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8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5/2006

  “启禀主公,锦帆司马苏飞,自博多返回。言,未能觐见倭女王。”左国相崔钧起身奏报。
  “辅国女王弟,如何答复。”蓟王问道。
  “亦未明言。”崔钧答曰。
  “既未言是,又未言否。”蓟王言道:“模棱两可。”
  “正是如此。”崔钧再答。
  “言而不尽,必有隐忧。”刘备再问:“临别时,女王弟可有赠言。”
  “有。”崔钧奏曰:“女王弟言,‘群蜂失后,久必成乱’。”
  “果然如此。”刘备言道:“邪马台之所以与狗奴联手,乃行兵谏,为逼倭女王现身也。”
  娄圭起身奏道:“如主公所言,倭女王当不在国中。”
  薮东守乐隐,颇为不解:“倭女王在与不在,与我何干。又因何愤而据汉土。”
  此,一语中的。反过来想,邪马台之所以挟愤渡海,据真番马韩属国南部滨海之地。或,正因倭女王身在大汉,甚至就身在蓟国之中。
  在座众人,皆蓟国宿吏。事到如今,焉能不知。
  饶是乐隐,此刻亦幡然醒悟:“莫非……”
  何况明如蓟王。刘备遂冲士异言道:“请那美入殿。”
  “喏。”
  须臾,倭岛七尺贵女,入殿相见:“拜见王上。”
  “女王别来无恙乎?”刘备居高笑问。
  “果然瞒不过王上。”那美盈盈再拜。此女,正是日本弥生时代邪马台国传奇女王“卑弥呼”。称呼如“许师钟瑷”,“卑弥呼”乃“日女巫”之意,为侍奉太阳神之巫女。“那美”才是女王真名。后世日语,“卑弥呼”的发音,亦与“日巫女”相同。或可佐证。
  换言之。很有可能,那美便是日本“天照神系”的起源。
  “来人,设王座。”蓟王下令。
  蓟国乃大汉藩国。邪马台亦向大汉称臣。从国格而言,蓟王与倭女王,当平起平坐。
  与蓟王并坐,让年轻的那美,有一丝小小的紧张。但很快便平复了心情。
  “女王因何乔装渡海,又因何隐居王宫之中。”刘备笑问。
  “仰慕汉家风仪,不请自来。还望王上恕罪。”那美答曰。
  对年轻的女王而言。再没有比来一场说走就说,乔装远游,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诚然,能令倭女王乐不思归,一而再再而三滞留蓟国。除去仰慕大汉风仪,或还有更深层的私人原因。亦未可知。
  见女王归国遥遥无期。逼不得已,女王弟,唯起兵相谏。
  “不敢。”刘备笑问:“为今之计,该当如何。”
  “我自归国,迎刃而解。”倭女王果然聪慧。
  刘备轻轻颔首:“狗奴国又当如何。”
  “王上早有决断,又何必问我。”那美往来后宫,常侍左右。对蓟王所思所想,已心知肚明。
  “倭人向化,大势所趋。鄙国愿与贵国永世为盟,女王以为如何。”蓟王直言不讳。
  言及此处,倭女王强忍羞涩,反问蓟王:“何不结秦晋之好。”
  话将出口,百官无不屏气。
第185章
定国奇谋
  两汉和亲,只嫁不娶。
  此乃四百年前,陈丞相所立之“定国奇谋”。话说,陈丞相深知胡人风俗:贵幼贱老,怒杀父兄却不害母亲。故行此策。
  于是乎,四百年后,大汉血脉在东胡部族,不断繁衍传继。许多东胡贵族,甚至王族,视大汉为母族。待今汉再行笼络分化,事半而功倍。光武中兴,大量匈奴王侯,纷纷携部族南下,归顺大汉。乃至匈奴分裂,实力大损。再通西域,合纵连横,终将北匈奴西逐。
  南匈奴汉化,漠北再无王庭。
  陈丞相四百年前使一计。如今再看,方知谁才笑到最后。
  陈丞相深谙胡人习俗之事,本传、别传,皆有例证。无论使人贿赂大阏氏,吹枕边风;还是置红衣人偶于城头,乱匈奴军心,笔笔可证。
  在刘备看来。今日之贾诩,与四百年前之陈丞相,诸多相似。皆善“揣度人心”,弄“人性之弱”。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自刘备始,大汉和亲,只娶不嫁。
  只因蓟王同化四夷。欲将汉家血脉广布四海。
  诸如高车、乌桓、西域诸国之王位,待诸子长成,刘备当封给子嗣无疑。料想,诸国皆无异议。
  如此一来。自上而下,加快融合,终成一统。
  此亦是蓟国国策。今倭女王自愿和亲,刘备又岂能拒绝。
  “孤无异议。”刘备笑道:“然两国结亲,兹事体大。当上陈情表,由陛下定夺。”
  自“无异议”三字入耳,那美便心如鹿撞,再难平静。
  “如此,如此,如此……悉听尊便。”倭女王艰难拢住心神。
  “好一个悉听尊便!”薮东守乐隐,奋而击掌。我主聘娶,只赚不赔!
