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路易十四(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331

  “我没有恶意,先生。”一个人从帐篷的阴影里走了出来,路易在里世界的时候,曾经看到过巫师们从火里,从水里,从花海里走出,而波西米亚女巫们也不遑多让,只不过她们的移动方式只能从阴影和泥沼里,给人的观感也差了很多。
  除了这个,马尼特依然是个有着几分魅力的女性,她与沃邦所熟悉的那些女士不同,她的眼睛在火光下熠熠生辉,咄咄逼人,波西米亚人很喜欢在领口和袖口缀上流苏,或是将边缘撕成条状,马尼特也不例外,这种褴褛的装扮让她露出了光滑的浅褐色皮肤,腰部、大腿和手臂,在若隐若现中更让人想要一探究竟。
  “我现在的状况可不太适合接待一位女士。”沃邦说,他的手在水面上移动着。他尚且没有那个资格通晓里世界与表世界的事情,但他也隐约有所听闻,尤其是这些波西米亚女人——士兵们都说她们会施展巫术,在她们的巫术下痊愈的人不少,但有些人心怀感激,而更多人则窃窃私语,想要请教士来看看,自己的身体是否被女巫控制和诅咒了——因为这场大战,国王调配来了很多医生,但您们也知道,在十七世纪,医生与修士的区别并不大,如安德烈·维萨里这样疯狂的人可不多。
  “只是一些小木刺。”马尼特说,一边转动着手指,“先生,无需大惊小怪。”
  “摸上去像是丝绒。”沃邦说。
  “一个小法术,”马尼特走到沃邦身后,看到男人的肩膀肌肉明显地紧绷起来,她慢慢地将双手放在他身上,在皮肤上滑动着,沃邦的皮肤不比女巫们的更浅一些,他要比任何贵族更喜欢战场,无论训练还是作战都能身先士卒,“我们有时候想要坐坐的时候会用到它。”
  “你们是女巫?”沃邦问。
  “巫师。”马尼特说:“您应该有所察觉,我们可没多做掩饰。”
  沃邦下意识地想问国王知道吗?不过他立刻在心里回答了这个问题,国王怎么会不知道呢,他绝对不会将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放在自己的军队里,“您有什么吩咐吗?女士?巫师女士?”
  马尼特笑了,她握着沃邦的肩膀,慢慢地推开那些纠结的肌肉:“我想您应该是需要放松,”她说:“我有比热水更好的方式。”
  “在没有确定价格之前,我可不会轻举妄动。”沃邦说,同时有点喘息,虽然军队的身后必然会有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名姝”跟随,但他这几天一心一意地扑在国王交付的重任上,根本没有这个心思,现在——他也是看过那本《女巫之锤》的,虽然嗤之以鼻,但他如今也不得不承认里面的一些内容真是说的很对——女巫们想要诱惑一个男人的时候,男人们很难摆脱和拒绝。
  “我可以给你金子。”沃邦握住那只正在往水下移动的手。
  “我不要金子。”马尼特说。
  “难道还要我和你结婚不成?”沃邦戏谑地问道。
  “我可不要你这样的丈夫,”马尼特的另一只手也落在了水面之下,她的呼吸近在耳侧,卷发被蒸汽浸湿,柔软的触感从沃邦赤露的脊背上传来:“您的忠诚属于您的国王,而不是一个女人。”
  “毫无疑问,”沃邦悄声说:“所以您可以说了,如果不要金子,您还想要什么呢?难道会有一个比我们结婚更可笑与荒谬的事情等着我吗?”
  “一桩小事。”马尼特说:“您认为这场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呢?”
