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0/949


看着远处的小城,赫梅利尼茨基自言自语道。
尽管他是哥萨克,可也听说契丹——在他们的语言中,契丹就是中国。其实,从俄罗斯直到印度他们都称中国为“契丹”。
“……从东方来的另一群鞑靼人来到这片土地,那时候这里到处都是他们的帐篷,多尔衮可汗,当时正是在此安营扎寨。当年,他们就在北方消灭了一股罗斯(俄罗斯)军队,两千人的俄军在北方和他们交锋之后,只剩下了几百人,事态发展很不妙,蒙受损失的沙皇政府又派出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结果,依然战败了,有超过三千人沦为俘虏。不过鞑靼兵并没有杀死他们,而是把这些俘虏收编成他们的军队,那些罗斯士兵被获得准保持着他们的信仰,似乎这些从东方过来的鞑靼人并不在乎他们的士兵是信仰——至少目前是这样,那次战败之后罗斯人就和他们签署了和约,或许将来还会打仗,但不管怎么说,就目前而言,罗斯人似乎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也不愿意为他们为敌……”
听着萨米洛·博格丹诺维奇的话,赫梅利尼茨基说道。
“罗斯人不是不愿意和他们为敌,他们现在不愿意和任何人为敌!”
五年前,也就是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曾通过耶路撒冷总主教派西的关系与莫斯科建立了联系。但沙皇政府还没有从1632至1634年俄波战争中遭受惨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而且还对他们的实力也存有疑虑,因此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为了生存,赫梅利尼茨基甚至考虑过向土耳其人求助,也就是在这时候,自称“契丹人”的鞑靼人向个伸出了援手。
尽管援助有限,但是通过过去几年的密切接触,让赫梅利尼茨基相信,与他们合作,也许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
“是啊,他们还没有从上一次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
就在这里,领路的鞑靼人突然将手指向前方。
“快看,酋长,那里就是盛京!”
盛京!
又是一座盛京城,不过这座盛京城并不在辽河畔,而是在伏尔加河畔,这里曾是的罗斯人的要塞——察里津,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斯大林格勒”。要塞建于察里津河、伏尔加河交汇处的一个冲积岛上。起初把它作为堡垒设计,以保护罗斯的东南边界和大伏尔加征程免受鞑靼的侵袭,尽管它挡住了鞑靼人的骑兵,但是却没有挡住八旗的大炮。
在清军夺取了这个被土尔扈特人视为眼中的要塞后,他们在左岸建立了一个新型——盛京,
这是第几座盛京?
对于多尔衮和他的部下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这里过上安生日子,再不用担心明军的进攻。毕竟,这里距离大明足有万里之遥。
这座城市是颇为壮观的,甚至与旧时的盛京也是截然不同的,它是借鉴了大明的城市规划,而这种乾圣皇爷引入的规划几格则借鉴十九世纪的欧美城市规划,尤其是景观规划设计,城内如此,城外同样也是经过经心的设计规划的。
不过,对于赫梅利尼茨基一行人来说,他们当然不在意城内外的护城河啦、公园之类的人工造景,他们往往惊讶于在阳光下的那些东方式的建筑。那些高大的东方式的屋宇让这些住在帐篷里的人们无不是叹为观止。即便是曾经去过君士坦丁堡的萨米洛·博格丹诺维奇也被惊诧于这座城市的宏伟。
在土耳其人的治理下伊斯坦布尔,罗马帝国时的许多建筑都倒塌,就连喷泉都因为管网的损毁填平了十几个,至于修……不会啊,所以那就填平养羊吧。那当然是野蛮征服文明的必然。而现在,满清确实在向大明学习,为什么学习?
