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1270

  皇帝这一套话说出来,大家内心已经震撼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还没完,崇祯继续道:“都给朕记下来,废六科,保留给事中,并入立法院,给事中有权质疑廉政督察公府的行为。”
  说完了,大殿内鸦雀无声。
  不少官员仔细梳理了一遍皇帝说的话,大致明白了皇帝的思路了。
  廉政督察府就是专门用来反贪的,而廉政署是为了保证廉政督察府的清廉的。
  立法院的给事中可以从外部监督廉政督察府,进一步保证廉政督察府的廉洁。
  但是,廉政督察府有执行权,有调查权,却没有监视权。
  很显然,监视权在都察院手中。
  不仅如此,立案权也不在廉政督察府手中。
  例如李自成查出湖广省的总督有问题,总督必须配合一切调查,不得干预,但证据呈报上来后,由都察院立案且监控。
  这样是防止滥权。
  这一套对权力的配置,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了。
  其实大明朝的司法监察权相对来说也比较完善了。
  例如都察院以前就有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力,而六科则有调查权。
  但是你看看,都察院这两年是个什么样子?
  新政推出后,都察院在地方上的监察御史不但不监察新政落地,反而上奏疏反对。
  六科还像点样子,但人太少。
  现在这套行政方面的司法系统要把它一步步搭建起来了,要依托新的体制来全方面反贪。
  为什么之前没有这样做?
  因为时机没有成熟。
  李自成也是今年才正式熟练起来,并且取得了成绩。
  而且都察院也是今年开始肃清,重新更换新的御史。
  崇祯最后又做了个补充:“廉政督察府的人不必科举出身!”
第110章
建军节
  为什么说廉政督察府的人不必科举出身呢?
  大明朝的贪污起源之一是什么?
  是官官相护,进入官场就必须向官场规则妥协。
  廉政督察府的人是绝对不能从官场内部选的,有人的确会背叛自己的阶级,例如李岩,一个地主家的公子,一心帮助穷苦老百姓,被皇帝提拔做了河南布政使。
  但这种例子万中无一啊!
  一般人怎会背叛自己的阶级或者圈子呢?
  所以,这相当于是在整个大明朝的行政官员的脑袋上悬了一把剑。
  一个独立出来的司法部门,不是监察百官,不是考核,也不是监控、立案。
  而是专门做调查。
  并且,廉政督察府大的人事权也不在吏部,而在皇帝自己手里,由皇帝直接任命。
  这就完全脱离行政官员的体系里,则完全脱离文官的控制。
  那这个部门与锦衣卫有什么不同?
  当然有大大的不同!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军,主要,锦衣卫是军队,调查任何事情,说得好听是暗地里调查,说得不好听就是偷偷摸摸调查。
  然后就是执行皇帝交代的任务。
  锦衣卫有权捉拿任何人,甚至包括皇亲国戚。
  但是,锦衣卫没有责任。
  例如今年必须肃清湖广省的贪官,这个目标,廉政督察府就必须承担起这个目标和责任,达不到必须问责。
  这就承担权力带来的责任。
  而锦衣卫就不必对任何事负责,他们只需要去执行皇帝要做的事情。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简单总结就是:一个是暗处的,一个是正式的衙署。
  锦衣卫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皇帝对诸多事情便宜行事,并且给皇帝更多的情报。
  所以啊,这两个部门是完全不同的。
  那都察院具体职责有哪些?
  一是弹劾。
  二是监察。
  三是立案审理。
  与廉政督察府有合作,但互不辖制。
  那么问题又来了。
  廉政督察府的人到底从哪里招募来?
  直接招募农民显然不现实。
  有两种方式。
  一是解决眼前急缺人的方式,即从军队里招募。
  有不少士兵立有战功,但在战争中受过伤,虽然四肢健全,可对身体影响极大,这个时候,离开军队,调入廉政督察府是最合适的。
  他在军队中得到过历练,做事雷厉风行,能解决问题。
  当然,必须得是在军队里表现良好,名声也非常好的人。
  优先肯定是从京卫军中挑选。
  二是从北京大学的司法学院里挑选人出来,这些人读过书,了解大明律法,没有参加过科举,和官员是两个世界的人,有理想,再合适不过了。
  “王承恩。”
  “方正化。”
  “廉政督察府,就由你协助李自成督办,不得有任何干预。”
  “遵旨!”
  到这里,群臣总算是彻底明白了。
  廉政督察府完全独立在行政之外了。
  一般内阁是皇帝的秘书班子,给皇帝献计献策,同时协助皇帝处理许多事情,要不然怎么叫辅政大臣呢!
  可现在,这事完全就绕开了内阁,让方正化来协助李自成建立这个廉政督察府。
  心思细腻的大臣已经发现问题所在,绕开内阁的部院也不是没有,例如军委会就是绕开内阁的。
  但其他的,基本都绕不开内阁。
  那么事情已经非常清晰。
  刚刚成立的立法院和现在即将成立的廉政督察府,即司法。
  军委会则是军政及军权。
  内阁则是行政权。
  三权分立而行,直接对接皇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