  ……
  “这场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路易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他的咖啡从来就是只加牛奶,严禁加糖的,这个习惯实在是有些倾向于清教徒——邦唐为沃邦上尉端来的咖啡旁边还有一碟子叠得整整齐齐的糖块,于是沃邦上尉就坦然地将它们都倒在了自己的咖啡里,“我不知道她想要做什么,陛下。”
  路易举起一张羊皮纸,眼睛从上往下看:“看来您昨晚过得很不错。”
  “是很不错。”沃邦说:“不过在得到您的同意前,我不曾说出哪怕一个字。”
  “那么我可以告诉您,”国王说:“她只是想要借您的口,来试探我的想法罢了。”想来这些波西米亚女巫一定很失望,她们以为,在抛弃了王室近百年后,波旁的国王一定会急不可待地将她们迎回宫廷,但这根本就是她们的臆想和自我安慰,就像她们总将颠沛流离的生活描绘为“自由”一般——但对路易来说,一群肆无忌惮,无所顾忌的巫师,甚至无法与一群流民相比,流民可以管理,可以教育,可以被法律与信仰桎梏,但女巫呢?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有什么事情,什么人,什么话语让她们感到不快了,她们最有可能做出的事情是歇斯底里地发泄一通,而后逃走。
  之前她们甚至抢先拒绝了,就是说,她们猜想国王也许会让她们去对抗黑巫师——而她们愿意屈服在一介凡人的身前就是无法面对那些可怕的同类——若是知道了这场战争的时限,那么若是事情有变,她们也可以推测出国王的用意。
  但路易怎么会将自己的性命放在这群不可信任的女人手里,所以,国王虽然还是命令她们服役,并且给出了一个可观的数字,但也承诺了不会让她们出现在里世界的战场上——在军队中设置军医与护士是路易很早之前就有的计划,但这个时代,人们的道德观念实在是很奇怪,结了婚的男女可以随心所欲地寻找各自的乐子,但未婚女性,哪怕只是越雷池一步也要会被蒙上无法洗净的污垢——尤其是军队,民众已经默认,跟着士兵们的全都是赚皮肉钱的女人,所以不会有好人家的女孩和士兵们在一起,遑论看他们的身体,为他们裹伤,擦拭和处理更为私密的问题。
  要说,军队中这样的女人并不少,她们也确实身兼数职,但问题是,她们太少了,也太散漫了。
  使用女巫只是一个尝试,如果在这里也没法安置她们,那么路易就要设法寻找另一个,正确地说,最后的处理方式了。
  出乎意料,女巫们做的不错,但马尼特,路易在心中斟酌道,正如他之前所想的,这些女巫们即便可用,女巫教团的成员也依然要被肃清,就像是抽掉炖鸡身体里的骨头,没有主事和首领,剩下的人才好摆布——路易无意识地摆弄了一下手里的羽毛笔,上面的羽毛是青蓝色的,带着金属光泽,人们只以为这是一只大渡鸦身上拔下来的羽毛,事实上它来自于里世界,加约拉岛的一种鸟儿,它从不鸣叫,身上只有三根这样的羽毛,从同一只鸟儿身上拔下来的三根羽毛,分给三个巫师拿着,其中无论是谁发生了意外,只要折断了,另外两根也会随之折断,这是小科隆纳公爵献给自己父亲的礼物——但路易之所以留下这些波西米亚女巫,却是为了保证宫廷不至于完全地被加约拉岛的巫师占据。
  “我希望这些波西米亚人可以改变一下人们的想法。”路易说:“沃邦上尉,您也看到了,护理人员的存在,有些时候甚至要超过医生。”此时战场上的医生,最擅长的是截肢,虽然说,截肢确实可以让受伤的人避免感染后高热而死,但失血和疼痛还是让手术中,手术后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更别说一些医生坚决不洗手(这样浪费了很多时间)就做手术,一台手术杀了三个人的事情也发生过(这里是说,有一个医生为一个病人做截肢手术,结果用来截肢的刀械先是砍掉了病人的腿,而后伤到了助手的胳膊,最后落在医生的脚上,造成的创口感染一下子把他们都干掉了),所以士兵们看到医生的时候,简直就像是羊羔看到了屠夫。
  但由女性充当的护理人员就不同啦,想想看,在你以为自己快要掉进地狱的时候,一睁开眼睛,看到的是干净的帐篷和房间,身着白色围裙(这是国王的要求)的年轻姑娘笑吟吟地看着你,手里捧着滚热的汤或是牛奶,她们的声音是那样的悦耳,姿态是那样的轻盈,就算是用盐水和烈酒清洗伤口,让可爱的女孩来做,也似乎不是那么痛了。
  “但那些,陛下,她们并不是凡人啊。”
  “凡人难道做不到我之前所说的那些事情吗?”国王说,“我让这些波西米亚女人到这里来,服侍我的士兵,是想让他们知道,并不是所有在军队中的女人都是卑贱的,被人鄙视的,这才是最重要的,等他们有了这样的认知,才有可能招募寻常人家的女儿。”不然,就算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妹妹,女儿和妻子来做事,士兵们的粗鲁行为也会让她们受惊,感到屈辱,继而拒绝继续为他们做事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要在一朝一夕间改变人们的想法太难了,别说别人,就连波西米亚女巫们,也有必须与一个士兵结婚,而后用照料丈夫,照料丈夫的兄弟,照料丈夫的朋友这种理由,才能说服自己的人存在呢。
  “说到这里。”国王问:“成效如何?”
