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1270

  “已经修到迁安了?”
  “昨日正式竣工。”
  “好啊!”崇祯大喜,从去年6月,北京制造局就开始着手修建从北京到山海关的水泥路,这迁安离山海关已经非常近了。
  崇祯一看落款,好家伙,修了500里,花费了50万两(3.25亿元)!
  每一里1000两,每一米2两银子!
  这简直就是用银子铺出来的一条路啊!
  崇祯也没有说什么,因为这个问题其实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水泥制造局刚成立两年,水泥还改进了一段时间,生产量自然就无法跟上来。
  例如遵化的水泥厂,今年二月才建成,能指望它迅速大量产出么?
  显然不可能。
  其他地方的水泥根本不够,就只能从北京这边运过去,这运费就能吓死人!
  所以,这不是水泥本身的问题,而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一旦将各地的水泥厂都搭建起来,招募一批工人,把后端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这些都拉通,当地的水泥就能量产。
  一旦量产,各项成本都能降低下去了。
  崇祯道:“虽然花费了不少,不过朕也听阎鸣泰说了,这一次给辽东调粮食,比以往快了足足一倍!若是能修到山海关,打通到锦州,以后这京师往辽东运输粮食,会更快!”
  “徐爱卿,你做得很好!”
  “承蒙陛下称赞,臣愧不敢当。”
  崇祯突然站起来,走下去,也不问还有没有人要说什么了。
  “朕倒是有两件事要说说。”
  众大臣道:“请陛下明示。”
  他看了一眼刚从杭州回来的钱龙锡,道:“钱阁老,你这次到杭州,有没有心得?”
  钱龙锡不动声色道:“启奏陛下,杭州湾已经彻底查封。”
  “还有呢?”
  “呃……没有了。”
  崇祯脸上带着笑容,扫视一转,所有人都低着头。
  “查封得好,的确要查封!”崇祯走下台阶,“但朕不是要说这件事,杭州湾一事,暴露出了太多问题,部院大臣、当朝驸马私通建奴,通过杭州湾卖粮食!刘梦谦、赵文方这么久都没有发现,他们是真的没有发现么?他们是不敢发现!”
  崇祯扫视群臣一转,道:“你们不敢说,朕来说替你们说!朕知道这大明朝贪官遍地,也有人跟朕说过,贪官是杀不完的!”
  “这就是读了圣贤书的人跟朕说的鬼话!一派胡言!杭州湾一事,就暴露出地方吏治的腐败!暴露出漕运的腐败!暴露出国防的腐败!”
  “国朝出了如此丑闻,朕心甚痛!”
第109章
廉政督察府!和贪污斗争到底!
  “朕今年三月南巡,五月而归。”
  “你们可曾知朕这一路南巡心里是什么滋味?”
  皇极殿死静一片,所有臣子都低着头不说话。
  “这大明朝每年粮食产量最高的省,就是湖广熟,湖广熟的粮食解决了大明多少人吃饭问题!养活了成千上万的人!”
  “按理说,那里应该是全天下最富裕的地方,那里湖泊纵横,长江奔腾不息,老百姓没有田可以去水里捕鱼卖钱或者吃,即便再不济,也能吃路边的野果,猎杀田野上的野鸭。”
  “可朕过去,看到的是什么场景?”
  崇祯顿了段,完全走下去,走到大臣们面前,道:“你们有见过观音土么?张凤翔,你见过观音土么?”
  张凤翔连忙出列,小心翼翼道:“回禀陛下,微臣未曾见过。”
  “有谁见过观音土?”
  没有人回答。
  “你们没见过,朕见过,这就是在去荆州府的路上见到的。”
  “有的饥民为了能吃上一口观音土,走几十里路去挖,挖完后背回去,打碎了和野菜蒸煮在一起,熟了之后吃下去!”
  “吃过观音土的人,腹部下坠,吃多一点,就会被撑得腹部出血而死!”
  “为什么?”崇祯的语气有些低沉,“为什么富饶的湖广省,粮食产量如此多的荆州府,还有人没有粮食吃,活活饿死!”
  “这是为什么?”
  崇祯锋利的目光扫视群臣一眼。
  “朕每每想到这里,便是忧心忡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最富饶的地方的老百姓尚且被活活饿死,陕西呢!河南呢!山西呢!”
  “你们平日里不是很会说么?谁来告诉朕,这到底是为什么?”
  没有人说话,依然一片死静。
  “朕来告诉你们!”
  “因为这朝堂上腐败横行!这朝堂上烂了一点点,外面就已经烂了一大片!外面烂了一大片!地方上的老百姓,就连活成一个人的资格都没有了!”
  “他们把良田霸占,将湖泊抢夺在自己的手上,不准老百姓下去捕鱼,凡是敢私自捕鱼者,当众打死!他们贿赂当地官员,而官员则肆意派遣衙差,以朝廷的名义出去收税,随意加派,贪婪无度,连老百姓家里最后一粒米也不放过!老百姓敢告状,他们就联合起来害人性命!”
  “华夏物华天宝,大好河山,就被这样一只只蛀虫吸干血,挖出肉!”
  皇帝的语速越来越快,语气中的气息越来越锋利。
  诸位大臣只觉得仿佛有一种山岳压下来了一样。
  “他们可能在想着,大家都在拿,大家都在加派,不缺我一个,长此以往,整个大明朝就养成了这样一股不正之风!”
  “那湖广省的官员有几个是无辜的?为何没有敢将屠家的事告到朝堂上来?为何李元起能做到户部尚书?为何当朝驸马敢侵占良田,私吞矿产!为何这种事到今天才浮现出来?”
  “你们都不敢说,朕就把话挑明白!”
  “因为全国上下,官官相护,腐败横行!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一个知县标价300两!一个知府标价2000两!一个巡抚标价8000两!”
  崇祯深吸一口气,道:“大明朝病了!遭殃的不是官员,也不是地主乡绅,遭殃的是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
  “前些天,李元起案传到京师,有不少人给朕奏疏替李元起求情,求情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辽东战事,不宜在内部大动干戈,李元起毕竟是户部尚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荒唐!无耻!简直是枉读圣贤之书!辽东战事跟定罪李元起有什么联系?不要以为朕不知道那些人心里在想什么!”
  顿了顿,崇祯继续道:“杨所修统一辖制都察院,各省必须配置10人监察御史!吏部配合,所有不合格的监察御史,趁早滚蛋,免得朕哪天给了他们一刀!”
  杨所修立刻出列:“臣遵旨!”
  王永光也连忙道:“臣遵旨!”
  “新政督察司改成廉政督察府!任命李自成为第一任廉政督察府公府!”
  全然不顾大臣们的震惊,崇祯继续道:“廉政督察府直接向朕汇报,具有独立执法权,只要怀疑官员贪污,可以立刻核查!无论对方品阶多少,什么来历,什么身份!所有官员必须配合!”
  “都记好了。”
  一边的执笔太监方正化连忙道:“陛下放心,臣都记着。”
  “反贪分两点:一是执行!即执行大明反贪污法!”
  “立法院给朕把廉政督察府的反贪污法立定出来!”
  顾炎武出列道:“是!”
  “二是防贪!即对官员进行廉政教导!”
  “三是防止自我腐败!”
  “所以廉政督察府要设置三个地方部门,一是执行司,二是防贪司!三是廉政署!”
  “廉政署的所有人员保密,有权私下监督廉政督察府的所有人员!”
  “要是廉政督察府出了问题,朕就找廉政署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