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411

  要么增加边军数量,整军备战;
  要么组织大军进攻草原,彻底击败北元诸部;
  这些办法要有用,朕还来问你们?
  他直接把前三名的试卷往旁边一丢,继续往下看起来,而这第四张正好就是杨聪的试卷。
  嘉靖一看到杨聪的名字,心中没由来的就是一喜,这灵儿的小情郎果然才华出众啊,光凭自己的本事都能排到前四,再一看杨聪写的方法,他眼前更是一亮。
  这小子果然是天才啊,竟然知道扬长避短,操练车兵对付骑兵,而且兵力部署,应对方法都有详细的描述,最重要的,杨聪的策略里面只要操练五万车兵便能对付十余万蒙元铁骑,这跟那些动不动就是十多二十万大军的建议比起来看上去都觉着爽啊。
  这办法不错啊,嘉靖又草草看完剩下的几章试卷,随即便假假意思征求众读卷官的意见道:“这科状元就杨聪吧?”
  杨聪!
  夏言听了嘉靖这话,心里忍不住抽了抽。
  这要是让杨聪当了状元,那还得了!
  他硬着头皮拱手道:“皇上,请恕微臣失礼了,这杨聪文采虽然不错,但提出的方法也太不切实际了,火枪和火炮岂是这么好造的,就算火枪火炮造出来,上万匹强壮的战马也不是这么好凑齐的,他的战术里面这些战马可不光要拉车,身上还得披几十斤的重甲呢,一般的战马根本不行。”
  嘉靖闻言,眉头不由一皱。
  你懂个屁啊,这杨聪可是灵儿未来的夫婿,朕就是要把这状元之名送给灵儿当贺礼,你想怎滴?
  他冷冷的道:“公瑾,你觉得什么叫不切实际啊,其他人提出来的办法就是好的吗?他们提出来的办法这百余年来大明哪样没试过,有用吗?”
  夏言闻言,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这口气,皇上已经很不爽了,自己再不收手,皇上估计就要收拾他了。
  他连忙拱手道:“皇上英明。”
第三十一章
贺礼
  午门外,杨聪和三百余名贡士排着整齐的队伍静静的等候着,今天就是殿试放榜的日子了,在场所有贡士无不一脸期盼的表情。
  不过,这殿试放榜和乡试会试放榜还不一样,因为殿试放的是黄榜,也就是所谓的金榜,而且放榜之前皇帝会将所有贡士都招进太和殿,当场宣布排名,并赐下前三甲的奖励,然后这黄榜才会被张贴出去。
  这会儿三百余名贡士就在等候皇帝的召见呢。
  众贡士等了大约一刻钟时间,皇宫中便传来此起彼伏的传召声。
  “传乙未科贡士觐见。”
  “传乙未科贡士觐见。”
  ……
  紧接着,负责带队的礼部官员便领着所有贡士排成两列长队,从左右掖门缓缓走进皇宫,跨过金水桥,来到太和殿前的广场中。
  这时候,上千朝臣业已整整齐齐的站列在广场两侧,貌似是被叫来观礼的,而所有贡士则保持两列队形一路不停,沿着御道两侧,缓缓向太和殿中走去。
  这中间的御道是不能随便走上去,因为这是皇帝专用的通道,一般只有在早朝奏对的时候大臣才能踏上去,跪在御道中间,向皇帝奏报国家大事,其他时候踏上去怕是不死都得脱层皮。
  不过也有特例,比如每界科举前三甲都能在御道上走一遭,接受文武百官的庆贺,一众贡士这会儿也不知道谁是前三,自然没人敢往御道上走,他们就这么跟在礼部官员的后面,缓缓走进太和殿,排好队列,对着嘉靖参拜了一番,然后便垂手站在殿中恭候起来。
  很快,三个礼官便捧着一个巨大的卷轴来到众贡士前面,三人合力将那卷轴打开之后,中间那个礼官便朗声念道:“嘉靖十四年乙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杨聪!”
  杨聪听到这个声音,差点没激动的跳起来,他虽然想象过自己有可能会中状元,但这一刻他仍然激动的不行了。
  这状元可是读书人中的翘楚,三年才出一个,大明将近三百年历史总共也才出了几十个,光凭这状元之名便能名垂青史了,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他只感觉自己浑身的热血都沸腾起来了,后面那礼官念的名字他也听不清了,如果不是在这太和殿中,如果不是嘉靖就在上面坐着,他估计都要忍不住手舞足蹈了。
  那礼官也不知道念了多久,终于和另外两个礼官一起把黄榜收了,退了下去,紧接着,又有一个礼官捧着几个卷轴走上前,随即恭敬的展开一个,朗声念道:“杨聪,韩应龙,孙升上前听候封赏。”
  杨聪闻言,连忙跨出队列趴在殿中的红毯上,新科榜眼和探花也快步走出来,跪在他身边。
  紧接着,那礼官便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科状元杨聪,天资聪慧,才华出众,特封杨聪翰林院修撰,赐京城大时雍坊府邸一座,钦此。”
  这!
  这圣旨前面半截还算正常,一般新科状元都会赐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但后面半截就不正常了,皇帝给新科状元赏赐东西的事是有的,但最多也就是一点绫罗绸缎什么的意思一下就行了,这次,嘉靖竟然直接赐了他一座府邸!