  “非常好。”沃邦说:“还有一些混蛋小子羡慕的不得了,甚至想要受个伤呢。”
  国王大笑了起来,“对了,”他说:“你不用去回答马尼特的问题,如果她再来问,你就告诉他,国王并未改变原先的主意,这就行了。”
  ……
  马尼特没有再去询问沃邦,也许国王的反应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而且也有三分之一的女巫和伤员一起被留在了里尔,国王也没有调用她们往别处的意思,但她还是时常感到不安。
  但在这场战争中,她能做到的事情,确实不多,在次日大约十点钟的时候,布鲁塞尔攻城战开始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圣但尼(11)
  布鲁塞尔乃是佛兰德尔最大的一座城市,它曾经属于法国人,西班牙人和尼德兰人,而且因为它地理位置相当关键,所以一直被诸多势力疯狂地争夺着,每一个争夺者都会尽心竭力地为它加上一层盔甲,因此在路易能够望见它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座雄伟的坚城,有着双层城墙,突出的棱堡,棱堡之间的凸角堡,还有围绕在城墙外的简陋工事,虽然看得出这些工事都是仓促造成的,但只要它们还是石头与灰浆黏合而成的,还是能够给法国的军队造成一点麻烦的。
  但蒂雷纳子爵与沃邦上尉从一开始就没想过白白耗费士兵们的性命,说来蒂雷纳子爵还有点心情复杂,因为国王陛下在开战前,不知道是否是玩笑般地说道,如果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尽量避免士兵们的伤亡,国王会将通常可能损耗的士兵伤亡数量下的抚恤金,打个折扣作为他们的奖赏——这个时代的军人和大臣都不会认为国王用金子和银子来说话是一种羞辱呢,恰恰相反,过于口惠不实的国王才会被鄙视,甚至被认为有意欺骗他的臣子,像是钻石别针,刺绣外衣,骏马枪械,除了最后一种,国王用来犒赏大臣的东西和赐给王室夫人的也差不多。
  国王有这样的命令并不令人意外,他们的国王一向如此慈悲,于是在战场上,蒂雷纳子爵对沃邦上尉让了步,毕竟沃邦上尉的战术才是折损最少的,就是进展必然非常缓慢,但谁会来救援呢,布鲁塞尔城里的人一定在期望着,同为哈布斯堡一脉的利奥波德一世会派他的军队来,又或唇亡齿寒的荷兰人,但他们并不知道,荷兰人现在正被英国人死死地拖在了大海上,而且就算他们能够救援,他们的陆军可远不如他们的海军,至于利奥波德一世,在那份证明了其贪婪与愚蠢的文书没有被销毁之前,他并不敢轻举妄动——也是这位国王还太年轻,若是曾经的腓力四世或是斐迪南三世,可不会在乎他之前与法兰西签订了怎样的协议,在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会悍然出兵,将路易十四的野心扼杀在摇篮里。
  利奥波德一世也许还在犹豫,即便瑞典已经与法国达成盟约,但他还有丹麦,瑞士以及……英国议会,还有罗马教会,在欺诈和武力中失去的东西,能从谈判桌上拿回来也说不定——但这一切,必然要等到尘埃落定,在法国人疲惫不堪的时候,联军压阵,法兰西也必然会做出让步——在这样的想法下,布鲁塞尔是不可能得到援军的。
  在路易反复斟酌着夺取了布鲁塞尔之后的操作时——夺取佛兰德尔并不难,难的是之后的统治与管理,荷兰,神圣罗马帝国和瑞士,意大利的诸侯们一定会伸手……无论是遏制法国的发展,还是从这块肥美的好肉上切下一块——路易若是愿意妥协,那么即便是利奥波德一世也会将西班牙的哭诉与哀求丢在脑后的,但若是在夺取里尔之前,路易还没有十分的把握,那么现在他不愿意让出哪怕一寸土地!这里将会是法国的佛兰德尔高官号鸣响,法国人的进攻开始了。
