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8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1/2006

  若能入太学坛、王子馆为五经博士,得食君俸,自喜大普奔。即便不能。所著书稿,交由将作馆雕版刻印,单版费一项,足可衣食无忧。买田置业,安居蓟国不提。
  由蔡邕、钟繇等书法名家,亲自手书,交由将作馆精工细作的“活字铜范”,亦在全力铸造中。《活字印刷术》,技艺早已齐备。只需“字范”铸成,文风武貌,何止鼎盛。
  于是乎。新奇观建筑——国立图书馆。亦在规划之中。谁言奇观误国?拖下去,肉刑伺候。
  洛阳西郭,函园二崤城,官堡。
  贾诩与荀攸,相约见面。
  二崤城下陵邑,车水马龙,日渐繁华。先有殖货里豪商尽数迁入,后有四郭百姓、蓟王亲友大量入驻。年前,朝廷郎官、御史、尚书等中低层官吏,广置宅院,迁入安居。然自开春以来,曾为三公九卿之朝中元老,亦购府邸,入园颐养天年。
  要说高皇,有何不同。单守陵一项,足见一斑。上古先秦,殉葬大行其道。然自我高皇登基,却反其道而行之。渐弃活人殉葬,改用活人守陵。一死一活,高下立判。
  “年前,主公冬季兴兵,剿灭黑山。又出檄文,招降白波。黑山飞燕等一众渠帅,兵分二路,一路由张燕亲领,南下渡河。欲与神上使张曼成联手,取敖仓之粮,再裹流民举事。岂料被城内服虔察觉。都亭僦车,外出辟祸时,与何苗、袁术、曹操、孙坚,等人偶遇。这才‘误打误撞’,一举破敌。张飞燕、张曼成,皆一战丧命。”贾诩笑道:“何其侥幸也。”
  荀攸言道:“死无对证。”
  贾诩轻轻颔首:“神上宗师,借刀杀人也。”
第164章
首尾呼应
  “文和何出此言?”荀攸不解:“黑山张燕与神上使张曼成,皆是黄巾乱后,所剩渠帅之一。大业未成,神上宗师,因何自断其臂。”
  “公达当知,黄巾乱前与黄巾乱后,太平道主事之人,并不相同。”贾诩高瞻远瞩。
  “乱前乃是大贤良师。乱后为神上宗师。”荀攸亦解其意。
  “然也。”贾诩言道:“自大贤良师广宗授首,黄巾贼前期攻略便已完败。余下阴谋诡计,装神弄鬼,皆出自神上宗师。料想,王芬‘谋废先帝,另立新帝’之举,乃是受青州术士,平原襄楷撺掇。而此人,多半是神上宗师麾下党羽。目的,便是首尾呼应。”
  “与孝仁皇干尸傀儡口出箴言,相呼应。”荀攸言道。
  “不仅如此。陛下崩于沙丘台上,亦是呼应。”贾诩又道。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荀攸醒悟:“张燕刺伤陛下,乃此阴谋之亲历者。故为防走漏口风,而杀之。”
  “张曼成南阳举事时,称‘神上使’。乃自取其祸。故亦被杀之灭口。”论揣度人心,贾文和无可匹敌。
  “神上宗师之使也。”荀攸亦才智高绝,此时焉能还不领悟:“诚如文和所言。黄巾乱前与乱后,行事截然不同。料想,率众而起,攻掠天下,乃大贤良师之谋略。而装神弄鬼,操弄人心,才是神上宗师之手段。”
  荀攸言下之意。用后世话说:一个武装斗争,一个非暴力不合作。大贤良师,是前者。神上宗师,为后者。又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正因张曼成高举神上宗师大旗,武装举事。这才激怒非暴力不合作的神上宗师,行借刀杀人,清除异己。将其灭口。
  果然是地狱难度,隐藏大反派。
  新手级玩家,根本碰不到藏身幕后的神上宗师。打完大贤良师,便出“黄巾之乱剧本”结局字幕了吧。
  新手难度与地狱难度,最大不同。便是以墨家为代表,以先秦机关术为载体,“华夏科技线”的传承与否。此,才是影响后世二千年之地狱难度。未能完美通关,解锁三国真·结局,乃至华夏文明,历经血难,直坠炼狱(深不深刻?)。
  在此星空下。刘三墩要“且走着看”。
  亦如前所说。前后黄巾时代,前后两位主谋,正联手奉上一出旷世神剧本。
  俯瞰万家灯火,浮华若梦。荀攸一时神游天外。
  贾诩亦感同身受。二人皆才智高绝,难分良泰。无非是术业有专攻。论揣度人心,贾诩天下无敌。然论奇策谋国,荀攸亦不差分毫。
  “神上宗师此人,令人望而生畏。”备思前后,荀攸茅塞顿开,一声长叹。
  “乃我主,生死大敌。未有之一。”贾诩一针见血:“若能一战而胜。我主,席卷天下,再无掣肘之人。”
  “文和之言,字字珠玑。”荀攸轻轻颔首,眸中精光漫溢:“定要将此人,连根拔起。斩草除根。”
  “公达所言极是。”贾诩欣然一笑,莫逆于心。
  后世有词:“利欲熏心”。
  今日兄弟,明日成仇。多半是此因。废史立牧,大势所趋。先前按月领食俸禄,无论多寡,皆有数目。待他日成一州之牧,掌无数钱粮。巨利之下,清白如何保全。众家与自家,又当如何平衡。才是人心大考。
