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8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9/2006

  修缮一新的宫室,珠围翠绕,富丽堂皇。远非合肥侯府可比。新帝自入住南宫,常通宵达旦,批阅公文。勤政远非先帝可比。
  通常而言,次子生存条件,较为恶劣。天生拥有竞争意识,并多具嫉妒心理。
  竞争与嫉妒的对象,皆是长子无疑。
  新帝亦不例外。先帝幼时,便先后与母亲远赴洛阳。自登基为帝,母子便相依为伴,至今已有十余载。却将次子留在河间旧宅。人生际遇,云泥之别。巨大反差而产生的嫉恨,乃至仇恨,不言而喻。除去嫉恨兄长,亦恨母亲。
  须知。永康元年十二月,先帝被窦太后选为皇位继承人时,合肥侯尚不满三岁。
  二岁童子,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对母亲的印象,更是模糊难辨。永康二年初,先帝便将生母董氏迎入宫中,称“永乐宫孝仁皇后”。先帝,先追尊父为孝仁皇,尊母为慎园贵人。待入宫,又加尊“孝仁皇后”。之所以称“孝仁皇后”而非“孝仁太后”,只因先帝尚未元服。虽继帝位,却未成人。此时,可称“少帝”。
  依本朝惯例。本该由窦太后垂帘监国。直到先帝元服,再“择机”还政于汉室不迟。奈何,窦大将军,诛杀宦官未成,饮恨都亭。身首异处,更累及窦氏满门。窦太后虽因嫁入天家幸免,却也成孤家寡人。朝不保夕,如何还能垂帘称制。被宦官联手逼迁南宫。至此,朝中大事,皆被以程璜、侯览、曹节、王甫为首的大宦官把控。
  老一辈宦官,权势滔天,遂起内斗。尔虞我诈,相爱相杀。前仆后继,接连凋零。只剩曹节、程璜,生死两难,垂垂将死。再加前后二次党锢,党人亦多流徙惨死。
  外戚、宦官、党人,三方渐不成气候。
  阴差阳错。待陛下元服,朝政出人意料,轻而易举,尽归掌握。乾纲独断。
  此时,若陛下真有中兴之念。当真可称“天赐良机”。奈何,骤失掣肘,生存无忧。压力全无,陛下立刻放浪形骸,醉生梦死。壮志雄心一去不返。从此再无进取之心,复兴之念。
  直令人扼腕长叹。
  所谓旁观者清。
  新帝为合肥侯时,便对先帝行事,颇多微词。待继任为新帝,自当以先帝为鉴,时时告诫,不可重蹈覆辙。再加,与生俱来的,次子对长兄的逆袭野望。于是,新帝暗下决心:既然先帝被王芬称为“暴君”。那便让朕,做个有道“明君”吧!
  鸡鸣时分,新帝犹在秉烛夜读。
  殿外人影闪动,便有宫妃捧夜食入内。
  “陛下,夜寒伤身,且喝一碗羹汤保暖。”宫妃柔声言道。
  “嗯。”新帝一如既往,敷衍了事。
  宫妃亦不勉强。将承盘轻置一旁,这便俯身整理散落一地的奏疏。皆是陛下御览后,随手掷于塌下。纸张尚未在帝都流行,奏疏仍为竹简。宫妃往来拾取,堆于案上。再加炉内炭火熊熊,来来回回,不觉已沁出汗珠。
  一时,暗香浮动。
  新帝似被一股异香吸引,下意识吞着口涎。
  忽被自己发出的吞咽声惊动,新帝猛抬头。见宫妃相貌陌生,似并未曾见。这便脱口发问:“你是何人。”
  “奴婢程氏,乃先帝食母。”程中大夫柔声奏曰。先帝十岁入宫。时程中大夫正值二八年华。今虽已过而立之年,却丰肌弱骨,风韵犹存。
  尤其是宫装下,玉肌赛雪。居高下看,玉颈香肩,若隐若现。
  “身上何所香?”陛下食指大动,口舌生津。
  “陛下恕罪,乃是奴婢……乳溢。”程中大夫小心应对。
  “竟还有乳乎?”新帝惊问。
  “先帝久食我乳,未有中断。”此话出口,程中大夫亦忐忑不已。此乃谎言。先帝元服后,再不食母乳。只可惜先帝早崩,死无对证。
  “哦……”新帝眸中,忽生一丝贪暴:“朕,欲食。可否?”
  “奴婢求之不得。”程中大夫强压心头狂喜,盈盈下拜。
  如前所说。自幼被遗弃在河间老宅,与母、兄分离。不及长大,又被徙封为合肥侯的次子。心头除去难以割舍,对母亲的眷恋。还有对长兄难以名状,又决难释怀的——夺母之恨。
  此,便是将自己的一切,皆置于先帝对立面的新帝,心中最大的破绽。
  被老奸巨猾,心思缜密的程璜,一眼窥破。
  与未及成人的先帝相比。年初,便已及冠的新帝,只欲嗷嗷待哺乎?
