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411

  还好,敌人并没有全部冲上来,看那数量大致也就一万左右。
  昆都力哈也没有办法,因为他手下的“重甲”骑兵太少了,能格挡的范围有限,而且为了防止明军隐藏巨型轰天雷,他又不能排出太密集的阵型,一次冲上去一万人马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这么短的距离骑兵冲过去也就是一瞬间的功夫,他并不担心前面一万人马会被明军给包了,一旦这一万人马打开缺口,他再率后续人马冲上去也来得及。
  这个时候明军其实还没有完成变阵,因为从箭矢之阵变成雁行之阵需要两边士卒推着战车逐渐向中间聚集,不可能一瞬间就完成。
  这个时候等所有战车全部完成变阵肯定是来不及了,杨聪只能下令道:“命完成变阵的战车准备火炮轰击,没完成的继续。”
  随着一阵令旗挥舞中间完成变阵的明军将士已经开始装填炮弹了,而两边的火龙战车还在不断向中间聚拢,这时候鞑子骑兵已然冲到了车阵前一里左右。
  杨聪毫不犹豫的下令道:“点火,开炮,连续三轮轰击,不要停。”
  “轰轰轰”,很快,明军阵中便响起一阵火炮轰鸣声,大约上千发炮弹腾空而起,径直砸向正面冲来的鞑子骑兵。
  昆都力哈听到火炮轰鸣声,不由脸色一变,还好,他并没有逞能,带头发起冲锋,要不然,这炮弹他还真没信心躲过去。
  他这脸色刚变,前面数百骑兵便已应声倒地,冲锋阵型随之一乱。
  该死的,没想到明军竟然携带了火炮,不过,还好,这火炮威力好像不是很大,一次也只轰倒了数百人,这点损失他勉强还能忍受。
  他正咬牙盯着前方冲锋的骑兵呢,“轰轰轰”,又是一阵火炮轰鸣声响起,这次砸下来的炮弹更多了,差不多有一千余人应声而倒。
  这个时候,昆都力哈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他怎么也没想到,明军的火炮竟然能连发。
  还冲不冲呢,这样轰下去,还没冲到车阵更前一万人马就要损失三成左右了,这损失他已经有点承受不起了。
  正在他犹豫的当口,“轰轰轰”,又是一阵火炮轰鸣声响起,又是一千余人应声而倒。
  不过,这个时候前面的骑兵好像已经冲过火炮的攻击范围了,有几发炮弹甚至落到了骑兵后面的空地上,也就是说,明军就算是再发射炮弹也轰不到前面的骑兵了。
  昆都力哈见此情景,干脆咬着牙一声不吭,任凭前面的骑兵继续冲锋。
  尼玛,都损失这么多人马了,不冲上去干掉这股明军,他回去怎么交待,反正前面的骑兵都已经冲过火炮的攻击范围了,明军的火枪和手弩什么的对他们也没多大用处,只要冲上去,攻破车阵,这一战他便赢了。
  他正在那里胡思乱想呢,前面骑兵阵型突然大乱,冲在最前排的“重甲骑兵”竟然突然间全部栽下马来,把后面骑兵的路全部给挡住了,一时间整个冲锋阵型都为之一滞。
  这自然是铁蒺藜的功劳,杨聪专门命人给铁蒺藜表面裹上了泥浆,所以,前排骑兵根本不知道地上有鬼,这战马一踩铁蒺藜上便翻了,不把上面的骑兵甩下马才怪。
  敌人踩到了第一排铁蒺藜就证明已经进入火枪兵的攻击范围了,杨聪毫不犹豫的下令道:“火枪兵开火,连续三轮射击,不要停。”
  “啪啪啪”,随着一阵火枪轰鸣声响起,鞑子骑兵顿时如同割麦子般倒下去一排,这个时候,前面冲锋的一万骑兵伤亡已经超过四成了!
  这仗还怎么打,前排的“重甲骑兵”都已经倒下了,后面人等于成了明军火枪和手弩的靶子!
  昆都力哈焦急的看了一下战场上的形势,猛然间发现,因为明军变阵,两边的大路都已经露出了缺口,如果他这会儿率军逃跑,明军肯定来不及封堵了。
  到底跑不跑呢?
