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6/1270

  令人更加震惊的是,其他地方也发生了此类事件。
  收到消息后,一时间满朝震惊。
  顾炎武对崇祯二十一年五月的这次事件,做了一个非常精炼地总结:意识形态觉醒之后的一次实践。
  这件事在短时间内,在各地引发了热议。
  甚至从城里买东西回到下乡的一些人,也坐在村头议论着。
  村里的一些老人,则脸红脖子粗地骂着:“那些人太可恶了。”
  进入五月底,此事件仍在扩散,甚至南下到南洋。
  台北城、台南城、马尼拉、巴达维亚、马六甲城,还有狮子岛,先后都出现了类似的事情,虽然规模远不及大陆,但影响力绝对空前。
  许多商人甚至感到害怕。
  因为刺杀皇帝的主谋正是一位商人,叫陈志。
  他的敏感身份,让商人们感到恐慌。
  同时,商人们也第一次真真切切看到了民众的力量。
  于是,许多商人手里高举着《阶级论》,也跟着开始喊道:严惩凶手!
  如果说,《阶级论》的发表,以及普及,是对民众一次意识形态的洗礼,那么这次事件,则是对《阶级论》的一次实践。
  这里面有好几个阶级,无疑,以陈志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是这一次被批斗的对象。
  民间还有人写文章大骂这群人是国朝的害虫!
  初五一大早崇祯就起床了。
  他在自己的健身房里待了两个小时,然后洗了个温水澡。
  年龄大了,不像以前那样可以肆无忌惮冲凉。
  等洗完澡,才慢慢开始用膳。
  柳如是在一边说道:“各地的无线电都收回来了。”
  “都怎么说?”
  “地方产生了一些冲突,有一些人受伤。”柳如是答道。
  “陛下,要不要礼部出面,将这些地方的人问责?”
  “问不了责的。”崇祯说道,“这件事礼部又不是在台面上光明正大的让他们去做,若这个时候礼部出来,就把事情性质上升了。”
  他想了想,补充道:“对于舆论的应用,礼部要做到不着痕迹。”
  “我是担心,冲突被扩大,有心之人在里面故意把事件更加对立,一旦失控就不妙了。”
  皇帝说道:“我知道你的担忧,礼部不要明面上参与进来,但是,可以接住各地的报纸,去斥责对民众动手的治安人员。”
  “另外,这件事到这里,基本上算是达到效果了,可以慢慢撤回来了。”
  “对了,撤回来不要强硬地撤,让他们自己慢慢消散,跟各地的组织者交代,务必要做好事后的处理工作!”
  “好,我会跟他们说明的。”
  崇祯突然问道:“有出现冲击商社和商行的吗?”
  “有。”
  意料之中。
  舆论是一把双刃剑。
第1117章
将资本家摁在地上来回摩擦?
  在这场舆论战中,一定会出现局部失控的现象。
  没有人能绝对控制宏观事件的细节。
  正如社科院的王夫之所说:在发生大规模冲突的时候,有几类人会将事情推向极端化。
  一、投机分子们。他们会出现政治利益,而站出来,迎合大多数人,借此在大多数人中取得好的名声,从而为自己增加威望。
  例如有人一定会迎合那些热血青年,说他们愿意听的,但实际上这些人自己未必认可自己说的。
  只要大众爱听就行,这就是赚钱和为自己提供声望的好机会。
  这部分人很聪明,一般都是读过书的人。
  他们深知迎合大众可以获利。
  他们在这中间推波助澜。
  二、一定会有一些很穷,且又坏又懒的人,参与进来,举着政治正确的大旗,借此机会,对商社和商行打砸抢夺。
  这些人并不蠢,他们知道这样可以获利。
  他们只是纯粹的懒和坏。
  三、有一群头脑发热的人,被第一种人持续煽动,然后开始盲目地冲击。
  当群体的激情高涨到一定的地步,原先的理智就开始失控。
  王夫之总结了这三点。
  并且他还写了关于这件事的总结给皇帝。
  崇祯看完王夫之写的,不由得感慨,王夫之就是王夫之,不愧是历史上出名的思想家。
  他总是能很快抓到事情的本质。
  人是一种动物。
  早期的智人可能出现在250万年前。
  人类文明也不过诞生了几千年而已,相对于智人的诞生时间,实在太短。
  所以,人类身上还保留了太多原始狩猎时代的习惯。
  例如在狩猎时代,人类为了提高野外生存,大脑会对周围的事物做出快速判断,并将这些东西标签化,以此来推断环境的危险程度。
  是否继续前进,还是撤退。
  所以,贴标签其实是人类在漫长的狩猎时代进化而来的思维习惯。
  但是,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社会开始诸部变得复杂,许多事情的真相已经不是眼睛看到的那样了。
  然而,人类的思维习惯还保持着看见之后,贴标签的习惯。
  所以,一般人如果不经过思维的深度训练,根本无法察觉到自己是不是在这个复杂的社会被利用了。
  或者说,一般人极其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二级理论中。
  例如这一次的游行中的一些人,一定会认为资本家就一定是坏的,一定是罪恶之源,就应该把他们吊死。
  你看,这里的资本家,就被贴上了“坏”这个标签。
  然而现实情况是,大明朝有无数商人,有许多商人每天起早贪黑,也就赚那么一点点钱而已。
  而且,还有一些商人,通过辛苦打拼,总算生意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且他们将粮食分配到各个需要粮食的地方,让许多人吃上了饭。
  从社会公德上,他们的行为反倒做了好事。
  却被一部分人也贴上了“坏”的标签。
  一般人是不会去思考或者分辨这些的。
  什么叫假大空的理论?
  就是那种上来就说这个一定是坏的,那个一定是好的,那个是一定有用的,这个是没用的,有些人该去死……
  他们不会去了解底层逻辑运转。
  事实上,崇祯也多次跟李岩说过,国朝要在意识形态上遏制资本,但绝对要好好利用资本,要好好和这些资本达成合作关系。
  站在他这个21世纪的人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股力量,企图解决人类的饥荒、疾病,企图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好。
  其中包括宗教,包括佛学、儒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6/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