  洛阳京畿,忽起寒风倒卷。雪落疾冰。
  玉堂殿前。两口皆受二千斛的大钟。嗡嗡作响,彻夜呜鸣。
  孤犊触乳,一夜无话。
  太仓顶上蟾宫,折桂馆。
  得永乐太仆封谞引荐,长乐太仆张让,终与大长秋曹节见面。
  “拜见老大人。”张让竟不顾尊卑,伏地行大礼。
  曹节微笑下问,终于释怀:“太仆何如此乎?”
  张让对曰:“一朝得势,眼高于顶。如今失势,方知生死两难。先前种种,不提也罢,老大人莫怪。”
  “你我皆刀锯余人。合则两利,斗则两败。太仆若能大彻大悟,我等皆有活路矣。”曹节请张让并坐:“不知此来,所为何事。”
  “此来,欲向老大人,求一贵女。”张让从袖中取出一金丝饕餮锦囊,双手奉上:“琉璃宝钞,五千万。”
  曹节眸中贪念一闪而逝。借举杯以袖遮掩,落杯后,方才笑问:“不知太仆欲求何人?”
  张让以指代笔,蘸茶水书于案上。
  曹节面色微变:“此女早不在人间,如何赎回。”
  “老大人何须瞒我一人。”张让将金丝锦囊,并指推至面前:“诚如老大人先前所言‘合则两利,斗则两败’。陈年旧事,知情者早已作古。老大人不说,何人能窥破?”
  “意欲何为?”利字当头,曹节如何能忍心拒绝。然,来龙去脉,利害关系,需一清二楚。再做计较。趋利避害,人之常情。曹节老奸巨猾,如何能例外。
  “乃为博陛下龙颜一悦。”张让直言道:“陛下别无破绽,唯‘蒸母’也。”
  “竟有此事。”曹节面色古井无波,远未有如此这般惊讶。显然,他也料到。
  《小尔雅·广义》:“男女不以义交谓之淫。上淫曰蒸,下淫曰报,旁淫曰通。”
  上古时。父死,子娶庶母,称“蒸”。兄、叔死,弟、侄娶寡嫂或叔母,曰“报”。二者合称“收继婚”。盛行于春秋先秦,彼时亦合礼法。然今已废止,乃人伦大禁。唯蛮夷戎狄等异族,尚有留存。
第134章
添光增益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
  民谚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人无完人。红尘浊世难独清。无论身心,皆有破绽。所谓破绽,便是“身防之失,心防之缺”。后世说人“缺心眼”,便是指“心理防卫机制”不健全。
  又说“苍蝇不叮无缝之蛋”。一旦露出破绽,污秽、邪佞之人、物,便会闻腥而动,蜂拥而来。于是,里应外合:“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令人由外及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潜移默化,屈从堕落。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宦官趋炎附势,巧取豪夺。暗行苟且之事,必是苟且之人。身旁若立明主,明以照奸,立刻原形毕露。然若与昏君同流合污,便是“同道中人”。“天下乌鸦一般黑”,谁也别说谁。
  新帝唯一破绽,便是对母、兄之恨。
  只需打开一个缺口。宦官便可源源不断,将私欲注入。日夜灌输,新帝一旦被欲望左右,“玩物丧志”。其结局,亦如先帝一般。醉生梦死,骤登极乐。今汉帝王多短命,谁之过也。
  究其原因,还是自身缺失。终归“打铁还需自身硬”。
  心中励志:“朕要做明君”;与痛下决心:“皇兄是昏君,所以朕要做明君”。核心力是不同的。请注意。
  翌日,程中大夫,返回永安宫。
  老父程璜屏退左右,密问:事成否。
  程中大夫答曰:事成矣。
  程璜再问:只食乳,亦幸否?
  程中大夫对曰:先食后幸。边食边幸。
  程璜嘿声一笑,一切尽在掌握:可是食乳助兴。
  回忆昨夜床榻风流。程中大夫,方才醒悟:如阿父所言。先时只食乳,后渐起兴。待食毕,势即衰。
  程璜龇牙一笑:新帝不近女色,便是此因。
  程中大夫亦醒悟:传闻,前汉成帝,非握赵合德双足,不得势起。陛下亦如此般,非食乳,不可兴。
  程璜老眼中,精光一闪:然也。
  程中大夫幡然醒悟:无怪新帝对宫中美人,不假于色。试想,先帝只幸年十四至年十八之美人。落落初成,未及生子。何来母乳。
  程璜竟向养女下拜:吾儿否极泰来,必将专宠于内宮。老父亦复起在望。
  程中大夫忙将老父扶起:父女本就一体,阿父何须见外。
  程璜借力起身,又不忘叮嘱:尽心侍奉新帝,切勿动情。万勿受孕!谨记老父先前所言,天下必归蓟王,新帝难得善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9/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