  不过仿佛是要否认蒂雷纳子爵在马车里与国王的描述,国王和大臣们在帐篷里看到的东西并不令人感到振奋,在已经挖掘妥当的横向壕沟里,一列工兵先是立起木头和石块的胸墙,而后在胸墙下方开始挖掘纵向的壕沟,为了保证壕沟不至于塌陷,后面还有人举着木方来支持——而那个工兵身后背负着一个巨大的箩筐,用来盛放挖出的泥土,等到壕沟越过了胸墙,他们就用装满了泥土的扁箩来作盾牌,从城墙上呼啸而下的石弹翻滚着,砸的灰土飞溅,却始终没有办法伤害到下面的人。
  “我怎么觉得我回到了凡尔赛。”国王喃喃地说。
  “凡尔赛的土木工程已经结束了。”另一个臣子回答说,他当初就在凡尔赛监督过这项浩大的工程,但要他说,现在场面也和凡尔赛差不多了。
  “这些可能比凡尔赛还要壮观一些吧。”国王说,因为在国王未曾到来之前,沃邦上尉还调集了大量的建筑工程所需的器械,堆积如山的木头,茅草,还有成马车计量的铁镐、铲子、斧头和木槌,成排的木桩被工兵们打入泥土,彼此之间缠绕绳索,形成疏散但漫长的防线,在防线外是警惕的骑兵队伍,他们需要提防城市里的守军出击,也要谨防有援军到来。
  布鲁塞尔分作上下城区,上城是王宫与城堡,下城是平民与商人的居所,外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而今天,这座如同碧茵一般的荒野被破坏了,宽度足有十二尺,即便是二十四磅的加农炮也能运进来的壕沟正在不断地,缓慢地向布鲁塞尔城门逼近,当然,布鲁塞尔人不会就这么束手待擒,他们先是使用了抛石机和火炮,在发现不奏效之后,城门打开,布鲁塞尔的守军冲了出来,但国王的近卫军立即迎面而上,布鲁塞尔有骑兵,但他们无论是马匹和火力都无法与近卫军相比,在一阵密集的枪声,呐喊声,腾起的淡淡烟雾消失之后,布鲁塞尔的守军后退回城,而近卫军并不追赶——所谓的乘胜追击,直入城门,只有坚盔厚甲的重骑兵才敢尝试,就算是里尔的城墙,两侧也有藏兵洞,上方还有机关可以投下短矛和石头,像是布鲁塞尔,还有可能在冗长的通道顶端预设浇注火油的管道,只穿着胸甲的近卫军,轻率闯入的结果就只有一死。
  不过他们的职责也就是驱赶可能妨碍到壕沟深入的守军,消磨他们的力量,他们很快回到自己的阵地上,没有一个人受伤,国王抬起手向他们挥动自己的帽子,他们也这样做——之后这样的事情还发生了两三次,直到又一个黎明到来,法国人的壕沟还是不容动摇地进行到了第二道平行壕沟,第一道壕沟距离布鲁塞尔城墙约有两千尺,到了第二道壕沟就只有六百尺了,到了这里,沃邦上尉就命令火炮就位,这里有二十门二十四磅火炮,还有卢瓦斯侯爵竭尽全力从奥尔良千里迢迢运来的八门三十三磅火炮,总计二十八门黑洞洞的炮口直接对准布鲁塞尔的城墙时,也不由得他们不满心绝望,但这些倔强的布鲁塞尔人居然没有决定投降,国王的使者回来说,他们只希望法国的国王能够足够仁慈,允许他们的妇孺先行离开这座即将被硝烟炮弹覆盖的城市,路易允许了。
  于是在阳光最为充沛的时候,布鲁塞尔的城门打开,一辆辆的马车鱼贯而出,里面都是达官显贵们的妻子与姐妹,还有他们的女儿,母亲,还未成年的孩子和她们在一起,只有两名骑士为她们做前导,她们的车队后是惶恐的平民女性,她们的丈夫,父亲和儿子,或许是自愿的,或是被征召,都留在了布鲁塞尔。
  等到这些人离开之后,火炮终于发出了第一声沉重的轰鸣声,此时那些妇孺距离布鲁塞尔还不远,她们听到了,就大声地哭泣了起来,“安排她们到滑铁卢去吧。”路易说,之前为了防御,布鲁塞尔附近的建筑,但凡在城墙外的,都被焚毁和拆除了,在没有雇佣兵的情况下,只有妇孺的队伍可走不远,“她们会感激您的。”卢瓦斯侯爵说,这倒不是完全的恭维。
