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319

  金师爷笑道:“大人切勿多虑,在这定湖省,除了大人还有谁能用他?依学生看来,不过是文人脾气而已。当初唐师偃灰溜溜离了江州,这次卷土重来,肯定要找回些面子。”
  在金师爷看来,布政使主管一省民政,而唐师偃经济民生方面扬名立万,所以想得大用,还是得投靠在潘藩台门下。
  从另一个角度说,唐师偃摆出这种高人态度,反而是可以招揽的信号。短短几日之内,关于唐师偃的底细,金师爷自然已经查得清清楚楚。
  此人当初意气风发,可惜来省城三次赴考,均是名落孙山,而且还被李信为首的省城才子圈排斥,然后怏怏回了汉江。
  若说他心中没有怨气,那金师爷是死也不信的。他自觉对文人心思的把握极其准确,唐师偃不把这口气顺了,便不会好好做事。
  “这个简单。”潘藩台想了想道:“他无非就是争一口闲气罢了,不若找个机会,本官亲自拜会于他,足以给他面子了。
  只是与他同行那叶行远却有些麻烦。文章毕竟是这少年所作,虽然多见老成,非少年所能语,肯定是唐师偃传授给他的。但这也说明,唐师偃与叶行远必定关系匪浅......”
  释租这篇文章都知道是叶行远所作,但此人毕竟年轻,在写作之前也是自承受唐师偃教诲方得有此文。看了内容之后,绝大部分人都相信他说的是实话。
  十六七岁的少年,绝对没有这么广博的见闻阅历,也不会写出这样阐述具体事务然后引发深刻义理的东西,这不是天才可以解释的。
  但叶行远却又是被定湖省省官场所不喜的一个尴尬人物,驱周事件刚刚才告一段落,按察使司范佥事灰头土脸的从归阳县回来,听说就是被这个少年整治的。
  而周知县的妖怪身份被揭破,按察使衙门上上下下都吃了挂落。范佥事被罢官,按察使被降级留用,布政使潘大人也受了牵累,被朝廷下文申斥。
  好在看到政敌按察使吃瘪降级,潘大人对叶行远倒是没什么太刻骨的记恨,但依照官场惯例忌讳,他也不可能太亲近此人。
  只是潘大人不明白,唐师偃这等大才,结交什么人不好,偏要去结交这个少年?
  金师爷大笑,又劝说道:“大人不必为此挂心,叶行远此人诗才惊人,九诗动汉江,在汉江府中推为第一。唐师偃既然原本号称四大才子之首,与他交好也是正常。大人要亲见唐师偃,只避开了叶行远,不必理他便是。反正省城之中,谁又会乱嚼舌根?”
  潘大人一想也是,自己若是亲往汉江会馆去见唐师偃,大家都知道是礼贤下士纡尊降贵,绝对不会有人说他去故意结交叶行远,这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就算潘大人真的想要利用叶行远来对付政敌,也只需要派人召见,根本不必兴师动众。
  如此便下了决心道:“既然如此,那等唐师偃回来,本官就亲自去见吧!”
  而后潘藩台用手指轻轻摸索文章上的字迹,长叹道:“此等大才,若是不能为朝廷效力,纾解省中窘境,便是吾辈失责!”
  过不几日,金师爷听说唐师偃从静觉寺参禅回来了,赶忙禀告了潘藩台。潘大人轻车简从,不带仪仗,就到汉江会馆来见唐师偃。
  不想又扑了个空,唐师偃与叶行远都不在,连掌柜都陪着出去了,只有一个愣头愣脑的伙计在会馆中打扫。瞧见是轻车简从的布政使大人却也不识货,只淡淡道:“唐相公与叶相公与朋友相约,去赴雅集了,或许饭后便回,但若吃酒畅快了,只怕到夜半三更也是有的。”
  金师爷骇然,自己来时,对方敢不顾而去,那倒也罢了;如今藩台亲至,唐师偃还敢走?这可真是了不得的大才!若无泼天的底气,哪里敢这样行事?
  他便低声劝藩台道:“此人看来是有心躲避,大人不必着急,下次再来便是。”
  潘藩台点头,他和颜悦色对伙计道:“那便请你转告唐先生,就说诰授资政大夫、特赏侍郎衔、定湖省布政使潘敬文来拜。先生不在,改日再登门拜会。”
  伙计懵然道:“我记不得这许多名字。”金师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你便说是潘藩台来过。”
  这伙计是个粗人,跟他多说也无益,潘大人与金师爷联袂而还,一路只叹息大贤难遇,良才难得。
  到夜间,叶行远与唐师偃回来。听伙计转述,唐师偃吓得头冒虚汗,几乎站立不稳,叶行远却是抚掌大笑,并不在意。
  又过几日,潘藩台兴起,又带同金师爷来到汉江会馆。那日伙计刚好在门口,瞧见他们便大喜道:“藩台大人,今日巧了,先生正在会馆!”