  参看钟存女豪。邪马台国,乃倭岛第一强国。若能就此绑上大汉战车,迅速向化。同化倭国列岛,指日可待。岛夷能耐极苦,乃远洋水手不二之选。借身短之利,即便暴雨狂风,海船板荡,存活率亦高。海岛多灌木无大木,便可佐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命倭国使节梯秀上殿,果证倭女王身份。如此,皆大欢喜。
  刘备请出母亲,将那美等宫中倭女,迁入南宫披香殿。以国礼相待。随后六百里上陈情表,请新帝赐婚。
  蓟王无难事。料想,新帝必欣然应允。
  蓟王和亲,几成惯例。高车、乌桓、西域诸国,钟存女豪,倭女王。于国于民,皆利好。
  国中五万倭女,悉知女王同船渡海,将与蓟王和亲。各个喜极而泣。此种,由内而外,先从心理上建起的归属感,要远比身体的归属感,更令人信服。也更牢不可破。便是后世所谓“主人翁精神”。
  当内心不够强大,不足以做自己的主人时。经由倭女王与蓟王和亲产生的归属感助力,便尤其重要。此举,能激发出足够强大的内在力量,迅速安抚人心。尤其对弱势文明而言:文化认同前,先认同血统。换言之,文化认同,其实是血统论的高级形式。只认同血统,说明文明还不够高级。
  最大不同。便是国中倭人,纷纷敞开心扉。将倭国列岛诸情,事无巨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倭国列岛,化外野民,或有百万之众。一旦同化,蓟国人口将破千万。
  切记,封建时代,人口等同于生产力。岛夷,也是人类。
  六百里陈情表,将将发出。士家宗亲,已与主簿孙乾,同船抵达南港。
  消息传出,引国人赞叹。左国令终修得圆满。
  说起来。士异乃蓟王身边,最初的几个红颜知己。蓟王乃长情之人,如何能弃之不顾。
  最欣慰的,便是母亲。士异久伴刘备,关系若只限君臣之谊而无夫妻之情。便不足以称“牢不可破”。尤其对近侍而言。久而久之,士异遂成蓟王身边,最大破绽。待收入后宫,血脉相连,自当破绽全无。再难被宵小利用。
  结亲如结盟。
  高祖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四百年白驹过隙,盟约代代相传,未有违背。
  足见盟约之重。
  蓟王宫北门外,御道旁工地。
  蓟国能工巧匠,正全力督造门下署官寺。刘备亲临,与新任门下祭酒司马徽,相伴而行。服虔亦随同再侧。
  “先生曾在荥阳,与子慎促膝长论《左传》。听子慎言,乃是在好友家宴上与先生相识。却不知,先生受何人之请?”
  “主公何来此问?”水镜先生反笑问。
  “子慎本欲远行,却在临行前受邀与会,因而与先生相识。足见宴会主人,事先亦无准备。换言之,先生此去荥阳,非受主人之邀,而是不请自来。故主人,临时设宴,又临时起意,请正欲北上蓟国的好友子慎,出席作陪。”刘备笑答:“若提前相邀,又岂能如此全然无备。”
  “如主公所言,老臣荥阳之行,乃受人所托。”水镜先生,实言相告。
  “哦?”刘备心中一喜:“却不知,先生受何人之托?”
  “主公可知沔南名士黄承彦?”水镜先生笑问。
  刘备浑身一凛。莫不是丞相岳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5/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