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519

  “文大人方才说李过、高一功等人已经归降朝廷?”
  田见秀深吸了一口气道。
  “是啊,田将军还不知道吗?现在朝廷不但封二人侯爵,还命其驻守荆门,可谓是荣宠至极。”
  文安之一边捋着胡须一边道:“田将军等人若是能够归降,本官一定会亲自为你们请封侯爵。”
  大明的王爵或者说一字王很值钱,从未生前授予异姓王。公爵也很值钱,除非立有大功否则一般也不会授予。但侯爵或者侯爵以下的爵位就完全不同了。
  外戚都能凭借身份获得类似封爵,手握重兵的武将凭什么不行?
  尤其是这些武将现在还是站在朝廷的对立面上。
  如果仅仅靠着一个侯爵爵位就能让他们归降,那这个买卖真是太赚了。
  从酒宴一开始文安之就咄咄逼人,这下更是抓住一众顺军的软肋穷追猛打。
  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有资本和朝廷讨价还价,很大一部分原因不就是觉得还有李过、高一功率领的十几万大军在外吗?
  在田见秀看来这支军队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没有和田见秀、刘芳亮等人统率的顺军汇合,但见面是迟早的事情。
  到了那时朝廷肯定不会再刻意薄待打压顺军。
  这是田见秀等人最大的倚仗,可现在看来是不用指望了。
  李过、高一功既然已经降明,短期内是不可能复叛的。
  这就是说田见秀等人要么选择接受文安之开出的条件,要么依靠自己手中的兵力顽抗。
  若是选择后者,毫无疑问将遭到明军的全力围剿。
  而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溃败后,大伙儿都没有心气去打这样规模的一场仗了。
  最可怕的是李过、高一功可能根本不知道田见秀等人在广东,就像田见秀等人不知道李过、高一功已经来到湖广并被明廷招降一样。
  明廷很可能从一开始便打定了将顺军各个击破的主意,利用两支顺军与明军信息的不对等大做文章,从而攫取最大的利益。
  从结果看这一招显然奏效了。
  李过、高一功这么爽快的归降,肯定是听说了李自成身死九宫山的消息。
  这个消息当然是真的,可在明廷那里恐怕会添油加醋一番解释一番。
  譬如把李自成身死说成是顺军全军覆没,再不济也得是顺军主要将领大部分阵亡,军队一片散沙。
  这种情况下李过、高一功当然会心灰意冷,归降明廷也就不难理解了。
  现在的情况是明廷打算把对李过、高一功用的招数对田见秀等人再用上一次。
  一直沉默不语的高桂英突然朗声道:“文大人方才提出的招安方式我们愿意接受。不过某也想请文大人做一项保证。”
  “高夫人请讲。”
  文安之对高桂英还算是客气。
  “还请文大人保证今后不会让顺军的将士们去白白送死,还请把我们与嫡系官军一视同仁。”
  ……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君臣矛盾
  文安之长松了一口气。
  他还以为高桂英会提出什么条件,谁知只是这么简单一个要求。
  这个要求他都可以向高桂英保证。
  “这个你大可以放心,只要你们诚心归顺朝廷,朝廷一定会对你们一视同仁的。”
  高桂英点了点头:“既如此,我们愿意归降。”
  ……
  ……
  文安之第一时间将高桂英、田见秀等顺军残部归降的好消息向天子禀奏。
  朱慈烺在看到这份奏疏后也是心情大好。
  从九宫山大战后这支顺军残部就一路逃窜,是朱慈烺的一块心病。
  如今顺军残部归降,这块心病去除,短时间内他至少不用为这件事分心了。
  当然,如何安置这支顺军也是一个难题。
  让他们继续留在广东肯定是不行的。
  天知道这支顺军会不会哪天不高兴了又复叛。
  最好的选择是把其安置在前线。
  湖广本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现在湖广实在太拥挤了。
  原来的左良玉诸部、李过、高一功部、甚至是黄得功部都挤在湖广。
  实在是没有空间再容纳一支几万人的军队了。
  还有一点也是朱慈烺忌惮的。那就是李过、高一功万一与田见秀、刘芳亮汇合,会生出复叛的心思。
  毕竟他们单拎出来都不足以威胁到朝廷。
  但要是合兵一处至少可以达到顺军全盛期的六七成规模。
  这个兵力足以威胁到朝廷了。
  人的欲望都是在不断膨胀的。
  也许现在李过等人有个侯爵的封赐就觉得足矣。但当其实力接近朝廷时难保不会生出取而代之的心思。
  所以短时间内是万万不能让李过与田见秀有合兵一处的机会的。
  江西的话也不适合。
  一来江西目前不是抗清的最前线。
  这么利的尖刀自然要用在最紧要的位置,放在湖广太浪费了。
  二来郝摇旗已经投在了袁继咸的账下。
  而郝摇旗被田见秀等诸将认为是背信弃义的叛徒。
  如果让他们继续一起共事,很难保证不会发生内讧甚至是火并。
  所以有郝摇旗的地方最好不要再安排顺军。
  至于山东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高杰现在风头正盛,万一和顺军诸将发生争地盘的情况朝廷也不好调停。
  思前想后,朱慈烺发现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办法。
  最后还是兵部尚书路振飞给朱慈烺提出一个建议——让文安之带着这支顺军残部去四川。
  当然,眼下明军实际控制的也就是重庆地区,整个川西都在张献忠的掌控中。
  文安之接替陈世奇担任四川巡抚,主要任务就是守住重庆,夺回成都。
  前者是必须做到的,后者是可选的。能够做到自然最好,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先放一放。
  原本朱慈烺是想靠黔国公沐天波率云南士兵入川牵制张献忠,从而缓解重庆方面的压力。但是这个办法治标不治本,只能拖住张献忠一时。而且黔兵入川会不会使得沙定洲之乱提前爆发也未可知。
  如果这个举动真的导致沙定洲之乱提前爆发,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综合考量了一番,朱慈烺还是认为调黔兵入川的风险太大,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相较之下命文安之率领刚刚归降的顺军余部去重庆驻守对抗张献忠就妙的多了。
  首先这支军队是“白得来的”。
  在原本的计划中根本就没有这支军队,不用白不用。
  其次顺军余部的战斗力并不比黔兵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调顺军增援重庆实际收益显然会更大,说不准连成都都能一口气拿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