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7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3/1270

  仅仅河南省,在崇祯八年比崇祯七年的农产量提高了40%,恰好崇祯七年下半年,是整个体系建立完善的元年,大量的农民获得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开始实践。
  这也说明了通过这些办法,的确还能将粮食产量进一步提升上来。
  崇祯元年,河南每亩田的产量是3石到4石之间,约360斤到480斤。
  而此时此刻宋应星报的这份汇报,每亩产量已经到了700斤,八年时间,不折不扣的翻倍了。
  农政院这几年,很低调地做事,做了很多实事。
  崇祯说道:“依朕看,粮食既然还在增加,其他产业就可以放心大胆去做了,只要有粮食,就能保证温饱了。”
  “各地的水泥路、学校、药厂、纺织厂,还有种植业,都可以放心大胆去做。”
  崇祯坐在龙椅上,想了想,又说道:“以河南省为例,每亩田产量700斤,一口之家有五亩田,一年产粮3500斤,按照朝廷的农税,每亩征税4斤,五亩田就是20斤。剩余的完全足够一家吃,甚至还有许多剩余可以拿出来卖。”
  “现在开封府的粮价是0.4两每石,依朕看,可以在开封施行试点废除徭役。”
  所有大臣都有些惊讶,要废除徭役?
  这事皇帝也不是没有干过,自从北京和武昌推出新城新政,就伴随着废除徭役。
  为什么推出新城新政要废除徭役?
  因为新城新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古代徭役占据了老百姓大量的时间。
  废除徭役其实就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不过这是一件风险比较大的事,毕竟朝廷还没有富裕到那种程度,例如开凿水利,有些地方就是找的徭役。
  如果现在在开封也试点,是不是意味着在未来的不久,整个河南省都要废除?
  如果废除了,官方再要修建什么工程,都必须给工钱,这无疑给地方造成很大的财政压力。
  此时此刻商议的就是钱的问题,皇帝提出的这两个目标都需要大量的钱,现在又鼓励废除徭役,这哪里是节省?这分明是继续增加朝廷开支!
  韩爌说道:“陛下请三思,现在正是用度紧张的时候。”
  崇祯笑道:“看来韩阁老没有读朕的《国富论》。”
  “陛下的《国富论》臣读过不下20遍,臣愚钝,还请陛下指教。”
  “那你来跟朕说说,什么是第一产业?”
  “陛下所说的第一产业是指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与温饱有关的。”
  崇祯又说道:“那朕还说过什么?”
  “陛下还说,第一产业如果发展良好,可以发展第二产业。”
  “何为第二产业?”
  “纺织、制造、采矿、建筑等相关。”
  “那发展第二产业,需要的人从何处来?”崇祯有条不紊地说道。
  韩爌立刻知道皇帝要说什么了,皇帝是想取消徭役,增加普通民众的收入,扩大税基。
  扩大税基后,朝廷的税收也会相应增加。
  不仅如此,民间的消费能力还会增强,商业加强后,税收进一步增加。
  韩爌说道:“陛下,臣以为现在由武昌和北京试点已经足够,暂无必要开设开封。”
  “朕也没有见到武昌和北京有发不起俸禄的时候。”崇祯明显有些不满意了,他心里清楚韩爌反对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若是如此,臣担心……”
  “你担心什么?”皇帝的语气已经冷下来,“你担心那些官老爷们不开心了?没有人给他们免费抬轿子了?”
  说到这里,皇帝的脸都阴沉了下来:“谁不乐意,让他来找朕!”
  “改革是大势所趋,朕看过北京和武昌的财报,一切都合情合理,现在粮食已经逐渐充足,只要第一产业物价不涨,天就塌不下来!”
  “以后官老爷还想有人拉马车,自己出钱请人!”
  皇帝三言两语,说得韩爌不敢再多说了,因为这事背后就是牵扯到当官的利益。
  “扩大税基,推动各地商业,是必须做的,当年有人反对土地改革,下场是什么他们应该清楚。”
  “朝廷以后的开销只会越来越大,国内的商业必须发展起来,大明朝要全力扶持商业发展,国营商社牵头。”
  “是。”
  “内阁和户部给朕算一笔账,开封废除徭役后,下一步河南省什么时候废除徭役,南直隶何时废除?整个大明何时废除?”
第663章
新航线上的战争
  崇祯元年有8亿亩田,按照每亩0.034石(4斤)的农税来收,一年的农税是2720万石。
  到了崇祯九年,算上开荒出来的,全国农田有8.3亿亩,一年的农税是2822万石。
  当然,崇祯九年,交农税许多地方已经不用粮食了,而是用银钞。
  2822万石,按照市场价换算成银钞,妥妥的2000万两。
  农业税是有极限的,而且现在明显就到了一个瓶颈,你不可能继续给农民加税。
  一定要提升农业税总额,可以继续开荒,但是开荒是一个长期过程,很慢。
  21世纪的新中国有耕地大约20.2亿亩。
  是经历了几百年的不断开荒才到那个地步的。
  当然,后世每亩田的产量至少是1000斤以上,产值非常高。
  又因为收税方式不同,实际上到20世纪末,农税占比都还很高。
  而大明朝现在为何能做到农税和商税五五开?
  因为农税收的真的很少,一亩田收4斤粮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民间土地资源畸形太久了,能让利给普通老百姓就让利给普通老百姓吧。
  所以未来朝廷的收入增加,肯定来自商业。
  一是国营商社收入。
  二是银行收入。
  三是商业税。
  而这三点,都需要扶持商业。
  银行的收入也是贷款出去收利息,收谁的利息?
  农民贷款买田的那点利息吗?
  那真的不多,别指望了,因为良田买卖也到极限了。
  所以,只有贷款给商人,给国营商社。
  只有商业发展得好,银行才赚钱,朝廷才有收入。
  皇帝饮完茶,继续说道:“诸公任重道远,大明朝的未来要靠诸位爱卿了。”
  众人连忙起身拜道:“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朕提个收税目标吧,崇祯十三年,朝廷的年收入要达到1亿两。”
  所谓最高领导层开会,一是确定目标,二是确定方向。
  如果有人事变动,就要说清楚是否有人事变动,其余的都是在交换意见,达成执行方法的一致。
  这就是最高效的开会。
  “开封的事,即刻去办。”
  “是!”
  等各自散去后,崇祯单独见了袁可立和郑芝龙。
  目前苍龙战列舰总数是70艘。
  这种级别的远洋战列舰有70艘,已经算有些实力了,至少守卫近海问题不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3/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