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411

  严嵩还以为这赵文华是准备买官呢,他假假意思跟着叹息道:“唉,为师虽然执掌吏部,但现在官场却积习难改,什么事都得银子开路,唉,为师也很难做啊。”
  没想到,赵文华突然如同神经病般站起来,往地上一跪,郑重的道:“恩师,学生厚颜求恩师收为义子,以后恩师但有差遣,学生莫敢不从。”
  这!
  严嵩见状,不由一愣,这家伙,怎么回事,怎么突然跑这里拜干爹来了?
  按理来说,这家伙想要升官并不难,余姚谢氏那样的海商豪门拿出几十万两银子来都不是问题,他只要“按部就班”,每次京察大计的时候都把银子奉上,只需十余年时间便能爬上六部尚书的高位,这拜自己为干爹好像没必要吧?
  他细细回想了一下,猛然想起来了,“以后恩师但有差遣,学生莫敢不从。”这意思,好像是代表海商豪门前来归附啊!
  这会儿海商豪门虽然势力不小,在朝中却没什么重量级人物,跟夏言和朱纨斗肯定是斗不过的,而朱纨这么搞下去,他们的财路就断了,这会儿估计他们都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了吧。
  这家伙,真是代表海商豪门来归附的吗?
  想到这里,他试探道:“你可是余姚谢氏的女婿,此事,余姚谢氏同意吗?”
  赵文华连连点头道:“这个自然,他们对恩师亦仰慕已久。”
  果然是这样,严嵩闻言,不由沉思起来。
  这会儿海商豪门是被朱纨逼的没办法了,打又打不过,朝中的势力也不如朱纨的后台夏言,他们想要翻身,唯有来求自己了。
  如果答应了他们,那就得把朱纨给整下去,这事,划不划得来呢?
  这个朱纨可是夏言提上去的,如果真让其把倭寇给剿灭了,那夏言的位子可就稳了,他想要夺权,可就更难了。
  也就是说,干掉朱纨,对他也有利,而且还能得到海商豪门这股庞大的势力,这种事,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里,他缓缓点头道:“嗯,既然是这样,那老夫就收下你这个义子。”
  赵文华闻言,连忙顺势道:“多谢干爹,不知孩儿可有什么事为干爹效劳。”
  他这意思,大家就心照不宣了,既然你已经接纳了海商豪门,那朱纨的事就请你想想办法了,你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出来。
  严嵩装出慈祥的样子,微笑道:“元质,你在刑部待了也有好几年了吧,正好,通政司右参议出缺,你就先去通政司任职吧,就负责奏折的查验。”
  这会儿严嵩也没什么事让海商豪门去办,他倒是想起了上次夏言突然把朱纨推上去一事,这会儿内阁可是夏言负责,有些奏折,夏言不给他看,他也看不到,上次朱纨的事他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之所以将赵文华调去通政司,就是想让人先把递上来的奏折过一遍,看有没有对他不利的,因为所有奏折都是先传到通政司再递交到宫里的。
第七十三章
英明
  朱纨是奉旨清剿海盗和倭寇,他尽忠职守,很快便把海盗给剿灭了,而且他并没有贪赃枉法,怎么把他拉下马呢?
  这种事,如果换成其他朝代或许不好办,但是,在明朝,这种事却不是很难办。
  明朝有时候就是这么的奇葩,忠臣良将大多不得好死,奸佞小人却能独断朝纲!
  很多明朝的皇帝都认为自己英明神武,其实,他们大多都被奸佞小人耍成狗了而不自知。
  当然,也不能说明朝的皇帝智商就有问题,主要问题是明朝的奸佞小人太多,太厉害了。
  比如严嵩,就很厉害,他没老糊涂之前,整人基本就没失过手,谁被他盯上了,不死都得脱层皮。
  朱纨这个人,好像很难整的样子,又是浙直总督,后面又有内阁首辅夏言撑腰,而且此人还清正廉洁,功勋卓著,几乎就是个官员的典范,怎么整呢?