是为了向西方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人们表明——契丹的繁荣与强大。当然这不过只是拙劣的模仿而已。
甚至于,现在他们不过只是刚刚靠近外城而忆,可即便是如此,这一座座形状各异的“中国式”的楼宇建筑,仍然让乡巴佬们无不是处于极度的震惊之中。
“大人,这座城市中至少有三四十万人,驻扎着起码有十万士兵和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军队分成八旗,都是多尔衮大汗的部下,包括步兵和骑兵以炮兵、水军,合起来都叫“旗兵”。他们中有满洲人,多尔衮大汗就是满洲人,还有汉人,我们说的中国人,指的就是他们,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臣服了大汗,他们面目清秀,皮肤白皙,身材高大,黑发黑眸,是鞑靼军队的主力,还有蒙古人,他们的数量最多,他们面孔扁平,像卡尔梅克人似的,还有哈萨克人,他们是被征服的一群人,蒙古人身穿锁子甲,大都是骑兵,使用弓箭,而满洲和汉使用大刀、火枪,他们的火枪非常优良,都是最好的燧发枪,还有他们所有人都把头发编成辫子拖在背后,如果我们归顺他们的话,也要这么做……”
赫梅利尼茨基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其实他自己也留着类似的辫子。很多哥萨克也都留着类似蒙古人的辫子,毕竟,在去的两三百年里,蒙古人一直统治并掠夺着乌克兰大草原,他们的习俗自然影响了哥萨克。
“现在,几乎所有人——所有的这些人都集合到了大汗的旗下,他们甚至很有可能再一次征服罗斯,像蒙古人一样。”
“他们和蒙古人不一样。”
赫梅利尼茨基摇头说道。
“我们来的时候,在城外的平原上,他们的耕地一眼望不到头,而鞑靼人,数千个帐篷一眼看不到尽头,而且他们军纪也是最严格的,这是鞑靼人无法相比的,鞑靼人自己,顶多也就是一群强盗而已,只不过规模更大一些……”
几年前,他邀请克里米亚鞑靼人帮助他反抗波兰人的统治,结果这些援军却乘机在乌克兰大肆掠奴,对于他们而言,战争的胜利远没有奴隶更实际。
可是这支军队却不同,他们的军纪森严,那怕就是散漫的卡尔梅克人也不敢违背他们的军纪。总之,他们和普通的鞑靼人是截然不同的。
就像眼前的这座城市一样,他们已经来到了外城,只不过没有人知道,这片外城,是多尔衮特意修给外人看的,是为了证明盛京城的繁华。
终于,在距离城门只有两里的时候,场上鼓声大作,喇叭齐鸣,本来已经够响的了,火枪又齐射起来,声音尖厉,城头上的炮兵也鸣响了礼炮。
在沉闷的轰隆声,只见一阵大队人马朝着他们走了过来。
是多尔衮!
他特意出城迎接赫梅利尼茨基的到来,对于他而言,赫梅利尼茨基的到来,不仅意味着乌克兰上的哥萨克以及那片土地尽归他所有,同样也意味着被大清国的在他的手中终于中兴了!
“赫梅利尼茨基,我的兄弟,欢迎你来到盛京!”
多尔衮热情迎接道,他甚至主动的跳下了马,就像当年迎接蒙古人的投降一样……
大清国!
终于要中兴了!
第783章
满洲哥萨克联盟
对于大清国而言,1654年1月,无疑是一个让人欢喜的日子。
随着赫梅利尼茨基的到来,大清与哥萨克会盟,已经是势在必然了,在赫梅利尼茨基来到盛京城的当天,除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外,还有就是让他感受一下大清的兵威。
在盛京城北的旷野上,八旗兵排列着整齐的队列,随着命令开枪,射击。
枪声、炮声在旷野上回响着。
战争是最好的学堂,其实,满清也是好学生,就像其入关后果断的选择了鸟铳,而不是守着弓箭一样。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他们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模仿着明军。甚至满清还费尽心思弄到了《钦定乾圣元年条令》那是借鉴拿破仑的《1791年条令》,那是西方线阵战术的集大成者,对19世纪各国陆军的影响最为深远。
不过现在的大明早就有了新版本,而满清仍然以此为基准训练部队。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套战术确实更适合满清,毕竟满清用的就是燧发枪啊。
而对于赫梅利尼茨基等哥萨克将领们来说,他被眼前这声势浩大的演兵给吓到了。
足足有三万多军队在坡地下方的旷野上演习。
三万大军!