  他才犹豫了一下,明军阵中又想起一阵火枪的轰鸣声,前面的骑兵又倒下去一大排。
  明军的火枪竟然也能够连发,这仗真没法打了!
  他当即下令道:“快,鸣金收兵,命所有人往镇虏卫方向撤。”
  说罢,他当先调转马头,直奔通往镇虏卫的大道而去,他身后的骑兵见状,也跟着一窝蜂逃了。
  这明军虽然变阵了,他们撒在地上的铁蒺藜可没变,昆都力哈才刚打马跑上通往镇虏卫的大道,胯下坐骑突然马失前蹄,栽了下去,他当即便被甩的滚出去几丈远。
  卧槽,地上有东西!
  他灰头土脸的爬起来,回头一看,果然,后面几丈范围内都布满了土黄色的铁蒺藜。
  这个时候他已经来不及让后面跟上来的骑兵避让了,因为反应再快也不可能一下把奔驰的骏马拉住,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手下骑兵一个个被甩下马来,足足有百余骑兵被掀翻在地后地上的铁蒺藜才被扫平。
  大军奔行途中落马可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后面的骑兵根本就刹不住,只要落马,十有九会被自己人踏成肉泥!
  昆都力哈这会儿也吓的不行了,看到后面密密麻麻的骑兵,他脸上不由露出了绝望之色。
  还好,这个时候一个亲卫及时打马上前,弯下腰来,向他伸出了一只手。
  他连忙抓住那只救命的手顺势往地上一蹬,嗖的一下跨上了亲卫的战马,这才躲过了被踩成肉泥的命运。
第六十章
不再犹豫
  昆都力哈率军逃跑了,面对各种武器装备层出不穷的宣府镇边军精锐,他毫无办法,只能跑。
  此时,明军阵中,主帅杨聪看到这情景都有点愣住了。
  他着实没想到,鞑子骑兵会如此不堪一击。
  热武器会取代冷兵器成为战场的主宰,这点他相当清楚,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凭借自己手中这些相对来说比较原始的热武器竟然能将冷兵器时代最强的骑兵打成这副模样。
  这是什么原因呢?
  看着狼狈逃窜的鞑子骑兵,他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每次作战之后都会分析获胜的原因,以期能在下次作战中继续获取胜利。
  这次作战的时间其实并不长,鞑子骑兵可谓一触即溃,前后还不到一刻钟,他们便莫名其妙的胜利了。
  他细细回想了一下作战过程,很快便记起来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第二轮火枪声响起,鞑子骑兵便开始撤退了,很显然,鞑子骑兵的主帅是被火枪的射速给吓到了。
  或许,这就是己方获胜的根本原因吧,热武器一旦射速提上来,那简直就是战场上的收割机器,想想如果来几挺加特林或者马克沁,再多的骑兵恐怕都会吓得抱头鼠窜。
  他正在那里胡思乱想呢,旁边汤克宽突然小心的问道:“大人,我们要不要追上去?”