  潘藩台与金师爷相视而笑,跑了几趟终于有了结果,当下整束衣冠而进。走到会馆中庭,却见一个年轻人急急迎出来,口中只叫惶恐。
  潘藩台愕然,听说唐师偃已经三十六七,怎么能如此年轻?这怕是弄错了吧?
  却听那年轻人诚惶诚恐道:“大人亲临会馆,学生叶行远不胜惶恐,只今日唐前辈出门访友去了,却又累得大人白跑一趟。”
  这说话的当然就是叶行远了,他听说潘藩台要来,第一时间就把唐师偃给支了出去。唐师偃如今已经麻木了,对叶行远言听计从,拖着酥软的双腿去集市逛街,哪里是什么访友。
  金师爷听说眼前此人是叶行远,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这少年声名鹊起,也非池中之物,只可惜身份敏感实在不好多接触。
  今日一见,果然是仪表堂堂,称得上倜傥人物。而且从表面上来看,也没有什么狂生之态,看来种种传闻不足为凭。
  潘藩台却有些意兴阑珊,两次前来,两次不遇,他的耐心也有限。何况叶行远实在是碰不得的刺头人物,也就懒得多说,转身就走,只道:“既然唐先生不在,那本官改日再来。”
  叶行远目送二人远去,心中笃定了不少。从今日情况来看,作为主管一省民政的布政使大人对自己虽然没什么好感,但也没什么太大恨意,只是懒得搭理自己。
  这不是坏事,总比省城官场人人都恨自己入骨好。或者可以说明,按察使那边被严厉处分了,藩台潘大人没那么气愤,甚至还有点乐见其成?
  到唐师偃回来,叶行远便正色告诉他说,“下次藩台来时,你可以见了。之前原富十三篇,你可背熟了?”
  要唐师偃完全理解并有心得,那还早得很,但是死记硬背却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也是三十多岁的老才子,别的不会,有了材料装模作样总是会的。
  唐师偃苦着脸,踌躇道:“背倒是背熟了,不过是面对一省藩台,我这心中没底。”
  说起来天不怕地不怕,傲笑王侯的才子,但真见到大人物却还是难免有些异样。其实关键在于,这不是唐师偃擅长的风花雪月,而是先前完全不懂的东西,他不能不心虚。
  叶行远无奈,只能一一指点细节,要他遵循动作,从言语到举止不可有丝毫偏差。唐师偃听得匪夷所思,不过因为对叶行远的完全信任,才有执行的勇气。
  于是当潘藩台再来的时候,唐师偃确实是在家了,不过他按照叶行远的吩咐,并未出迎,而是在里间大床上翻来覆去的装睡。
  缺心眼的伙计收了叶行远的银钱,守在门口,对着潘藩台硬邦邦的回答道:“唐先生正在午睡,此时必不能叫醒他,还请贵客稍待片刻。”
  潘藩台与金师爷面面相觑,无奈苦笑,也只得选择在厅中等待,听着里间卧榻上鼻息如雷。叶行远躲在隔壁,暗笑不止。既然某位大人肯礼贤下士,那就让他赚够名声。
第146章
大人请留步
  唐师偃的鼾声当然是装出来的,他其实一直都没睡着,相反还是冷汗直流,这种故意晾着方面大员的事情,实在太刺激了。但叶行远那边没放出暗号,他不敢擅自有别的行动,就怕走错一步前功尽弃。
  布政使潘大人也算有耐心,就在厅中闲坐,闭目养神。倒是金师爷来过三四次,终究耐性低些,就在天井中来回踱步赏花。
  差不多过了大半个时辰,日渐偏斜,潘藩台终于有些吃不住劲了。唐师偃这个人才他确实想要收拢,但这脾气实在是有些伺候不起。
  想要面子就给面子,自己这堂堂布政使亲自来拜访一个落第多年的酸秀才,连续三次,已经是足够的荣耀。他还不领情?
  潘大人终究年纪有些大了,坐了这许久便觉得腰酸背疼,虽然不动声色,但心中不乐。蹙眉叫过伙计,问道:“唐先生午睡一般多久?”