而且是纯火器的!
如此庞大的火器部队。在整个欧洲都找不到第二家。哪怕就是土耳其的苏丹也无法与之相比。
至少对于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哥萨克人来说,这是他们所见过的最庞大的火器军团。
站的在多尔衮的身旁,赫梅利尼茨基问道:
“尊贵的大汗,你们有多少火枪兵?”
多尔衮回答得非常直接:
“二十万!”
接着他又强调道。
“还有十万骑兵!”
瞬间赫梅利尼茨基傻了眼,博格丹诺维奇,扎鲁德尼、泰泰里亚等人,也都傻了眼。
二十万火枪兵不算,还有十万骑兵。
我的上帝啊!
就是莫斯科的罗斯和波兰加在一起,也没有这么多军队。
他们的惊讶让多尔衮显得很是得意。
这支火器化的军队,可是他用十几年的时间才“攒”下来的,当然,倒也不是“攒”,毕竟,大清国的工匠都是包衣奴,制造火器的价格极为低廉,基本上也就是成本价而已,至于火器的质量也不需要担心,毕竟制造出劣质的火器那是要看脑袋了。问题是如何使用火器,从军队的队列再到训练,从士兵操作火器,再到军官指挥。相比于武器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一句话,不是有了火枪就行的。但是现在,大清国的八旗兵,早就不是当年那只披重甲,拿狼牙棒的八旗兵了,而是……嗯,和明军差不到那里去,都是手里拿着火枪的近代化步兵,这种变化是挨打挨出来的,不挨一顿打,哪知道火枪的厉害。
有些吃惊地看着多尔衮,赫梅利尼茨基激动道:
“大汗有如此强大的军队,难怪会成为伏尔加的大汗。”
“伏尔加?”
多尔衮哈哈大笑道:
“我志不在此,波格丹,当年你为什么起兵?”
大汗的反问,让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一愣,其实,他原本应该和他的一样父亲为波兰贵族卖命一生,事实上,一开始时,也是如此,他曾随父亲参与过对土耳其的战争。那时候有家有业,生活富足,且已年过50的老赫梅怎么也不像是能造反的样子。
可接下来的发生的事,堪称哥萨克版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赫梅利尼茨基因故与一个波兰小贵族发生矛盾,这个小贵族趁老赫梅出门的时候偷袭他家,杀死了他儿子不说,还抢走了他的妻子。赫梅利尼茨基四处奔走告状,想要讨个公道。但是波兰贵族当局偏袒自己人,老赫梅不但到处碰壁,最后还被关进监狱。越狱的赫梅利尼茨基已走投无路,于是他决心抗争到底,发动一场反对波兰人的暴动。
就这样,一个原本效忠波兰的哥萨克,硬是被波兰人逼成了一个怒不可遏的造反者。
面对的大汗的发问,赫梅利尼茨基沉默片刻,然后说道。
“自由和尊严。”
这是哥萨克人的追求,事实上,也是哥萨克出现的原因,尤其是前者,尽管对于“自由”,多尔衮压根就没有任何理解,但是他的这一番话说得多尔衮一个劲的点头附和。对他来说,哥萨克自由不自由不重要,重要的是,就像当年他招降蒙古人一样,他需要这些哥萨克在他的驱使下,向罗斯人、波兰人发起进攻。
什么自由啦,尊严啦,
都是扯淡,我大清?有这个吗?
我大清国的奴才压根儿就不需要这些东西呀。其实这些哥萨克也不需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