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206

  沿岸不行,只能考虑远的了。
  “或许可以从扶桑运粮来?”
  郑成功叹了一声十分无奈地说道。
  他固然在扶桑当地很有关系,但其毕竟距离舟山很远,这么远的距离用船来运粮食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即便不计成本,来回一趟也要很长时间。
  远水真的能够解的了近渴吗?
  “眼下之计也唯有如此了。”
  张煌言叹了一声道。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扶桑当地很有势力,和各个大名关系都不错。
  放着郑家这个关系不用实在是太浪费了。
  “对了苍水兄,如果可以的话能否请你给四明山的弟兄们写一封信,让他们活动活动?”
  郑成功忽然想起浙江余姚四明山地区一直有一股反清势力。
  或许可以利用他们之手间接买到粮食。
  张煌言一拍脑袋道:“对啊,愚兄怎么就没想到呢。大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至于郑成功为何要让张煌言去写信,自然是因为张煌言在浙江、舟山一带名气大面子广。
  四明山的反清势力听说是张煌言来信一定会认真看。若是换成郑成功就不一定了。
  “我这便去写信!”
  张煌言说罢便拔步朝书房走去。
  ……
  ……
  “何总兵,大喜事啊朝廷收复重庆了!”
  浙江余姚四明山,聚义厅内围坐了一众军士。
  坐在上首的是一个络腮胡子的汉子。看年岁大约在三十上下,虎背熊腰一身的腱子肉。
  他便是四明山区总兵官何守义了。
  当然这个名号并非永历朝廷所封,而是他自封的。
  但作为东南沿海仅存的抗清势力,何守义确实担的起这个称号。
  江南大地的百姓们在东虏的铁蹄下哀叹,唯独他们没有放弃抗争。
  期间东虏组织了数次对四明山区的围剿,有一次甚至连何守义觉得要以死殉国了,但最终还是顽强的挺了过来。
  何守义发誓便是死也要死在四明山!
  他们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便是死也要站着死!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何守义这样的汉子听到这个好消息后眼角也有些湿润了。
  “陛下真是中兴之主啊。大明有希望了。”
  从孙可望叛变投清以来,大明已经多久没有收复失地了?
  能够守住既有领土已经殊为不易,没有人敢奢望收复失地。
  但现在陛下做到了。
  “听说陛下是御驾亲征呢。怪不得三军用命。”
  周立和有滋有味地说道:“重庆城中百姓听闻王师来伐,立即配合打开城门,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重庆。”
  见他越传越玄乎,何守义哈哈笑道:“老三,你可不能以讹传讹啊。”
  “大哥瞧你说的,我是那样的人吗?”
  周立和话音刚落,便是一阵哄笑声。
  周立和涨得脸通红,尴尬的挠了挠头。
  “咱四明山谁不知你周参将是个大舌头,都是熟人就别装了。”
  “唔,说正事吧。朝廷收复重庆意义重大。以往总有人给老子说朝廷无进取心,只想一味苟且。现在怎么样?打脸了吧?朝廷收复重庆便是反攻的第一步,咱们不能拖朝廷的后腿啊。”
  “总兵大人,您说弟兄们该怎么干!”
  孙麻子性子最是直爽,最烦文人婆婆妈妈那一套,立刻叫嚷着要大干一场。
  “四明山是咱们的立身之本,这不假。但咱的眼界也不能局限于次。”
  何守义顿了一顿,扫了一眼众人接道:“要让更多的百姓觉醒,像我们一样抗争东虏残暴的统治!”
  “这个怕是有些难度……”
  周立和面露苦色。
  “常言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除了咱弟兄这些死忠大明的,一般人也就是无所谓的态度吧?东虏固然残暴。但他们只要有口饭吃应该不会愿意加入我们吧?”
  四明山地区和四川、云南地区的情况很不一样。
  这里是清占区,一般人自然不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四明山的抗清势力干。
  “老三这你就说错了。若是以往他们自然不会。但现在大明声势大振,应该会有不少人愿意加入。”
  何守义的态度很坚决:“如果我们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什么抗清,还谈什么匡扶社稷?不如趁早落草为寇做山大王来的快活。”
  他这一番话算是说到不少弟兄的心坎里去了。
  何守义素有威望,不少心腹便附和了起来。
  “总兵大人,那咱说干就干,这就差人下山贴告示去!”
  何守义连忙抬手道:“也没必要这么急。早也不早这一日。只要大伙儿心里有数,我也就放心了。大伙儿一定要记住咱们是兵不是匪,不管咱们处在何处咱们都是明人。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
  ……
第0076章
精忠报国
  四明山是浙东第一高山,地势极为险要。
  也正因为此,清军几次围剿四明山都没有成功。
  只要清廷不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派大军一举剿灭四明山的抗清势力,就凭浙东绿营这些虾兵蟹将,何守义还真没有放在眼里。
  便是给这些为虎作伥的败类一百年,也拿不下四明山一个山头!
  当然若是离了四明山,让何守义和清军绿营硬碰硬,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总体来说双方的战力半斤八两,清军绿营在财力上稍稍占优。
  却说何守义派士兵去山下张贴告示招募义士,谁料只过了几个时辰他们便折回了聚义厅。
  众多熟悉的面孔中夹杂着一张十分陌生的面庞。
  何守义挑了挑眉质问道:“这个人是?”
  “启禀总兵,此人自称是张本兵的信使,从舟山来。”
  一名小卒连忙答道。
  张本兵?
  本兵是兵部尚书的别称,永历朝加封的兵部尚书有很多(只是封号,正印堂官只有一个,南明喜欢玩这套),可姓张的兵部尚书只有一个,那就是张煌言。
  永历十二年,天子派使者到达福建,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张煌言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这些官职名头可谓响亮,一时间无人不知郑延平,张本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