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411

  吉囊闻言,着实有点意动了,状元是什么他当然知道,那就是书呆子,指挥作战,别开玩笑了,他还没听说过什么状元能征善战的呢。
  或许,去宣府镇捞一把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他先要在这甘州镇捞一把再说。
  你们都来求和了,不放点血怎么行?
  想到这里,他淡淡的道:“本王率大军奔袭千里总不能白跑一趟,要想本王撤军,你们就拿出点诚意来,不然本王亲率大军去取也费不了多少手脚。”
  时义等的就是这句话了,他立马满脸堆笑道:“只要大王肯撤军,我们侯爷自然会有所表示。”
  吉囊假装犹豫了一下,随即狮子大开口道:“那行,一口价,五十万两白银,拿粮草辎重替代也可以。”
  这叫“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他对这句话也深有体会。
  时义闻言,依旧满脸堆笑道:“大王,您也知道,甘州镇是大明最为偏远的荒凉之地,根本就没什么油水,五十万两银子,把甘州镇卖了也不值这么多钱啊。我们侯爷的意思,愿意给大王挤出一万石粮来,以补军资,大王以为如何。”
  卧槽,大发要饭的呢!
  吉囊不满道:“不行,本王率数十万大军跑这么远,就为了一万石粮吗?你这不是寒碜我们吗,最少四十万两白银,折合粮食八十万石也可以。”
  你有屁的数十万大军,最多就十几万而已。
  时义依旧满脸堆笑道:“大王,您应该也知道,我们甘州镇根本就没这么多钱,也没这么多粮,要不两万石粮,您看怎么样?”
  开玩笑,当然不怎么样。
  吉囊摇头道:“不行,最少三十万两白银,折合粮食六十万石也可以。”
  这家伙,真贪啊。
  时义苦笑道:“大王,您别动不动就几十万两啊,我们甘州镇真没什么油水,几十万两也太夸张了,要不三万石粮,您看怎么样?”
  好吧,甘州镇的确比较荒凉,比河套草原都要荒凉,吉囊本也没打算捞多少东西,他只是胡乱开价而已。
  这会儿人家都这么说了,他只能慢慢放出自己的底线了。
  他想了想,随即严肃道:“一口价,十万两白银或者二十万石粮食。”
  时义装可怜道:“大王,我们真没这么多钱,也没这么多粮,您杀了我们也没有啊,就算您率军去抢也抢不来这么多,要不四万石粮吧,真的不能再多了。”
  吉囊坚决摇头道:“四万石粮,还不够我们吃几天的呢,不行,最少五万两白银或者十万石粮,不能再少了。”
  时义咬牙道:“这样吧,我们出五万石粮,就算拼着饿肚子,也要让大王手下吃饱。大王,我们真的拿不出更多的粮食了,您高抬贵手啊。”
  五万石,再整点野菜杂粮什么的,勉强够十余万大军吃一个月了。
  不过,光大军吃饱了怎么行,我当大王的怎么也得捞点好处啊。
  吉囊亦是咬牙道:“那行,五万石粮再加两万两白银,不能再少了,再少本王就不客气了。”
  尼玛,看样子不给点银子真没办法将这家伙打发走。
  时义苦着脸道:“这样吧,我们再凑一万两银子,再多真没了,大王,不行我们真的只能冒险一搏了。”
  一万两银子,也能买不少东西了。
  吉囊假装犹豫了一阵,这才缓缓的点头道:“行,你们交出粮食和银子,本王就撤军。”
  “嘘”,总算是谈成了,时义暗暗松了口气,随即赔笑道:“大王,这个粮食和银子我们可以给,但是不能直接给您送过来,毕竟让人看到了不好,还得麻烦您派人去取一下。”
  吉囊闻言,眉头一皱,随即淡淡的道:“哦,怎么取?”
  时义恬不知耻道:“要不我们演场戏,山丹卫那边的长城已经破败不堪了,您就率大军从那里冲进去,我们将粮食和银子放在山丹卫中前千户所驻地,你们取了之后,假装不敌,然后退回去,您看怎么样?”