  总归是,趋利避害,人之常情。
  蓟王刘备要做的,便是乱世立旗。昭告天下,衡量利弊。凡有过界,必讨之。
  伐不义而征无道。又岂是说说而已。
  初春刚至,乍暖还寒。
  蓟国蒸蒸日上。如初升之阳。一头一尾。腊赐之后,又发春赐。半年薪俸入手,自当大快人心。蓟国行高薪养廉。除薪俸外,大小官吏别无进项。自当令其丰衣足食,后顾无忧。
  所谓“饥寒起盗心”。古往今来,读不读书,人皆一样。
  蓟王二十有五。春秋鼎盛,风华正茂。传言,男性究极成熟体,要略晚于女性。后人诚不欺孤。蓟王一切,当可佐证。临幸七妃,竟不足够。还需手足并用,统一口径。
  物料齐备,王宫北门外,右侧门下署官寺,已建起丛丛脚手架。与之相对的左侧,乃二位国相府邸。在此立寺,足见持重。
  门下祭酒,刘备未得合适之选。先将门下督郑泰食俸,提升为比千石。待主簿孙乾返归,亦当食此俸。一众属吏,皆有提升。蓟王公私分明,当可平衡。
  东西南北国境,风平浪静,民生安定。唯半岛之南,真番属国,屡遭倭人船队袭扰。先前,刘备已命蓟国水军,巡视驱赶。岂料一来二回,适得其反。倭人皆知,大汉水军轻易不动刀兵。于是变本加厉。竟率众登岸,草设港口。
  刘备已命属国都尉,遣使命其尽快撤离。倭人却阳奉阴违,不断增船添兵。欲行实际占有。
  刘备得报,微微一笑:“传语岛夷: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我汉民。倭人若不愿走,便不用走了。”
  盐府环渤海,筑城五十又三。再来倭人,亦如此例。
  正因四海升平。倭人侵岛之事,反成热门谈资。街头巷尾,皆议论纷纷。话说,王上传檄天下,冬季兴兵。兵不血刃,收服白波黑山。新纳军民百万。安置在西南国境。蓟国人口轻松破九百万。本以为按自然增长,还需三五年方能破千万。不料却有倭人送上门来。许用不了多久,蓟国便可为千万之国。
  有汉一朝,兼容并蓄。以传火天下,汉化五胡四夷为己任。正因强大,才有容人之量。闭关锁国,皆源自怯懦自卑。文明的先进与否,亦如此列。自信的文明,多呈外放包容之姿。而自卑文明,多呈收缩防御之态。
  此亦是大陆文明与海岛文明的,天壤之别。
  会临大朝,百官就位。
  便有三两个六尺岛夷,蓬头垢面,赤足散发,畏畏缩缩,登殿觐见。
  又各自匍匐跪地,磕磕绊绊说了段倭语。
  满朝文武,皆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刘备传语左国令士异:“速将那美召来。”
  “喏。”
  须臾,便有倭岛七尺贵女登殿。
  “奴婢拜见王上。”随五万倭女,渡海而来。那美等七尺贵女,先行入选长安宫,为王国女婢。本就是诸夏后裔。重返故国,耳濡目染,知行倍增。再加兼领披香博士的穆贵人,言传身教,今已与汉人无异。
  “倭人是何意?”蓟王居高下问。
  那美心领神会。遂用倭语,询问觐见岛夷。终悉知其意:“此人自言,乃狗邪韩国使,欲求大汉策立。”
  “狗邪韩国?”别说蓟王刘备,便是满朝文武,亦闻所未闻。
第165章
动则灭国
  “为何是狗邪而非狗奴?”蓟王居高下问。
  那美略作停顿,这便换用倭语相问。倭使亦面露惊讶,遂用倭语老实作答。
  那美又译道:“因是狗奴与邪马台二国之南韩属国,故称‘狗邪韩国’。”
  果然如此。狗邪之名,确如先前所想。乃是狗奴、邪马台、马韩三国,各取一字。
  刘备又问左国相:“邪马台国博多港,蓟国使馆,可有消息传回。”
  崔钧起身奏对:“一切如常,并无消息传回。”
  “邪马台女王,既与鄙国签有设港通商之约。又岂会自食其言。与别国相约出兵,攻略大汉属国。”刘备言道:“速将邪马台使,梯秀唤来。”
  “喏。”
  邪马台大使馆,立于泉州港。先前,暂居巨马水砦,民船营中的五万倭女,今已相继嫁人。陆续与夫家一并迁往正全力督造中的临渝、沙垒等各津港。落户为蓟民。
  迁徙时,梯秀亦随行处理相关事宜。惊闻狗奴国抄掠真番属国,便急忙奔赴临乡。寄身国宾馆,等待蓟王召唤。
  “下臣拜见王上。”梯秀久居蓟国。言行举止,早与国中官吏无异。容貌清秀,亦与岛夷不同。
  “殿内倭人,自称狗邪国使。又言,乃狗奴与邪马台二国,在三韩半岛共立之附属。”刘备居高下问:“是否属实。”
  “回禀王上,此乃一派胡言!”梯秀强压怒气:“狗奴素与我交恶。鄙女王亦从未与奴主结盟。如何能相约出兵,侵占大汉属国。”
  “你久居蓟国。国中之事,或未尽知。”左国相崔钧言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