  若那唐师偃再睡下去,潘大人可不愿意继续等了。那伙计一愣,还是硬邦邦回答道:“唐先生午睡不定时,有时候晚饭前便起,有时候便一觉睡到三更天,或者次日一早也是有的。”
  藩台登时大怒,心道这叫人怎么等下去?难道真等到半夜不成?简直成何体统,这狂生也太过怠慢自己!
  想至此处,潘大人二话不说就站了起来,向院外行去,貌似要拂袖而去。
  叶行远一直在关注潘大人的动静,此时眼看着潘大人忍不住,好戏要砸锅,连忙现身追了上来,口中高呼道:“大人请留步!”
  心里不住感慨,这潘大人到底只是方面大员,远不如起于草莽的刘皇叔,耐心终究还是差点意思啊。三顾茅庐一场好戏,可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潘大人听到呼声,停住脚步回头看去,却见是叶行远,更觉得头疼。他根本不想碰到这个等同于麻烦的少年,免得多惹出什么是非。所以见到时叶行远后,藩台大人甚至连说话都不想说,反而加快了脚步。
  叶行远一时情急,又叫道:“大人屈尊降纡到此,学生会同唐前辈送上一份大礼,大人缘何不受?”
  大礼?潘藩台一时没反应过来,但脚步是停住了。金师爷有些若有所思,他先拦住了东家,又想到藩台不便与叶行远说话,就自己出面将叶行远拉到一边询问。
  “我家大人日理万机,何等繁忙,来往三次来访唐先生,你们为何如此怠慢?”金师爷询问道。
  叶行远松了口气,不怕你不来问,就怕你问都不问。“藩台大人身份尊贵,唐先生岂敢怠慢?故而先给大人呈上了这份大礼!”
  金师爷忍不住又问:“什么大礼?”
  叶行远忽悠道:“事情总有几张面孔,全看各人怎么看。如今省中局面如此,大人礼贤下士的名声传扬出去,岂不是好事?
  正所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只怕潘大人的行为,或许能成为千古佳话,岂不美哉?这是送上的大礼啊。”
  金师爷瞪着叶行远,久久无语。我家大人被你们怠慢到如此地步,最后还得感谢你们成全名声?这是什么鬼道理?
  叶行远又添油加醋的劝道:“既然潘大人已经来了,而且也等了这么久了,就这样走了岂不等于半途而废,最后什么益处也没得到?”
  金师爷又仔细一想,叶行远说的似乎不是没有道理......对于东家绝对是个极大的诱惑,还是让东家自己拿主意吧。
  做师爷的,可以帮忙参谋,可以帮忙打探,但不能帮东家下决定。金师爷又转头走回去,对潘大人耳语几句。
  随后潘大人愣了片刻,皱眉看了叶行远几眼,才道:“他们倒是好算计,说是成全本官名声,但又何尝不是拖着本官成全他们的名气?”
  “那就不等了?”金师爷试探道。潘大人一言不发,转身回到厅中,继续坐下。
  叶行远看到布政使大人的举动,远远的行了一个礼,也不多话,功成身退,重新回到隔壁。时间差不多,唐师偃也该醒了。
  这时候就听内室传来吟哦之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是大贤醒了啊!潘藩台知道自己这时候必须“礼贤下士”,当先便站了起来。刚刚在打扫的伙计奔了进去通报,就听里间传来对话,唐师偃不解问道:“外间可是有俗人来访?”
  伙计老实道:“有藩台潘大人到此,已经等了半日。”唐师偃语气一紧,“怎么不早叫醒我?”
  其后唐师偃收拾衣冠,匆匆出了内室,向潘大人见礼,“学生有失远迎,怠慢贵客,还请恕罪。”
  唐师偃之前听到潘藩台准备离去的时候,已经惊得差点要站起来冲出去。后来听到叶行远与金师爷对答,便啼笑皆非,现在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反正双方都是各取所需。
  潘大人等了半日,这时候终于见到真人,心底也忍不住有些小激动。大抵是越难得到的东西,到手后越令人激动。
  他示意唐师偃不必多礼,笑道:“本官见了释租一文,又听到你的来历,便渴慕与先生相会。不想往返几次,缘悭一面,直至今日终于得见,足慰平生。如今省中局面糜烂,还要请先生教我。”
  要是平常,潘藩台说不得还得绕些圈子,打些官腔。但他今天从正午坐到现在,腹中饥火腾起,不耐久待,干脆就开门见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