  杨聪谢了恩,接过圣旨之后还懵逼着呢,这赏赐也太夸张了吧?
  不过,这会儿他可没时间发蒙,因为接下来还有事呢。
  这封官之后紧接着便要换上朝服,带上大红花去游街了。
  杨聪就这么迷迷糊糊的游了一天,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到陆府。
  这还不算完呢,陆府这会儿早已张灯结彩,并置办好了酒席,就等着他回来好好庆贺一番了。
  他这一回来,便被众人给拥上了酒桌,直接被灌了个云里雾里。
  还好,第二天他还不用去参加早朝,要不然,他非迟到不可。
  这状元游街一般都是三天,直到第三天吃完了琼林宴才算是告一段落,紧接着便是拜见当朝首辅,并且学习官员的规章了。
  这一套学完之后,杨聪、韩应龙和孙升这前三甲就算是正式的朝廷官员了,而胡宗宪、王宣和其他三百余名进士则需参加礼部和吏部组织的考试,以确定最后分派的官职。
  这场考试结束之后,所有的新科进士都会有一个月左右的假期,毕竟大家都苦读了十几年的诗书,又历经了这么多考验,肯定身心俱疲,而且他们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肯定要回家报喜又或好好庆贺一番,这一个月时间就是给他们放松庆贺的,同时也是给礼部和吏部批阅试卷,确定官职的。
  这一套流程走完,对杨聪来说整个科举流程就算是结束了,但是,对于胡宗宪和王宣来说却尚未结束,因为他们还没有官职,按明朝的规矩,科举考试结束之后,只有状元、榜眼和探花才会直接授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和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而其他进士则要等着吏部派官。
  这个时候新科进士一般都会去拉关系,因为只有拉到了关系,找到了靠山才能谋个好官职,要不然,就算是最后一场考试考的再好,也不一定会有好的职位,甚至有很多人还要等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会有官职分配。
  没办法,这年头等着当官的进士甚至是举人太多了,你要没靠山,那就得等着。
  而这会儿最好的靠山就是会试的主考官,按惯例,这一届的考生都可以尊会试主考官为座师,只要你去拜会一下,人家又没拒绝,那这师生之名就算是坐实了。
  这一届会试的主考官就是夏言,传闻马上要接替张璁成为内阁首辅的大红人,可以说是朝中最硬的靠山了,这一届的新科进士自然是趋之若鹜。
  但是,杨聪却没有跑去拜会这位大红人,他不但自己没去,甚至还特意警告了胡宗宪和王宣,让他们也不要去。
  开玩笑呢,夏言这短命鬼,拜他为座师,那不是寻死吗!
  杨聪这会儿也没空去考虑拜师的问题,因为他和陆灵儿的婚事还没办呢,这会儿他都高中状元了,自然可以开始操办这婚事了。
  不过,他这婚事还没操办开,紧接着,又一个好消息传来,俞大猷不负众望,高中武状元!
  这一下整个朝野都轰动了,新一科的文武状元都出自泉州府,这泉州府到底是什么风水宝地啊?
  其实,杨聪高中文状元,俞大猷高中武状元跟泉州府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些都是嘉靖送出来的贺礼。
  这俞大猷也是李氏的外甥女婿不是,而且这俞大猷也是真有本事,再多送一份贺礼又何妨。
  嘉靖就是这么的任性!
第三十二章
定国公
  嘉靖这贺礼都送上了,杨聪和俞大猷是不是该择吉日成亲了呢?
  俞大猷是兴高采烈的跑回去成亲去了,杨聪这却没这么简单。
  他也想早日成亲,问题一时半会他这婚还接不成,因为他父母不在啊,这不管是择吉日还是选在哪里成亲都不是他能决定的,必须由他父母来和陆松夫妇商议啊。
  所以,他必须先派人去找着他父母再说,这年头卖盐可没那么简单,必须不停的跑边镇、产盐地和售盐地,这会儿他还不知道他父母在哪儿呢。
  这成亲的事是得等等,但皇上赐给他的府邸他却可以去整饬一下了。
  这座府邸离陆府倒不远,就隔了一条街,而且面积也有数百亩,跟陆府差不多大,大概嘉靖是想陆灵儿嫁给杨聪之后也能过得跟家里一样舒服吧。
  不过,这府邸里面的建筑却有点破败了,花花草草什么的也因为没人打理长的乱七八糟,还得好好修葺一番。
  这天杨聪正在府邸亲自指挥工匠修葺主宅呢,护卫突然带着个白胡子老头跑进来,拱手道:“老爷,定国公府管事求见。”
  定国公?
  自从他中了状元之后,找他的人倒是有一些,不过这国公爷还是头一位。
  他不由好奇道:“不知国公爷找在下有何贵干啊?”
  那管事连忙从怀里掏出个帖子双手递上来,随即恭敬的道:“状元公,我们国公爷想请您去吃个便饭。”
  杨聪接过帖子一看,竟然是张请帖,原来是定国公徐光柞请他明天去定国公府赴宴。
  定国公是何许人也,杨聪当然知道,因为这会儿的国公本就不多,而且这定国公跟魏国公还有很密切的关系,准确的说,定国公和魏国公都是中山王徐达之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