  卧槽,合着这些家伙送了我粮食和银子还想欺骗他们的朝廷,假装打了胜仗呢!
  这表面上的胜败吉囊倒无所谓,只要有好处捞就行,他想了想,随即点头道:“行,本王就陪你们演场戏,你们什么时候能将粮食和银子准备好?”
  时义依旧恬不知耻道:“十天,十天之内我们便能将粮食和银子送到山丹卫中前千户所驻地,到时候大王率军来取便成。”
  吉囊淡淡的点头道:“好,本王就等十天时间。你们应该知道,本王是个爽快人,说过的话从不反悔,拿到粮食和银子,本王就会撤军。不过,丑话可说在前头,你们如果搞什么鬼,那就不要怪本王不客气了。”
  时义连忙赔笑道:“大王,您放心,我们侯爷也是爽快人,不会玩那些下作手段的。”
  狗屎,你们侯爷连私通敌国这种事都做的出来,还不会玩下作手段啊!
  吉囊心中冷笑一声,随即挥了挥手,示意时义可以回去了。
  他倒不怕咸宁侯仇鸾会搞什么鬼,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白搭,甘州镇这点兵力,他还真不放在眼里!
第二十九章
鞑子来了
  十天后,甘州镇山丹卫附近,一场奇怪的攻防战开始了。
  攻方是北元鞑靼部右翼三万户亲王吉囊所率的十余万骑兵,守方是甘州镇总兵咸宁侯仇鸾所率的数万边军。
  双方声势都相当浩大,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要大干一场一般。
  但是,战斗的过程却相当的奇怪,或者说荒诞不羁。
  吉囊所率的十余万骑兵貌似来势汹汹,想要一举拿下大明九边重镇之一的甘州镇,但是,其前锋万余人马从山丹卫附近的长城突入甘州镇之后并没有向前猛冲,也没有四散劫掠,他们拿下山丹卫中前千户所驻地之后,便停那里不动了,吉囊所率的十余万后续部队甚至都没进甘州镇,只是在长城缺口处观望,貌似是害怕冲进甘州镇之后中了明军的埋伏一般。
  明军有埋伏吗?
  当然没有,甘州镇这会儿连带边军精锐加上屯卫总共都不到七万兵力,他们拿什么去埋伏吉囊的十余万骑兵!
  不够,咸宁侯仇鸾貌似猛的一匹,他竟然亲率一万边军精锐和两万精壮屯卫直奔山丹卫驻地,好像准备跟吉囊拼个鱼死网破。
  结果,鱼没有死,网也没有破,双方在山丹卫附近吆喝了一天之后,吉囊竟然率军“仓惶”退回河套草原!
  这场战斗是怎么打的,外人不得而知,不过,战后咸宁侯仇鸾倒是报功了,他申言亲率甘州镇数万大军与鞑子骑兵血战竟日,最终击退了鞑子骑兵,并斩获敌人首级五十四颗。
  双方参战兵力加起来将近二十万,血战了将近一天,最后才斩获敌人首级五十四颗,是不是有点荒唐啊?
  这事倒不是很荒唐,因为鞑子都是骑兵,就算阵亡了,同伴也会尽力将其尸首带走,步卒是很难追上的,有时候明军明明打赢了,一个首级也抢不到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他这斩获首级五十四颗已经算不少了。
  当然,他这首级是怎么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可以肯定,不是鞑子骑兵的,因为双方根本就没接战,只是在山丹卫附近大肆吆喝了一天,怎么可能会有伤亡。
  甘州镇位于大明极西之地,离京城足有三千多里,这一战实际情况如何,朝堂官员当然不得而知,嘉靖也不知道他们这是在演戏呢,甚至,嘉靖收到咸宁侯仇鸾的八百里加急奏报之后还对其大加赞赏,并有意擢其为三边总制,率领陕西各路兵马与鞑子作战。
  嘉靖这边还没下决断,吉囊却是动了,他貌似在甘州镇吃了大亏,十分不爽,所以决议攻打宣府镇,报复一番。
  当然,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所谓“师出有名”,你总不可能莫名其妙去打人家不是。
  古代都讲究这个,无缘无故打别人是不对的,你要去打别人,总得有个借口,哪怕你胡说八道也好,只要你自己相信便成,别人信不信并不重要。
  他攻打陕西诸镇的借口都是大明边军抢了他们的马匹,欺负他们的牧民,这宣府镇有点远,跟他右翼三万户根本就不搭界,什么抢了马匹,欺负牧民的借口太过荒唐,他自然说不出口,自己吃了亏去报复人家,这个借口倒是勉强说的过去。
  至于为什么在甘州镇吃了亏要跑去宣府镇报复,那就不得而知了,吉囊也懒得解释,本王就是要欺负你,就是要去宣府镇劫掠一番,你能怎滴!