  “我并不在意这些,”国王斜靠在座椅的扶手上:“诅咒也好,感恩也罢,没有这样的觉悟,如何能够坐在王座上呢。”这是他亲政以来最大的感悟,在你需要考虑的东西愈来愈多的时候,就不得不将很多事物简化为数据,他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到数万人的命运,个人的悲喜在其中永远渺小的如同大海中的一粒沙子——或者说,当你站在一个高度上的时候,你就很难,也很少会去在意最底层的人的想法,路易为了保证自己的子民不至于受苦就已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又怎么会去关注敌人?他这么说,也只是因为她们就在自己面前。
  这样吩咐了一声,国王就重新将注意力放在战场上,在沃邦的命令下,重型火炮集中往三处堡垒射击,先是石块,然后是土层,碎石,布鲁塞尔的外衣就这样被一点点地剥去,支撑着这样消耗的是国王和卢瓦斯侯爵,这位侯爵先生运来了大量的炮弹,火炮和其他军火,沃邦上尉可以持续不断地射击——即便炮筒发红,他也只是命令士兵们往上浇水,这样的炮击持续了一夜,又一个黎明到来的时候,法国军队与守军的距离再一次拉近,这时候沃邦上尉用臼炮替换了重型火炮。
  这些臼炮一部分是从法国运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从里尔等城市收缴的,这种臼炮起源于十三世纪,用的是石弹,它的形状可比国王看到的火炮有趣多了,如果说国王的火炮是身材颀长的成年人,那么臼炮就是婴儿或是幼童,它们的口径与炮身的长度只在1:12左右,看上去矮墩墩的,傻乎乎的,但别以为它们古老矮小就没用了,它们虽然射程很短,但威力和射角都很大,沃邦上尉用这种火炮来攻击躲藏隐蔽墙后的守军——臼炮炮口上扬,炮弹呈一个抛物线越过斜堤,胸墙,直接打击里面的人员和火炮——法军原有的臼炮和收缴来的臼炮总共有三十几门,炮弹就如同冰雹那样不断地落在守军头上,而举着望远镜,在云梯和木塔楼上的士兵,一看到有那座棱堡露出了衰弱之态,就马上大声地报告,沃邦上尉会因此调整炮击的频率与力度。
  这时候,步兵们到了冲锋的时候,这时候也是损失最大的,沃邦上尉身先士卒,几步就攀上了斜堤,翻过了胸墙,落入下方的护城濠,布鲁塞尔的护城濠很不幸地因为事故只有数尺高的水,虽然会让人湿透了紧身裤和靴子,但对战斗造不成什么影响,数以百计的士兵紧随在沃邦上尉身后,掷弹兵挥舞着手里的绳索,将火药罐投入棱堡和凸角堡,伴随着惨烈的叫声,几个守军被杀死。
  之后的战斗对这些士兵们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死亡与诗歌和戏剧上的完全不同,受伤的人会痛苦地嚎叫,无论是敌人和战友,死去的人却悄无声息,仿佛就在一瞬间,生机就从他们身上离开了,在前一个晚上,还在和你说笑话,抢肉干,讨论哪个波西米亚女人更漂亮的人就这么直挺挺地到了下去,他们的灵魂离开躯壳,躯壳将会腐烂,发臭,最终化作一抷黑土。
  只是在这个时候,暂时还未有人能够想到这么多,长达数年,严苛刻板的训练在这时候起到了作用,他们勇敢而又冷静地往前冲去,甚至没去注意身边的人,甚至是自己有没有被击中,杀死敌人成为他们心中唯一的念头,“为国王而战!”他们这样喊道。
  火焰就在此时腾起,沃邦上尉看到两个小伙子就这么倒了下去。
  这座棱堡两侧的堡垒发现这座棱堡已经失守,因此里面的守军毫不犹豫地扭转炮口,向它射击,幸而蒂雷纳子爵已经指挥着后续的火炮跟了上来。
  在取得了一座棱堡之后,沃邦上尉马上命令将臼炮运送上来,每座棱堡之间,为了保证覆盖射击面(火枪),只有两百尺,这个距离正适合臼炮的发挥,两处相邻的棱堡顿时被打出了好几个缺口,更多的法国士兵如同蚁群般地攀了上来,守军们虽然也试图举起火枪来阻止他们,但被占领的棱堡上也有法国的士兵在向他们射击,而法国人的火炮还在不断地轰鸣。
第一百九十章
圣但尼(12)
  皮埃尔·高乃依对布鲁塞尔攻防战的一些记述:
