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5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0/1270

  这伙人就是觉得这么玩太激进了,万一扯到蛋了怎么办?
  现在的矛头已经不是当初的孙承宗和宋应星等人了,而是直指李长庚和陈子龙。
  当然,还有以前的边缘化人物,现在风暴中心的人物,商务部御司使:侯恂。
  保守派在廷议上就公开炮轰侯恂:若是出了问题,银行负首要责任,商务部就要付次要责任!一个也别想逃!
  大家现在也不是反对银行银钞政策了,而是反对目前这种银行大额度贷款给商社的做法。
  用成基命的话来说就是:左手给右手钱!
  皇帝明着说不印钱,实际上却在疯狂启动印钞机。
  所以,这就注定了这一次的廷议,是火药味非常浓的。
  成基命的袖口里掉落一根木棒,他义正言辞:大家不必紧张,我牙齿不太好,所以要随身携带牙签。
  汤若望的口袋里掉落一把扳手,他非常礼貌:大家都知道我最近在改良自行车,所以随身携带扳手很正常,不必紧张。
  王徵的裤带里掉落一把铁锤,他说道:你们都知道的,陛下让我研制新的蒸汽机,随身携带铁锤是表明我敬业。
  ……
  气氛一度“融洽”。
  短暂的死静后。
  一向只干活不表态的刘鸿训毫不客气地说道:“1500万两下发到北京城,迎来的物价暴涨,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而陈子龙站起来,用手握住椅子的把手,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这个立意被颠倒了,1500万两下发下去后,朝廷不是要争论新政是否妥当的问题,而是要想办法充实民间的粮食、肉类、布匹、茶叶、盐等民生物资,而不是在这里一味反对银行的政策。”
  “所以银行就可以为所欲为,陈子龙,你再这般下去,便是大明朝的罪人,届时无数百姓家破人亡,你难辞其咎!”
  “这是陛下的圣意,吾等做臣子的,责任是要切实可行地保证圣意的实现,而不是如诸位这般,在这里整天只知反对这些,反对那些。”
  “你大胆!你敢抨击内阁辅臣!”
  “……”
  中午,阳光正好。
  一封从福建紧急传来的奏疏送到了崇祯的御案上。
  荷兰使者来了,并且带来了荷兰最新的回应。
  不过,崇祯正要看,方正化便入了乾清宫。
  “奴婢参见皇爷。”
  崇祯随口问道:“上午的廷议如何?”
  据司礼监执笔太监方正化描述,廷议现场各方代表都表现得非常积极。
  有的卷起袖子,有的扶着椅子。
  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来,大明朝的官员都非常的勤奋,连开会都带着平时工作的工具。
  廷议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没有结果!
  如果一定要说结果,就是保守派们跳脚了,掀桌子了,内阁好几位大臣开始骂街了。
  听完方正化的描述,皇帝大笑起来。
  方正化一头雾水,按照皇帝的脾气,这事不是应该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然后继续支持新政么?
  “韩爌有没有说什么?”
  “回禀皇爷,韩阁老说,不能如此随意地发放贷款,得立标准,对所有的钱立标准。”
  “嗯,朕知道了,这些天,多主持几场廷议,让他们多讨论讨论。”
  “皇爷,奴婢愚钝,不是很明白。”
  “你不明白就对了,你要是都明白了,朕还怎么在朝堂上推行新政。”
  方正化脑袋上一大堆问号,越发觉得皇帝高深莫测。
  青年的皇帝看着前面的地图,似有所思,淡淡道:“前方的路是不平整的,甚至有许多坑坑洼洼,有人负责驾马车,也要有人负责减速,想要马车快速平稳地行驶,你既不能打击驾车人的激情,也不能剥夺负责减速的那些人的权力。”
  一个简单的比喻,让方正化内心震撼不已。
  原来皇帝陛下心中早就有数了,也知道会有今天的这场廷议。
  他似乎也想到了这些年,为什么皇帝陛下每次明面上说对那些阻碍新政的人决不轻饶,但朝中却始终有反对的声音。
  为什么?
  因为是皇帝故意为之。
  这是帝王权术的一种。
  那为何在颁布新政之前,不让他们知道银行会介入进来?
  肯定不能,要不然会吵翻天,吵翻天了新政颁发进度可能就会被推辞。
  所以啊,生米煮成熟饭理论在很多时候都是通用的。
  “这些天的廷议你都去参加一下,多议论议论。”
  “是。”
  方正化退下去后,崇祯才开始看周延儒送来的奏疏。
  荷兰人表态了!
第469章
出兵安南!
  荷兰人同意赔款!
  陪多少?
  1000万两!
  反正周延儒送来的奏疏里说荷兰人愿意陪1000万两。
  并且还提出一个条件,希望能够与明朝做生意。
  荷兰人不愧是在全世界做生意的。
  张凡喊1亿两,他们还价换到1000万两。
  直接砍了9000万两。
  而且前脚打完仗,后脚居然开始谈生意了。
  有意思啊,这帮鸟人。
  不愧资本主义国家,天天想着怎么赚钱。
  不过既然对方愿意谈,也愿意给钱,就什么都好说。
  崇祯立刻给了周延儒最新指示。
  仅仅五天后,周延儒就收到了皇帝的信。
  周延儒收拾了一下,再次在市舶司衙门见到了荷兰人的使者。
  周延儒道:“谢特先生,关于你们提出来的将赔款减到1000万两,我们的皇帝陛下无法接受。”
  对面坐着的那位金发碧眼的男子,叫谢特法克,他是沃尔德法克的兄长,一位中校,地位在巴达维亚仅次于远东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
  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派他来,也说明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想借这个机会,和明朝好好谈谈。
  谢特·法克摇了摇头,表示非常无奈和遗憾,他说道:“我的弟弟死在你们手中,我已经放下了仇恨,我们也愿意给你们一定的补偿,这是我们做出的最大的让步,如果实在不行,我表示很遗憾,我只能回巴达维亚。”
  “那就不送了。”
  谢特·法克站起来,走了出去。
  周延儒优哉游哉喝起茶来。
  过了一会儿,谢特·法克又回来了:“为了表示诚意,我们愿意加到1500万两,这是最后的条件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0/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