  鞑子来了,来的比往年都要快一些,杨聪这边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呢。
  吉囊今年这动作的确有点快,因为大明边军准备充分他并没有进攻宁夏镇和延绥镇,至于甘州镇,他也只是虚晃一枪,收了人家一点好处而已,这三地,他总共才花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便转了一圈,他率军回到河套之后,还不到五月呢,等他修整了一番,再率军出发,也才五月上旬。
  一般他起码也要在宁夏、延绥和甘州三镇转上三个月左右,等他出发赶往宣府又或大同时基本都到五月底了,而河套草原离宣府镇和大同镇足有两千余里,他路上还得花上将近半个月时间,所以,他赶到宣府镇又或者大同镇的时间一般在六月中旬。
  不过,这次就不一样了,他五月底便能赶到宣府镇。
  杨聪收到宁夏镇和延绥镇传来的八百里加急警报,着实吓了一跳,这会儿宣化厂总共才造出火龙战车一千余辆,投石机六百余辆,小轰天雷两万余颗,巨型轰天雷一千余颗,手弩五千余把,还不够装备两万人马呢,鞑子竟然就要冲过来了!
  好在鞑子还要留下大半人马在河套驻守,能冲过来的大约也就五万余骑,凭借现有的武器装备倒也能跟鞑子拼上一拼,至于胜负如何,他真没什么把握。
  无奈之下,他只能向大同镇和太原镇发出紧急求援信,请两镇巡抚支援。
  这新任山西巡抚曾铣和大同巡抚刘天和倒不像陈达那么混蛋,杨聪发出求援信之后,他们很快就给出了答复。
  大同巡抚刘天和同意派出总兵鲁刚率大同镇一万边军精锐给予支援,山西巡抚曾铣也同意派出总兵张达率一万边军精锐给予支援,不过,前提是鞑子真进攻宣府镇了。
  这个的确不能大意,因为鞑子骑兵移动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他们没有真正发动进攻之前,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想打哪里,声东击西这招鞑子也会。
  有时候他们喊叫着要打宣府镇却只是在宣府镇虚晃一枪,然后突然跑去打大同镇;又或者他们喊叫着要打大同镇却只是在大同镇虚晃一枪,然后突然跑去打宣府镇,这样的事,鞑子也不是没干过。
  总之,这种事不能不防,所以,曾铣和刘天和都不敢事先把手下的边军精锐调到宣府镇来协同防守,他们只能等到杨聪和鞑子开战之后才派军前来支援,也就是说,杨聪最少要顶住两天左右才能迎来大同镇的援军,最少要坚持五天,才能迎来太原镇的援军。
  压力有点大,杨聪只能全力以赴去应对了。
  他收到消息之后,便率一万边军精锐、一万精壮屯卫和一千神机营将士直奔膳房堡驻防,至于宣化府城,他直接交给了京营参将云冒。
  云冒手下本来就有一千京营精锐,杨聪又给他调集了五千屯卫,以宣化府城的恐怖城防,再加上城中不断出产的轰天雷和巨型轰天雷,守住应该不成问题。
  另外,他还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命李凤鸣率五千屯卫驻守张家口堡及附近的长城,命王辅臣率五千屯卫驻守新开口堡及附近的长城,这两处长城的缺口都已经堵住了,而且长城都在山岭上,鞑子骑兵一时半会肯定拿不下来,他相信鞑子肯定会知难而退,转而从膳房堡附近发动进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