  在数百年后,人们对于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的首次御驾亲征——法兰西对佛兰德尔一战始终保持着许多对细节上的疑问,当然,这场战役,在当时看来也只是欧罗巴诸国长达千年来,彼此攻伐,彼此争斗中的一段乐章,即便这段乐章开启了太阳王乃至整个法兰西长达三百年的辉煌,并且将余泽照耀到可见的一千年之内——并且有着诸多经典无比的旋律。
  譬如说,如卢瓦斯侯爵所创建的补给与后勤制度——之前的法国军队,依然固守着“军队的统帅,应善于利用其所入侵的国家的一切资源,以保障其军事行动。”这条森严的法则,当然,在以往的战争中,士兵们若是能够从敌人那里获得补给,对军队的机动性和对敌人士气的打击,都是最好的,毕竟士兵们无需担心辎重,只需要提起两条腿痛痛快快地奔跑。
  但这样的补给方式,通常更适用于雇佣军,而不是正规的常备军。因为,不管怎么说,当士兵必须将寻找食物和其他给养放在任务行列中的时候,它们的排序无疑是最高的,而且一旦放纵士兵劫掠,那么所谓军规与军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在佛兰德尔的战役中,卢瓦斯遵照国王的旨意,做到了军队开拔到哪里,巨大的仓库与运送辎重的车队就能够出现在那里——士兵们从不缺少帐篷、御寒的毯子,干净的水和面包,他们由此意志坚定,精力充沛,虽然辗转多地开战,但从未出现过大量逃离和哗变的情况,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甚至有人说,是卢瓦斯侯爵开创了军队的后勤保障体系——路线,仓库与市场,军需官与监督,还有随军商人等等,但也有人反驳说,这些早在十字军后就已产生,不过谁也而不能否认,在佛兰德尔战役中,卢瓦斯侯爵的后勤保障确实做得无可挑剔,毕竟这场战役法国动用了超过了五万人的军队,并且就国王一路,就有三万余人,其中还有好几次围城战,谁都知道,补给的问题,是人数约多越难处理,而静止的军队又要比运动的军队更难处理,但这些难题最终都还是被卢瓦斯侯爵一一解决了。
  也不怪他一回到巴黎,就成为了国王亲自任命的陆军大臣,成功地接过了他父亲的位置,而宫廷中几乎没有能够反对这一任命的人。
  还有的就是,在这场战争中,终于得以崭露头角的塞巴斯蒂安·沃邦,在战端开启的时候,他还是上尉,战争结束的时候,他就成为了将军——他在这场战役中首先使用了三壕沟战术与臼炮跳弹战术,并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战果,有趣的是,里尔和布鲁塞尔都可以说是蒂雷纳子爵与沃邦的功勋,他们的胜利昭示着敌人的失败,而在战争结束后,留在了佛兰德尔,为法国的新省,新城市加固城墙与堡垒的也是沃邦,在这之后的几百年,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沃邦在佛兰德尔地区留下的“星辰”与“花朵”,尤其是里尔的五星形状的棱堡防御体系,而布鲁塞尔有着六朵“花叶”伸出的双层城墙。
  另外还有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军队中出现的一群波西米亚女人,历来想要赚皮肉钱的女人跟着军队走不算是什么稀奇事儿,之前也不是没有过更多的女人浩浩荡荡地跟随在大军后面,波西米亚人又是一个著名的跨境民族,他们崇尚自由,不受拘束,又是异教徒,车队中的女性也时常会与人春风一度,换钱,或是一时兴起,但这些波西米亚女人,却最终成为了战地护士的雏形——在这之前也有女人照顾受伤的士兵,一般来说都是为了钱,或是短暂的好感,但不成系统,但在佛兰德尔战役中,虽然法国军队的损失并不是很严重,但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军队中伤员们的生还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这点实在是令人吃惊,那时候的伤员死亡率非常之高,甚至于,在战争的过程中,军官就要不断地征兵来保证军力不至于太过缺乏。
