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1270

  但实际上,这就是皇帝的话,只不过对韩爌施加压力,让韩爌站出来带头表态而已。
  “韩阁老这是赞同刘大人的提议?”崇祯走到御案前,拿起刘惜君的《妇论策》。
  韩爌深吸了一口气,长袍下面的双手都在发抖,但语气却是平稳坚定:“臣附议。”
  刘惜君心头也是大吃了一惊,没想到皇帝一回来,就把首辅搞定了,让首辅站在自己这一边,那以后许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崇祯道:“其他人呢?”
  成基命道:“陛下,臣有异议,若是全天下的女子都出来务工,恐有违礼仪。”
  “那成大人可有何良策为朕解决劳工的问题?”
  “这……臣暂无良策。”
  “既无良策,便无需多言,否则就给朕更好的解决办法!”
  其他人本来也准备出来反对,但听皇帝这么一说了,都闭嘴了。
  皇帝扫视一转,道:“既然如此,就按照这本《妇论策》去办吧。”
  他又补充道:“既然女子可以读书,可以务工,无需贞节牌坊,丧夫之后可再嫁,谁也无权干涉,自然也要有完整的户籍备案,和律法约束。”
  “毕自严。”
  “臣在。”
  “你不是在做户籍改制草案么,凡女子也必须入籍,凡是生活在大明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在户籍上有自己的备案。”
  “臣领旨。”
  “顾炎武。”
  “臣在。”
  “起草一份《临时妇女法》,保证女子的读书、务工、人生安全。”
  “臣领旨。”
  韩爌又道:“至于周宏康三人,臣私以为,当交由治安督察府审问,再有大理寺审理决策。”
  阎鸣泰一听到自己这里来了,连忙道:“陛下,臣昨日已经审问过,按照司法流程,已经提交大理寺。”
  不待大理寺卿凌义渠说话,杨所修立刻出来道:“陛下,臣有一事。”
  “讲。”
  “臣要弹劾周道登三大罪:一、家教无方,公然对抗朝廷,两次!二、牵涉成都私矿案,贪污受贿,草菅人命。三、任人唯亲,结党营私!”
  他此言一出,朝堂上的气氛几乎凝固了。
第368章
真正的大震荡才开始
  杨所修手中捧着一份弹劾奏疏,大家有理由怀疑他早在中秋之前就写好了。
  这家伙亲自出来搞人大概率没有失手过,无论你是部堂大臣还是内阁高官。
  所以,朝臣们一看到杨所修出来了,心中就同时:卧槽!
  王承恩接过杨所修手中的奏疏,并呈递给了皇帝。
  崇祯打开仔仔细细,逐字逐句地看,看完后,道:“这里面关于成都府私矿案的调查结果,可是廉政督察总府提供的?”
  杨所修道:“每一条都由廉政督察总府严格调查过。”
  “成都府知府冯任,利用手中职权,联合当地大户,欺占矿山,逼死良人,手中二十条人命,又贿赂朝中大臣,与周阁老暗通款曲,以蔽天听,实乃人神共愤!”
  不少大臣一听,心头都是一颤。
  为何?
  因为不少官员手里或多或少都有私矿。
  这在大明朝的历史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占窝。
  不仅仅上上下下的官员占窝,勋贵大员,都有占窝。
  占窝这种事,也只有权力阶层能做得到,因为手中有权。
  而一般情况下,都和民间的一些大家族有联合。
  例如杨所修弹劾周道登与成都府知府冯任有勾结,周道登就在冯任在上面的保护伞,而这些事具体要落下去,还得在当地找到执行人。
  毕竟周道登在北京,而冯任在成都府衙门里,不可能自己去做。
  那么当地的大户,有钱有资源,就承接起了执行人的角色。
  可以说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通俗点说,叫做相互勾结,垄断国有资源,压榨底层老百姓的生命。
  也可以说,挖出来的煤矿、铁矿,每一块都沾满了鲜血。
  而更可怕的是,不仅仅官员有,皇亲国戚也有,这都不是什么秘密。
  有些官员心头不免恐慌起来。
  皇帝不是只管农政的么?
  朝廷不是一直在提新农政的么?
  怎么这矿山的事也管起来了?
  杨所修又道:“不仅仅矿山,冯任还将朝廷盐引、茶引私售当地商户,以谋取个人财富。”
  什么叫茶引?
  什么叫盐引?
  古代盐铁是国家战略储备资源,一般都是官营。
  但古代基建有限,行政管理效率自然也就有限,如此庞大的国家,盐铁真的全部交给朝廷来做,也不现实。
  所以,就出现了茶叶买卖凭证。
  例如朝廷今年颁发10000斤茶叶买卖凭证给王员外,上面写清楚了他这批茶只能卖到太原,他获得了卖10000斤茶叶到太原的权力,但不能卖到别的地方。
  例如大明朝的茶叶价格是一斤茶就要一两银子(约650元),1万斤就是一万两的生意,按照茶引法,得交10%的茶引,即1000两。
  没错,1000两就是茶引。
  茶引就是一种商税。
  盐引也同样如此。
  这种玩法是宋朝时期发明的,赵宋打仗一般般,但搞经济搞商业搞金融,古代王朝它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这种制度后面的王朝都有继承。
  但问题就是,明末行政崩坏,伴随着税政的全面崩溃。
  张凡用了整整四年时间,杀了无数人,才将新农税的方向调整过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明朝的所有税政都好了。
  例如皇帝去年在南京城外看到的私收过税,那也是商税。
  商税同样是崩坏的。
  而且大明朝的南方商业极其发达,朝廷却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来管控商业,造成了巨大的商业税制真空。
  这叫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脱节。
  那矿产呢?
  矿产严格来说也属于商税的范围。
  因为挖矿售卖,是商业行为。
  见杨所修这般说,突然,阎鸣泰也道:“陛下,臣昨日也接到了四川省治安督察府文书,是关于成都府发生了几十条命案一事,是一个叫孙全良的人所为。这个孙全良是孙家的二少爷,成都府郫县当地出了名的恶少,这起案件与杨大人说的私占矿山,如出一辙。”
  恰到此时,吏部郎中刘若宰出列道:“启奏陛下,臣近日查阅全国官吏户籍,发现这郫县的知县叫孙之庆,按照本朝规定,当地人不可在当地为官,这孙知县明显是违反了朝廷规定,臣以为,也当明察。”
  这是属于吏部的旧账了,之前任命盖章的人,怕是早就已经因为别的事滚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