  这个自然拦不倒严嵩,他细细安排了一番,一场震撼人心的大戏便徐徐上演了。
  朱纨上奏,剿灭海盗,嘉靖沉浸在消灭南倭北虏的美梦中还没几天,许多浙闽地方官员突然“冒死上奏”,朱纨杀良冒功,欺君罔上!
  这些奏折传到内阁,夏言的鼻子都气歪了,他知道,这肯定是海商豪门搞的鬼,海盗就是这些人豢养的,现在被朱纨给剿灭了,他们不报复才怪。
  这点他早就预料到了,他只是没想到,这些人竟然这么无耻,玩这种下作的手段。
  朱纨杀良冒功,开什么玩笑,像朱纨这样清正廉洁的官员怎么可能杀良冒功。
  杀良冒功总是要有目的,有的官员杀良冒功是为了升官,有的官员杀良冒功是为了骗赏,而朱纨根本就不存在这样做的动机。
  说他为了升官而杀良冒功,谁信,这会儿人家都是浙直总督了,可以说是最有权势的封疆大吏了,权力甚至超过了当朝一品,再升又能往哪里升,而且他升职不到半年,就算他还想升官也不必这么猴急。
  说他是为了骗赏而杀良冒功那更是放屁,一个总督随便动下脑筋就能贪个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这点海盗的首级能值几个钱,他有必要冒着欺君罔上的危险去贪这点钱吗?
  夏言看到这些奏折便气不打一处来,他恨不得把这些奏折给撕了,以免嘉靖看了心中起疑,但是,他却不能这么做,因为奏折从通政司到司礼监再到内阁都经过了严格的登记,猛然间少了几份,很快便会被察觉。
  这丢失奏折可是重罪,他上次都因为丢失奏折差点丢了内阁首辅的位子,这次这奏折就算是再不堪,他也不能撕啊。
  他只能提笔在票拟上发泄一通,将“欺君罔上”的罪名扣在海商豪门头上,言明他们这是在颠倒黑白,报复朱纨。
  嘉靖看到这些奏折,那简直就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他也知道派人去清剿海盗和倭寇肯定会遭遇海商豪门的阻扰甚至是报复,只是,他也没想到海商豪门会用这么恶心的报复法子。
  你们摆明了欺君罔上,打击报复是吧?
  很好,朕让你们欺君罔上,朕让你们打击报复!
  他当即便下旨,将这些上奏的地方官员全部革职查办,押回京城受审!
  他倒要看看,这些人怎么为自己狡辩。
  话说严嵩这招也太差劲了吧,诬陷朱纨杀良冒功有用吗?
  当然有用!
  嘉靖的圣旨才发下去,第一批上奏的浙闽官员还没抓回来呢,紧接着,又有人上奏了,而且上奏的浙闽官员越来越多,他们都一致咬定,朱纨杀良冒功,欺君罔上!
  这下,夏言自然是嘴巴都气歪了,嘉靖却是犹豫了,所谓“法不责众”,这么多浙闽官员上奏,难道把他们全部革职查办吗?
  正当他犹豫不定的时候,都察院那边也开始行动了,陈九德等浙闽籍御史纷纷上奏弹劾朱纨,理由同样是朱纨杀良冒功,欺君罔上!
  这下嘉靖更犹豫了,他虽然知道这些浙闽籍的御史大多跟海商豪门有瓜葛,但他也不能把人家全部革职查办啊,因为都察院御史风闻言事无罪,这是他老祖宗朱元璋定下的规矩。
  他这一犹豫,下面闹的更凶了,那奏折简直是雪片般的递上来,每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弹劾朱纨杀良冒功,欺君罔上。
  这个时候,嘉靖都有点扛不住了,一两个官员甚至是一二十个官员弹劾朱纨都没什么,他几句话就能压下去,但是,几十上百人都这么说,他就有点头疼了,他虽然是皇上,也不能完全不顾群臣的意见啊,如果他独断专行,不管不顾,人家肯定会骂他昏君!