  据后人考据,大约有一千名波西米亚女人加入了护理与治疗的队伍,虽然波西米亚人迄今为止都声称,当时这些女人都是受国王雇佣的,但大部分人都认为他们是在胡乱吹嘘,不过国际护士会却奇妙地愿意承认这种说法。这些波西米亚人为何会出现在凡尔赛人们暂时不得而知,但她们的工作——正式而又清白的,确实扭转了一部分人的看法,在当时,未婚少女的贞洁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不会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姐妹和女儿送入军营,从佛兰德尔战役之后,那些受了护理人员恩惠的士兵们就成为了她们最坚定的支持者,后来,他们的亲眷朋友,也有在他们的劝说和证明下,进入护理学校学习,最后成为战地护士的。
  起初只有战场上才有女性护士,后来渐渐地,护士的白头巾和白围裙(在佛兰德尔战役中,国王赐予护理人员的服饰)也出现在了各个疗养院和诊所里——比起医生通常的助手——那些粗鲁的屠夫与理发工匠,人们当然更愿意看到年轻温柔的姑娘们。
  诸如此类的地方还很多——甚至还有一些令人发笑又惊讶的地方,像是最终成为惯例的“国王观战团。”沃邦元帅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坚称这是受了蒂雷纳子爵在敦刻尔克之战中的启发和影响,而蒂雷纳子爵则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坚称这是沃邦元帅的自我行为,一种拙劣的恭维方式,与他毫无干系,但不管他们怎么相互指责和推诿——之后的每一场大战,路易十四国王也的的确确地会出现在战场上,带着望远镜,坐在华美的帐篷里,像是观看一场隆重的戏剧那样观看整场战役。
  在如今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愚昧而又可笑的行为——因为流血牺牲都只有士兵和军官,但在当时,国王的御驾亲临反而是对士兵和军官们的最大鼓舞,其他不论,路易十四在战场上的每一次观战最后带来的都是胜利没错。
  这或许也是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但和其他疑点比起来,这又算不得什么了——一些学者甚至认为,由当时的人们所撰写的记录和文书,可能经过了大量的删改和修饰,并不能作为史实来看,只能作为佐证和文学作品欣赏。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皮埃尔·高乃依所撰写的“佛兰德尔战役”一书,他在里面这样写道,“当太阳王的光辉照耀到城墙的时候,里面的西班牙人就如同黑夜中的鸮鸟那样发出哀鸣……将军尚未踏入战壕,城市就悬挂出白色的旗帜,祈求一次谈判的机会……每一座城市在军队到来之前,就在搜集女人的镯子和男人的餐叉来铸造巨大的银钥匙,作为投降的凭证……国王进入夏勒罗瓦就像是进入巴黎……法国的军营之中,每晚都要举行庆祝胜利的宴会,就算是最寻常的士兵,也能喝到咖啡、葡萄酒和肉汤……帐篷绵延数百里,覆盖了整座平原……城墙外,佛兰德尔的愚人们焚毁了牡蛎般密集的屋舍,期望以此拖延国王前进的脚步,但他们的城市还未及七日就彻底地沦陷了,数之不尽的妇孺哭泣着离开了她们的家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