入不敷出。辛苦所得,追不及房价上涨。如之奈何。
  大震关城,总有人日日仰望山巅。王旗不张,只因蓟王巡游在外,不曾归来。蓟王归时,必会为我等做主。
  罗马使团车队,自入关以来。一路所见,令圣火女祭司阿奇丽娅,印象颇深。罗马亦是雄城。虽条条大路通罗马,然罗马却非一日建成。然,大汉匠人营城,速度迅捷不说。且结构严谨,不用一钉一铆却极为牢固。
  关键是,所用木料,只需是相同部位,尺寸必也相同。如此一来,便是新手,只需建楼一座,自会事半功倍,进而得心应手。各种神奇工具,匠人人手一套。甚至缝隙的大小,都会用一种名叫“青铜卡尺”的工具,仔细测量。
  物尽其用,更是令人惊叹。甚至冶炼铜铁剩下的炉渣,亦会被运来铺路、筑城。层层夯打成铁板一块。坚固程度丝毫不弱于石板,且比石板更能减震。即便是重车碾过,也只留一道浅浅的车辙。正是这道浅浅的车辙,吸收了大部分的震力。让行驶更加舒适。
  都护大人,三被赐婚的消息,已遍传陇右。成为驿站客舍,四方旅人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谈资。圣火女祭司已打探清楚,都护大人七十一妃中,并无希雷娅女王。而女王及三百亚马逊女战士的的身份,皆是“姬”。乃帝王之妾,“众妾之总称。此名之不正者。”
  前汉时,泛指良人及良人品秩以下的嫔妃。今汉一切从简。帝王妻妾,亦削减数等。姬的身份,愈发模糊。
  因亚马逊多为御卫,女王乃御卫长。故在蓟王后宫,或与御婢比同。然食俸四百石,又与门客等同。女王御卫长之职,与军曲候比同,秩比六百石。
  换言之,御卫皆是王宫女官。蓟王又言,凡诞下蓟王骨血之御卫,再领家俸一千石。
  官俸、宫俸皆涨。家俸自也涨了不少。母亲、二位义母,皆领中二千石俸。王妃亦食中二千石俸,偏妃比二千石俸。四位义弟,亦领食二千石俸。
  母亲、义母、王妃、义弟等人食俸、来自王家私产获利。刘备自家有美田百亩,酒垆、汤池、客舍、寝肆、胡姬酒肆、洛阳小市等不一而足。获利颇丰,足够吃喝。
  西域五十六妃食俸,来自长安汤沐邑。亚马逊女御卫食俸,则来自蓟国赋税。笔笔皆有出处。
  临乡城,蓟王宫正殿。
  刘备为剿灭四径黑山诸将上表请功,尚书台不敢怠慢。陛下与公卿商议后,封赏诏书已六百里送来。
  将陛下诏书藏于袖中,左国令士异,取蓟王诏书,朗声诵读:
  “王傅,乃孤义父也。少时来投,披肝沥胆,护孤以周全。常冠军履锋,勇为先登。护国十载,忠义双全。蓟国健将半数出于王傅之手。蓟国上士,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所向披靡,锐不可当。亦是王傅之功也。《书》曰:‘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孤敬之哉!(赏罚得当,克定大功,泽被后世子孙。孤王要敬慎啊!)’表除为护军将军,秩中二千石。加赐车盖,特高一丈,长史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另表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同赐黄金千斤,铜钱百万,蜀锦千匹,翠玉琼浆百瓮,以章其功。”
  “臣,谢陛下,谢王上。”黄忠下拜。
  待女官上移座位,与二位国相并排。黄忠再拜就坐。
  果如传言,王傅食双中二千石,位极人臣。
  “王傅劳苦功高,蓟王虽远在陇右,心中亦常牵念。”王太妃自帘后言道:“诸位将校兵分数路,剿灭四径贼寇。所立功勋,蓟王已命人录入军功薄,他日再立新功,当一并封赏。先各赐黄金千斤,铜钱百万。蜀锦千匹,翠玉琼浆百瓮,以章其功。”
  “臣等,拜谢。”黄盖、颜良、文丑、凌操、高览、郭祖等人,异口同声。
  所谓“毕协赏罚”。此战能速胜、完胜。皆因王傅手刃大小贼寇三十有九。黑山贼群龙无首,望风而逃。老寨空虚,诸校还不手到擒来。一锅端来。
  蓟国善掠人家小,又添铁证一笔。
  蓟国六校:荡寇、讨虏,锦帆、楼船,破贼,扬武。早已名扬天下。蓟国兵强马壮,横亘在幽冀之间。关东大乱,河北蛾贼逆窜,唯幽州风平浪静,万民得安。亦托蓟国之福。
  “为陛下所铸钱币,已出多少。”王太妃又问。
  “已铸钱十亿。”蓟国九令之赀库令刘修,起身奏报。换言之,陛下五十亿两汉五铢,已运来过半。
  “剩下十亿,可稍缓铸造。当为幕府新兵,锻造兵甲。”王太妃又道。
  “喏。”将作令苏伯不在,由大利令苏越,代为领命。
  “新任冀州刺史王芬,再赊粮秣,赈济饥民。诸位以为如何?”王太妃再问。
  左国相崔钧起身奏道:“禀太妃,冀州既缺粮,王使君为何转赠十万石与黎阳营。”
  “确有此事?”王妃公孙氏亦问。
  “禀王妃,千真万确。”左国相答曰。
  “蓟都尹以为如何。”王太妃发问。
  娄圭遂起身奏对:“冀州大乱将息,民心初定。稳住军心,便是稳住民心。此举,乃为长远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