  这个时候鞑子骑兵已经涌上大道疯狂往北逃去,战场上只剩下被火炮和火枪击毙,又或者踩中铁蒺藜,摔下战马的伤兵。
  杨聪想了想,随即摇头道:“算了,乱战我们并没有优势,先命人清理战场再徐徐推进吧,至于逃跑的鞑子骑兵,派侦骑去盯着他们即可。”
  他并不是那种获得一点优势便脑子发热的莽夫,这会儿去追鞑子骑兵显然是不现实的,追不追的上暂且不说,追击的时候阵型肯定是保持不了了,万一鞑子骑兵杀个回马枪,那可就麻烦了,散开的车阵根本就挡不住灵活的骑兵,一旦鞑子骑兵突入车阵,那就是一场灾难。
  汤克宽闻言,只得命人开始打扫战场,同时派出侦骑,咬在鞑子骑兵后面。
  这会儿的战场可不好收拾,因为地上不但有绊马索还有铁蒺藜,绊马索虽然还整整齐齐排在那里,铁蒺藜却被鞑子骑兵踩的到处都是,收拾起来麻烦的很,李凤鸣和汤克宽指挥上万将士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才将战场打扫完。
  不过,这次的战果相当的辉煌,斩获数量甚至超过了上次膳房堡之战。
  大概是昆都力哈被吓破了胆,没有顾忌伤亡的将士,这次他们不但斩获鞑子骑兵首级两千余颗,还俘虏了数百鞑子伤兵,还有战马也俘获了一千多匹。
  这战果的确有点让杨聪始料未及,不过,也更坚定的了他发展热武器的决心,这会儿他造的还是最原始的火绳枪和小型虎蹲炮都能取得这样的战果,要是造出先进的燧发枪和加农炮什么的,对付鞑子骑兵那岂不是砍瓜切菜一般的简单。
  其实,他还是受到了传言的影响,有点高估了鞑子骑兵的实力,历史上戚继光用的也是火绳枪和虎蹲炮,而且还是前装式的,数量还远没有他这么多,同样打的鞑子骑兵屁滚尿流。
  说白了,这会儿的鞑子骑兵早没了蒙元时期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他们也没有击败大明,重新夺取江山的信心,很多时候,北元各部都把自己当成了马匪,能从大明抢点东西就不错了。
  像这次,昆都力哈就是想来抢点锅碗瓢盆而已,没想到却遭受了如此严厉的打击。
  昆都力哈这会儿想哭的心都有了,有必要这样吗,又是火枪又是火炮的,我他吗就想抢点锅碗瓢盆好不好,你们有必要拿火炮来轰我吗!
  他这会儿哪里还有杀回马枪的勇气,冲出明军的车阵包围之后,他便率手下残军一路往北逃去,头都没回一下,半天时间,他便率军狂奔了两百余里,直接逃到了塞外。
  不得不说,人逃命的时候爆发的潜力还是比较恐怖的,要换平时,三万大军,一天能推进两百余里就算不错了。
  杨聪收到侦骑回报,不由松了口气,这下好了,蔚州这股敌军已经逃回塞外了,整个大同镇就剩下大同府城附近那一股了。
  打扫完战场,他命手下稍事休整了一阵,第二天一早,他便率军直奔大同府城而去。
  这时候大同镇和太原镇的边军精锐其实也在路上,主要他们大多是步卒,而且玉林卫和雁门关离大同府城差不多都有两百里左右,他们可没杨聪这么装备齐整,与鞑子骑兵开战唯有依靠冷兵器,而冷兵器作战骑兵又比较克制步卒,所以,他们都异常的小心,保持着阵型缓缓推进,生怕被鞑子骑兵给偷袭了。
  吉囊倒也有偷袭大同镇和太原镇援军的想法,因为在野战中骑兵对步卒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一旦让这些步卒进了城池堡垒,骑兵反而变成了劣势一方。
  不过,考虑到接战的后果,他却有点犹豫了,大明边军可不是吃素的,就算是遇到骑兵偷袭他们也能拼命咬你块肉下来。
  他来大同镇的主要目的就是抢些锅碗瓢盆,这会儿貌似锅碗瓢盆也抢的差不多了,要不要拼着损失数百甚至数千人马的危险打掉两路援军多抢点其他东西呢?
  如果能抢到更多的粮食甚至是人口自然更好,问题这大同镇的防守太严密了,到处都是堡垒,根本就不好抢啊!
  他正犹豫的时候昆都力哈那一路已经被杨聪打的大败而逃,而且,昆都力哈逃的相当狼狈,甚至都没来得及派人向他报告,直到逃出长城以外,昆都力哈才派出快马向他汇报消息,而这时候杨聪所率的大军离大同府城已然不到百里。
  宣府镇的边军精锐跟大同镇和太原镇的可不一样,他们可不是纯步卒,准确的说,他们是车兵加骑兵,推进速度还是很快的,一天推进个两三百里都不是问题,百里的距离,只要加把劲都不需要半天时间便可抵达。
  这个时候吉囊都吓了一跳,因为杨聪已经把他打出阴影来了,宣府镇的边军,在没有找到克制火器的好办法之前,他真不想去碰。
  他终于不再犹豫,宣府镇的大军一靠过来,他便率军往北窜去,不到半天时间便逃到了长城之外。
第六十一章
上奏
  吉囊退去,三大巡抚在大同府城会师,大同镇之危终于解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