  这昏君的骂名他可不想背,他也不想按这些人的意思收拾朱纨,怎么办呢?
  这天下午,他修炼完毕之后,正好又在御书房门口遇到了严嵩,严嵩还是一如既往的拿着份写好的青词在那里恭敬的候着。
  嘉靖看罢了青词,依旧免不了赞叹了几句,但是,他的情绪明显有点低落,赞叹的时候也是意兴索然,一点笑意都没有。
  严嵩见状,“忍不住”问道:“微臣斗胆,敢问皇上可是在为朱纨的事烦心?”
  嘉靖点了点头,叹息道:“唉,是啊,这海商豪门还真能折腾啊,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能找来这么多官员上奏,朕虽然知道这是他们的报复之举,也不能一味打压啊。”
  严嵩闻言,心中不由暗自得意,嘿嘿,就知道你会扛不住。
  他假假意思跟着叹息了一声,随即小心的道:“皇上,微臣倒是有个办法堵住这些人的嘴,不知道当不当说。”
  这个时候你还卖什么关子啊!
  嘉靖闻言,不由催促道:“你倒是快说啊,什么当不当说的。”
  严嵩依旧小心的道:“微臣觉得可以让夏言夏大人提个御史出来去浙闽巡按一番,找点真凭实据出来,这样,他们就无话可说了。”
  朱纨是夏言提议晋升的,夏言肯定会向着朱纨,这点不用怀疑,不过,如果单让夏言提个御史去浙闽巡按,那些人恐怕也不会心服口服,因为夏言本就是向着朱纨的,这样做有失公允啊。
  嘉靖想了想,随即自以为是道:“嗯,你这主意不错,不过,光让夏言提个御史去巡按恐怕难以服众,不若这样,让那什么陈九德也跟着去,你再提个御史出来,三个御史共同调查出来的结果,他们总无话可说了吧?”
  嘿嘿,一个跟三个有区别吗?
  这其实是严嵩设的一个套,嘉靖只要钻进去,朱纨基本上就完蛋了。
  他心里是得意的不行了,不过,表面上,他却是“心悦诚服”的拱手道:“皇上英明!”
第七十四章
颠倒黑白
  嘉靖自以为英明神武,其实,在严嵩眼里,他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好糊弄的很。
  这派御史前去巡按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前提得是这御史客观公正,严嵩既然提出这个建议,这御史自然不可能是客观公正的。
  他提议让夏言找人去浙闽巡按就是个套,其实,这会儿夏言一党差不多已经他严嵩一党了,当初乡党中很多官员本就是他拉进来的,而且夏言这个人既清高又狂妄,极度的不得人心,没几个人是真心跟着这家伙混的,大家不过是为了权和利而已。
  这会儿他已经是吏部尚书了,而且贪腐的本领更是惊人,大家跟着他既有权又有利,谁愿意跟着夏言去装清高,所以,这会儿夏言一党基本都是他的人,夏言就算找人,找的也是他的亲信,到时候只要配合海商豪门整点“证据”出来,朱纨不死也得脱层皮!
  嘉靖中了他的套还不自知,竟然提出同时派三个御史去浙闽巡按,以为这样就能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殊不知,不管派一个还是三个,都是他严嵩的人。
  结果,夏言经过一番斟酌,提名御史周亮代自己去巡按,严嵩则假假意思提了个比较“清正”的御史叶镗,再加上御史陈九德,三个严嵩一系的御史就这么匆匆跑到浙闽两地调查起来。
  他们跟海商豪门就是穿一条裤子的,自然不会去帮朱纨找证据,证明朱纨的确将海盗清剿干净了,相反,他们找的是朱纨“杀良冒功”的证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