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1206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所以张煌言不会忘记。
  这次他和延平郡王郑成功合兵北上入长江奇袭,一度克瓜州、镇江,眼瞅着就要打下南京,结果功亏一篑。
  好在延平郡王收到天子来信多留个心眼,及时撤退这才没有折损太多兵力。
  退守舟山也算是个备选方案吧。
  伪清两江总督朗廷佐真是个狡诈之辈。
  一开始他见明军势如破竹,便虚与委蛇,派使者主动来到明军阵中向郑成功表示他有心投诚反正。
  但实际上他是为了拖延时间。
  待清军援军赶至,朗廷佐立刻变脸,直是翻脸比翻书还快。
  要不是明军早有准备,还真会被朗廷佐坑到。
  万幸的是明军主力得以保全。占据舟山后他们随时可以卷土重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初读这首词时张煌言不过刚刚及冠,还是个不知世事的公子哥。
  他当然没有太多的感触。
  可当他二十年来经历这许多后顿觉此词字字是血泪。
  前朝他最佩服的是岳武穆、辛稼轩,本朝他最佩服的是于少保、卢建斗。
  这些都是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忧国忧民的真丈夫,他张煌言自愧不如。
  至于名利得失甚至是从龙之功,张煌言反倒是看的淡了。
  当初他拥立鲁王朱以海出任监国也是出于家国天下,而不是存了私心。
  后来经历唐鲁之争,绍武帝与永历帝争权等种种,他便意识到只有统一的大明才有可能振兴。
  如今唐王一系已绝,靖江王一系已灭,鲁王也自去监国称号。
  大明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永历天子。
  他与郑成功皆是明臣,而不是某位亲藩大王的臣子。
  想清楚了这一点,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哈哈,苍水,苍水兄好消息啊!”
  正自凝思间张煌言忽然听到有人在喊他。
  寻声看去,不是郑成功又是谁?
  “啊,大木来了。”
  张煌言面上露出一抹笑意,拔步上前迎去。
  “是什么好消息把你堂堂延平郡王高兴成了这个样子?”
  有一段时间,唐鲁之争十分激烈。
  那段时间张煌言对郑成功的态度也很不善。
  但后来随着隆武帝、绍武帝相继殉国,鲁王去监国称号,永历帝成了唯一的君王,他们之间的隔阂慢慢也淡开了。
  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大明。
  继续争斗下去,不用等清军发力自己内部就崩了。
  “哈哈苍水兄,是重庆方面的消息。陛下收复重庆了!”
  张煌言闻言愕然。
  如今大明只有一个陛下,那就是永历帝。
  可是永历帝不是坐镇昆明呢吗?
  原来上次朱由榔给郑成功写信并没有提及攻打重庆的计划。这也是怕信使在路上被清军截获,暴露了计划。
  毕竟如此偷的打法一旦被敌军发现严阵以待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是以包括郑成功和张煌言在内的一众人都以为永历帝还待在昆明。
  这也是正常想法。毕竟好端端的天子怎会御驾亲征,攻打遥远的重庆呢?
  他们没想到,清军也没想到……
  “大木,你不是在说笑呢吧?”
  张煌言一脸严肃道。
  “这种事情我怎么会说笑?苍水兄,我又不是小孩子。”
  郑成功无可奈何的苦笑道。
  他虽然比张煌言年轻四岁,但也已经三十有五。
  三十而立,自然不能算是小孩子了。
  “陛下自然已经夺下重庆,如今伪清已经阵脚大乱,依我看用不了多久他们自己就会出岔子。”
  郑成功咽了口吐沫,十分兴奋地说道:“如此一来云、川、夔东连成一片互为犄角,东虏再想打秋风就没那么容易了!”
  张煌言深吸了一口气。
  这可真算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张煌言和郑成功之所以选在永历十三年初这个时间点发动长江之战就是觉得天子和李定国可能抵挡不住清军的车轮战,想要缓解一下云南方面的压力。
  不然如果昆明告破,天子殉国那么一切就都完了。
  这一点和永历十二年末文安之率部攻打重庆是一个道理。
  只要天子在大明就在!
  不曾想天子英明,李晋王神武,明军不但守住昆明还北上奇袭拿下了重庆,让东虏吃了瘪。
  这真是大快人心啊!
第0075章
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天子收复重庆无异于黑夜中的一团火,又燃起了郑成功、张煌言的希望。
  舟山群岛的地理位置虽然远不如南京重要。但只要明军占据舟山,就能保证对整个江南清军威慑力,使得他们不敢掉以轻心。
  明军水师随时可以发动进攻,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就像当年的东江镇,就是悬在清军头上的一把刀随时可能落下。
  当然舟山只是起的牵制作用,能否反推伐清还要看天子和晋王。
  唯有拿下湖广威慑江南,才具备和清军决战的资本。
  这一点郑成功和张煌言心知肚明,并没有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大木,舟山的粮食是个问题啊。”
  欣喜过后,张煌言开始为现实担忧了。
  如果他和郑成功要长期经营舟山的话,粮食问题如何解决是必须要考虑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舟山列岛散落汪洋之中,基本上岛上居民都是靠捕鱼为生。
  一下子入住这么多士兵,吃饭问题是个难题。
  开垦田地是肯定要做的。
  但岛上土地有限,是不足以供给十几万士兵的。
  余下的只能靠买。
  光明正大的去买肯定不行,清军会封锁整个沿海,严禁粮商与舟山明军做生意。
  谁也不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